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践和研究中实 现教师专业发展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4023018 上传时间:2019-03-02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2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实践和研究中实 现教师专业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在实践和研究中实 现教师专业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在实践和研究中实 现教师专业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在实践和研究中实 现教师专业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在实践和研究中实 现教师专业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实践和研究中实 现教师专业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实践和研究中实 现教师专业发展(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在 实 践 和 研 究 中 实 现 教 师 专 业 发 展,陈树杰 教授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承担人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师资研究与培训基地 首都师范大学科技教育中心主任 电话:010-68903803 Email-,2,汇 报 思 路,一、从主题探究转向常态教学,教师面临新挑战 二、树立规律意识,深入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关问题 三、在实践中实现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的专业发展,一、从主题探究转向常态教学教师面临新挑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新课程体系的重要内容实施已经三年,广大教师勇于实践、深入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这一课程进一步开发和实施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发展趋势 基本要

2、求 面临挑战,“常态”课程:发展的必然趋势,光 环 下 的 思 索 -努力开辟综合实践活动新舞台 福建省福州市钱塘小学 陈丽莲 综合实践活动涉及的内容广泛,具体的教学形式丰富多彩,没有教材,没有规定活动模式,这为老师们在组织活动时创造了良好的发挥自身优势的空间。,一、百花齐放好风光 2002年7月我校申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课题,便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级台阶踏踏实实走过两个春夏秋冬,学校在实验过程中率先在福建省做了第一次综合实践公开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之后又频频推出新的活动内容,老师们可谓是尝尽了辛酸与泪水,就让我先带领大家沿着我们走过的步伐分享我们实践成果的快乐。 活动一:探究实践寻旧事 古宅

3、深巷也有歌 坊巷纵横,大院比肩,透出无限的沧桑和绝伦的华丽,有着衡久价值却又面临没落的惨景,这就是福州的三坊七巷,他让福州成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也是福州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功臣。,综合实践活动让我选择了他,我要让我的学生们读懂他,于是学生们寻风追古、访老叙旧,合作的探究、自主的见地,让“恒久的建筑、昨天的名人”成为了孩子们看懂历史,融入社会的动力。 活动二:乡音情最真 闽剧有知音 福州的闽剧有300多年的历史,如果说京剧是国粹,那么闽剧就是福建的省粹,他曾经辉煌,曾经是我们上辈上上辈人不可缺少的文化生活。“荔枝换降桃”就如“罗密欧与株丽叶”的爱情悲剧,而“贻顺哥烛谛”就是“吝啬鬼”的翻版

4、。我们的同学不甘心让这带有泥土芳香的瑰宝在他们一代手中消失,于是走街串巷,寻艺人,找古本,学唱小调,学演小戏,风风火火了一阵,校园里真的响起了乡音。六年八班的同学在寻音的探究中领悟出美的东西在现代生活中的价值,,,朋友们想听闽剧吗?请到钱塘小学六年8班的教室来。 活动三:家园处处美如锦欢迎朋至远方来 福州是座美丽的城市,她之所以美丽,除了勤劳的人们每天都在建筑大都市的繁荣之余,爱美的人还不断地建设着一个个美丽的公园。创造美、享受美,陶冶了情操,增添了追求美好生活的尽头,为了让所有来榕的朋友都能分享这美仑美奂的公园,他们调查、他们走访、终于诞生了“福州公园导游图” 朋友们到我们的公园走走吧,只要

5、你手持我们的公园导游图,你就不会漏过我们榕城每一处美丽的角落,如果邀上我们五年6班的同学,他们一定是个好导游。,活动四:小吃做文章 生活好夸张 福州小吃做工精致考究,他与外地的煎炸煮蒸有着较大的区别,这是我们同学考察出来的,不信你们听我说:肉燕是打出来的,锅边是糊出来的,鱼丸是捏出来的,肉松是烘出来的,独特的做法,那味道真是不同凡响,问我们同学为什么要考察这小吃呢?他们说“民以食为天”还有很重要的一点,生在福州当然要注重口福罗,如果你是美食家的话,请找我们六年3班的同学,他们会让你口水不止。 活动五:超市榕城遍地开花 农贸成了观天井蛙 为什么超市在福州到处占地为主,为何农贸成了只看一片天的井蛙

6、,带着这个问题同学们考察了尚存的几家农贸和新兴的超市,他们悟出了真谛“方便”,9,是生活的第一需要,“信赖”是成功的秘诀,任何事情只要你付出真诚,天地就无限宽大,这就是农改超的启示。 二、山穷水尽疑无路 学校课题可谓是硕果累累,然而课题组的老师们却尝尽辛酸,筋疲力尽,老师们也叫苦不迭,分析原因老师的压力主要来源于以下几方面: 1、家长阻碍:综合实践活动提倡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亲身体验、亲身参与亲历实践,在探索中体验成功与快乐从而得到全面发展。在开展活动时,老师们都将自己的学生带出校门、走进社会、社区,这无疑要占用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提倡“理直气壮抓质量”的今天家长当然不愿意,总是找种种理由,阻

7、止自己的孩子参加,给老师的工作带来苦难。2、外出安全责任:我校班级学生数量多达60-65人,老师带领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有一定的苦难,老师付出大量的课余时间不说,家长们还当心自己的孩子路上的安全事宜,部分家长也阻碍学生参与活动。同时老师对安全责任问题同样顾虑重重。3、外出时间无保障:按照现有的课程模式,将综合实践活动列入课程表,一周活动时间只有80分钟。这时间远远不够,老师们常有挪课现象,这给参加活动的孩子们造成很大的压力,学生在活动时候总觉得筋疲力尽,虽然学生们对综合实践活动有很大的兴趣,然而真正能自始至终活动都能主动、完整的还是不多。,三、柳暗花明又一村 针对以上学校在实验中的具体情况,课题组

8、的老师们开始了新的思索,怎样能让综合实践活动真正赢得孩子们的欢心?怎样让老师们在正常工作中不会感到组织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负担过重的事情? 2004年5月的综合实践研讨会上,辽宁省的隋老师组织的走进卡通世界活动,给了我启示,隋老师用最简单的动画片引发学生探索的兴趣,让学生根据自己生活经验及兴趣爱好提出自己想解决的问题,在四十分钟的课堂上让孩子们自己读材料,找答案、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等亲身体验,孩子们学会了阅读资料,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个个其乐无穷,兴趣盎然。是呀,其实综合实践活动不一定都要走出校园的,于是我开始带领我校课题组的老师将综合实践活动开发请进校园,努力在学生身边寻找活动题材。,梁琳老师、

9、姚丰老师从学生的各种心态入手,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我的心态我调整、约定学生没有花太多的时间在校外做访问工作,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找到调整心态的办法,能够将自己的心态恰当划分,学习中、生活中保持积极心态,遇到消极心态,若影响自己的情绪、学习、生活,应该及时找到适当的方法排解。三年六班的同学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约定后,每个学生都把班级看作是自己的家,与老师建立起了平等的关系。在将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请进校园后,我们发现从前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问题都迎刃而解了:孩子们不再因为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而苦难,家长也不再为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担忧,老师不再为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而愁眉不展了 楼房的台阶是有尽头的,但我们的探索是无止尽

10、的,我们真想像杨利伟那样冲出地球,开辟综合实践活动新舞台,去创造无限的实践活动空间,造福我们的子孙后代。,13,立足学校实际实现“常态”课程,课程必修 普遍实施 教师能教 便于操作 学生爱学 主动投入 效果实在 确有所获 立足课程实际,从揭示课程的内部和外部的矛盾出发,面对新情况,研究新问题,14,对教师素质的挑战,教师是实施和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关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入常态课程必须建设庞大的专兼职的教师队伍,切实提高教师把握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力和水平 转变教育观念 学会活动设计 完善知识结构 在研究状态中工作 在反思中实现专业发展,15,二、树立规律意识,深入研究综合实践活动的相关问题,教

11、育是事业,教育是科学,教育是艺术,立志献身教育的人们必须研究教育规律,尊重教育规律,按教育规律办事,在综合实践活动激情进入三年后的今天,需要静下心来就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内容、形式、方法等方方面面的问题进行理性的思考。,综合实践活动实施和发展中的问题,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 学科与活动的关系问题 综合与分设的关系问题 领域内,外的关系问题 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问题 过程与结果的关系问题 国本与校本的关系问题 专职与兼职的关系问题 予设与生成的关系问题 校内与校外的关系问题,理 论 与 实 践 的 关 系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的问题,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理论层面较多,实践层面的

12、研究则显得不足。课程初创百家争鸣是正常现象,面对专家们莫衷一是的争论,感到无从下手。一个时期以来,综合实践活动实际上处于“三无”课程(即无教材、无教师、无课程标准)的局面,使学校无所适从,加之传统教育的影响,导至观望、等待、行动比较迟缓 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研究综合实践活动的有关问题,“化理论为措施、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素质”从实践推进的层面上寻找问题的症结,应该成为研究的重点,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关系 两类课程“课程理念”问题,在基础教育中“学科”和“活动”是两类课程,各自具有不同的内容和目标,教学过程形成和方法也各具特点。由于对“学科”和“活动”两类课程的区别和联系认识不清,混淆了“学科

13、教育活动化”研究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区别,导致综合实践活动学科化倾向;在学科教学中错误地使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的概念,冲击了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深入研究,甚至误以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是权宜之计,忽视综合实践活动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结构性”变革的深远意义。,整 合 和 分 立 的 关 系 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设置问题,按国家计划规定,综合实践活动应是以“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以及“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四者整合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课程。由于种种原因,现在各地分开设课的情况十分严重,这其中有认识上的问题,也有具体实施时的实际问题。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国家确定的课程已经三

14、年了。需要反思,通过实践,总结经验,搞明白到底应该怎样设置才是正确的。,领域内外的关系问题 课程内容重点的确定,四个指定领域是综合实践活 动的主要内容。然而四个“领域” 并非同一层次的四个方面,它 们各自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所起的作 用亦不相同,很难用“领域”的概念加以概括 既然有“指定领域” 也就有非指定领域,随着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非指定领域的内容正越来越多地进入了综合实践活动的范围。那么,哪些应该归为课程的内容,哪些不宜作为课程的内容,需要认真研究。,信息与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21,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 综合实践活动的效能问题,综合实践活动主张“亲历实

15、践、深度探究”。只有如此,才能实现课程的真正的效能,然而现实中“形式化,浅层次”的活动实施,很难激发学生发自内心的兴趣和主动学习的欲望;一些不切合实际的要求,也不同程度地挫伤了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 遵循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认真研究主题“长、短、大、小”的设计和各项实施策略,研究“知识基础上的活动” 和“理性指导下的实践”,促进课程健康发展。,22,教 师 与 学 生 的 关 系 发挥教师和学生两个积极性问题,当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忽视师生共同合作,教师指导作用迷失和学生放任自流的现象同时并存:前者集中反映在教师对方法和过程的指导不到位,后者则明显表现为活动的盲目性,形式主义

16、和浅层次的重复,极大妨碍了这一新型课程教育效能 认真研究活动过程中师生双方行为特点,真正做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动手动脑、心灵手巧”,需要做许多深入研究的工作。,过 程 与 结 果 的 关 系 问 题 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问题,将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孤立、甚至对立起来,缺乏对活动过程和活动结果有机联系的深入研究,不明确综合实践活动重结果更重过程的道理,甚至以为综合实践活动的结果无足轻重,忽视根据结果的需要设计科学的过程和方法并加以指导的必要性,导致“过程热热闹闹,结果收获甚微” 。伴之则是评价的随意性,科学性和诚信性不足,降低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育功能。,国 本 与 校 本 的 关 系 问 题 共性与个性的统一问题,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地方管理,校本实施的新型课程,然而三者的关系、目标、任务和要求不够明晰,导致课程开发实施过程的混乱 做为国家制定的课程标准或指导纲要迟迟不到位,使地方和学校无所遵循;地方管理责任不清导致各行其是;校本实施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