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框架-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试框架-4.3-20151127

上传人:H*** 文档编号:836434 上传时间:2017-05-17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180.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试框架-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试框架-4.3-20151127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测试框架-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试框架-4.3-20151127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测试框架-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试框架-4.3-20151127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测试框架-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试框架-4.3-20151127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测试框架-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试框架-4.3-20151127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测试框架-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试框架-4.3-2015112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试框架-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试框架-4.3-20151127(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各位老师,这是新修订的测试框架与命题指南,请查收。需要特别注意如下几点:(1)其中的红色和蓝色字体内容,这些内容有重要修订,(2)必修 1 中的模块 2 的内容标准有重大修改,(3)选修 1 中增加了模块 2 网络基础,(4)试题样例的格式有所改变,请大家严格按样例编写试题,以便于后期对试题的审核与修改,(5)每个试题一个 word 文档,如果有配套资源,就附一个与试题同名的文件夹(6)计算思维的试题相对较多,请大家多关注其他几个素养的试题(7)试题要在 11 月 30 日提交2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测试框架和命题指南一、测试目的1. 探索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试方法。通过本项目的开展,研究探索如何

2、针对核心素养,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科内容开展测评;如何根据信息技术基于核心素养水平及其表述开发出评估框架;如何命制指向特定素养或不同素养的测试题目,研究这一过程的具体要求和技术路径,形成一些良好的案例。2. 通过测试,验证核心素养水平划分和具体表述的精确性。通过实际施测,收集和分析学生在相应测试题目上的实际反应,检验素养的不同水平划分是否与学生实际情况相吻合,不同水平的表述是否与学生实际反应中的主要特征相吻合,并根据测试结果进行适当调整。3. 通过测试,研究确定高中毕业要求所规定的核心素养水平要求的合理性。明确高中毕业要求所规定水平的实质内容,确定合格性和等级性学业水平考试中不同等级水平的划分

3、方法,并通过实际数据研究我国学生群体中能够达到每个水平的人数比例及其分布情况。4. 培养测评骨干队伍。通过本项目的开展,培养一批能够合理开展核心素养测评的学科评价骨干队伍,为今后国家课程改革的相关工作奠定基础。二、测试依据1. 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及其水平界定作为主要基础核心素养的提出是为了满足 21 世纪快速变化的社会需要,是信息时代、知识社会和全球化时代下对基础教育育人目标的再思考。核心素养是个体在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现实生活情境时,分析情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交流结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性品质。它关注个体解决真实的专业领域和现实生活问题时所需的关键能力或必备品格。核心素养强调

4、个体学会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面对不良结构问题时创造性运用知识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以及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交流、沟通与合作能力。它不是简单的学科知识与技能,而是3学科或跨学科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整合。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与水平划分 内涵与表现形式:素养 内涵 具体表现信息意识对信息的敏感度和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力 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获取信息、加工信息、表达信息、交流信息的自觉性; 在信息发展变化过程中表现出的敏感度; 对信息来源的可靠性、信息内容的真伪性、信息表达的目的性反映出的判断力; 对信息所产生影响的预期分析。计算思维运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思想方法形成解决问题方案的过程中

5、,所包含的一系列思维活动 按照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方式,将问题进行形式化; 抽象问题特征,建立结构模型,合理组织与分析数据; 形成解决问题方案,评价和优化该解决问题的方案。数字化学习通过评估和选择常见的数字化资源与工具,有效管理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而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 能够识别数字化学习环境的优势和局限,适应数字化学习环境; 利用多种可能的数字化学习系统,学习资源与学习工具完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建构与分享知识; 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养成数字化学习的习惯。信息社会责任在信息社会中,个体在文化修养、道德规范和行为自律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具有规则与法治意识,遵守信息法律法规; 按照信息社会公认的道德准则

6、开展信息活动; 在信息活动中具有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 具有参与信息社会建设的积极态度,尊重不同的信息文化。4水平划分与描述核心素养 水平 1 水平 2 水平 3信息意识11 针对特定的信息问题,自觉、主动地比较不同的信息源,确定合适的信息获取策略;12 根据不同受众特征,进行沟通交流时能选择恰当的交流方式;13 依据特定任务需求,甄别不同信息获取方法的优劣, 并能利用某种途径甄别信息;14 在日常生活中,根据实际解决问题的需要,恰当选择信息工具;15 主动关注信息技术工具发展中的新动向和新趋势,有意识地使用新技术处理信息。21 针对较为复杂的信息问题,对获取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评估信息的可

7、靠性、真伪性和目的性;22 在较为复杂的信息情境中,利用多种途径甄别信息,判断其核心价值;23 具备选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信息安全防范的意识;24 能判断他人信息选择的合理状况,给予适当提示。31 在较为复杂的信息情境中,确定信息的关键要素,找到内在关联,挖掘核心价值;32 针对复杂的信息问题进行需求分析,综合判断信息,确定解决问题的路径;33 具备服务信息社会,为信息社会做出贡献的意识计算思维11 针对给定的任务进行需求分析,明确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12 能提取问题的基本特征,进行抽象处理,并用形式化的方法表述问题;13 应用基本的算法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并按照问题解决方案的需要获取数据、组

8、织数据及分析数据;14 能使用编程语言或其它数字化工具实现问题解决方案。21 针对较为复杂的任务,能运用形式化语言描述待解决的问题,并采用模块化和系统化方法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22 明确区分问题解决中涉及的各种数据,采用适当的数据类型进行表示;23 为不同的模块设计或选择合适的算法,利用编程语言或其它数字化工具实现各模块功能;24 利用适当的开发平台将模块功能进行整合,实现整体解决方案。31 对基于信息技术的问题解决方案,能够依据信息系统设计的普遍原则为指导对其进行较全面的评估,并采用敏捷方法对解决方案进行迭代优化;32 将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迁移到学习和生活的其他相关问题中。数字化学

9、11 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评 21 在技术丰富的学习环 31 根据学习任务的5习 估常用的数字化工具与资源,根据需要进行合理选择;12 针对特定的学习任务,运用一定的数字化学习策略管理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完成学习任务;13 在网络学习空间中,开展协同学习,与同学共同创新与分享知识。境中,能有效评估多样化的数字化资源与工具对特定学习任务的价值;22 针对较复杂的学习任务,使用网络工具快速搜索、获取和甄别学习资源,并进行有效的管理;23 根据不同学科的学习特征,有效运用与之相适应的数字化学习工具与资源,提高学科学习的质量。复杂程度和个体学习需求的特点,合理运用数字化学习环境,主动参与合作学习与协同创

10、造; 32 能够独立或合作地开发支持学科学习的个性化学习资源,实现知识创新;33 习惯在真实和虚拟的混合学习环境中学习,感悟信息技术对强化与提升个体认知能力、促进知识创新和学习自觉的特殊价值。信息社会责任11 在信息活动中,具有安全意识,尊重和保护个人或他人的在线隐私;12 采用简单的技术手段保护数据、信息以及信息设备的安全; 13 认识人类信息活动需要信息法律法规进行管理与调节,自觉地以信息法律法规、信息伦理道德规范支配个人的信息行为;14 正确认识现实社会身份、虚拟社会身份及其之间关系,合理应用虚拟社会身份开展信息活动;15 在信息交流或合作中,尊重不同的信息文化,积极主动融入到信息社会中

11、。21 在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能运用一定的技术性策略保障信息安全;22 在信息活动中,认识到信息技术对大众生活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23 自觉抵制违反信息法律法规和道德准则的行为,敢于通过法律手段与不良信息行为做斗争。31 个人能从发展的角度来理解信息法律法规、信息伦理道德规范的合理性;32 在信息活动中,具有保护自己权益和自觉维护健康的信息环境意识。2. 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作为内容划分依据核心素养是个体在学习和教育过程中形成或培养起来的内在品质,比较难以直接观测,需要通过学生在应对复杂现实情境,参与相应探究学习活动中的外在表现加以推断。核心素养的形成、培养和评价无法而且也不可能完全脱离学科内

12、容。个体只有具备系统的、结构化的学科知识和技能,才能深刻理解特6定任务情境,明确问题,形成假设、解决问题。课程标准规定了我国普通高中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学习中的共同基础,各模块内容是界定本次测试知识内容划分的主要依据。模块名称 内容标准模块1:信息技术数据与计算(1)在具体感知数据与信息的基础上,描述数据与信息的特征,知道数据编码的基本方式。(2)在运用数字化工具的活动中,理解数据、信息与知识的相互关系,认识到数据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3)体验数字化学习,描述数字化学习的模式及特征。针对具体学习任务,选用合适的数字化工具加工信息、交流观点,建构知识、表达思想。(4)观察事务管理系统中的关系数据

13、表,描述关系数据表的特征,理解属性、主键等基本概念,解释关系完整性规则。(5)结合解决问题的需要,抽象实体的基本属性,界定属性的数据类型,以关系数据表的方式表示实体,科学组织数据。(6)根据不同的任务特征,选用恰当的数据管理软件处理和保护数据,利用图表分析数据,形成解决问题的分析报告。(7)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提取算法思想,概述算法的概念与特征,运用算法的描述方法和顺序、选择、循环三种控制结构表示简单算法。 (8)掌握一种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知识,使用程序设计语言实现简单算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验程序设计的基本流程,掌握程序调试与运行方法。(9)描述程序设计语言产生与发展过程,比较不同种类的程序设

14、计语言。必修模块 2 信息技术信息系统与社会(1)描述信息社会的特征,结合信息系统的日常应用实例,概述信息系统的表现形式与功能,理解信息系统对信息社会中组织及个人的行为、关系的影响。(2)在实例分析的基础上,用系统观的角度概括信息系统组成要素,解析各要素的功能、关系及信息系统的整体功能实现,认识到信息系统运用的优势与局限性。(3)观察或实践信息系统中信息技术设备的组装和软硬件操作,解析典型体系结构和基本运行机制。7(4)基于实例分析网络的拓扑结构、常见的网络设备的功能、联网的基本方法和相关网络环境配置方法,理解数据在网络中传输的基本过程。(5)根据需要创建和管理简单的主题网络学习空间,在其中有

15、效开展协作学习和问题解决,了解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实现知识创新与共享的有效方法。(6)基于实践操作,了解信息系统应用过程中的常见的软硬件故障和网络故障,能对常见故障进行判别与修复。(7)结合信息系统应用中的实例,指出计算机病毒对信息安全的危害,认识到信息系统应用过程中存在的潜在风险。掌握信息系统安全防范的常用技术方法,养成良好的信息系统操作行为习惯,具有一定的信息安全意识。(8)辨识信息系统应用过程中的基本伦理和法律问题,提升社会责任感,自觉遵守伦理道德、维护法律法规。选修1模块1: 数据结构(1)通过列举实例,分析数据与科学、数据与经济、数据与社会、数据与生活的关系,认识数据从数字、数值到现在数

16、据的内涵变化。(2)通过列举实例,认识数据作为新的原材料、数据作为新的生产资料、数据作为新的基础设施的价值与意义。(3)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数据结构的概念,认识数据结构在增强信息意识与发展计算思维的重要性。(4)通过案例分析,了解数组、记录、链表等三种基本数据结构,利用编程语言实现。比较数组、记录及链表之间的区别,明确在不同类型数据存储中的应用。(6)结合实际案例,认识引入抽象数据类型的重要性,理解抽象数据类型的概念,能举例说明典型抽象数据类型。(7)通过问题解决,理解堆栈的概念及堆栈上的基本操作,能够利用堆栈解决递归问题,并编程实现。(8)通过问题解决,理解线性表的概念及线性表上的基本操作,能够利用线性表解决简单问题,并编程实现。(9)通过问题解决,理解二叉树的概念以及二叉树遍历,掌握二叉树在搜索算法中的应用。(10)分析案例,了解数据结构与数据存储的关系,知道文件存储、8访问方式、索引概念,能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