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字功夫强两新示引领促发展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4188762 上传时间:2019-03-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1.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字功夫强两新示引领促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四字功夫强两新示引领促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四字功夫强两新示引领促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四字功夫强两新示引领促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四字功夫强两新示引领促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字功夫强两新示引领促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字功夫强两新示引领促发展(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四字功夫”强“两新” 示范引领促发展*县妇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有关要求,以促进两新组织健康发展和提高从业女性整体素质为根本出发点,坚持“党建带动妇建,妇建服务党建”,积极探索两新组织妇建工作新方法和新途径,努力破解两新组织妇建工作组织难覆盖、工作难渗透、资源难调动、服务难到位等问题,以“四字功夫”为主要抓手,着力推进两新组织妇建工作,充分发挥两新妇女组织在推动发展中的引领示范作用。目前,全县两新组织中建妇联?家、妇代会?家,设妇女小组?个、女职工委员会?个、妇女工作联络员?名。一、 立足全面覆盖,在“建”字上下功夫,不断加强两新组织妇建工作的组建力度。根据新形势下广大妇女群众的迫切需

2、求,我们坚持在“建”字上下功夫,不断加大工作资源、工作力量、工作载体向基层倾斜力度,深入开展两新组织妇建百日攻坚活动,加强两新组织妇建工作组建力度,扩大妇联基层组织覆盖面。1、 领导重视抓启动。根据上级妇联关于两新组织妇建工作的要求,县妇联与县委组织部、县委两新组织工作委员会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和创新两新组织妇女组织建设工作的意见,对全县两新组织妇建工作提出了具体的意见与要求。5月8日上午,县妇联举行了全县两新组织妇女组织组建百日攻坚战启动仪式,向各镇(街道)妇联、各系统妇委会吹响了组建两新妇女组织的冲锋号。各镇(街道)、系统也随即召开动员会,广泛动员各级基层妇女组织和妇女干部积极参与到组建工作中

3、来。 2、目标明确强落实。县妇联在下基层调研摸底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组建目标通过采取灵活建立妇联、妇代会、妇女小组等方式,到9月底女性固定从业人员30人以上的两新妇女组织组建率达到100%,女性固定从业人员30人以下的两新妇女组织组建率达到50%以上,并专门召开了各镇(街道)妇联主席、各系统妇委会主任工作会议,就组建工作进行了专题部署。各镇(街道)妇联在党委领导下,迅速建立本次活动领导小组,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排出两新妇女组织组建推进表,全力推进两新妇女组织的组建工作。3、主题活动全覆盖。要以“基层组织建设年”为契机,扎实开展两新组织妇建百日攻坚战活动,通过先易后难,以点带面,典型示范,循序渐

4、进地延伸拓展,努力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妇联网络,实现“哪里有妇女,哪里就有妇女组织,哪里就有妇女工作”的全覆盖,以此来深化党群共建创先争优活动、“激情干事创新业,创先争优作示范”主题活动,进一步团结带领全县各行业各领域的妇女在打造科学发展示范点中建功立业。二、 创新组建模式,在“活”字上下功夫,不断探索两新组织妇建工作的组织构架。针对当前妇女群体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我们坚持在“活”字上下功夫,积极创新两新组织妇建模式,按照“突出重点抓单建、因地制宜促联建”的原则分类推进两新组织妇建,确保两新妇女组织“应建尽建”,进一步丰富两新组织妇建工作的组织构架。1、 单独组建。在符合单独组建条件的两

5、新组织中严格按照规定动作建立妇女组织,女性固定从业人员30人以上的,建立妇联;女性固定从业人员30人以下、10人以上的,建立妇代会;女性固定从业人员10人以下的,设立妇女小组或妇女工作联络员。目前我县已经单独组建两新妇女组织?个。2、强企带建。即“1+X”模式:在一个生产经营规模较大、妇女工作基础扎实、业主重视妇女工作的大企业建立妇代会或者两级妇联,小企业成立妇女小组,由大企业牵头带动小企业开展活动。*镇在龙头企业嘉兴兴惠电子有限公司建立妇联,带动周边17个小型规模小、女工少的企业共同发展。3、区域联建。以划片分区的形式,片组建立网格,同一网格实行联合组建、统一管理。*镇*社区建立了全市首家新

6、社区妇联,将社区楼栋划分成?个网格,实行“社区建妇联、网格建妇代会、楼栋建妇代小组”的网格化组织体制,将妇女工作层层落实,深入到每家每户。4、行业共建。根据不同女性从事的行业,将妇女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在原有的纺织行业、纽扣行业妇女组织的基础上,今年又拓宽了妇女组织网络,以三产行业抱团形式建妇女组织。*街道三产行业抱团共建,以?等?家企业为点,成立了妇建联合体,以点带动行业的妇建工作。5、楼宇创建。商务楼宇是当前妇女聚集、两新组织密集的新兴领域,开展楼宇妇建工作意义深远。*街道根据新城三产服务业发展的特色以及总部经济楼宇、商务楼宇不断增多的实际,建立了全市首家楼宇妇女组织时代广场楼宇妇代会,打破

7、了传统的组建格局,开创了两新妇建的新思路。6、柔性组建。对暂时不具备建立妇女组织条件的,可通过推行企业妇女工作属地化管理、成立工业园区妇委会统一管理、建立企业妇女学校和妇女工作站、设立企业妇女工作联络员等多种形式,在两新组织中灵活多样地开展妇女工作。三、 完善工作机制,在“联”字上下功夫,不断创新两新组织妇建工作的工作方式。完善两新妇女组织管理和服务机制,我们坚持在“联”字上下功夫,加强对两新妇女组织的指导、辅导和引导,建立两新组织妇建四项长效工作制度,通过机制创新推动工作创新,全力推进两新妇女组织建管合一,增强组织凝聚力。1、建立统筹全局的上下联动机制。对全年重点工作制定了项目化实施方案,把

8、工作分解到各镇(街道)、系统,各镇妇联及系统妇委会根据工作职责制定相应措施,在各镇(街道)、村(社区)开展工作。必要时镇(街道)、系统联合制定工作措施,使工作呈现上下联动、各级相承、区域互动的良好局面。2、建立帮带互动的共管联抓机制。坚持党建带妇建,各镇(街道)党委及有关部门党组织加强对两新组织妇女工作的领导,定期听取所辖妇女组织妇女工作的开展情况,及时帮助解决妇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利用两新组织中已建的工会女职工委员会、团组织的作用,整合“党员之家”、“职工之家”、“妇女之家”等活动阵地,推进妇女工作与党组织、其他群团组织建设联动开展。鼓励两新妇女组织和系统妇委会、巾帼文明岗、行政村等结对

9、,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力量聚合、工作互动。3、建立交流共享的常态联络机制。将全县两新组织按乡镇(街道)划分为9个网格,建立领导班子成员及执委定点联系制度,每个网格镇(街道)妇联领导牵头,开展妇建工作定期交流提高妇建工作效率。同时,利用互联网,建立两新组织妇建QQ群,将各镇(街道)两新妇建负责人及两新妇女组织负责人纳入其中,做到信息畅通,底数清、情况明,妇建工作及时跟进。4、建立“3+X”的服务联挂机制。“3”是指:一名上级妇联领导联挂两新组织,对妇女工作进行定期指导;一名专业律师助阵两新组织,为困难女职工进行法律援助;一名心理咨询师服务两新组织,为女性职工提供心理疏导。“X”是指:与一个行

10、政村、一个部门等进行岗村结对、部企结对,部门为两新组织女性提供专业服务,两新组织为农村妇女提供劳动实践基地。四、 提升服务水平,在“优”字上下功夫,不断充实两新组织妇建工作的工作内涵。提升两新组织妇建工作的服务水平,我们坚持在“优”字上下功夫,紧紧围绕两新组织妇女生产、生活的需求来开展活动、发挥作用,用活动来吸引、用服务来凝聚广大妇女职工,实现妇女组织自身发展和两新组织的双赢。1、完善维权网络,提供优越服务。以完善健全“妇女之家”为契入点,针对家庭社会的热点难点问题,在两新组织中创新建立家庭百事坊、姐妹谈心室、心灵氧吧、流动维权法庭等多种载体,为妇女儿童提供方便快捷的维权服务,把维权工作渗透到

11、第一线,辐射到每位妇女身边,成为妇女姐妹们解疑释惑的“开心锁”、维护稳定的“减压阀”。2、加强队伍建设,发挥优势作用。一要选好配强班子。从两新组织经营管理层或一线员工中推选有威信、懂管理、善协调,热爱妇女工作的女职工担任妇女组织成员,切实发挥好女职工利益的“代表者”作用。二要加强职工队伍建设。举办专业培训、技能比武来激发职工竞争意识、创新潜能,为两新组织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深化“金秋助学”、“一对一”扶贫等,确保职工队伍和谐稳定;以考评树立先进典型,形成“一人先进带动周围共同进步”的局面。三要发挥志愿者队伍作用。建立巾帼志愿者队伍,发挥不同特长志愿者的技能、优势,为群众提供多元化的服务和指导。3

12、、加大培训力度,提升优秀素质。将学习型妇女组织建设延伸到两新组织中,充分利用党校、高校、妇女学校和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等阵地,对两新组织妇女群众进行政治理论、岗位实用技能和妇女工作业务的培训。5月,县妇联与东华大学、*社区学院联合创办了*县女子学院,作为妇女教育专业培训基地,全方位、多层次提升女性群体能力素质。4、广泛回报社会,营造优良效应。鼓励两新组织中女企业家、女职工积极进取,大胆创收,在为两新组织、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同时,不忘热心社会公益事业。通过为失业妇女提供就业岗位,为困难群众奉献爱心等活动,满足两新组织女企业家、女职工回报社会的需求;通过主流媒体大力宣传优秀的两新妇女组织,赢得社会各界对两新组织妇建的重视和关注,促进两新妇女组织的发展。如*镇纽扣行业妇女联合会为白血病患者俞凤芳开展的募捐活动,筹款6万余元,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创造良好社会效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