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做事也要会说话文章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3823129 上传时间:2019-03-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做事也要会说话文章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会做事也要会说话文章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会做事也要会说话文章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会做事也要会说话文章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会做事也要会说话文章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会做事也要会说话文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做事也要会说话文章(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0位名人的开口智慧 会做事也要会说话 2011/8/6重要场合,总是因为讲错话而砸锅?得罪人,自己还不知道?心直口快等于不得体,口才好才能面面俱到?说话是一门看似简单,其实最复杂的学问。想说话得体,绝非只是增加说话技巧而已。它代表你的思考、对环境的观察、对人性的掌握,以及当下的反应,是职场上一种不可或缺的能力与智慧。那些状况最容易说错话?哪些名人说话最值得参考?只要抓住诀窍,你也可以聪明说对话,放大你的实力,让成就加倍。你会说话吗?不要怀疑,这问题不是拿来问牙牙学语的3岁小孩,而是每天在职场上说话次数多到无可计量的你我。2006年,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

2、针对企业雇用商学院毕业生的看法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他们最讨厌MBA毕业生的项目,第1名是极差的书写与口语能力。至于另外一项刊登在美国就业辅导期刊(Journal of Employment Counseling)的研究指出,问到104家硅谷公司对大学生最不满意的一点时,说与写同样荣登榜首,而且连字汇运用与自我表达都要经过再训练。台湾虽没有类似的数据,但Cheers杂志首度制作的说话力大调查中,却遥相呼应。将近96的受访者认为会说话容易升迁,但是只有不到一半(48)的受访者觉得自己说话很得体。会不会说话,到底对职涯有多大影响?难道光靠实力不够吗?把说话当作必修学分问题是,这是团队合作的年代,没办

3、法单打独斗。你怎么能到处顾人怨?有一个例子,一直让王品台塑牛排总经理李森斌印象深刻。曾经有位新主管,资历丰富,能力也不差,但刚上任就引起其他老臣反感,只因他在会议里脱口而出的一句话:相信以我以往的经验,足以影响各位。大家都知道,会说话不代表他会做事,李森斌说,但同僚间不可能对每个人了若指掌,尤其当组织相对庞大。因此,实际状况往往是:60都由说话的过程来判断。每句话都形塑他人对你的观感。有时错失机会,也是源于一句话。因应购并中华商银后的组织调整,香港上海汇丰银行信用卡暨业务贷款分处个人金融处资深副总裁卓文芳最近在两周内面试了大量中华商银的员工。其中有一位表示:我本来打算退休了,但想说来看看外商的

4、制度。我老板当场回应:那就不用看了,卓文芳转述现场的状况说。很多人拒绝承认说话是应该修的学分,觉得很功利,卓文芳观察。不过,如果留给别人经常说错话的印象,最终效应就是升不上去。理由非常直接,因为样子不像,就是让人觉得没到位,卓文芳分析。尤其企业文化愈严谨的公司,对应对进退是否得宜,愈是讲究。像中华汽车早在10年前,即特地在新人训练课程中增加一门工作报告与沟通谈判。从对内如何问问题、如何回话、如何报告;对外如何协商折冲开始,编成教材,系统性地传授。让新人有心理准备,不会一下子死得太快,负责授课的中华汽车采购部经理曾志谈起目的时说。虽是半开玩笑,却仍能窥出说话对于个人发挥的决定力。不只菜鸟要学,老

5、鸟更要会。我们现在对主管的期待并不只是主管而已,还包括“coach”(教练),资诚企管顾问公司执行董事林琼瀛指出管理的趋势。所以资诚所有主管都要接受绩效回馈与员工指导训练,学习跟下属面谈时最适当的语气、姿态;针对不同人格类型的部属,应该用什么样的交谈模式;课程里甚至还列出各种主管说话的Dos & Donts。到底什么叫做说话得体?口才好就叫得体吗?事实上,它与所谓的说话技巧间,存在着层次上的差异。避开心理盲点古老的智慧是这么说的:一句话说得合宜,就如同金苹果在银网子里。这句出自圣经的箴言,充分诠释得体不只是用字遣词,更包括对局面的判断、听者心理反应的掌握,语言与场景才能彼此相衬。简单地说,就是

6、因地、因人、因事、因物做适当的发言,林琼瀛认为。说话风格逗趣的他对得体与不得体的差异有个鲜活的譬喻:一句话讲完,你身边的人是觉得朵朵香花升起,仙乐飘飘,还是一大群乌鸦和整片乌云飞过?最明确的说话不得体,莫过于伤害到别人。没有人不知道美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的道理,为什么却还是经常落入说错话的陷阱?曾任台北市新闻处处长、世新大学口语传播学系教授游梓翔分析,这是因为一般人有几个心理上常见的盲点:第1,认为对事不对人,只要讲该讲的话就好,不必浪费时间照顾别人的感受。殊不知,人的因素才是造成工作做不好的原因,游梓翔说。特别是主管对部属说话,每个字都附带鼓励?否定?或是摧毁?的讯息,教别人一件事还

7、连带骂他比我笨太多,对方很容易把沟通转为保护我的自我跟攻击你的自大,游梓翔指出,反而偏离就事论事的目标更远。第2,同侪之间,心直口快的常见说法其实是种藉口,尤其当说话背后隐藏的逻辑,总是膨胀自我,贬视别人。人都不喜欢不请自来的批评,游梓翔说。他归纳出3种角色最不讨喜:老师、老鸟、老大。老师永远把别人当学生;老鸟把别人的挫折当成小事;老大喜欢轻易表现他能罩住你,游梓翔总结这3种态度的共通点,都是有意无意地让别人觉得渺小无知,突显自己很厉害。对方即使不当场发作,也绝对不会很愉快。至于作部属的,若是让老板认为说话不得体,则多半因为没抓到主管心中隐藏的议题(hidden agenda)。开口前先懂得听

8、例如老板明明已经属意A方案,只是没明说,当员工的不但没听出方向,还大肆批评选A方案的头脑有问题,不给主管留情面,当然很难得到支持。最好的做法,是在不违反主管底限的情况下,想办法调整他的选择,游梓翔说。比方说:我能理解为什么A方案具有吸引力,但是B方案也能达到同样的目标,而且更好。不管是对上、对下、对内、对外,话要说对,得先懂得听。最基本的听,是听清楚对话,不要鸡同鸭讲;进阶级的听,则是对人察言观色的敏感度,跟将心比心的同理心。这往往需要自我提醒跟反覆练习。通常愈让人感觉妙语如珠的人,背后愈有过这样的磨练。像在王品集团内搞笑功力丝毫不逊于董事长戴胜益的李森斌,就读文化大学观光事业学系时加入戏剧社

9、,本来就对语言表现比一般人更敏锐。但他随身携带的小册子,仍密密麻麻写满每天听到的好话、名言;与部属之间的重要对话、后续发展。反省是最好的训练,李森斌说,真正会说话的人都是会反省的人。林琼瀛回忆他刚进职场时,因为知道自己年轻气盛,开会时还会特地在面前的笔记本上写下大大的慎言两个字,强迫自己想想再讲。先说不一定就赢,林琼瀛谈起他多年来的体会说,讲话真正的impact(影响)不在抢快而是酝酿,他认为。会上表现,不如透过会前会准备。会前先谈,或中场休息时把人拉到外面聊,反而能更无压力、完整地陈述立场。人和并不是检验说话得体与否的唯一指标。所谓盱衡时势,也包括紧要关头展现该有的架势,有所坚持与伸张主张。

10、建立多频宽的说话弹性掌有杜老爷冰淇淋之外,事业版图横跨点水楼、本场流专业面店、南侨急冻面事业部等餐饮事业的皇家可口总经理周明芬,因为过去当过高中国文老师,平常说话总是不疾不徐、侃侃而谈。但找原料、拜访经销商,她经常得应付地方上各路人马。要是话不投机,有些人欢送我的方式,就是我离开时,从门口吐槟榔汁,飞越整个院子,啪!打在我面前,周明芬很有临场感地描述。碰到这种状况,周明芬就会收起斯文,他摔盘子我也一定要摔,否则就输给别人了,要让下属好办事,她很清楚自己必须当黑脸,对外营造tough(强悍)、不妥协的形象,甚至带点狠劲:休想来骗我,否则加倍奉还。不过,回到公司,周明芬会立即切换成不同的频道。她最

11、擅长带动气氛、关心在场每个人的感受。刚进入南侨企业,她就以活泼、明快又温暖的声线,连续担任好几年尾牙主持人,还因此引起董事长陈飞龙的注意,开启往后不断被拔擢的机缘。弹性是说话力的另一面展现。周明芬观察,有些人只会说某种话,只能和某些人沟通,但面对各种场面,要真能恰如其分扮演角色,调性跟词汇都要能马上转换。打破框架并没有那么难,或者,只要一点点突破。卓文芳最近新加入台北晨新扶轮社,并成为社长当选人。面对众多比她资深的前辈,5年级的她决定尝试第一次用演讲。因为今天是我第一次用讲话,所以绝对不会太长。自嘲又充满诚意的开场白,果然制造笑果,又带来效果。以自嘲取代嘲人确实,用自我嘲弄取代嘲弄别人,永远是

12、最快降低说错话指数,升高幽默指数的特效药。像美国林肯总统回应政敌道格拉斯(Stephen A. Douglas)严厉指控说一套做一套,完全是有两张脸的人时,不剁鸡头也不用对天咒诅,只回答:道格拉斯指控我有两张脸,大家说说看,如果我有另一张脸,我会带这张丑脸来见大家吗?3个步骤,可以马上行动。3个行动步骤第1,从自己与别人的错误中学习。 设身处地体会受害人的心情,常常去发现那些我所不欲,游梓翔建议,一定可以减少踩地雷的机率。第2,找一位良师益友。位子愈高,周围的人愈不会明说你的错误,也就愈发需要有人愿意说真话。例如李森斌的良师益友就是他的另一半,李森斌经常问她:我又说错了哪句话?第3,多读书、多

13、看电影。师范大学国文学系毕业的周明芬,对人情世故的理解全靠从小喜欢看书跟看电影,尤其是小说,跟电影里律师vs.法官辩论的剧情。看人物就是看人性,她说,久而久之,不同频率就转出来了。话要怎么说?尽管整个采访过程中,对象都是身经百战的经理人,但是他们最有共识的答案,却是两个字:好难。其中林琼瀛的说法最引人深思:讲话就是修练,他说。止住脱口而出的欲望很难,吞回去再组织一遍才重新说出口,就更难。他到现在都仍在修练中。这是一门永远学不完的功课。但总要有个开始,不是吗?最常说错话的原因是没想太多及太紧张你之所以经常说错话的原因为何?(可复选)(单位:)没想太多56.61太紧张50.20误解对方意思37.79不了解对方27.61反应太慢25.78知识不够22.46太害羞17.40太想讨好对方10.41其他1.29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