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群体性食物中毒的预防与处置10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3645551 上传时间:2019-02-28 格式:PPT 页数:78 大小:1.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群体性食物中毒的预防与处置10月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学校群体性食物中毒的预防与处置10月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学校群体性食物中毒的预防与处置10月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学校群体性食物中毒的预防与处置10月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学校群体性食物中毒的预防与处置10月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群体性食物中毒的预防与处置10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群体性食物中毒的预防与处置10月(7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年10月,学校群体性食物中毒 的预防与处置,昭通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12年10月,近几年我市学校食堂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我市学校食堂的现状,学校食物中毒的处置,学校食物中毒的预防,2012年10月,以上食物中毒事件引发的几点思考,我们的学校那么多年都没有发生食物中毒事件,所以我们的学校是安全的。 我在家都是这样煮饭,从来未发生过中毒,我的操作是正确的。 那些发生中毒事件的学校都是拿臭的、变质的食品给学生吃。,2012年10月,2012年第二季度全国食物中毒事件情况,2012年10月,三亚国光豪生度假酒店在2012年8月12日的餐饮经营活动中,致使141名食用者发生沙门氏菌食物中毒

2、的行为。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三亚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决定予以三亚国光豪生度假酒店行政处罚,其中包括没收可疑食品蛋炒饭的食品原料鸡蛋、香米、冻什菜粒等;没收违法所得61800元;处以货值十倍(最高处罚倍数)的罚款,罚款人民币618000元。,2012年10月,截至10月22日下午4时,西双版纳民族中学因聚集性腹泻事件到医院就诊的学生共有389名,符合沙门氏菌感染定义的为151人,昨天是连续第二天无新增病例。经治疗,目前已好转离院145人。省州专家对勐海县西定乡中学聚集性腹泻事件的调查工作,也正在进行中,一旦有结果即向社会公布。目前,纪检、监察部门已介入本次学生聚集性腹泻事件的相关调查,相关责任人将

3、被问责。,2012年10月,近几年我市学校食堂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我市学校食堂的现状,学校食物中毒的处置,学校食物中毒的预防,2012年10月,很多食堂属于临时搭建和改造,食堂的选址存在食品安全隐患 与公共旱厕相邻 与垃圾堆放场所相邻 造成隐患:厕所和垃圾场所滋生大量带细菌和病毒的苍蝇污染食堂食物,学生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引起食物中毒,2012年10月,简陋的露天厨房,2012年10月,2012年10月,2012年10月,厕所和垃圾堆放场所滋生大量苍蝇,带细菌和病毒的苍蝇污染食物,食用被污染的食物,造成食物中毒,2012年10月,学校食堂加工设备和设施简陋,不能满足食品加工需要,食品的加工难以保证

4、安全 无冷冻冷藏设施,原料、半成品和剩饭剩菜易腐烂变质。 无餐饮具消毒设施,或餐具消毒设施不能满足所有餐具的消毒需要,餐具消毒 达不到要求,易传播疾病。 食品库房简陋,库房潮湿、不通风、无存放原料的货架和地台,存放的食品原料易霉变。,2012年10月,2012年10月,2012年10月,2012年10月,2012年10月,从业人员配比不足,食品安全意识薄弱,食品加工操作不规范 由于长期家庭习惯,用切肉的菜板切凉拌蔬菜、凉拌用或制作蘸水用的调味料。 发芽洋芋不削皮,或简单去除表皮,发芽根部没有剔除。 用洗肉、洗菜的盆盛装成品 面粉发酵桶和和面机长期不清洗,残留的面粉发霉变质 加工操作前、上厕所后

5、不洗手 原料清洗不彻底,2012年10月,近几年我市学校食堂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我市学校食堂的现状,学校食物中毒的处置,学校食物中毒的预防,2012年10月,2012年10月,原因一:用过期、变质、已腐败或受污染的食品原料加工食品 购进的原材料已腐败、变质或超过保质期 原材料储存不当,造成原料腐败变质,或受到有毒物质污染 原料加工前没有仔细检查,2012年10月,预防措施: 1.做好原材料采购验收工作 认真查看供货商的资质证明材料和原材料的相关检验报告 认真查看原料自身的标签标识 新鲜蔬菜和肉类的采购要进行感官检验 不能采购来源不清、成分不明的食品原料,2012年10月,2012年10月,20

6、12年10月,2012年10月,2012年10月,2.认真按操作规范存放原材料 食品仓库保持通风、干燥,原料离地离墙存放 原料分类整齐摆放,先进先出 非食品原料和化学药品不能放在食品仓库 严格按照原料的储存要求对原料进行储存 不能随便使用来源不明的容器盛装原料,2012年10月,案例: 2002 年 9月,南方某县一所中学,发生了十余名学生食物中毒事件,经卫生防疫和公安部门调查,发现该起食物中毒系当地一个村民将加工的大米存放在被农药污染过的库房里面,致使这些大米受农药的污染,这些大米出售给了该所中学一个食堂承包者,学生食用后出现中毒症状。,2012年10月,2012年10月,2012年10月,

7、3.原材料加工前要仔细检查,一旦发现变质要坚决丢弃,不能为节约成本,侥幸认为加热后就可没事。细菌产生的毒素即使经过高温,也不会消失。,2012年10月,原因二:蔬菜浸泡、清洗不彻底,农残超标,造成食物中毒 案例: 2009年7月20日,昭阳区太平街道办事处黄竹林三社村民办婚宴,36人出现头昏、呕吐、腹痛等症状,通过检验呕吐物及进食的三鲜汤,认定为食用蔬菜有机磷农药残留超标所致。,2012年10月,预防措施: 蔬菜加工的时候,要用清水浸泡。买来的蔬菜应该用清水浸泡 5到 10分钟,浸泡完了以后,要用清水反复地冲洗,一般要洗三遍以上,2012年10月,所有蔬菜放在一只水缸里清洗,其实 只是把蔬菜打

8、湿而已并没有正真清洗,2012年10月,原因三:使用有毒原材料加工食品 四季豆(皂甙) 豆浆(胰蛋白酶的抑制剂) 发芽马铃薯(龙葵碱) 野生菌 亚硝酸盐,2012年10月,案例: 2005 年1月,南方某县镇一所小学发生一起因为食用含有农药残留的四季豆引起的食物中毒,先后有 800多名学生出现呕吐、腹痛、头晕。,2012年10月,预防措施: 1.学校禁止供应四季豆、豆浆、野生菌 2.餐饮服务单位禁止使用亚硝酸盐加工食品 3.尽量不使用发芽马铃薯加工食物,如果要食用有少量的发芽的马铃薯,要彻底地把发芽的地方挖掉,另外要注意的就是这种马铃薯不要炒着吃,可以煮着炖着红烧着吃,如果炖着烧着就容易把它的

9、浓葵碱给它破坏掉。另外烹调的时候,也可以加点醋,这样可以破坏掉龙葵碱。,2012年10月,削了皮芽还在,2012年10月,原因四:食物未烧熟煮透,带有致病菌 案例: 2006 年的 9月,西部某市小学,发生了一起因食用凉拌的猪肉而引起的食物中毒,先后一百多名学生陆续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经过调查发现,这是一起典型的细菌性的食物中毒。原因是该学校的食堂出售的猪肉受到污染,导致食物中毒。,2012年10月,预防措施: 1.食品加工要充分加热、煮熟、煮透,不能一味追求鲜嫩 2.学校禁止供应冷荤凉菜,2012年10月,原因五:加工好的食物受到污染 从业人员污染 餐具污染 环境污染,2012

10、年10月,2012年10月,预防措施: 1.食堂从业人员应该坚持健康的检查制度,凡是患有一些消化道疾病,痢疾、像伤寒、病毒性肝炎等疾病的不能从事直接接触,入口食品的工作。 2.食堂从业人员如果有皮肤的溃破、外伤感染、腹泻等不要带病加工食品。,2012年10月,3.食堂的从业人员要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4.要注意食品的储藏的卫生,要防止蟑螂、鼠类及其他不洁物污染食品。 5.加工食品的工具容器一定要生熟分开。 6.接触成品的餐具要严格清洗消毒,2012年10月,原因六:剩菜剩饭储存不当,腐败变质,或没有充分加热就供应给学生。 案例: 1999 年 5月,南方某市中学先后有 82名学生因为食用了学

11、校食堂用剩米饭加工的蛋炒饭,造成了 39个人出现腹痛、呕吐等中毒症状,经过调查,查明这起食物中毒就是由于变质的剩饭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2012年10月,预防措施: 1.合理计算每天食物供应量,尽量不剩饭剩菜 2.剩饭剩菜必须冷藏,然后确认没有变质的情况下,必须经过高温彻底加热,才可能继续食用。,2012年10月,2012年10月,原因七:恶意投毒 案例: 2001年2月西部某市高中,一个高一的学生突然感到胃痛、头晕、恶心,随即被送往医院进行紧急的救治,此后又陆续有190多名学生产生同样的症状被送到医院进行救治。经公安机关查明,这起食物中毒是人为的投毒所致,犯罪嫌疑人把一些鼠药洒在蒸馒头的面

12、粉当中,导致学生食用后中毒。,2012年10月,预防措施: 食堂应该建立严格的安全保卫措施。化学性食物中毒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由于投毒所致,所以食堂的管理应该建立严格的安全保卫制度,严格禁止非食堂工作人员随意进入食堂,厨房食品加工间、仓库在人离开以后要随时上锁,防止人为的投毒事件的发生。,2012年10月,近几年我市学校食堂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我市学校食堂的现状,学校食物中毒的处置,学校食物中毒的预防,2012年10月,学校学生出现群体性不适首先应该做什么? 学校发生学生出现群体性不适该不该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是不是所有不适的学生都是食物中毒人员? 面对新闻媒体和学生家长的质问,我们应该怎样

13、做?,2012年10月,案例一,2007年6月19日,我市某县发生一起学生集体食物中毒反应事件,起因为县二中高一年级六十五班全体学生食用在人民路“其金园饼屋”购买的粽子后,于当日11:20时左右有33人相继感觉和出现头痛、头昏、呕吐、腹痛等症状。,2012年10月,事件的上报,县食品安全委员办公室迅速赶到现场对事件情况进行初步调查了解处置后,立即报县食品安全委员会主任、县政府副县长。,副县长立即赶到现场召集食药监、工商、质监、卫生等部门的领导现场安排部署相关工作。并召开由食品安全委员会相关成员单位分管领导参加的紧急会议,制定相应处置措施。,2012年10月,事件的处置措施,1、由县食品安全委员

14、会办公室牵头,负责做好此事件的组织、协调工作; 2、由卫生局组织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抢救治疗,并组织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3、各职能部门按各自职责紧急行动,及时对各环节进行调查,特别对原材料的进货渠道进行追踪溯源,对剩余食物及原料进行采样封存; 4、对经营者陶其玉经营的“其金园饼屋”进行停业整顿,对现场进行封锁检查; 5、对经营者已销售出的粽子进行紧急召回,避免更多的消费者发生食物中毒; 6、教育部门及时通知各学校,严禁以班级名义购买食品食用。,2012年10月,调查结论,县卫生局于19日下午20:00时书面报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初步调查分析判定此事件为“疑似粽子变质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15、经医院确诊,确定与此次吃粽子有关、出现明显症状的患者有22名。,2012年10月,鉴定结论,粽子变质引起的食物中毒。 (1)、感官指标:1学生吃剩的粽子;2 其金园门市的采样。 1具有明显的馊味,有极小部分米粒发黄。 2无明显异味,有极小部分米粒发黄。 (2)、细菌指标: 1 2 参考标准 细菌总数(个/ml): 7.3103 1.6103 1000 大肠菌群(个/L): 2400 2400 30,2012年10月,从该事件中我们应吸收的经验教训,成功经验: 事件及时反应到相关部门,事件处理及时,事件影响没有进一步扩大,社会负面影响不大。 教训: 事故发生后,学校学生没有直接向学校报告,学校老

16、师和校领导不是第一知情人,容易夸大和歪曲事件的真实情况,被新闻媒体炒作。 学生群体性外购食品食用,班主任老师和学校食品安全管理人员没有进行监督检查。,2012年10月,规范的处理思路,学生出现不适反应,向班主任报告,向学校领导报告,召开会议,启动应急案,救治工作,上报工作,后勤保障,稳定情绪、及时掌握事态发展,保存现场,应对新闻媒体,2012年10月,1、向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教育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报告 发生食物中毒的单位、地址和时间; 中毒人数,主要中毒症状; 可能引起中毒的食物; 中毒发展的趋势及已采取的措施和需要协助解决的问题。,2012年10月,2、学校领导召集各班主任会议,说明情况要求各班主任按正常教学进程上课,并密切观察全体学生的身体状况,稳定学生情绪,发现不适者及时送校医室诊治,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羊群反应”。,2012年10月,3、校医(医务人员)密切观察病情,对患病学生按情况轻重进行分类处理: 症状稍重由专门老师护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