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两首第二课时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4094872 上传时间:2019-03-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3.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经》两首第二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诗经》两首第二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诗经》两首第二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诗经》两首第二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经》两首第二课时(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页眉年级学科导学案3 24 诗经两首(第二课时) 蒹 葭学习目标1、了解诗经朴实清新的艺术风格,体会反复咏唱的章法。2、体会蒹葭这首诗中景物描写的作用。3、理解和体会诗中所表达的美好情感,了解古代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自主学习 1、了解赋比兴赋陈,一作铺陈。铺排,是铺陈、排比的简称。在篇幅较长的诗作中,铺陈与排比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用的。铺排系将一连串内容紧密关联的景观物象、事态现象、人物形象和性格行为,按照一定的顺序组成一组结构基本相同、语气基本一致的句群。它既可以淋漓尽致地细腻铺写,又可以一气贯注、加强语势,还可以渲染某种环境、气氛和情绪。 在赋体中,尤其是富丽华美的汉赋中,赋法被广泛

2、地采用。汉乐府和汉代某些五言诗也与汉赋互相影响,更将铺陈与排比相结合,相得益彰。 比即喻,是其中最基本的手法,用得最为普遍。 一般说,用来作比的喻体事物总比被比的本体事物更加生动具体、鲜明浅近而为人们所知,便于人们联想和想象。形象生动,鲜明突出事物(事情)的特征。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从特征上讲,有直接起兴、兴中含比两种情况;从使用上讲,有篇头起兴和兴起兴结两种形式。激发读者的联想,增强了意蕴,产生了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2、朗读课文,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并解释词语、翻译句子。给下列字词注音:蒹葭( )溯洄( )未晞( )坻( )涘( )沚( )跻( )解释重点词语(加点的词语

3、重点解释)蒹葭: 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溯游: 宛:萋萋: 晞:湄: 跻:坻: 涘:沚: 采采: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3、本诗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我的困惑自主学习课文后,我还有一些问题不明白。 合作探究1、在蒹葭这首诗歌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请思考:这些景物描写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2、比读关雎和蒹葭,问题探究:关雎和蒹葭两首诗歌大量运用了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充分表达了诗人细腻的思想感情,请从诗中找出一处,反复朗读,并体会其作用。3、比较关雎和蒹葭在风格和艺术手法上的不同点?拓展延伸美读全诗,重在鉴赏作品文字简单,内容单纯,但给予人们的美感却非常丰

4、富,请为这首诗写一段赏析文字。检测提升基础训练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jianjia( )溯洄( )未晞( )chi( )si( )沚( )跻( )2、将诗句补充完整蒹葭苍苍,_._,君子好逑。_,白露未晞。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关雌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采用的是“兴”的手法。B蒹葭“所谓伊人”的“伊人”,与关雌中的“君子好逑”的“君子”,指的是同样的人。C蒹葭全诗不着一个思字、愁字,读者却可以体会到诗人那种深深的企慕和求而不得的惆怅。D关雌是诗经的第一首,选自诗经 周南。巩固提升君子于役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诗经.国风.王风,1.第一节中勾画典型的农村晚景图的诗句是。2.第二节中反衬主人公不平静心情的诗句。3.点明全篇主旨的诗句是。4.这首诗的主题是。学习后记请你将本课学习的收获、感想、疑惑记下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