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颖阡陌60载“谷种佬”终成稻作学之父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4185672 上传时间:2019-03-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84.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丁颖阡陌60载“谷种佬”终成稻作学之父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丁颖阡陌60载“谷种佬”终成稻作学之父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丁颖阡陌60载“谷种佬”终成稻作学之父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丁颖阡陌60载“谷种佬”终成稻作学之父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丁颖阡陌60载“谷种佬”终成稻作学之父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丁颖阡陌60载“谷种佬”终成稻作学之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丁颖阡陌60载“谷种佬”终成稻作学之父(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丁颖 阡陌60载“谷种佬”终成稻作学之父南方报业新闻 时间: 2010年09月01日 来源: 南方都市报1962年,丁颖(左一)在省农业科学院考察水稻品种分类试验田。资料图片 丁颖故居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建成的两层洋楼。 1961年,丁颖与家人在北京合影。资料图片 水稻千粒穗株系是优良水稻种。 丁颖塑像坐落在华农第一教学楼前。 广州名片风云人物系列之科技篇总第210期候选名片209期丁颖提名辞丁颖对华南稻作研究的贡献无人能与其比肩,他纯粹的科学精神也被视作华农历史上的精神坐标。索引丁颖(1888-1964),广东高州人,华南农业大学第一任校长,中国农科院第一任院长。曾经远赴东洋学习农科,致力稻作研

2、究60余年,被称为中国的稻作学之父。在中国稻作学史上创造了多个第一。其早年培育的中山一号及其衍生品种在国内累计推广60载,推广面积更达一亿多亩。其著作中国栽培稻种的起源及其演变引起国际学界的重大反响,令人信服地论证了华南是中国水稻发源地,也是世界水稻发源地之一。唯心以蚂蚁爬行之精神苦干丁颖诞辰120周年纪念册的扉页上,是一张拍摄于1959年的黑白照片,是丁老在华农书房里工作时所拍摄。老人微微抬头望着镜头,手中的笔并没有放下。不知是哪位摄影师将这一瞬间记录下来,似乎穿越了五十年,丁老音容仍在。照片里的老人只是看着,并未有言语的欲望,这张照片或许是他一生的精研精神的写照。我们讲“某某精神”的时候,

3、往往有两点意思可以传达:第一,这个人很值得敬佩,在某一方面特别执著;而第二层意思往往是,这种执著往往是非功利的、难以理解和常人做不到的。而如今“理想”或者“精神”这样的词,已经被许多人异化为单纯甚至可笑。这种庸常的观点往往将我们与历史的关系割裂开来。不能说时代在退化,人心不古。即使在丁颖求学当初,一个本可以有机会改变家庭命运做大官的优异学生矢志报考农科,在许多人眼里也是不可理解的。及至海外求学,在许多人以学习文理商法诸科而为报国的宏图大志下,为农夫温饱而尽责的志愿看起来似乎也非常渺小。不同的是,这种理想不是被后人出于流行的目的重写的。“诸君,当今之血性青年,当为农夫温饱尽责努力。我决意报考农科

4、。”因为历史就摆在那里,丁老的话,掷地有声,是真真切切的原文。从立志学农,到与世长辞,丁老从事稻作研究教学的时间整整65年。其间经历了民国初期的出国留学潮,也经历了五四运动以及两次世界大战,国内战争以及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种种运动。但他的理想单纯而始终如一。用丁老的原话说,是以“蚂蚁爬行的精神,苦干到150岁”。工作和教学中的丁老,大部分时间都少言寡语,甚至对于儿女,他也不愿意有过多的表露,而只是以身作则,身体力行重于言传。在他思想不能理解的求学时代,他甚至想过自杀(据后人讲述),后来却又转变到矢志苦行,及至身体病危,依然孜孜不倦。有时候,精神就是站在时代洪流的河边。当别人一股脑地做一件事情的时候

5、,永远站在自己的立场。有时候会被讥笑为愚钝,有时候也被祭上神坛。而如今,报考农科对于许多高考学子来说,依然是一个被迫的选择,只不过这个时候理想常常被人当做玩笑来讲。但是我想,对于一旦进入华农的学子来讲,耳濡目染着这样一种思想,多多少少都还会迸发出一种叫做理想的火花吧?人物志生于贫苦人家的丁颖,对于农民生活的困境有着切身的体会,因此在以优异成绩毕业后毅然报考农科,1912年考取公费留学负笈日本,并且几经波折终于以36岁的年龄拿到学士学位。从那个时候到他去世的1964年,他从来没中断过水稻科学方面的研究以及教学,正因为如此他才当之无愧地被称作“中国稻作学之父”。为解决农夫温饱而学农1888年11月

6、25日,丁颖出生在广东省高州县谢鸡镇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作为家中第12个孩子,对于农民食不果腹的日子深有体会。而在当时,数亿国人需要靠进口大量洋米维持生存,令他心生忧虑。1906年丁颖自私塾童蒙书馆考上县城的“洋学堂”高州中学,在家乡已属凤毛麟角。1909年,丁颖以优异的成绩中学毕业,在当时学生趋之若鹜地报考文、法、商科,谋求一个当官发财门径的时候,丁颖对于自己的方向有了清醒认识,在毕业的发言中他说:“诸君,当今之血性青年,当为农夫温饱尽责努力。我决意报考农科。”丁颖本想报考广东公立农林试验场的农业讲习班,不巧毕业时错过报名期,便选择了与农业有点相关的广东高等师范学校的博物科。1912年,在辛

7、亥革命后的留学大潮中,向往日本先进农业科技的丁颖考取了公费留学日本,之后他曾三度远涉重洋,在3所日本高校求学。这期间因为时事原因他曾经一度回国,因此在36岁才真正完成学业,获得东京帝国大学农学部学士学位。吸引才俊云集中大农学院1924年学成回国后,丁颖在广东大学农科学院(中山大学农学院前身)出任教授。上世纪20年代,中国的农科院系刚刚起步,参考资料奇缺,认真教书的丁颖不愿像多数教师那样拿本洋教材便照本宣科,而是不断翻阅古书籍,并通过开辟试验田试验积累资料、编写讲义。在教学同时,他并没有将自己的事业局限在学院之内。从始至终,他的视野并没有离开过农民的生活。他积极开展水稻灌溉和吸肥规律的研究,并对

8、广东粮食生产问题做了大量调查。之后10余年间,他创立了多个稻作试验场,几个试验场共育出良种60多种。当时,丁颖创立了“区制选种法”,即在种植条件最差的地方设试验场育出良种,然后在当地推广,一般都比当地原有品种增产5%-25%。在抗战中,丁颖随中大三迁校址,1940年迁址粤北时,他出任农学院院长,因他在农学界的威望,一批国内顶级的农学专家欣然冒着炮火来任教,使中大农学院一时才俊云集。这为后来经院系调整后成立的“华南农学院”成为农业学术重镇打下了基础。论证华南是中国水稻发源地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院系调整中,中大农学院、岭南大学农学院、广西大学农学院三合一成立了华南农学院,丁颖是华农的首任院长,

9、这一职务一直担任到他去世。1957年,他被推荐担任中国农业科学院首任院长,仍然兼任华农校长,因此在这段时间他实际上是经常游走于北京与广州。1957年发表的中国栽培稻种的起源及其演变引起国际学界的重大反响,它令人信服地论证了华南是中国水稻发源地,也是世界水稻发源地之一,并对其演变、分类作了十分细致的阐释。1963年,经过丁颖建议,由中国农科院、华南农学院以及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联合组建了中国第一个水稻生态研究室。他晚年亲自主持了“中国水稻品种对光、温反应特性的研究”,这是一项规模宏大的科研项目,选用各稻区有代表性品种157个,在8个省的10个试点进行历时3年的实验。该年,他以75岁高龄,亲自带队考察

10、西北稻区,从张家口到山西、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陕西等地。在考察西北稻区时,仍不顾年迈体衰,坚持赤足下田。长期在田间的风吹日晒,使名教授丁颖长年在衣着、肤色、生活上都与普通农夫无异。1964年,在身体欠佳的情况下仍然带病去山东考察稻作,期间病情恶化,返京后仅20天就逝世于医院。人迹华农无处不丁颖如今的农林下路,已是车马喧嚣,热闹不已。但是从名字上猜测便知道这里大概很久以前是田地。果真如此。上个世纪20年代的时候,这里属于广州市郊,有一所叫做“广东农林实验场”的学校,是丁颖曾经工作过的地方。这所学校后来改成了广东公立农业专门学校。1924年丁老回国,就在这所农专任教,不久后它又改称广东大学农

11、科学院,孙中山逝世后即中山大学农科学院,丁颖一直担任农艺系的教授,直至临危受命担任院长。如今,当然丝毫看不到当日稻作场的些许痕迹,广州也已经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商业城市。解放后,进入到1952年,全国院校大调整。中大农学院、岭南大学农学院、广西大学农学院合并成了现在的华南农业大学,当时还称作华南农学院。丁老是首任院长,直到他去世。因此,走在华农,处处可以见到丁老的“影子”。华农的教学楼前,矗立着丁颖的纪念铜像,看上去像极了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而不是一个威望极高的教授。这是1988年的时候,他诞辰100周年建立的。对于每个华农的毕业生来讲,这里是必须留影纪念的地方。丁颖故居就在现在行政楼的一侧,

12、是五十年代院系调整后建成的两层洋楼,样式朴实无华,尽管在当时被称作“院长楼”。时任广东省委书记的陶铸对丁老非常关心,这几栋楼就是在他的过问下才建成的,给当时几位正副院长居住。在此之前,丁颖的居住环境一直很简朴,一如他的为人。如今人去楼空,里面并没有太多丁老生活的痕迹。在不远的地方,一栋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建筑便是华农的校史馆,在三楼的地方,便是丁颖纪念馆。楼梯已经磨损得可以看出岁月的沧桑,但是依然庄重。在丁老学生以及华农档案馆等各方的努力下,丁颖纪念馆的内容日趋丰富。这里面张贴了大量丁老生前的照片,其中大多数与考察农田、以及各式各样的手稿有关。室内的橱窗里面还有丁颖培育出来的“千粒穗”的标本,

13、几经动荡依然保留了下来。这些都是过去的历史,在华农行走,你还会听说丁颖奖学金、丁颖实验班以及在广东科技界有名的丁颖科技奖,这些都是以丁老的名字命名。这些命名,如今还都活着,为后世所敬仰。功德簿农人争种中山白谈及丁老的贡献,他昔日的学生,华南农业大学高级农艺师杨秀青表示,丁老创造了多个第一。1927年,他第一个创立华南稻作育种试验场。1933年选育的“中山一号”是世界上第一次用野生稻种与栽培稻育种工作的成功尝试。1936年,他选育出世界上第一个千粒穗水稻新株系。他还是创建中国第一个水稻生态研究室的人,第一个系统科学地论证了中国水稻的起源和演变从对稻种起源演变、稻种分类、稻作区域划分等理论研究,到

14、农家品种系统选育及栽培技术等应用技术,他都取得了卓越成就,创作了170多篇(本)论文著作。需要特别提及的是,丁老1927年在全省各地创立了稻作育种场,培育出一批优良水稻种,中山白就是根据其中的一个品种中山一号衍生出来。这些稻种产量高,适合苦寒热害等不良土壤。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共衍生出8辈至少95个品种。自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到九十年代,这些品种的推广超过六十年,累计推广面积达到12369万亩,在水稻育种史上实属罕见。时任中山大学校长邹鲁就曾经题诗一首,“稻作精研十数年,居然成绩著南天。农人争种中山白,我自乡间听互传。”人后我们没有学农父亲虽伤心但尊重丁和筠(丁颖女儿)广州名片:你怎么看你父亲?他是一

15、个怎样的人?丁和筠:我小时候在澄江生活,1940年回到粤北,对父亲的印象就觉得父亲是一个内向的人,他的话不多,寡言少语。他比较喜欢沉思,常常都是一大早我们还没起床,他就在书桌旁工作看书。他跟当地的农民一起,关心他们的水稻种植、生活,当地农民对他很尊敬。乡里人闹矛盾,也是找我爸来评理的。我父亲有点像是一个比较有威望的长者。父亲也常带着我们一起出去走走,主要是去看稻田,他走过去跟农民聊天,我们就在旁边玩。父亲每到一个地方都对当地农民农村的情况尽可能多一点地了解,所以这个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父亲对我们更多的是重身教而不是言教。他很少教我要怎么样,他更多的是用自己的行动给我做榜样。他的生活就是起床、睡觉、去学校上班。起床以后,在家里面就是在书桌旁边。他也没有什么业余爱好,比如说游泳、打球、看电影,他都没有。广州名片:他对你们有什么特殊要求,比如说学业?丁和筠:我父亲去世后,我看他的日记,才发现他非常重感情,有时候可能觉得对家人很愧疚,但是也不表达出来,因此看上去他对我们很冷淡。由于对日本侵略的反对,父亲留学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