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的训诂书与经传的注释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4186907 上传时间:2019-03-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两汉的训诂书与经传的注释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两汉的训诂书与经传的注释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两汉的训诂书与经传的注释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两汉的训诂书与经传的注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汉的训诂书与经传的注释(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两汉的训诂书与经传的注释摘要:汉代是训诂学蓬勃发展的时期,在汉代涌现出大量的训诂书与经传注释。由于秦末社会的动荡语言起了很多的变化,先秦古籍多凭口耳传授,汉代用隶书写出,称为今文经。从汉武帝时起其中多有古字、古义,不尽为人所识 ,训诂由此而兴盛发达 。训诂最先从经书注释开始 。诗经有齐、鲁、韩、毛四家传本,四种不同注释,其他经书也有各种传本和注释。汉代主要的训诂书有尔雅、方言、说文解字、释名四种训诂专著,他们为训诂学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关键词:两汉 训诂 方言 尔雅 说文解字 释名 声训 音训 解释正文 汉语训诂学,中国语言文字学中传统的解释语词和研究语义的学科。训诂的原意是用通行的语言解

2、释古字古义,后来用作解释词语的泛称。 所谓训诂,就是研究字义,解释语言。所谓训诂学,就是研究训诂历史,总结训诂方法,概括出如何准确地探求诠释古代文献的词义的方法条例的科学。训诂学研究的重点是古代汉语的语义,但不仅止于此,它还包括句意、章旨、名物、制度、史实及语言的表达功能等内容。 两汉时期的训诂学出现了一些重要的训诂书与经传的注释,他们在训诂学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尔雅是我国第一部按义类编排的综合性辞书,是疏通包括五经在内的上古文献中词语古文的重要工具书。关于“尔雅”名字的解释,清代学者王念孙认为,“尔”是近的意思,“雅”是“雅言”“正言”,即官方规定的规范语言,“尔雅”即“尔乎雅,近乎正”

3、。 关于它的作者为谁,历来说法不一。有的认为是孔子门人所作,有的认为是周公所作,经后人增益而成。北大何九盈教授又认为,尔雅的编纂与战国时期齐国稷下学派有关。后人大都认为尔雅初稿成于战国末年,经过代代相传,各有增益,在西汉时被整理加工初有定稿。唐朝以后将它列入“经部”,成为儒家经典之一。尔雅也就是中国古代最早一部解释语词的著作。全书共19篇,分别为释诂释训释亲释器释宫释天释地释丘释山释水释草释木释虫释鱼释鸟释兽和释畜。古人作尔雅的目的,一方面在于“正名命物”,一方面在于解释六义,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即用于解经。由于尔雅在文字训诂学方面的巨大贡献,自它以后的训诂学、音韵学、词源学、文字学、方言学乃至

4、医药本草著作,都基本遵循了它的体例。继尔雅之后的是方言。方言一书的全称是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作者扬雄,是中国第一部比较方言词汇的重要著作。扬雄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以周秦残存的资料作为起点,进一步收集和整理各地方言。他利用各方人士来京的机会进行调查,用了27年时间,完成这部著作。方言计13卷,大体轮廓可能仿尔雅体例,但卷内条目似不及尔雅严格有条理。这部书所解释的词语是古代的方言,有的是当时不同地区的方言,把意义相近的列为一条,用当时通用的词语作解释,并分别说明不同词语所通行的区域。这不仅是一部重要的训诂书,而且是研究中国古代方言的一部重要著作,在中国古代语言学史上有很高的价值。继尔雅和方言

5、之后的是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作者是东汉的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 许慎1根据文字的形体,创立540个部首,将9353字分别归入540部。540部又据形系联归并为14大类,字典正文就按这14大类分为14篇,卷末叙目别为一篇,全书共有15篇。说文解字2 的体例是先列出小篆,如果古文和籀文不同,则在后面列出。然后解释这个字的本义,再解释字形与字义或字音之间的关系。说文解字中的部首排列是按照形体相似或者意义相近的原则排列的。2 说文解字开创了部首检字的先河,后世的字典大多采用这个方式,段玉裁称这部书“此前古未有之书,许君之所独创”。 两千年来,说文解字2 是文字学上

6、的首创之书,也是最有权威之书,总结了先秦、两汉文学的成果,给我们保存了汉字的形、音、义,是研究甲骨文、金文和古音、训访不可缺少的桥梁。特别是说文对字义的解释一般保存了最古的含义,对理解古书上的词义更有帮助。它的作者许慎1的名字与他的杰作成为后人阅读古籍,探讨古代文化,研究古文必不可少的桥梁和钥匙。释名又是另外一种训诂书,他是训解词义的书。汉末刘熙作,是一部从语言声音的角度来推求字义由来的著作,它就音以说明事物得以如此称名的缘由,并注意到当时的语音与古音的异同。释名在吴末已广为流布,为学者所重视。对后代训诂学因声求义的影响很大,同时也是研究汉语语源学的要典,其体例仿照尔雅。刘熙解释名源,采用的是

7、声训的方式。所谓声训,就是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解释词义。声训在先秦典籍中已有采用。汉代尔雅、方言、说文解字等著作中,声训用得也很多。但全书的名物语词都用声训来解释,则释名为第一书,是刘熙的独创。释名书中记录了很多汉代通用的语词,可以跟尔雅、说文等书相参证。全书以声为训,或取同音字,或取同韵韵近字,或取声同声近字,由此可以考证汉末的语音,是一部极有价值的书。汉代是训诂学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期,与先秦散见于典籍文献中的训释形式不同,汉代出现了较多的系统的、完整的训诂专著。成书于秦汉之际的尔雅和成书于汉代的方言、说文、释名是周秦以来训诂实践的理论总结,每部书都有鲜明的独创性;作为训诂学史上的代表著作,四者之间理所当然地存在继承或发展的关系,它们之间的发展脉络可说是汉代乃至整个训诂学史上最具重要性的训诂内容之一。参考文献周祖谟文字音韵训诂讲义暨南大学学刊汉代训诂学的发展崇文书局古代汉语辅导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