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好一节课的标准(好)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4190332 上传时间:2019-03-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好一节课的标准(好)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上好一节课的标准(好)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上好一节课的标准(好)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上好一节课的标准(好)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上好一节课的标准(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好一节课的标准(好)(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上好一节课: 上一节课容易,可要上好一节课就得花点心思了。如何上好一节课,一节好课不见得多么华丽,热闹繁华,什么手段都用(情景表演、课件、动手制作、游戏等),全副武装。我们上课不是取悦于谁的,是为自己和孩子在上课的。如何让幼儿上一个真实、自然、简单的课堂。一是教师方面:教态亲切、自然、大方,语言生动简练、适中、不啰嗦,并注意与幼儿进行沟通交流;多运用并恰当运用表扬和鼓励。 二是幼儿方面:一节好课,离不开幼儿园在课堂上的表现。因此教师要调动幼儿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动起来,都能参与进来,不要有无动于衷好像教学活动与自己无关的现象,这样的课才称得上是一节好课。三是课前进行充分地准

2、备。(一)把握幼儿的年龄特征熟悉教材和教案;(二)熟悉教材和教案,把握教学重难点充分准备教学具;(三)从课堂设计方面好的课堂设计是一节好课的前提。在课堂设计方面,除了要考虑课堂教学思路要清晰外,要注意以下几点:1、活动课的主次要分明,一般分为开始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三大部分,并合理分配各部分时间,把握重点,注意目标达成度。2、导入新颖,能够吸引幼儿的目光,抓住孩子的心理特点及年龄特点。可采用直接、间接、情景表演、手指儿歌、图片导入、实物或谜语等等与课程有关的导入方式进行导入,目的引起孩子的兴趣,吊起孩子的胃口。但时间要把握在2分钟以内,因为我们的主要目的为接下来的课程做准备。3、目标明确,

3、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及接受能力。(好像摘果子:太矮的没刺激,高了有畏难情绪,跳一跳就能够得着为最佳。想一想:咱设计的课孩子有这个感受吗?)4、教学过程,各环节联系紧密,语言连贯,流程清晰。符合教学纲要的要求。(含羞草一节,从课的准备上中间下载了一段“含羞草”视频,最后下载了一段歌曲视频,没费多大力气。但各个环节安排上老师刻意做了安排:开始观察孩子熟悉花盆中的花入手,背花的儿歌,唱花的歌; 5、有游戏的环节。幼儿园的课程多数是借助游戏的形式来实现的教学目标,因此,游戏一定是为辅助教学内容而准备的,我们要为目标而游戏,不是为游戏而游戏。可以通过游戏或分组游戏的方式检测孩子掌握的程度,从而了解孩子的

4、接受能力,根据孩子的个体差异进行个别辅导。(没有游戏的介入,你的课显得单调、枯燥。日久天长,孩子就会厌倦,常规好的班级,外表安静,内心也会倦怠;过程进行比较顺利,但是幼儿的眼中看不到生动、看不到兴奋、好奇、投入;常规不好的班级,纪律涣散,你说你的,他照玩不误。设计一节有生机富有活力的课堂,能使孩子兴趣盎然地完成教学任务,老师们要有这个意识,然后朝这个方向努力一定会成功。)6、把握好孩子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小班幼儿一般是10-15分钟,中班幼儿一般20-25分钟,大班和学前班孩子是30分钟左右。把握好孩子的最佳接受状态,也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7、上好一节幼儿园活动课,还要借助一些相关的教具,由于

5、孩子的接受能力和认知特点的局限性,就需要我们老师在生活实际中,搜集与课程有关的材料作为教具,来帮助幼儿理解,从而加深孩子的印象。现有的学具,该用的必须用上。此外,幼儿园课堂组织,要紧凑,不拖沓;教学活动注意面向全体、因材施教;教学要有主线,要一气呵成。(有的老师唯恐孩子学不会,强调在强调,重复再重复,有点拖泥带水。一节课思路要清晰,重点部分速度放慢,话不必多说,但每一句话都要落在孩子心里。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听后反应强烈:想说、想做、想表现。你说的话,你问的与本课有关问题就很有价值。)一节课围绕一个点展开,各环节的设置都是为这个重点服务的。如:和时间赛跑教学点:体验时间的长短,发现时间的价值和

6、自身的努力有关系。环节一:早上7点和8点之间你做了哪些事?(洗脸、刷牙、去幼儿园、锻炼,感知一下时间与做事情之间的联系,为下面的活动做下铺垫)环节二:一分钟里面插雪花片。先是无意识地插这时幼儿自身处于一种自然状态,还没有把自身的努力放进去;然后比较谁插得多与少,有意识地加快速度插雪花片,这次有自身的努力,插得多了,可时间还是一分钟。(通过这个前后两次插雪花片的比较让幼儿体验时间的价值和自身努力的关系)环节三:创设活动情景:一分钟抛接球、一分钟抛接沙包、一分钟把呼啦圈从脚套到头,并记录。(体验:抓紧时间一分钟里也能做很多事)环节四:讨论:平时我们应该怎样抓紧时间?这个活动围绕一个重点展开教学,教

7、学过程设计得自然、流畅,环环相扣、水到渠成。补充几点:1、组织教学提倡:多鼓励,少控制XX的声音真洪亮;XX真认真;XX看的很仔细;表现好的就叫他种两盆花本次课堂上出现:“别动” “坐好” “你不能”这样的控制是不提倡的。这使我想起一个寓言:有一天农夫牵着驴子走到悬崖边,农夫怕驴子跌下去,用绳子牵着它靠近一点,驴子坚决不肯,越牵它越向外挣扎,最后跌下了深谷。给我们一个启示:为什么要用绳子把驴子牵过来?为什么不用一把青草把驴子唤过来呢?希望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们都能有“吸引驴子的青草”,以活动本身来吸引幼儿的主动参与。如上美术课,是绘画船,老师准备了一幅范画,一边让幼儿观察范画一边提问:大轮船由几

8、部分组成的?(船身、船舱)船身、船舱是什么形状的?船上还有哪些东西?(红旗、烟囱、窗户)结果画出来的船绝对是一模一样的,好象全世界的船就这一种。限制了幼儿想象力的发展,抑制了孩子的思维。2、少想一点“怎么教”,多想一点“怎么学” 注重“如何教”,忽视“如何学”的课的特点:环节分明,但较为生硬、机械。如果老师在上课时老想着“怎么教”,那就会只想着教案,只顾着赶环节,而忽视了课堂中现场幼儿学习时的一种动态的表现,老想着“怎么教”的老师不愿意出现“节外生枝”的现象,甚至恼火幼儿与自己不合拍、不配合。 提供充分的机会,创造必要的条件,让幼儿自主去探索,学会自主表达,表达的形式很多:绘画、动作、语言等。

9、 阅读课上,老师给个引子,引导孩子读图,故事的过程和结果可让孩子有充分的时间想象后在读文。3、一节课结束我们都要想一想:*活动中目标实现了多少?*课后与课前相比孩子有收获吗?主要在哪些方面有收获?*教学氛围是否宽松、和谐、愉快、民主、融洽。*孩子活动的面有多大?参与程度有多高?*教学过程中,哪个环节我最满意?*孩子操作了吗?操作中发现了什么问题?*如果下次再上同样的课,我会在教学时做哪些调整?为什么?*其他值得记载或反思的课堂现象。综上所述,一节好课,不仅与幼儿的生活经验有关,也与幼儿教师的教学水平密不可分,需要幼师们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下工夫。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不断反思,不断探讨,琢磨出适合自己的教学之路,使自己所上的每一节活动课都是好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