不必对网络反腐寄予厚望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4193209 上传时间:2019-03-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必对网络反腐寄予厚望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不必对网络反腐寄予厚望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不必对网络反腐寄予厚望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不必对网络反腐寄予厚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必对网络反腐寄予厚望(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不必对网络反腐寄予厚望1494 次点击6 个回复黎明 于 2011/8/9 11:42:05 发布在 凯迪社区 猫眼看人 近期“我行贿了”类型网站命运出现转折。记者近日了解到,目前至少已有4家该类型网站成功备案,开始合法化运营。 今年6月初,受印度网站“我行贿了”的影响,国内先后出现了至少数十家家类似立意的论坛,其中有几家一度受到不少网友的关注,有许多论者为其摇旗呐喊或建言献策。而随后,此类网站大都发生不能登录的情况,或遭遇关停危机,有的网站只运行了10天就被关闭。 陡热暴寒,人心随之跌宕,对管制方式与“默杀动机”的疑惑也随之而生。此时“命运转机”出现,以“永抱希望”为立命之本的人们,难免将此

2、类网站的转机与高层之“反腐决心”再次挂钩,再度宣布发现“社会进步”迹象。 其实并没有这么复杂,也并无进步之实。非地下运行的网站必须备案,不经备案程序则不许运行,公开倡扬公众参与的公益性网站更是如此只是这么简单而已。 前段时间,随着“我行贿了”类网站进入公众视野,确有专业人士指该类网站不具合法性,给出的主要理由为“检察院统一受理公民对犯罪尤其是职务犯罪的举报”。但对此说略加掂量即可察觉其两大谬误:第一,与“举报领域”的基本事实大相径庭,如是“垄断举报”为其他接受举报的机构所不容;第二,质疑、披露、探讨、批评之信息或言论发布,虽或可产生某种类似举报的效果,但和法律、行政上所指的“举报”并不等同,将

3、“接受举报机构”与“信息平台”混为一谈以打压舆论,显然乃一窍不通之歪理。 官方找不出任何理由,不许“我行贿了”这种类型的网站备案营运;官方也全无拒发“准生证”、不容其存在的必要。不承认、不允许该类网站运行的意见,于法无据,于理不通,于事无补,因此在体制内属笨伯之愚见,是端不上台面的说法。 权力方的反腐宣示,对比实际中的反腐实效确有较大距离,官员对民间自发的反腐信息极度敏感,此情也是实情。但是,如“我行贿了”的网站,对腐败根本构不成威胁,故而权力也不必对它敏感。 中国大陆的“我行贿了”网站,虽貌似一时跟风而设,其实它的办站思路和做法,并非“山寨”于印度。本土早已有之,且为数众多,只是网站、板块名

4、字不同罢了。中国官方设立有多家反腐网站,民间“专业反腐维权”的网站另有一批,这些网站多无声无息一般,均难以爆出反腐猛料,罕见对反腐起到实际作用。 也曾有个别民间网站,由于披露某个腐败案件而让人留下印象,但这一时之风生水起的代价也大。对显出具有一定“威胁”的民间网站,现体制下的权力不会听之任之,而权力只需略施小计,那等网站即屁滚尿流。有什么可值得担忧的呢?严重腐败的真实信息,一般由内部人所掌握,也只能由另一部分内部人来确认。网民的网络反腐,在这种情况下通常无用武之地。而被忌讳的各种“重要传言”或“负面信息”,在网上往往总是一露头就会被清理,所以说,现在的网络反腐,在道理传播上有大功,但面对大腐败

5、实际上是无能为力的。集全网之力,反腐大业尚不可期,添加几个微型个人网站,和没添加什么也差不多。 互联网上,尤其是微博和论坛上,反腐、揭黑和控诉性质的信息数不胜数。网上浩繁的信息中,一个重要内容即“他受贿了”、“他们做坏事了”。反腐信息的传播,在技术上并不存在问题,问题是上了网有没有理睬,有没有来自权力方面的积极关注。 某网站的创立者说到:“我相信用技术一定能找到一条反腐的道路的。说不定用人、用法律、用道德都无法杜绝腐败的问题,有一天会被技术手段成功解决的”。这说法,恐怕是技术经验和社会经验同时缺乏的结果。反腐的成功道路,无需寻求与开拓,无需摸着石头过河;而“杀腐软件”,本为权力制衡的社会机制,由网络技术乃至通常意义上的“科学技术”来解决权力腐败问题,绝无可能。比如,决定网站命运的,不过就是“领导的一句话”,而对这句话、对这一最大的“技术问题”,“技术手段”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 人们往往在波折和冷热交替间走向成熟和理性。“我行贿了”类网站的建立者们,纷纷更改签名,降低调门,酝酿转型,有的还宣布“不再允许发布反腐举报内容。”同时,媒体报道此类网站“转机”之后“上线访者寥寥”。 公众对反腐网站、网络反腐乃至反腐,不断“消减厚望”,持续“下调期望值”,这不仅是一个对“腐败形势”认识加深的过程,也是破除“工具迷信”,强化人文、体制和人为因素的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