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璐璐修改稿12.8)浅谈素质教育中的历史教育功能[1]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4136491 上传时间:2019-03-0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操璐璐修改稿12.8)浅谈素质教育中的历史教育功能[1]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操璐璐修改稿12.8)浅谈素质教育中的历史教育功能[1]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操璐璐修改稿12.8)浅谈素质教育中的历史教育功能[1]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操璐璐修改稿12.8)浅谈素质教育中的历史教育功能[1]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操璐璐修改稿12.8)浅谈素质教育中的历史教育功能[1]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操璐璐修改稿12.8)浅谈素质教育中的历史教育功能[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操璐璐修改稿12.8)浅谈素质教育中的历史教育功能[1](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素质教育中的历史教育功能操璐璐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系 上海 200062)摘要本文试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分析历史教育可能产生的教育功能,主要从人文教育功能、公民教育功能和历史思维教育功能等几方面来展开。关键词历史教育功能 人文教育功能 公民教育功能 历史思维教育功能The History Education Function in the Background of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Abstract: This text tries from the background of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to analy

2、ze education function that history might produce , come to launch from humane education function , citizen education function and historical thinking education function ,etc. several respects mainly.Key words: Function of education on history Humane education function The citizen education function

3、Education function of historical thinking步入新世纪,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帷幕拉开,素质教育的话题越来越成为热点。素质是指人先天固有的和后天形成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特征及结构,是决定个体活动功能状况及质量的基本要素,因此,它包括以生理、心理结构为特征的自然素质和以人格、专业、审美、劳技、创新等表现形式为特征的社会素质。历史课是中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认识和教育的功能,同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活动以及人们的社会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对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人民素质;对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

4、人有重要作用。”1其指导思想、培养学生的目标任务和素质教育的指向性一致,因此,历史课在素质教育中有着特殊作用。历史学科培养的是历史专业素质,这是学生社会素质的一部分。它是在后天的教育实践中形成发展起来的,稳定渐进并且长期作用。新世纪历史教育的基本理念,首先就是培养历史专业素质,这就意味着要纠偏目标定位,要改变以往过分突出工具性的偏谬,使历史教育回归本质。长期以来,历史学科和历史教育都一直处于被轻视的地位,在社会文化事业和教育体系中置于边缘地位,工具性的功能占主导地位。这一方面和我国教育体制有关,另一方面由于我国长期受苏联教育体制影响,对文科教育泛政治化和教条化,严重扭曲了历史学科和历史教育。在

5、这种教育环境下,历史学科的工具性功能被发挥得淋漓尽致,幸而高考没有抛弃历史,广大师生还会机械记忆历史,我们还能抓住一根救命稻草求得一线生机。时代在发展,工具性的历史教育功能必须要被更新,素质教育中的历史教育功能才顺应时代发展。(一)人文教育功能历史学科是一门人文基础学科,人文教育功能是其基本的教育功能。学生通过对历史知识的学习,人文素质得到培养,人文精神得到熏陶,这是历史教育的基本功能。怎样理解这一点呢?如果说,哲学能够提供价值理性的思辨逻辑,文学能够提供价值理性的情感体验,那么,历史作为人类以往实践的集体记忆,能够更全面、更综合地为人们提供价值理性的累积经验,并从历史上因价值理性的缺失而导致

6、的社会发展失衡中为人们提供深刻的教训。所以历史教育的本质是人文素质教育,尤其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当然,我们并不否定作为素质教育的历史教育应包含专业性要素,社会的发展总是需要一部分人去从事专业历史研究、历史教学和历史相关的文化事业;也不否定作为素质教育的历史教育应承担政治教化功能,因为以培养公民意识为核心的政治教化本身也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作为素质教育的历史教育同样也不排斥考试制度,因为在目前的社会条件下选拔性考试对于公平竞争的社会机制是一种必要。但是人类在进入新世纪时面临着新的选择:是继续沿着20世纪的发展惯性,即一方面科学技术为人类发展带来空前机遇另一方面社会机制缺陷导致严峻挑战,还是对

7、这种发展失衡进行矫正,在回应挑战中开创新的发展机制,争取更加美好的未来?一位历史学家曾经说过“人类能否乐观客观地走过新的世纪,在相当大程度上将决定于人文能否成功地完成自己的实际使命”,在这个意义上,21世纪若想真正以“人文世纪”之名彪炳于史册,那么,“首先决定于人类是否足够重视人文建设、人文发展的意义,继承与发扬历史上时代转换时人文启蒙的功能,努力发展直接承担提高人类人文素质的哲学、宗教学、伦理学、历史学、语言学、文学、美学,全面推进人类认知方式的变革、人性的陶冶与人格的锻铸、美的开发、创作及批评的实践。”2所以在这个层面上,历史的人文教育功能日益趋显重要。我们不禁开始思考:历史的人文素质教育

8、功能内涵外延是什么?又该如何开发?不妨从以下几个着眼点略作探究:1真实历史观。历史教育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利用正确的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科学的历史观。历史学家的工作是从整理和甄别史料开始的,历史教育家的工作也一样是从最初的材料,即作为教化的史料,来整理入手的。我们选择的史料是否正确,叙述的是否合理,直接关系着学生对历史的理解程度。这个程度的质化过程,也就是历史观的树立过程。历史观是一种社会活动的产物,体现着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成果,具有突出的思辨意义。李大钊曾经说过“历史观是随时变化的,是生动无以的,是含有进步性的。同一史实,一人的解释与他人的解释不同,一时代的解释与他时代的解释不同,甚至同一人

9、,也与同一史实的解释,昨日的见解与今日的见解不同。此无他。事实是死的,一成不变的,而解释则是活的,与时俱化的。”3过去我们一直高举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大旗,但是由于长期受苏联影响和“左”倾错误思潮影响,使我们对历史的看法千篇一律,思维定式僵化。殊不知历史观具有活跃思维的特质,学校历史教育理应发扬这种特质。但传统的历史教学十分遗憾,只强调“接受既成知识”,而完全忽略历史的思辨功能,结果“历史”成了一门反刍的学科,大大贬损了它的适应性功能。为了还学生一个更真实、更鲜活的历史,我们提出了“神入历史”的概念,即是指必须将历史人物、事件放到特定的时间、空间、条件下进行考察的意识、知识和能力,而不是站在现代

10、人的立场、角度、观点上去思考古人。以我们现代人的眼光是不可能真正理解古人的,也不会得到真实的历史看法。历史的最高目标就是还历史本来面目,那么我们只有先知道“事情原来是什么样的”,才有可能去搞清楚“为什么会这样”“该怎么做不会这样”。素质教育中我们提出的历史的观念、意识、能力,其实也就是返璞归真,还历史真相,得出真实感受。2优良人生观。历史教育是一种特殊的“人学”,究其本质它是一种思想教育,它的一个本质特征就是发展学生优良的人格。人格是一个人各种反映趋势的总和,体现一个人的精神统一,且能以健康的精神与外界作自由而积极的调和。历史教育在知识教养上关注人的意志、道德品格、理想、信仰、精神状态、情绪倾

11、向,以及反映、智慧、自尊及各种能力等人格要素的综合培养。如果我们仅仅懂得如何编辑过去的故事,而不懂得故事该说些什么、故事说明了什么、通过学习故事懂得了什么、如何去体会和欣赏这些故事,历史知识只能是一堆旧纸,历史教育也就根本没有存在的价值。通过我们的历史教育,学生应该明白我们这个社会存在着怎样的人类,由怎样的人类去发展;我们这个社会上的人类有怎样的文化与文明,有怎样的公德心和人性品质;该怎样组成和谐的人类社会,该如何懂得相互尊重、相互亲爱、相互欣赏;人类如何对待自然与环境、对待宇宙世界,如何掌握和利用知识和科学,如何修炼自己的良心和宽阔自己的胸怀等等。3科学世界观。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也是

12、不断向前发展的。史学的根本在于研究人类社会如何发展的,介绍、认识、借鉴其经验教训,这是历史的独特思维价值之处,若把这种思维引入对世界、对社会、对自己的认识中,我们也就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而不仅仅停留在眼前,沉醉于过去。如果我们缺乏对“过去”的认识,就不会明白“现在”从何而来,那我们自身只能固步自封,永远不知道如何前进到达“未来”。所以,这种发展的意识、能力,是人们全面、完整、准确地观察、理解、思考、评价和应对事物的最基本要求。过去我们一直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旋律,但是在全球化、一体化的今天,世界各国的联系日益紧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是相互影响的,我们的历史教学就不能停留在过去

13、那种相对封闭滞后的状态,应该在倡导传统民族文化的前提下,尊重不同差异的文化,善于吸收各国、各民族的文化,即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又要反对封闭、狭隘的民族主义。这样的历史教学才能带给学生广阔的视野,使他们能理解不同背景、不同民族的文化,有了这种“海纳百川”的胸襟,才能够融入世界潮流,才不会被时代所抛弃。(二)公民教育功能“公民”这个概念本身就是不断发展的、历史的。早在古希腊、古罗马时代,公民一词就已经产生,之后不断发展,直到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公民的概念扩大到全体民众,真正意义上的公民才得以产生。中国百科大辞典(1999)年版中称“公民是具有一国国籍并承担该国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的自然人,”辞海(

14、1979年版)也称“公民是具有本国国籍、并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1999年版的辞海对公民的解释将涵义进一步扩大,泛指“具有一国国籍的人”。从公民的概念中我们可以看出现代公民的概念和国家有关,与国家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有关。公民具有何种意识呢?首先是对自己所属的民族国家的认同,其核心是爱国主义;同时还包含着对世界整体性的认识,以及对本国及相互关系的认识。正确的公民意识是正确的国家意识和正确的世界意识的综合,即具有平衡的、恰当的而非片面的、极端的国家意识和世界意识。公民教育是要把自然人培养成公民的教育,过去的历史教学确实实现了传承爱国意识、民族意识的教育功能,但在市场经济高速

15、发展的今天,时代赋予公民以新的内涵,即要具有道德法制观念、公德意识、规则观念、独立自主的精神和运用自己权利并承担相应任务的能力。素质教育中历史教育理应肩负起顺应时代要求的教育功能。1培养学生的诚信观念。当前我国正处于价值观念的转型期,各种迥异的价值观相互冲撞,“诚信”的观念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无论从经济发展、法制建设、还是社会公德方面来看,诚信都是不可或缺的。惟有人与人之间首先求得信任,才会取得合作,获得共同发展,因此,“诚信”这一观念正是时代孕育的,而历史教学恰恰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这一观念。我们知道历史教育的首要意识是“史由证来,论从史出”,这就是要让学生明白:一切历史都应凭证据说话。过去我

16、们一直告诉学生历史是这样的,不是那样的,但是学生会思考、会发问:为什么历史就是这样的?老师是如何得知的?老师又是凭什么这样说的?面对学生的问题,我们能一笑而过吗?当然不能,我们要开始反思,历史教育不能仅停留在提供学生资料的程度,而应该教给学生用证据说话,教给他们找寻史料的方法,自己考证史料,学会根据真实可靠的史料推出合理的历史结论,在这个过程中加强了学生的证据意识,培养了学生的诚信观。这种证据意识、诚信观念的铸造,正是公民教育的要素。2培养学生权利与义务的观念。社会主义法制化、民主化的发展需要学生对公民的权利、义务有所了解,也需要学生成为懂得履行义务、享有权利的公民。过去的历史教学历来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未曾教给学生国家应该承担怎样的义务和责任,公民又享有哪些权利和保障,现在的历史教育正可以弥补这一缺憾。通过历史教学,学生能够体验到自身的价值,真实地领悟权利和义务的内涵,增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利于学生成为一个社会人,有利于社会的安定与团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