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中学高2012级周周练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3822131 上传时间:2019-03-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5.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江中学高2012级周周练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临江中学高2012级周周练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临江中学高2012级周周练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临江中学高2012级周周练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临江中学高2012级周周练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临江中学高2012级周周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江中学高2012级周周练(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临江中学高2012级周周练(四)一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鹧鸪天(游鹅湖,醉书酒家壁)辛弃疾春入平原荠菜花,新耕雨后群鸦。多情白发春无奈,晚日青帘酒易赊。闲意态,细生涯。牛栏西畔有桑麻。青裙缟袂谁家女,去趁蚕生看外家。【注】辛弃疾作此词时被罢官而闲居在江西上饶,年仅42岁。外家:女子出嫁后称娘家为外家。(1)这是一首借景抒情的词作,请结合具体句子谈谈词人在上下阕分别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答: (2)这首词在写法上很有特色,词人主要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的抒发了自己什么样的情怀?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件,完成1-5题。令狐熙,字长熙,敦煌人也,代为西州豪右。熙性严重,有雅量,虽在私室,终

2、日俨然。不妄通宾客,凡所交结,必一时名士。博览群书,尤明三礼;善骑射,颇知音律。起家以通经为吏部上士,寻授帅都督,转夏官府都上士,俱有能名。及周武帝平齐。以留守功,增邑六百户。历司勋、吏部二曹中大夫,甚有当时之誉。高祖受禅之际,熙以本官行纳言事。寻除司徒左长史,进爵河南郡公。时吐谷浑寇边,以行军长史从元帅元谐讨之,以功进位上开府,后拜沧州刺史。时山东承齐之弊,户口簿籍类不以实。熙乃晓谕之,令自归首,至者一万户。在职数年,风教大洽,称为良二千石。开皇四年,上幸洛阳,熙来朝,沦州吏民恐其迁易,悲泣于道。及熙复还,百姓出境迎谒,欢叫盈路。及上祠太山还,次汴州,恶其殷盛,多有奸侠,于是以熙为汴州刺史。

3、下车禁游食,抑工商,民有向街开门者杜之,船客停于郭外星居者,勒为聚落,侨人逐令归本,其有滞狱,并决遣之,令行禁止,称为良政。上闻而嘉之,顾谓侍臣曰:“邺都者,天下难理处也。”其年来朝,考绩为天下之最,赐帛三百匹,颁告天下。上以岭南夷、越数为反乱,征拜桂州总管十七州诸军事,许以便宜从事,刺史以下官得承制补授。熙至部,大弘恩信,其溪洞渠帅更相谓日:“前时总管皆以兵威相胁,今者乃以手教相谕,我辈其可违乎?”于是相率归附。在职数年,上表曰臣忝寄岭表四载于兹犬马之年六十有一才轻任重然所管遐旷绥抚尤难虽未能顿革夷风颇亦渐识皇化。今年疾俱侵,岂可犹当重寄?请解所任,优诏不许,赐以医药。后因李佛子为乱之事,上

4、闻而疑之,遣使者锁熙诣阙。行至永州,忧愤发病而卒,时年六十三。 (选自隋书令狐熙传,有删改)【注】齐:指南北朝时的北齐。吐谷浑:也称吐浑,中国古代西北民族及其所建国名。渠帅:武装反抗者的首领或部落酋长。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不妄通宾客 胡乱 B时吐谷浑寇边 侵犯C及上祠太山还 祭祀 D恶其殷盛 殷勤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起家以通经为吏部上士 上以岭南夷、越数为反乱B. 熙乃晓谕之 今者乃以手教相谕C. 令自归首,至者一万户 邺都者,天下难理处也D沦州吏民恐其迁易 我辈其可违乎3下列句子中,全都体现令狐熙政绩的一组是(3分)寻授

5、帅都督,转复官府都上士 高祖受禅之际,熙以本官行纳言事熙乃晓谕之,令自归首,至者一万户 其有滞狱,并决遣之,令行禁止征拜桂州总管十七州诸军事 今者乃以手教相谕,我辈其可违乎A B C D。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令狐熙出身名门望族,为人严肃稳重。他博览群书,文武兼备,早在周武帝时就很受重用,仕途通达,他的才能颇得时人的赞誉。B令狐熙治理沧州,使百姓安居,风气良好,因而广受拥戴。他被调往朝廷任职时,百姓悲伤不舍;他重返沧州主政,百姓无不欢欣鼓舞。C令狐熙做汴州刺史,一到任就针对当地“殷盛”与“多奸侠”的现象,推行重农抑商等政策,清理了狱讼积案,受到了隋文帝的嘉奖

6、。D岭南一带的人经常作乱,其首领受前任总管武力胁迫,不肯臣服。令狐熙到任后,广施恩信,使部落首领深受感动,从而率众归附。5断句和翻译。(9分)(1)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3分)上表曰臣忝寄岭表四载于兹犬马之年六十有一才轻任重然所管遐旷绥抚尤难虽未能顿革夷风颇亦渐识皇化今年疾俱侵岂可犹当重寄请解所任优诏不许赐以医药。(2)翻译下面的句子。时山东承齐之弊,户口簿籍类不以实。 上闻而疑之,遣使者锁熙诣阙。 三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春风王安石一马春风北首燕,却疑身得旧山川。阳浮树外沧江水,尘涨原头野火烟。日借嫩黄初著柳,两催新绿稍归田。回头不见辛夷发,始觉看花是去年。【注】北首:向北。

7、燕:今北京市,时为辽国都城。原:原野。辛夷:木笔花,又叫迎春花。(1)颔联“阳浮树外沧江水”中的“浮”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简要赏析答: (2)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 (3)李璧在王荆文公诗笺注中说本诗有“经理(收复)燕山之意”。请结合全诗,谈谈这种意向是如何表现出来的?答: 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姚僧垣传姚僧垣字法卫,吴兴武康人。梁武帝大同九年领殿中医师。时葛修华宿患积时,方术莫效,梁武帝乃令其视之。还,具说其状,并记增损时候。梁武帝叹曰:“卿用意绵密,乃至于此,以此候疾,何疾可逃?”后为太祖征。天和元年,大将军、乐平公窦集暴感风疾,精神瞀乱,无所觉知。诸医先视者,皆云已已不可救

8、。僧垣后至,曰:“困则困矣,终当不死。若专以见付,相为治之。”其家忻然,请受方术。僧垣为合汤散,所患即瘳。建德四年,高祖亲戎东讨,至河阴遇疾。口不能言;睑垂覆目,不复瞻视;一足短缩,又不得行。僧垣以为诸藏俱病,不可并治。军中之要,莫先于语。乃处方进药,帝遂得言。次又治目,目疾便愈。末乃治足,足疾亦瘳。比至华州,帝已痊复。宣政元年,高祖行幸云阳,遂寝疾。乃诏僧垣赴行在所。内史柳昂私问曰:“至尊贬膳日久,脉候如何?”对曰:“天子上应天心,或当非愚所及。若凡庶如此,万无一全。”寻而帝崩。 宣帝初在东宫,常苦心痛。乃令僧垣治之,其疾即愈。帝甚悦。及即位,恩礼弥隆。常从容谓僧垣曰:“常闻先帝呼公为姚公,

9、有之乎?”对曰:“臣曲荷殊私,实如圣旨。”帝曰:“此是尚齿之辞,非为贵爵之号。朕当为公建国开家,为子孙永业。”乃封长寿县公,邑一千户。册命之日,又赐以金带及衣服等。 大象二年,除太医下大夫。帝寻有疾,至于大渐。僧垣宿直侍。帝谓随公曰:“今日性命,唯委此人。”僧垣知帝诊候危殆,必不全济。乃对曰:“臣荷恩既重,思在效力。但恐庸短不逮,敢不尽心。”帝颔之。及静帝嗣位,迁上开府仪同大将军。隋开皇初,进爵北绛郡公。三年卒。时年八十五。 (节选自周书姚僧垣传)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此候疾 候:侍候。B高祖亲戎东讨 戎:统率军队。C至尊贬膳日久 贬:减少。D臣曲荷殊私 私:

10、偏爱2以下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姚僧垣医术高妙的一组是( )梁武帝大同九年领殿中医师 僧垣为合汤散,所患即瘳 乃处方进药,帝遂得言 若凡庶如此,万无一全 帝甚悦。及即位,恩礼弥隆 僧垣知帝诊候危殆,必不全济A B C D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姚僧垣医术高超,为葛修华治疗痼疾时非常细心,全面了解病人的症状,记录病情变化,使得梁武帝赞叹有加。B高祖东征时身患疾病,姚僧垣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确定详细的治疗方案,然后对症下药,很快把高祖的病全都治好了。C宣帝先前曾患心痛病,经姚僧垣治疗得以痊愈。宣帝非常感激,后来给他赐爵封地,使他拥有子孙相传的基业。D姚僧垣一生侍奉几代帝王,能够做到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并且还很谨慎,在宫中应对得体,深得信任,屡屡升迁。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诸医先视者,皆云已已不可救。僧垣后至,曰:“困则困矣,终当不死。”译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