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油新加坡——中国版巴林银行事件解析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3887687 上传时间:2019-03-01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31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航油新加坡——中国版巴林银行事件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中航油新加坡——中国版巴林银行事件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中航油新加坡——中国版巴林银行事件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中航油新加坡——中国版巴林银行事件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中航油新加坡——中国版巴林银行事件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航油新加坡——中国版巴林银行事件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航油新加坡——中国版巴林银行事件解析(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航油(新加坡),中国版巴林银行事件解析,结构,一 背景,公司简介 1993年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中国对外贸易运输总公司和新加坡海皇轮船合资成立中国航空油料运输(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之初经营十分困难,一度濒临破产,不到两年就亏损19万新元 1994年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收购另外两家合作伙伴在中国航空油料运输(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的全部股权。 1997年陈久霖成为中航油负责人,公司在他领导下迅速扭亏为盈 2003年,求是杂志曾发表调查报告,盛赞中国航油是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棋盘上的过河尖兵 2002和2004年两度被新交所评为“最具有透明度的上市公司奖”,中航油集团公司结构,陈久霖简介

2、,陈久霖,1961年10月20日出生,前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裁。在他执掌期间,中国航油净资产由17.6万美元增至1.5亿美元,增幅852倍,市值超过11亿美元,是原始投资的5022倍,缔造了一个商业传奇,因此被称为“航油大王” 2004年11月,陈久霖因从事油品期权交易导致巨额亏损,并涉嫌发布虚假消息和内幕交易等行为遭到新加坡警方拘捕,并于2005年6月被正式提起刑事诉讼 2006年3月21日,新加坡初等法院对陈久霖做出判决,陈久霖必须服刑四年零三个月,同时遭罚款33.5万新元,二 事件回顾,风险扩大 报告集团公司 亏损达到8000 万美元,亡羊补牢 寻求资金帮助 第一次

3、斩仓 亏损1.07亿美元,尘埃落定 寻求外部 帮助未果 全部斩仓 共亏损5.5亿 美元,最终确定 债务重组 方案,2004.3,2004.10.9,2004.10.26,2004.11.29,2005.5.13,危机初现 决定展期 期权交易 出现亏损,大事记 2001年上市招股说明书中将石油衍生品交易列为业务之一。 2003年下半年:开始交易石油期权,最初涉及200万桶石油,在交易中获利,风险投资收益占利润总额的65%以上。 2004年1月,航油价格迅速上涨,期货交易出现亏损。随后6月和9月经过两次挪盘后,亏损恶化速度加快。 2004年10月10日,国际原油价格达到历史最高位,如果这时平仓,中

4、国航油将面临高到1.8亿美元的账面亏损。面对严重资金周转问题的中航油,首次向母公司呈报交易和账面亏损。 2004年10月15日,油价跌至每桶45美元,已较为接近中航油卖出期权的平均价格,但中航油油料集团处理意见严重分歧,没能即使斩仓,错过了降低损失的又一次机会。 10月20日,中航油集团为筹集资金支付补仓资金,透过德意志银行新加坡分行配售15%的中航油股份(母公司配股),令集团持股比例由75%减至60%,集资1.08亿美元贷款给中航油。 2004年10月25日,国际原油价格飙升至每桶55.67美元的历史高点。中航油集团向中航油提供了1亿美元贷款,但也未能帮助中航油免予被交易所强制平仓。 10月

5、26号28号:公司因无法补加合同保证金(10%)而遭逼仓,蒙受1.32亿美元的实际亏损,10月29日,巴克莱资本开始追债行动,要求中国航油偿还2646万美元 11月8日,中国航油再有合约被逼平仓,亏损增加1亿美元。 11月9日,三井能源风险管理公司加入追债行列,向中国航油追讨7033万美元 11月16日,另一批合约被平仓,再亏7000万美元 11月17日,StandardBankLondonLtd追讨1443万美元,并指如果未能在12月9日支付欠款,将会申请将之破产。 11月25日,最后一批合约被平仓,总亏损合计达3.81亿美元,债权银行陆续追债,合计追讨2.48亿美元,该公司同时已违反法国兴

6、业银行牵头的1.6亿美元银团贷款条款,同样面对被清盘危机。 在2004年11月公布的第三季度财务状况中依然作出下列判断:“公司确信2004年的盈利将超过2003年,达到历史新高。” 11月29日,陈久霖被迫向新加坡法院申请破产保护,并正与新加坡政府拥有的淡马锡集团联合注资1亿美元协助公司重组事宜进行协商。 2004年11月30日,中航油终止所有原油期货交易。至此,累计亏损5.54亿美元。 2005年5月13号确定重组方案,1 危机初现,获知危机 2004年第一季度,随着油价的攀升,陈久霖得知公司因期权投机出现580万美元的账面亏损 抉择 陈久霖最终选择了展期,如果油价下滑到中航油期权卖出价格,

7、则不至于亏损并因此赚取权利金,反之,则可能产生更大的亏损,2 风险扩大,在中航油(新加坡)展期持仓的半年中,油价却没有像历史数据或专家预测的那样下跌。油价节节上升,10月份甚至出现了伦敦和纽约两地期货交易所成立以来的最高价位55.65美元/桶 10月3日,中航油的交易盘口已达5200万桶原油,账面亏损大增至8000万美元 10月9日,面对严重资金周转问题的中航油(新加坡) ,陈久霖正式像母公司呈报交易和账面亏顿,3 亡羊补牢,研究对策 13日中航油集团有关部门开会研究对策。16日,集团召开高层会议决定救助新加坡公司。此时,斩仓所需的金额已上升到1.8亿美元 筹集资金 中航油集团在20日将集团所

8、持有75%上市公司股份的15%折价配售机构投资者,筹得1.07亿美元暗中用于补仓 被迫斩仓 10月26日,中国航油期货交易的主要对手日本三井开始逼仓,集团领导决定不再展期,而是斩仓。这次斩仓撞在了历史最高价位55.43美元/桶,实际亏损达1.07亿美元,4 尘埃落定,申请救助 被逼仓 巴克莱资本、三井能源风险管理公司、 StandardBankLondonLtd开始追债 谈判破裂,高位斩仓 2004年11月30日,中航油终止所有原油期货交易。至此,累计亏损5.54亿美元。,中航油亏损过程图解,5 债务重组,2005年1月24日,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宣布,根据2004年12月10日的法

9、庭令,中航油已向新加坡高等法院递交了债务重组方案。 债务重组方案主要包括:中航油的母公司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及新投资者将联合注入最多1亿美元新资金;中航油先期偿付给债权人1亿美元现金;延期偿付1.2亿美元外部债务;债权人不可撤销地免除其所有放弃的债务余额所连带的权利、利益、索赔等。 中航油于6月10日召开债权人大会,寻求债权人批准重组方案。 中航油的全部负债(不包括股东贷款)约为5.3亿美元,2005年2月4号,伦敦标旗银行(Standard BankLon-don)和韩国鲜京集团(SK Corp)拒绝了中国航油的债务重组计划。 2005年5月13日,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向债权人呈递

10、了建议重组债务最终方案,向债权人做出了让步。 这一方案与2005年1月24日出台的最初方案相比有了显著改进,偿付金额由2.2亿美元提高至2.75亿美元,综合偿付率则由41%提升至54%。较之1月24日的单一还债模式,新的方案为债权人提供了A、B两种方案。其中选择方案A的债权人在重组方案生效之日即可获得一次性现金偿付,即以现金形式进行买断,债权人将获得45%的固定偿付率。而如果债权人选择方案B,中航油将通过现金首付加延期偿付两部分偿还,综合赔付率约为54%。,三 原因分析,(一) 陈久霖个人的责任 (1)是在不了解原油期权交易业务、没有对交易风险做出正确评估的情况下陈久霖贸然进行期权交易,呈现出

11、“不知深浅、无知无畏”的状态; 按照正常的逻辑,中航油本来是一个专门进口石油的公司,自己并不产油,因此即使做期权交易,也应该是期权买入方,如果仅仅是买进看涨期权的话,按当年油价行情,本身也无太多风险,然而它却从事了只有国际产油巨头才做的业务卖出看涨期权,这已经是赤裸裸的投机。 04年7月,国际原油价格升高至每桶40美元左右,14个月上涨60%,陈久霖做出了油价将开始下跌的错误判断,大量抛空原油期货,即便如此,有限的投机并不可怕,企业在风险控制的范围内进行投机在国际上也是“惯例”,可怕的是,中航油所有的风险防范措施都被人为突破,按公司风险控制规定,中航油期货业务损失的最大上限是500万美元。但显

12、然,中航油内部的风险控制机制没有起到任何作用。陈久霖最后干脆是自己操盘,陷入标准的赌徒心态,既不考虑及时止亏,又不进行其他风险对冲,而是寄希望于有朝一日能挽回损失。,卖出看涨期权是指买入者支付给卖出者一定的权利金,若买入看涨期权者执行合约,卖出方必须以特定价格向期权买入方卖出一定数量的某种特定商品。看涨期权卖出方往往预期市场价格将下跌。 如果套期保值者预计相关商品的价格有可能小幅下跌,并预计不会出现大幅度上涨时,通过卖出看涨期权可以获得权利金收益,从而为现货交易起到保值的作用。当然,如果商品价格大幅度上涨,期货价格涨至看涨期权的执行价格以上时,套保者可能会面临期权买方要求履约的风险,这会给交易

13、者带来较大损失,因此进行这种保值的操作需要谨慎。,(2)漠视法律法规 国有企业境外套期保值业务管理办法规定:国有企业从事境外期货业务必须经国务院批准,并取得中国证监会颁发的境外期货业务许可证。而这次事件中中航油(新加坡)并没有得到任何来自中国官方进行期货操作的授权。 新加坡公司从事的石油期权投机是我国政府明令禁止的。国务院年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期货市场的通知中明确规定:“取得境外期货业务许可证的企业,在境外期货市场只允许进行套期保值,不得进行投机交易。”,如果将进行期货投资的人进行分类的话,大致可分为两类套期保值者和投机者。套期保值就是对现货保值。看涨时买入(即进行多头),在看跌

14、时卖出(即空头),简单地说,就是在现货市场买进(或卖出)商品的同时,在期货市场卖出(或买入)相同数量的同种商品,进而无论现货供应市场价格怎么波动,最终都能取得在一个市场上亏损的同时在另一个市场盈利的结果,并且亏损额与盈利额大致相等,从而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 在期货市场上,交易者只需按期货合约价格的一定比率交纳少量资金作为履行期货合约的财力担保,便可参与期货合约的买卖,这种资金就是期货保证金。,(二) 公司内部控制不健全 (1)风险控制方面 根据中航油内部规定,损失20万美元以上的交易,要提交公司风险管理委员会评估;累计损失超过35万美元的交易,必须得到总裁同意才能继续;任何将导致50万美元以上

15、损失的交易,将自动平仓。亏损多达5亿多美元的时候,中航油才向集团报告。 (2)权力制衡 公司总裁陈久霖兼集团公司副总经理,中航油新加坡公司基本上是其一个人的“天下”。陈久霖从新加坡雇了当地人担任财务经理,只听他一个人的,而坚决不用集团公司派出的财务经理:原拟任财务经理派到后,被陈久霖以外语不好为由,调任旅游公司经理;第二任财务经理则被安排为公司总裁助理。集团公司派来的党委书记在新加坡两年多,一直不知道陈久霖从事场外期货投机交易。,(三)国资委对国有企业的监管不力 国资委直接监管下的中航油新加坡公司严重违反决策执行程序,经营决策严重失误,形成巨额亏损5.54亿美元,暴露出国资管理的严重漏洞 人事

16、任免方面:陈久霖就是首先被监管部门任命为集团副总经理,而后又兼任中航油(新加坡)总裁的,该公司董事会行使聘任权仅仅是形式上的。由监管部门直接任命高管人员,既不合法,又使公司董事会不必承担选错高管的风险和责任。在对陈久霖的任命上,监管部门的责任是不可推卸的。,四 启示,第一,发展国内衍生品市场。发展境内衍生品市场,企业在境内做衍生品交易,易于监管部门和上级公司进行监管。即使发生经济纠纷或者案件,在国内解决也比较容易,对于国内企业也相对有利。国内目前不宜发展过于复杂的衍生工具,这主要是由于国内缺少这方面的人才,研发能力不足,同时风险管理体制还不健全。 第二,完善石油金融衍生品种类。以期货市场为核心的石油金融衍生品市场,是对石油现货市场的重要补充。在我国当前的石油期货市场上,产品还比较单一。 除了石油产品的品种需要丰富外,金融衍生品的类别也需要进一步增加,以满足不同企业不同层次的需求。 第三,健全衍生品市场法律体系。而我国还未制订专门的期货和金融衍生品法律,目前所实施的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及配套管理办法的法律位阶过低,不能完全满足现代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