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人教版必修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3883474 上传时间:2019-03-01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1.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人教版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历史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人教版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历史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人教版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历史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人教版必修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历史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人教版必修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人教版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人教版必修(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摘自胡锦涛十七大报告,第20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1、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2 、政治协商制度是怎样形成的?我国为什么要实行中 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结合课本P95 【资料回放】,说一说它在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中起了 什么作用? 3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怎样创立的?它在 中国政治制 度中的

2、 地位如何? 4 、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我国民族区域自治自治制度 是怎样建立起来的 ?,阅读并思考:,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了统治中国22年国民政府的覆灭。,这首诗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一、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a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南京国民政府已经垮台 b 、中国共产党团结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开始 筹建新中国的工作。,1、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2)、召开:,a 、时、地: 1949年、北平 b 、代 表:社会各界,(1)、背景:,中国 共产党,无党派 人士,各民主 党派,人民 团体,各民族,海外 华侨,各地区,人民 解放军,代表的广泛性,a 、通过了共同纲

3、领(临时宪法性质) b 、通过选举产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了国家主席 和副主席 c 、确定首都、国旗、国徽、国歌和公元纪年,(1)、背景: (2)、召开: (3) 、主要内容,为什么“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1.规定了国家的性质 2.规定了国家各个方面的基 本方针和政策 3.参加会议的代表具有广泛 性,完全能够代表人民,(4)、意义,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第一届全体会议会场,知识链接: 旧政协: 召开时间?地点? 通过了什么决议?实施了没有? 1.1946.1 ; 2.重庆; 3.会议通过了有利于人民

4、的决议; 4.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 双十协定和政协协 议,发动了全面内战。,2、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1954年后: 性质:爱国统一战线组织,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 1956年 :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提出,政治协 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一、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1、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材料一:十一五规划期间。2006年,9月5日和6日,全国 政协先后召开了以“推进西部大开发”和“落实国 家科技发展规划纲要”为主题的两个专题协商 会,会议气氛热烈,生动活泼。开的很有成效。 材料二:山西省政协九届三次会议期间,政协委员方熔上 次会议上一件提案引起2000多辆“晋0”牌照轿车 该

5、挂普通民用牌照,取消一切特权的事,成了省 内各界认识广为传颂的一个热门话题。 材料三: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会议中,全国政协各专 家委员共报送44份调研报告或专项建议。,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根据材料概括政协的主要职能(作用)?,材料一 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共产党可以监督民主党派,民主党派也可以监督共产党。为什么要让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呢?这是因为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材料二 西方的民主就是三权分立,多党竞选,等等。我们并不反对西方国家这样搞,但是我们中国大陆不搞多党竞选,不搞三权分立、两院制。 邓小平,阅读材料

6、后回答:西方的政治制度体现了什么原则?我国的政 党制度又有什么特点? 西方的政治制度体现了政党竞争、三权分立的基本原则 我国实行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治制度。,我国为什么要实行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结合课本P95【资料回放】,说一说它在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中起了什么作用?,原因:我国生产力水平比较落后,民主建设也还有待完善,国家 的发展强大需要中国共产党与其他民主党派同舟共济,并 肩战斗。这一制度符合我国国情。,作用:有利于党和国家的集中统一和全国人民的团结; 有利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充分调动各民主党派建设 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有利于党和政府兼听各种意见,作出科学

7、的决策; 有利于发扬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克服官僚主义; 有利于形成对共产党的监督机制和党风廉正建设。,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1)共同纲领的有关规定 (看书) (2)随着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大规模展开,召开人民代表大会的 时机日益成熟。 (3)中国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中的经验积累。,2、确立:,(1) 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 建立了新一届国家机构. (毛泽东主席、朱德副主席、 刘少奇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周恩来总理) 3、意义(课本96倒2段),1、条件:,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1954年),内容: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影响:这就以国

8、家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 代表大会制度。 原则: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 性质: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 法。,拓展与延伸,为什么我国不采用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我国人民 代表大会制与西方的三权分立制有何本质区别?,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历史抉择: (1)从历史上看: 西方民主共和制在中国行不通(辛亥革命的教训) (2)从国家性质看: 人民民主专政决定了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从代表阶级利益看: 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从经济基础看: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与公有制经济基础相适应,经济基础不同: 行使权力的主体不同: 活动的原则不同:,前者:社会主义公有制, 后者:资本主义私有制。,

9、前者:全国人民。 后者:资产阶级。,前者:民主集中制, 后者:分权与制衡。,区别,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3、正式确立,1954年宪法,使之成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4、5个省级自治区:,5、意义 满足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实现了民族平等,也 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1、概念:,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设立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由当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利。,宁夏回族 自治区1958,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5,内蒙古自治区1947,西藏自治区1965,广西壮族自治区195

10、8,我国的五个 省级自治区,小结:我国民主政治体系的基本架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人民代表 大会制度,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 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根本的政治制度 民主集中制原则,基本的政党 制度,基本的民族制度 少数民族当家作主,思考与讨论: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主要包括哪些内容?中国民主政治制度同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相比,又有哪些不同?,(1)内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集中体现了政党竞争、三权分立、两院制等基本原则。我国的民主政治依据国情实行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大

11、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不是在野党。,1、下列有关第一部的叙述错误的是 A.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 B.总结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经验 C.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D.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 2、1954年宪法所体现的原则是 (1)人民民主 (2)民主集中 (3)社会主义 (4)民主协商 A.(1)(3) B.(2)(4) C.(2)(3) D.(1)(4) 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内容不包括( ) A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C选举朱德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 D任命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巩固练习,B,

12、A,D,4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多党合作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政治协商制度 5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结束的 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C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D“文化大革命”的开始 61949年至1953年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A全体会议代表是在选举基础上产生 B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 C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通过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巩固练习,A,B,B,7、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作为统一战线的组织继续存在并发挥作 用,开始于 A、1949年秋 B、1954年秋 C、1956年

13、底 D、1978年秋 8、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是 为了 A、发展统一战线 B、取得民主党派的拥护 C、改造民主党派 D、更好地扩大民主,团结民主党派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巩固练习,B,D,9.1949年召开的政协会议与1946年重庆政协会议的相同点不包括 A.有民主党派参加 B.中共发挥积极作用 C.体现民主协商的精神 D.协议得到实行,D,10.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 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 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体现了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 改变了“共同纲领”关于国家性质的定义 A. B. C. D. 11.新中国成立时,国家最高

14、权力机关是( ) A.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B.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C,巩固练习,D,12.我国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为根本政治制度是在( ) A.1949年 B.1953年 C.1954年 D.1956年 13.新中国实行的既能体现民族平等,又能保证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政治制度是( ) A.民主改革 B.土地改革 C.民族区域自治 D.改革开放 14.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标志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B.一届人大的召开 C.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始 D.“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提出,C,C,巩固练习,D,15.下列关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B.其内容是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建立自治区和自治 机关,行使自治权 C.体现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 原则 D.最早规定该制度的法律文件是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 国宪法 16.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实行的对少数民族的基本原则包括( ) 民族平等民族进步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 A、 B、 C、 D、,D,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