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语下23孔子游春(第1-2课时)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4142020 上传时间:2019-03-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语下23孔子游春(第1-2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六语下23孔子游春(第1-2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六语下23孔子游春(第1-2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六语下23孔子游春(第1-2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六语下23孔子游春(第1-2课时)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语下23孔子游春(第1-2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语下23孔子游春(第1-2课时)(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山小学电子备课教案内容 23 孔子游春 复备栏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八自然段。2、学习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成语的意思,再选两个自己喜欢的造句。3、体会孔子面对河水说的那段意味深长的话蕴含的道理。4、借助文中有关语句,感悟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及师生间的浓浓情意。教学重点:1、指导有感情地朗读,领悟孔子面对河水说的话所蕴含的道理。2、感悟孔子的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孔子面对河水说的那段意味深长的话蕴含的道理。教学准备:教学挂图、录音机、小黑板。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指导初读课文教学目标:1、能正

2、确、流利地读课文。2、学习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成语的意思,再选两个自己喜欢的造句。3、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我们已读过孔子的许多名言,你知道的有哪些?2、你对孔子有哪些了解?简介孔子:孔子(公元前551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未期鲁国陬(zou) 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是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和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在政治思想上主张:“仁者爱人”、“克己复礼”;在教育方面提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主张。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他还曾整理过诗、书、易、礼等古籍,编写过春秋。3、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大

3、教育家孔子表现出来的学识和风范。(板书课题并齐读)二、指导初读。1、出示自读要求:(1)、听录音,整体感受。(2)、各自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懂生字词。(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默读课文,用“”画出文中成语;用“”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体会它们的意思。2、学生根据要求充分读,分小组合作,查阅工具书,解决疑问。3、检查自学效果:(1)出示生字组成的词语,指名认读。(2)了解学生理解词语情况。(指名说出不理解的,师生讨论解决。)(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读后讨论每段写什么内容。(4)交流所画出的成语。指名读画出的成语,师生评议画的是否正确。小黑板出示成语,齐读。桃红柳绿

4、 意味深长 司空见惯 情不自禁 三三两丙 温文尔雅 深思熟虑 从容不迫 手舞足蹈 绿草如茵 选择两个自己喜欢的口头造句。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给课文分段。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可以分成哪几段。2、同位商量分段,概括段意。3、班级交流,师生讨论、评议。第一段:(第1至2自然段)写春天到了,孔子带弟子到风光迷人的泗水河畔游赏。第二段:(第3至9自然段)孔子凝望泗水的绿波,说了一番意味深长的话,弟子们听了很惊讶。第三段:(第10至19自然段)写孔子和弟子娱乐及孔子和弟子各言其志。四、指导写字。1、齐读生字,观察字形结构。2、师范写“逸 凿“3、描红临写。五、布置作业。1、抄写在文中画的成语。

5、2、朗读课文。3、反复读读第二自然段,仿照写一处景物,用上比喻、排比等手法。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精读感悟课文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八自然段。2、体会孔子面对河水说的那段意味深长的话蕴含的道理。3、借助文中有关语句,感悟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及师生间的浓浓情意。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1、听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指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二、指导精读课文。1、谈话,导入重点精读的内容。春天到了,孔子带着他的弟子来到泗水河畔,看到了哪些优美的景色,请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想一想文中写了哪些景物?是用什么方法写的?(1)自由朗读画出的语句,注意读出感情。(2)分4人小

6、组讨论、交流上面的问题。(3)指名班级交流,师生评议归纳板书:景物:太阳、桃花、柳树、草、春风。手法:比喻、拟人、排比。(4)齐读第二自然段,感受泗水河边的美景。2、把孔子带着弟子来到泗水河边,面对泗水说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找出来。读读,想一起:这段话包含了道理,你读了有什么感受?(1)找找,读读,想想(2)同位议议 、说说(3)指名说说 ,大家评评(4)反复读读,仔细感悟(5)小结:孔子巧借河水,诱导、教育弟子怎样做人。3、再仔细读读课文1016自然段,想想孔子为什么手舞足蹈起来?(1)指名读、大家认真听,边读边思考。(2)分组讨论,交流。(3)指名交流,评议归纳:听了弟子的志向。4、最后一

7、段,想一起,泗水河边的春意更浓了,这里的“春意更浓了”,实际上还指什么?文中哪一段是具体写的?(1)让学生找出来读读,举手说说。(第9自然段)(2)齐读、体会,感受师生之间的情竟。三、总结全文。本文通过孔子巧借河水诱导弟子怎样做人,他循循善诱,说理透彻,我们也受益非浅。孔子是一位大教育家,真是名不虚传呀!四、作业设计。(1)填空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 )。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 )。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 ),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她像( )由此看来,水是真( )!”读了孔子这番话,我的感受是: (2)学了本文后,你有什么体会,请写出来,(3)搜集有关孔子书籍来读,准备参加读书交流会。板书设计:23 孔子游春 哺育生灵 有德行 看水,议水 流必向下 有情义 穿岩凿壁 有志向 荡涤污垢 善施教化 教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