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17—18学年高一暑假学习情况验收地理试题(答案)$869152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84067393 上传时间:2019-03-0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5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17—18学年高一暑假学习情况验收地理试题(答案)$869152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17—18学年高一暑假学习情况验收地理试题(答案)$869152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17—18学年高一暑假学习情况验收地理试题(答案)$869152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17—18学年高一暑假学习情况验收地理试题(答案)$869152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17—18学年高一暑假学习情况验收地理试题(答案)$869152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17—18学年高一暑假学习情况验收地理试题(答案)$86915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17—18学年高一暑假学习情况验收地理试题(答案)$869152(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隆回县2018年高一暑假学习情况验收试题卷地 理温馨提示: 1.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2. 时量60分钟,满分100分。 3. 请务必在答题卷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6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诗句中,体现了从赤道到两极地域分异规律的是( )A. 五原春色归来迟,二月垂柳未挂丝 B. 南枝向暖北枝寒,一种春风有两般C.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D.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历史上,黄河输沙量居世界大河之冠。近几十年来,我国重点开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并在黄河上修建水库,使下游年

2、均来沙量大幅减少。治理前后黄河下游来沙量的变化充分反映了“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据此完成2-4题。2在黄土高原治理中植树种草的主要目的是( )固定表土 减少径流 沉积泥沙 降低风速A. B. C. D. 3修建水库不仅可以拦截泥沙,还可以放水冲沙,以减少下游河床淤积。冲沙效果最佳的水库放水方式是( )A. 洪水期持续放水 B. 枯水期持续放水C. 洪水期集中放水 D. 枯水期集中放水4“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蕴涵的地理原理主要是( )A. 水循环与水平衡原理B. 陆地水体相互转化原理C. 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D. 地理环境地域分异原理从气候学上讲,连续五天日平均气温在10以下算作冬

3、季。读我国冬始日期分布图,完成5-6题。5影响我国地势第三阶梯冬始日期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 地形 B. 海陆分布 C. 纬度 D. 光照6下列关于我国各地冬始日期分布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C地入冬日期可能为11月25日B. 受地形影响,沿海地区比同纬度内陆地区入冬晚C. 海口一年中只有春、夏、秋三季,没有冬季,因此不存在季节更替现象D. A地地势高,B地纬度高,入冬日期差不多资源型城市随资源利用而兴起,随资源枯竭而衰败。因此,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问题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据此回答7-8题。7下列关于资源枯竭型城市存在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产业结构单一 环

4、境污染严重 科学技术发展快 矿产可开采量减少A B C D8资源枯竭型城市寻找新出路,下列举措不正确的是( )A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 B整体搬迁C大力发展耗能低、污染小、效益高的产业 D在废矿区发展高效生态农业读“某城区空间形态变化示意图”,完成9-10题。9该城区空间形态的变化过程中,会出现( )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郊区城镇数量增多 城市人口数量增加 城市人口比重增加A. B. C. D. 10图中显示聚落空间形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铁路交通的布局变化 B. 公路交通的发展变化C. 城市结构的布局变化 D. 对外贸易的发展变化下图是我国某城市18852008年年平均气温统计图

5、。读图回答11-12题。11图中反映出这段时期该城市年平均气温( )A. 逐年上升,季节变化减少 B. 逐年上升,季节变化增大C. 总体上升,年际变化增大 D. 总体上升,年际变化减小12造成该城市年平均气温上升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 温室气体的过量排放 B. 太阳辐射逐渐增强C. 日地距离越来越近 D. 城市化水平不断下降在全球和区域尺度上准确获取碳排放数据,对提升我国在国际气候变化方面的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技术难度极高,目前仅有两颗卫星能够从太空监视地球温室气体排放。2017年10月24号开始,我国发射的“碳卫星”数据正式对外开放共享,这也意味着,继美国、日本之后,我国成为第三个

6、可以提供碳卫星数据的国家。下图为遥感卫星工作流程图。据此回答13-15题。13与地面监测站相比,“碳卫星”A. 工作流程简单 B. 观测精度高 C. 观测范围广 D. 监测时间长14我国发射“碳卫星”时间较晚,主要是由于A. 技术难度大 B. 资金投入不足 C. 市场需求不大 D. 政策支持不够15“碳卫星”数据的正式对外开放有助于我国A. 获取各行业的碳排放数据 B.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C. 提高节能减排措施的针对性 D. 减少极端天气的危害1935年,胡焕庸先生以黑龙江黑河云南腾冲一线将中国人口区划为东南半壁和西北半壁,之后该线被命名为“胡焕庸线”,它是反映中国人地关系的重要地理发现之一。

7、据材料完成16-17题。16西北半壁人口比重较小的主要原因是A. 面积较小 B. 开发历史晚C. 交通不便 D. 自然环境恶劣17导致“胡焕庸线”两侧人口比重变化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 东南半壁人口死亡率较高 B. 西北半壁大量人口迁人东南半壁C. 西北半壁人口出生率较高 D. 东南半壁大量人口迁人西北半壁某单中心城市,各方向发展比较均衡,城市中心附近人口和产业分布过于集中,交通拥堵,人居环境较差。如图示意该城市某个方向的土地价格(P)变化。据此完成18-19题18为优化城市中心附近的功能布局,在城市更新改造过程中,甲地宜增建A. 公园 B. 工业园区C. 住宅 D. 物流园区19乙地附近比例最

8、大的用地类型可能是A. 仓储用地 B. 公共绿地C. 工业用地 D. 居住用地近年来,有西方发达国家鼓励外迁的企业回迁。某组装企业欲从我国回迁本国进行生产。完成20-21题。20若该企业回迁后生产的产品与规模不变,则下列区位变化正确的是A. 远离企业总部 B. 扩大销售市场 C. 工人数量减少 D. 技术投入减少21下列影响该企业生产的区位因素中,近年来发生有利变化的是 集聚协作劳动力成本环保成本市场规模A. B. C. D. 近年来,我国一些行业有外资流出现象,且集中在制造业。从外资流出方向看,跨国巨头多选择将工厂迂回本土或迁往东南亚一些国家,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遭遇挑战;下表为制造业中部分离

9、开中国的公司、行业、离开原因及流向表,据图表资料,回答22-23题。22国外制造业大量外资流出中国的主要原因是A. 国内制造企业的崛起与超越 B. 中国对外资企业的政策打压C. 工资水平上升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使利润减D. 中国环境污染不断加剧23下列最不可能属于东南亚成为一些国家制造业迁离中国后的首选去处的原因的是A. 东南亚国家给予跨国公司更优惠的政策 B. 农业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丰富且价格低廉C. 劳动力价格比中国低 D. 生产经验丰富,生产技术水平高于中国下图为某市循环经济示范区体系图,读图回答24-25题。24图中的a、b、c分别代表( )A. 自然、市场、资源 B. 资源、

10、市场、自然C. 自然、资源、市场 D. 资源、自然、市场25该循环经济示范区体系中( )A. 钢铁、石化等部门的污染物被完全回收 利用,真正实现了零排放B. 海水淡化的副产品浓盐海水再回归大海,以保障海洋生态环境不被破坏C. 中水等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是该示范区的突出特色D. 该示范区运输总量虽大,但多以中小型货物运输为主近年来,我国外来物种种数大增,有些物种在新环境中急剧繁殖扩散,严重危害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农林牧渔业生产以及人类健康,成为外来入侵物种。图为“我国各省区外来入侵植物种数分布图”。读图回答26-27题.26外来入侵植物种数在我国的总体分布格局是A. 高寒及荒漠地区少 B. 东部由低

11、纬向高纬增加C. 面积大的省区较多 D. 边境省区比较多27云南省和广东省成为我国入侵植物种数最多省份的原因是A. 位于沿海地区,经济发达B. 地形不复杂,外来物种容易存活C. 地处亚热带热带,水热条件优越D. 交通方便,人口稠密煤炭占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比例长期在60%以上。近年来,为化解煤炭产能过剩和石油主要依赖进口等问题,我国大力发展煤制油技术和产业,成功解决了煤制油过程中高耗水、高污染和转换效率低等问题。目前已在内蒙古、山西、宁夏、陕西、新疆、贵州等地布局了一批煤制油企业,规划2020年之前形成3000万吨/年的产能。据此完成28-30题。28我国煤制油企业布局的区位指向是A. 市场

12、B. 原料C. 交通 D. 劳动力29在地表水匮乏地区,煤制油企业长期用水宜采用的方式是A. 循环用水 B. 开发地下水C. 远程调水 D. 建地下水窖30发展煤制油产业,可以A. 解决我国能源不足的问题B. 减少我国对新能源开发的压力C. 促进我国煤炭产业的绿色转型升级D. 增强我国主导国际石油市场的能力二、非选择题。(除标注外每空1分,满分40分。)31(8分)读非洲自然带分布图和甲山的植被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自然带的差异主要体现了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其主导分异因素是_。 (2)图中乙处形成的自然带名称是_。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_和洋流。(3)甲山植被中d代表的植

13、被类型与左图中自然带_(填数字)的植被类型相同。 (4)图中山地北坡雪线高于南坡,其主要原因是_。(4分)32(9分)下图表示两类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人口年龄构成,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经济发展水平看,A国属于 国家,B国属于 国家。从人口增长模式看,A国家属于 ,B国家属于 。(2)从人口的年龄构成看,A国所反映的人口问题是_;B国所反映的人口问题是_。(3)针对以上人口问题,两国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是(4分)A国 B国 33、(15分)读“某城市规划图”,城市常年盛行西南风,回答问题。(1)填表 (每一项理由2分)该市引进几家企业,要布置在四地,请你提供布局建议和理由。企业布置理由化工厂商场自来水厂钢铁厂(2)若从A处修铁路到B处,选ACB线、ADB线中的哪一条路线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最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