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培训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3594266 上传时间:2019-02-28 格式:PPT 页数:193 大小:5.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培训_第1页
第1页 / 共193页
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培训_第2页
第2页 / 共193页
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培训_第3页
第3页 / 共193页
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培训_第4页
第4页 / 共193页
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培训_第5页
第5页 / 共1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培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培训(19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培训 兽医外科及手术学,南京农业大学 动物医学院 邓益锋 ,第一章 无菌术,无菌术是指在外科范围内防止创口(包括手术创)发生感染的综合预防性技术。它包括灭菌法、消毒法和一定的操作管理规程等。 灭菌法(sterilization):通常指用物理方法消灭附着于手术所用物品上的一切细菌。 消毒法(disinfection):一般指用化学方法来消灭细菌或抑制其生长、繁殖等的活动。,第一节 术前准备,一、手术动物的准备 二、手术器械及物品的准备 三、手术人员的准备 四、手术场所的准备,一、手术动物的准备,1、检查动物病情 是否需要手术及全身情况 2、禁食、禁饮 一般术前禁食2

2、4h,禁饮12h 3、营养 动物体况较差、营养不良时,应补充营养 4、保持安静 术前让动物熟悉麻醉人员和手术人员,减少动物的紧张和恐惧。,一、手术动物的准备, 术部除毛 方法:剪毛(逆毛剪)、洗、剃毛(顺毛剃) 术部消毒 二次碘酊法:5%碘酊和70%酒精(感染创、非感染创) 口腔、鼻孔、阴道等黏膜消毒不可用碘酊,可用1新洁尔灭、1高锰酸钾;眼结膜用24%硼酸溶液 术部隔离 创布、洞巾、巾钳,消毒方向,非感染创,感染创,二、手术器械及物品的准备,1、煮沸灭菌法 普通水(常水): 器械保持煮沸30分钟,急用至少保持10分钟。 2Na2CO3:煮沸1015分钟即可充分灭菌。 2Na2CO3优点: 1

3、)提高沸点(105度),加强灭菌效果 2)防止金属器械生锈,二、手术器械及物品的准备,2.化学消毒 0.1%新洁尔灭:可浸泡锐利器械,如刀、剪、凿缝针等,时间不少于30min; 70酒精:可浸泡各类塑料类、橡胶类、玻璃物品及金属器械,浸泡时间为3060min; 5来苏尔可用于器械的浸泡,时间为30min; 2来苏尔:擦洗手术室地面、手术台、器械台等 0.1洗必泰:浸泡器械,时间30min; 0.5洗必泰:浸泡器械,时间2min,紧急时使用 碘伏 7.5%溶液皮肤消毒,12%溶液阴道消毒,二、手术器械及物品的准备,3、高压蒸汽灭菌法 在高压蒸汽灭菌器内,随着蒸汽压压力增高,在高压高温的情况下,可

4、在短时间内杀死所有的细菌,包括芽孢。 一般在1.05Kg/cm2的压力时,温度达到121 经过30分钟即可达到可靠灭菌。,三、手术人员的准备,1 手术理论的准备 2手术人员的准备及分工 术者 助手 器械助手 麻醉助手 保定助手 3手术人员消毒 剪指甲、锉指甲、洗手、消毒 戴帽、口罩、穿衣、手套,四、手术场所的准备,手术室的条件 手术室面积 手术相关仪器设备 手术监护设备 手术急救药物 手术间的消毒 紫外线消毒 甲醛消毒法、乳酸熏蒸,第二章 手术基本操作,掌握常用手术器械的使用和传递方法 了解常用手术器械的用途,第一节 常用手术器械及其使用方法,第二节 组织切开,掌握常见器官切开、分离的方法 锐

5、性分割又叫着切开,指用手术刀、手术剪作细致的割剪。用于皮肤、肌肉、筋膜、浆膜、黏膜、腱及厚肌肉组织的分割。 钝性分割又叫着分离,系用手术刀柄、止血钳、手指等进行。用于粘连或不涉及重要血管、神经、组织间隙、肿瘤摘除。,一、切开原则,1、切开长度要适当。 2、途径最短。 3、切开组织切口整齐,力求一次切开。 4、注意避开大的血管、神经、腺体导管、瘢痕。 5、利于创液的排出,特别是脓汁的流出。 6、分割骨组织前,先分离骨膜。,二、软组织切开,运 刀 方 式 皮肤紧张切开 皮肤皱襞切开,皮下结缔组织及肌肉分离,多用钝性分离,避开神经和血管逐层剥离;肌肉应沿肌纤维方向切开小口后钝性拉开,大块肌肉必须掀开

6、时才作锐性切开。皮下组织富含神经血管应小心逐层剥离,亦可在手指或探针引导下作锐性切开。,血管和神经的切断,当在切口内遇到不可避开的血管或神经时,应谨慎切断;血管应在切断处两端钳夹或结扎后再切断。,腹膜的切开,切开腹膜时应先在切开部两侧用组织钳提起切一小口,再在两指或有沟探针的引导下、用手术刀反挑式或剪刀一次性切开至所需长度。避免伤及内脏。,肠管的切开,肠管一般在肠系膜对侧作纵行切开 两端用肠钳夹持,避免伤及对侧肠壁,三、硬组织的分割,骨组织的分割应先分离骨膜,在骨膜上切一+字形小口,再用骨膜剥离器分离;骨组织用专用器械分离,注意锉平断端锐缘、清除碎骨片。,第三节 止血,一、出血种类 (一)、按

7、照受伤血管不同 动脉出血:速度快,喷射,鲜红。 静脉出血:速度较慢,涌出,暗红或紫红。 毛细血管出血:渗出,点状出血。颜色在动静之间。 实质器官出血:实质器官、骨松质及海绵组织损伤,为混合性出血,有动、静脉出血。,(二)、按照出血次数和时间 初次出血:直接发生在组织受到创伤之后。 二次出血:血管出血止血后,又再次出血。多发生在动脉。 重复出血:多次重复出血,见于破溃的肿瘤。 延期出血:受伤当时并未出血,经若干时间后发生出血。,一、出血种类,二、止血方法,全身预防性止血法: 止血敏、安络血、Vk 局部止血: (1)麻黄素、肾上腺素止血 (2)止血明胶海绵止血:促进血液凝固,提供凝血时所需地支架结

8、构。 (3)骨蜡止血、自体网膜填塞止血。 (4)止血带止血,在向心端结扎,用于四肢、尾部手术。松止血带时,应慢慢松,严禁一次松开。,手术过程中止血 (1)钳夹止血 (2)钳夹结扎止血 (3)压迫止血 (4)纱布填塞 (5)电凝止血:高频电刀 (6)烧烙止血:烙铁,二、止血方法,第四节 缝 合,一、缝合原则 1、严格无菌操作 2、缝合前彻底清创 3、对齐缝合 4、同层缝合 5、松紧适宜 6、不留死腔 7、皮肤外翻 8、适时拆线,二、缝合材料,了解不同缝合材料的特性和适合缝合的组织 天然可吸收缝线: 肠线 人造可吸收缝线:聚乙醇酸缝线(PAG) 天然非吸收缝线:丝线 合成非吸收缝线:尼龙(nylo

9、n)缝线 金属缝合材料:不锈钢丝、铝丝、银夹 组织黏合剂:(口腔手术、肠管吻合),三、打结,结 的 种 类,打结注意事项:,1、打结时要三点成一直线,即左、右手的用力点与结扎线成一直线。 2、第一结和第二结的方向不能相同,即双手需交叉,否则即成假结。 3、两手用力均匀,否则易成滑结。,四、剪线,注:组织内丝线留35mm、肠线46mm、不锈钢丝510mm,四、缝合,掌握各种缝合方式的特点及适用对象 结节缝合 连续缝合 挤压缝合 表皮下缝合 十字缝合 连续锁边缝合 伦勃特缝合:浆膜肌层的垂直内翻缝合 库兴氏缝合:浆膜肌层的连续水平内翻缝合 康乃尔缝合:全层连续水平内翻缝合 间断垂直褥式缝合 间断水

10、平褥式缝合 近远远近缝合,第五节 拆线,拆线时间:根据伤口愈合情况,一般在术后10d左右 拆线方法:碘酊消毒创口和缝线,镊子夹住线头,剪刀剪断一侧缝线,同时将线头向拆线一侧轻轻拉出,碘酊再次消毒。,第六节 引 流 引流指将创口、体腔及其它任何感染的液体引出体外,以进行治疗的方法。引流的基本目的是闭塞死腔、除去异物及减少创口并发症。,一、适应症,治疗性引流:用于皮肤及皮下组织严重损伤和感染或脓肿已成熟 预防性引流:用于手术之后防止出血、炎性渗出或刺激性液体(胆汁)漏出积聚形成死腔,影响创口愈合或引起周围组织的炎症。,二、引流物种类,1、纱布条引流 2、橡皮管引流 3、皮片引流 4、胸腔闭式引流

11、5、菌状导尿管(导尿用) 6、双套管引流,三、临床应用,创口引流 多用纱布条、橡皮管引流,引流物拔除时间视创口内有无分泌物而定(114天不等)。只要有多量引流液或局部呈囊状,应让其保留,中途可更换引流物。 腹腔引流 多用双套管引流,用于急性腹膜炎、胰腺炎、胆囊、肠管手术等。 膀胱引流 用福氏导管(经尿道插入)或菌状导尿管(膀胱壁插入)。,第七节 包扎,包扎是利用敷料、绷带及石膏绷带等材料固定在受伤部位以达到加压止血、保护创面、防止自我损伤、限制活动及促进创口愈合的治疗方法。,一、包扎材料,1、敷料 脱脂纱布 海绵纱布 脱脂棉花 2、绷带 纱布绷带 棉布绷带 弹力绷带 3、胶带 此外,还有夹板绷

12、带,石膏绷带,玻璃纤维绷带,vet-lite绷带,二、包扎方法,1、环形包扎 2、螺旋形包扎 3、蛇形包扎 4、折转包扎 5、前肢悬系法 6、 后肢悬系法 7、夹板绷带,三、包扎注意事项,1、根据损伤性质、严重程度、损伤部位、大小及形状等选择适宜的绷带和包扎方法。 2、为使包扎顺利进行,减少疼痛,包扎前动物应镇静。 3、包扎部位应清洗,去除污物、擦干和消毒 4、卷轴绷带包扎时,总是以环形带开始和环形带终止,每周缠绕用力均匀,松紧适当。 5、四肢包扎应从远心端向近心端包扎。 6、绷带应清洁干净。 7、解除绷带时,先解结扣或剪除胶带。,第四章 麻 醉,一、定义与分类 麻醉是用人为的方法(化学或物理

13、的方法)局部地或全身地抑制或改变神经、体液的活动,从而导致有机体暂时性的局部感觉迟钝或丧失,直至伴有肌肉松弛的全身知觉的完全消失。 二、分类 局部麻醉、全身麻醉 吸入麻醉、非吸入麻醉,第一节 麻醉前准备,一、动物检查 了解病史、病畜的现状并对其作出正确的判断和估价(T、P、R、生化测定、尿液测定)。,二、身体状况分级(ASA分级),第二节 麻醉前用药,一、目的 1、消除动物的恐惧和不安 2、减少唾液分泌 3、抑制胃肠的蠕动,防止呕吐 4、减少麻醉用药量和改善全身麻醉反应,二、常用药物,1、抗胆碱药物(anticholinergics) 主要作用:减少呼吸道粘膜和唾液腺分泌 减少胃肠蠕动 抑制迷

14、走神经反射,提高心率 药物:阿托品、东莨菪碱、胃长宁 2、镇痛药(analgesics) 作用:镇痛作用明显,能减少诱导和维持麻醉药用量 药物:吗啡、度冷丁、芬太尼,3、镇静药(anliquilizers) 作用:有镇静、催眠、抗惊厥和肌肉松弛作用,可减少诱导和麻醉药的用量 苯二氮桌类: 安定、咪达唑仑 酚噻嗪类: 氯丙嗪、乙酰丙嗪,二、常用药物,第三节 局部麻醉,一、常用局麻药 1、盐酸普鲁卡因(Procaine hydrochloride) 0.51% 浸润麻醉,2%5%作传导麻醉 2、盐酸利多卡因(Lidocaine)0.25%0.5%浸润麻醉,2%作传导麻醉。 3、盐酸丁卡因(Tetr

15、acaine)穿透力强,作用强,常作表面麻醉。0.5做结膜、角膜麻醉,12作口、鼻、直肠、阴道的黏膜麻醉。,二、常用局部麻醉方法,1表面麻醉 2浸润麻醉 3 传导麻醉 胸部(肋间神经)、腹部(最后胸神经的腹侧支、髂下腹神经、髂腹股沟神经) 4 脊髓麻醉 硬膜外腔麻醉 蛛网膜下腔麻醉,一、麻醉分期,第期(朦胧期或随意运动期) 第期(兴奋期或不随意运动期) 第期(外科麻醉期) 期1级、 期2级、 期3级、 期4级 第期(延髓麻醉期),第四节 全身麻醉,二、非吸入麻醉,隆朋、静松灵 反刍兽效果好(牛、羊) 水合三氯乙醛 马属动物首选,静注 氯胺酮 分离麻醉药、大量流涎 丙泊酚 硫贲妥钠 、戊巴比妥钠

16、 846合剂,三、吸入麻醉,(一)吸入麻醉的可控性 血/气分配系数(blood/gas partition coefficient)指在密闭的容器中,吸入麻醉药的分压在血液和空气中相等时,容器内血液中该吸入麻醉药的浓度与空气中该吸入麻醉药的浓度比。(麻醉药在血中的溶解度) 可控性取决于血气分配系数(麻醉药在血中的溶解度),血气分配系数越小,则可控性好;反之可控性差。,三、吸入麻醉,(二)麻醉强度 用MAC表示最低肺泡有效浓度,是指在1atm(101kPa)下,同时吸入麻醉药和氧气,50%动物在切皮、钳夹四肢或尾根无疼痛反应时,肺泡中最低麻醉药浓度,一般以终末呼气麻醉药浓度(vol%)表达。 油/气分配系数是在平衡状态下,药物在气体和橄榄油中分布的比例,反映药物的脂溶性,吸入麻醉药的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