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度全市组织工作创新创优成果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4136731 上传时间:2019-03-02 格式:DOC 页数:75 大小:4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7年度全市组织工作创新创优成果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2007年度全市组织工作创新创优成果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2007年度全市组织工作创新创优成果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2007年度全市组织工作创新创优成果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2007年度全市组织工作创新创优成果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7年度全市组织工作创新创优成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7年度全市组织工作创新创优成果(7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7年度全市组织工作创新创优成果申 报 材 料中共常州市委组织部2008年2月2007年全市组织工作创新创优成果申报表申报单位中共金坛市委组织部项目名称创新培训求实效,增智蓄能促发展项目成果简 介挖掘整合资源。把干部教育培训作为“两个率先”的先导工程来抓,确立“抓教育培训就是抓生产力、就是抓发展后劲”、以人为本、资源共享等理念,健全完善齐抓共管的组织领导机制、工作运行机制和经费保障机制;重视加强党校主阵地和人才培训中心建设,年内顺利搬迁新址办公;主动加强对外沟通联系,建立了以清华、上海外贸学院等为主的现代知识培训基地,新加坡、香港等地高校为主的境外培训基地,分门别类建立110多名专家教授组

2、成的师资库,并以人才培训中心搬迁为契机,在清华大学、南航等10所高校建立人才工作站,年内与南航、东南大学等多所高校开展了科技经济对接活动。优化培训内容。坚持把理论培训摆在首位,紧扣干部思想实际,坚持用党的十七大精神、科学发展观和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等武装干部,同时紧扣全市中心工作,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用现代知识和岗位业务充实干部,着力提高各级干部的发展本领,尤其突出招商引资和园区建设、城市规划建设、现代服务业与新农村建设四大板块知识的专题培训,年内重点组织138名各级干部赴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上海市委党校以及清华大学进行招商引资实务、新农村规划建设与管理等专题培训,并首次组织21名村党

3、组织书记赴韩国进行新农村建设境外培训,有力推动了干部开阔眼界、开阔思路、开阔胸襟。创新培训方式。在抓好36个主班次培训的同时,着力创新培训方式,首次组织120多名全市中青年干部到花山国防训练中心进行拓展训练;继续推行“周末课堂”“菜单式”选学,年内共办专题讲座18场次,培训11000多人次;创新干部能力锻炼新途径,从全市抽调28人充实拆迁安置一线,选派50人参加为期两年的招商引资工作,促使干部在实践中长才干、增本领。加强培训管理。研究出台关于建立领导干部学时学分制的意见和关于参加本科以上学历(学位)教育的暂行办法等文件,严格培训责任制、培训签到、积分考核、培训项目招投标、领导干部在职教育审批、

4、学历变更会审等制度,并积极探索建立公务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培训档案,努力实现电子文档化管理。2007年全市组织工作创新创优成果申报表申报单位中共金坛市委组织部项目名称发挥组织优势抓好重点工作和重大项目督查项目成果简 介金坛市委组织部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加强对全市重点工作和重大项目的督查,使组织工作更好地融入中心工作,提升了组织工作服务中心工作的整体效能。一是协调整合督查资源。成立由市委常委、组织部长任组长的督查工作领导小组,从市纪委、“两办”、经贸等部门抽调人员组成办公室和2个督查小组。年内,多次组织召开督查领导小组和形势分析会,组织开展督查行动12次,较好地整合利用了督查资源。二是加强跟踪督查服务

5、。把开展督查视作为中心工作和为基层“贴身”服务的契机,一方面,对推进不力的重点工作和重大项目,以督查简报的形式呈送市领导及相关部门,为领导决策、部门服务提供依据,全年编发督查简报8期;对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靠上去做工作,并抽调1名组工干部到外经贸局挂职锻炼,一年来共帮助协调解决嘉霖灯饰电力增容、亿晶光电通水等大小问题60余个。再一方面,采取异地办班、境外培训、开设“周末课堂”“菜单式”选学等途径,着力解决干部“知识透支”问题,年内举办主班次37个,开设“周末课堂”18场次,培训16000余人次,重点组织了99名各级领导干部分赴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上海市委党校进行招商引资实务培训,组织39名

6、镇(区)领导干部赴清华大学参加新农村规划建设与管理高级研修班,使干部实施重点工作和重大项目的能力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三是完善督查考评体系。把督查与干部考察考核相结合,修订完善创建“好班子”、“优秀班子”和“五好”基层党组织综合考核评价办法,实行重点工作和重大项目推进一票否决,对获市重点工作优秀项目奖及完成年度重点工作督查项目的予以加分;在抓好16个局镇级单位领导干部岗位职责规范试点的基础上,修订完善局镇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加大重点工作和重大项目督查的考核权重,以强化过程考核,营造以发展论英雄、以贡献论奖惩、凭德才用干部的良好导向。目前,全市46个重点工作和重大项目绝大多数进展

7、顺利。2007年全市组织工作创新创优成果申报表申报单位中共金坛市委组织部项目名称实施“133”人才集聚培养工程,为“十一五”发展提供智力保障项目成果简 介明确思路,科学规划,找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出台“133”人才集聚培养工程实施意见,力争到2010年,培养10名在省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优秀企业家和各领域高级专家;培养30名在常州具有一定影响的企业家和各领域专家;培养300名本市行业学科带头人和高技能人才的目标,并按照1:2的比例将具体培养任务分解落实到各人才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注重实绩,竞争择优,把握人才选拔认定标准。按照两倍于“133”培养目标的比例,在全市范围内选拔培养人才。做到“三个注重”

8、:注重把握企业家的选拔认定指标,要求企业研发经费(R&D)必须达到2以上;注重选拔紧缺人才,按照做大做强我市四大支柱产业的要求,适当倾斜紧缺人才的比例,使学科带头人和技能型人才占培养对象总数的比例达到88;注重围绕新农村建设要求,挖掘农村实用人才,把“田秀才”、“土专家”纳入培养序列,变“隐性”人才为“显性”人才。主动出击,多措并举,加大人才引进集聚力度。在清华、东南、南航等10所高校设立人才工作站,在亿晶光电建立留学生创业园,组织170家企业参加与南航、江苏大学的科技经济对接洽谈会,年内引进各类人才3889人,其中高层次人才139人(含柔性引进),海外人才19人,均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增量指标

9、。立足创新,务实培训,加快人才能力提升步伐。重视加强党校主阵地和人才培训中心建设,年内实现迁址办公,同时主动加强与名高校的沟通联系,建立域外培训基地,分门别类建立110多名专家教授组成的师资库;在有计划地选送培养对象外出进修培训的基础上,积极依托高新技术产业,通过建立各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培育创新型人才,并对培养对象承担的科研项目(课题)择优资助23.8万元。建章立制,加强管理,激发人才干事创业动力。实行分层分级管理制度,第一、第二层次对象由人才办牵头部门共同管理,第三层次对象由主管部门及所在单位管理,同时实行滚动式动态管理,每三年进行一次调整,使培养对象始终保持680人左右的常数;建立择优资

10、助制度,设立全市“133”人才培养工程专项基金;建立工作联系点制度,明确各级领导联系人才的职责,营造拴心留人环境;完善考评激励机制,加大表彰奖励力度,年内为各类人才发放专项资金212万多元,激发了人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2007年全市组织工作创新创优成果申报表申报单位中共金坛市委组织部项目名称村企结对共建,合力推进新农村建设项目成果简 介注重发挥农村党组织主体作用,探索建立“政策推动、企业带动、产业拉动、帮扶联动”工作模式,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中组部部长李源朝、省委书记梁保华、常州市委书记范燕青、市长王伟成等领导先后专题视察调研金坛市新农村建设,并给予高度评价。一、政策推动,催生动力。通过各级党

11、组织搭台建立村企结对、文化结对等帮扶机制,促进农村发展。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结对帮扶工作系列文件,市四套班子领导率部分规模企业结对联系、挂钩经济薄弱村,累计进点开展帮扶活动10200余人次,帮助解决实际问题1089个,制定了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行教育救助和资助城乡困难家庭安装使用有线电视的暂行办法,催生了帮扶对象脱贫致富的内动力。二、村企互动,共建互赢。积极开展“村企结对,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党建主题活动,通过一企一村、多企一村、一企多村等形式和经济顾问、基金募捐、环境改造、劳动力转移等具体内容广泛地进行合作共建。全市形成了江苏太平洋印刷集团党总支、亿晶光电党总支等一大批企业党组织与行政村党组

12、织结对共建的喜人局面。全市民营企业已出资5千多万元用于新农村建设,尧塘“双争共赢”活动在企业和农村党员群众中产生积极效应,天湖村、红旗村等一批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新农村已初步建成。三、创新形式,项目拉动。我市注重找准村企结对共建结合点,积极探索结对帮扶共建的新模式、新途径,确保村企结对共建活动持久、健康开展。连续三年对常州田园观光农业科技示范园等16个市级党员科技致富培训示范点进行项目资助,总金额达100万元,并通过举办乡村旅游节、文化节,推进“山边、城边、湖边”乡村旅游等项目开发,大规模实施特水养殖等10多个规模畜牧项目项目化、产业化经营,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形成了“企业+产业+农户”的新模式。

13、2007年,全市通过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和项目扶持,高效农业累计达2.4万亩,农民人均增收400元。2007年全市组织工作创新创优成果申报表申报单位中共金坛市委组织部项目名称创新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模式,打造“党员之家”红色堡垒项目成果简 介近年来,金坛市委组织部积极为流动党员“建家、安家、兴家”,创造性地成立了市区、社区、湖区、外地、军转干部“党员之家”等流动党员的战斗堡垒,得到了省、市委组织部、南京军区政治部的肯定和好评。新华日报、党的生活等先后予以宣传报道。 一、因人制宜,靠船下篙,努力构建流动“党员之家”新平台。一是为外出务工党员建家安家。对整建制外出施工的单位采取“联合建”、“单独建”模式,

14、分别在北京等地成立20多个固定党支部,在北京办事处建立“金坛建工党员之家”。二是为下岗离职党员建家安家。在市委党校采用“集中建”的模式,成立金坛市城区社区“党员之家”。三是为养殖致富,湖陆两家的党员建家安家,成立了湖区水上“党员之家”,并购置了10多万电教设备,成立了万册流动图书室。四是为军转干部单独建立军转干部党支部和“党员之家”。二、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党员之家”建设的新形式。我市建立起由流入地和流出党组织协作配合、共同负责的双向管理体制,从而改变过去单向、被动管理机制下,党组织管理乏力的问题;改革管理模式,变过去以户籍、行政关系为主要依据的流动党员管理模式为建立流动党员服务站,

15、有专人负责,定期开展活动的新模式,并先后建立了党员之家党支部工作职责等七项工作制度,发放了“流动党员之家”活动证,直溪等镇还建立了流动党员“一证四卡”制度。并通过构建流动党员信息库等网络管理“平台”、实行党员证定期年检和党员定期登记制度、畅通党员“出口”等途径,使“党员之家”真正成为流动党员们学习交流的园地、党内活动的场所、人生旅程的驿站。三、开展活动,精心运作,“党员之家”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排头兵。我市注重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促进党员与群众的和谐。一方面根据当前流动党员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使流动党员在改革开放中进一步解放思想,时刻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牢记党员的权利和义务

16、。另一方面,各级党组织通过“扶助”工程、“爱心奉献”、“结对共建”等各种活动,帮助弱势党员尽快走出困境,让流动党员时刻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自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和增强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从而促进整个社会和谐。北京“金坛建工党员之家”开展的“打造精品工程,为奥运添彩”主题活动获得了北京市建委的广泛好评;湖区水上“党员之家”首创蟹池管道增氧技术,被称为“河蟹生态健康养殖的又一次革命”,军转干部 “党员之家”的经验先后在南京军区、常州地区等推广,在全国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2007年全市组织工作创新创优成果申报表申报单位中共金坛市委组织部项目名称依托三大载体深化党代会常任制内涵项目成果简 介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