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中考政治第三单元复习讲学稿.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4103162 上传时间:2019-03-02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6.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年中考政治第三单元复习讲学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xx年中考政治第三单元复习讲学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xx年中考政治第三单元复习讲学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xx年中考政治第三单元复习讲学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xx年中考政治第三单元复习讲学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年中考政治第三单元复习讲学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年中考政治第三单元复习讲学稿.doc(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年中考政治第三单元复习讲学稿第三单元融入社会肩负使命知识网络知识详解第六课参与政治生活一、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人民怎样当家作主l人民怎样行使当家作主权力?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机关:广大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选出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组成国家权力机关。再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分别行使管理国家、维护社会秩序的各项权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l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最高权力最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其职权主要有: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立法权;任免权,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国务院总理等的选举或任命;重大事项的决定权、监督

2、权。生活在法治国家里l依法治国的含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l依法治国的意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们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长治久安的要求。l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1有法可依要求建立体现人民意志、反映社会发展规律的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依法治国的前提。2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要求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执行法律时必须做到一丝不苟,依法办事。3违法必究指凡违法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追究和制裁,不允许任何人或组织享有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权,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l一切国家机关

3、都必须依法行使职权,因为:1政府能否自觉地依法行政,严格依法办事,直接影响到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权威,2直接关系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能否顺利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能否顺利实现。3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l公民要依法规范自身的行为:生活在法治国家里,人人都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国家利益,依法规范自身行为。二、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治国安邦的总章程l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宪法是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l宪法内容上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国家的性质、根本制度,国家的根本任务,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关的组织与职权,国家的标志等国家

4、生活中的根本问题。1我国的国家性质: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2我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l我国现行宪法的构成:由序言和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四章构成l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我们要认真学习宪法,了解宪法的性质和基本内容,在日常生活中养成遵守宪法的习惯,树立宪法意识,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l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普通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是宪法的具体化。宪法与普通法律的这种关系,通常被称为“母法”与“子法”的关系,即宪法为母法,普通法律为子法。l宪法与普通法律相比,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在

5、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权威,法律、行政法规的内容和精神都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规定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l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l同普通法律相比,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更为严格。其目的是保障宪法的权威性和稳定性,使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健康发展。l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从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从制定和修改程序上看,宪法比普通法律更严格三、依法参与政治生活依法行使政治权利l公民的政治权利:是指宪法和法律规定

6、的公民参加国家管理、参政议政的民主权利。l我们要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与政治生活,依法行使建议权和监督权:关注国家建设、国家管理,对于身边的事乃至国家大事,向有关部门提出自己的建议。发现违法犯罪行为要及时举报。对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其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行使建议、监督权的渠道:通过人大代表或直接向人大常委会反映;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通过媒体工具进行监督对于监督权等政治权利,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a.公民行使监督权利时,应当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如实反映情况,必要时出示证据和各种证明

7、材料。b.投诉和举报时,不得捏造或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也不能采用贴大字报、聚众闹事等方法。维护国家安全:我们的政治义务l国家安全的涵义:国家安全,包括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不受侵犯,国家的机密不被窃取、泄露和出卖,社会秩序不被破坏等。l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国家的安全关系着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没有国家的安全,公民自己的安全就无法得到保障。l公民应该如何维护国家安全?树立国家安全意识。自觉关心、维护国家安全,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也是青少年热爱祖国的具体体现。具体做法:保守国家秘密,这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发现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及时向国家安全机关或公安机关报告;公民要配合国家

8、安全机关工作,为国家安全机关执行公务提供便利和协助。第七课关注经济发展一、造福人民的经济制度感受身边的变化l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体现在:祖国发生巨大变化日常生活发生变化l经济社会发展的“三步走”战略:1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2第二步: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3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l党的十四大、十五大,丰富了“三步走”战略,形成了“两个100年”的目标:1个“100年”即到建党100年时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

9、完善。2第二个“100年”,即到建国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l至20世纪末,我们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经济制度l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l国有经济:含义: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全体人民共同所有的公有制经济。地位作用: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l集体经济:含义:生产资料归一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的一种公有制经济。地位作用: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

10、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共同富裕的原则,可以广泛吸收社会分散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财富和国家税收。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对发挥公有制经济的主体作用具有重大意义。l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地位作用: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l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确立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a、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b、我国处在社

11、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l正确处理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不能把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对立起来。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的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二、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先富带后富,共奔富裕路l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与分配原则: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分配原则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l在分配中,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l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只有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

12、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形成示范效应,并通过先富者带动后富者,才能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共同富裕有不同的内容。A、改革开放以来广大中西部地区根据自己的条件发挥资源优势的同时,在各方面支持了沿海地区先发展起来。B、当改革和发展到了一定阶段之后党和政府又采取有力措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推动先富裕起来的东部沿海地区积极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经济。让创造财富的源泉涌流:l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让创造财富的源泉涌流。l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我们创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我们应该抓住有利条件,发挥自身才能,积极进取,努力创业,实现自我价值,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三

13、、学会合理消费l人们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观念也在发生变化,表现在:体现享受与发展需求的住房、健康、教育、休闲、交通、通信等支出的比重迅速上升。人们更加注重通过消费提升生活品质,追求更加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l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表现:关注国家经济建设,学会理财,学会合理消费。l中学生在选择商品时应该注意的问题:中学生的社会阅历还不够丰富,自己选择商品的能力还比较弱,在消费时更应多一些理性,少一些盲目。l合理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消费前:a可以先做出预算,把钱花在关键的地方;b避免非理性消费,在自己能够承受的范围内购买物有所值、经济实用的商品;c不与周围的人进行盲目攀比、不浪费金钱。在消费的

14、过程中:应该用环保的眼光去选购商品。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应该有适度的消费,但这并不意味着不要节俭。在满足基本的物质消费后,更应该注重精神上的追求。第八课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设一、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l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社会。只有三者协调发展,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l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意义: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搞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l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我们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重要性: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文化首要的和根本的要求,也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保证。基本要求: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根本的就是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心环节和基础工程l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思想道德建设教育、科学、文化建设。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