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6月15日---精校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83594135 上传时间:2019-02-2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6月15日---精校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辽宁省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6月15日---精校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辽宁省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6月15日---精校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辽宁省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6月15日---精校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辽宁省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6月15日---精校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省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6月15日---精校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6月15日---精校Word版含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葫芦岛市第一高级中学拓展训练高 二 历史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1.5分,32小题,共48分,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到答题卡上)1有学者认为,周代宗法制的逻辑,不是以血缘亲疏定君臣关系之远近,而是以君臣关系抹平血缘之亲疏。在公共事务中,君不是某个人的兄弟或者叔侄,君只存在于公共性君臣关系中,从而确立了其同等地、面向所有人的普遍的公共性。材料说明周代宗法制()A与分封制互为表里B具有“公天下”的某些特征C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D有利于形成稳定的统治秩序2.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之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理解正确的是()A都以血缘关

2、系为纽带 B都维护了地主阶级统治C都曾顺应了历史潮流 D都实现了权力高度集中3.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经历了“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演变过程。下列描述与“察举制”相关的是()A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B金榜高悬姓字真,分明折得一枝春C龙生龙,凤生凤 D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4.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载:偃说上曰:“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嫡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寸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为达到“人人喜得所愿”,主父偃向皇帝建议()A实施削藩政策B实行郡国并行制 C颁布推恩令D废除分封制5. 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

3、知”的局面,这意味着()A宰相行政效率提高 B专制皇权的加强C相权对君权的制约加强 D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6元行省官员通常由平掌、右丞、左丞、参知政事六七人组成,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这说明元代()A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B削弱了地方的权力C完善了中央集权模式D强化了君主的权力7.明朝在出现内阁辅臣的时候,也就出现了票拟权:内阁辅臣在奏章上根据自己的意见用黑笔写上批示,然后经过皇帝首肯之后,才由皇帝用朱笔批上去,再加盖玉玺方才生效。于是,由此出现了秉笔太监和掌印太监。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国家大事完全掌握在皇帝一人之手 B内

4、阁辅臣拥有对国是的部分决策权C宫中太监和内阁辅臣形成相互制约关系 D增强了宦官把持朝政的可能性8.明代洪武三十年科举春榜所录51人全系南方人,故称南榜,这招致北方落榜举人联名上疏,告主考南方人刘三吾“偏私南方人”,朱元璋怒杀主考官并亲自策问,增录夏榜61人,全系北方人,故称北榜。“南北榜案”本质上反映出()A明朝南北方区域矛盾突出B皇权凌驾于官僚机构之上C北方仍然是经济文化中心 D科举制度走向了僵化腐败9.公元前399年,经过抽签的方式,雅典组成陪审团负责审判苏格拉底。苏格拉底为自己作了辩护。陪审团以亵渎神明和蛊惑青年的罪名,多数票通过判其死刑。后来,一学者写道:“在如此自由的一个社会里,怎么

5、可能发生对苏格拉底的审判呢?”这反映了雅典()A法律程序和结果都缺乏正义性B神明信仰和青年教育是法律核心C法律保障了公民的个人自由D程序的民主未能保证结果的公正10. 法国学者布罗代尔这样写道:“当雅典西端的普尼克斯山顶上升起通知召开人民议会的黑烟时,城邦农民便拄起拐杖,徒步走向邻近的雅典城去履行自己的公民职责。”这段话反映了()A雅典公民履行职责意在避免极少数人的暴政B雅典公民参与民主政治的意识较强C狭隘的城邦体制制约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D交通落后促使雅典民主制实行直接民主11公元212年罗马皇帝卡拉卡拉颁布法令,宣布所有罗马帝国出身自由的男人将被给予完整的罗马公民权,同样地,所有帝国自由出

6、身的女人拥有与罗马女人相同的权利。该法令()A有利于巩固罗马帝国的统治 B表明罗马法律体系走向成熟C消除了境内各民族间的矛盾 D确立了男女平等的法律原则121688年“光荣革命”建立起立宪君主制政体以后,议会虽然被宣布为国家最高立法机关,但由于土地贵族势力强大,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很难涉足。这说明“光荣革命” ()A确立的民主原则大于实际意义 B对英国历史进程的影响不大C巩固了土地贵族在议会的地位 D没有改变英国国家权力结构13.有学者研究表明,18世纪的英国商人在印度经商致富后回国,第一件要做的事便是在乡村购买田地或与土地贵族联姻,但他们还是被传统贵族所排斥。这一现象后来得到改变的背景应该是()

7、A责任制内阁确立 B权利法案颁布C1832年议会改革 D两党政治确立14.明代思想家顾炎武在郡县论九篇中对分封制和郡县制利弊进行比较,认为“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提出“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近代西方创立的政治制度哪一个最接近顾炎武的设想()A君主立宪制B民主共和制 C联邦制 D议会内阁制151937年,罗斯福以压倒性优势连任美国总统。于是他乘胜而进,提出改组法院,以便在最高法院增加自己的同盟军,但令人意外的是超过50%的人民表示反对。这说明()A分权制衡理念深入人心 B国家干预经济带来负面影响C经济危机还未根本解决 D美国人民缺乏宪政精神161871年宪法作为德国政治现代

8、化进程中的重要一环,有学者认为作为一部“约定性的宪法”,不乏“现代民主政治”的色彩。该学者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1871年宪法()A规定帝国议会由选举产生B规定成立联邦制国家C限制了皇帝权力 D确立内阁对议会负责17.近代欧洲某国宪法规定:“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联邦议会不能自行通过任何一项对政府不利的法案。”这些规定表明该国A国家元首掌握实权B首相没有任何权力C实行君主专制制度D议会权力高于皇权18.有人在评价领事裁判权时说:“它直接触发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制的改革,也促使西方的各种部门法传入中国,从而开阔了中国人的法律视野,导致

9、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律观念和思想的深刻变化。”据此对领事裁判权理解正确的是()A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司法与国际接轨 B是一项符合时代需要的法律规定C实现了中国由人治走向法治的进程 D直接引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19.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以下结论不能体现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的是()A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开始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使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开始萌发了“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

10、之道的新思想D使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变为封建势力与人民大众的矛盾201839年,林则徐在广州禁烟时要求外商交出所有鸦片,时任英国商务监督的义律却要求所有英商把鸦片交给他,然后由他把鸦片交给林则徐。义律的决定被马地臣誉为“颇具政治家风范的大手笔”,“中国人已经落入了使他们自己直接面对女王陛下的圈套”。可见,义律此举的目的是()A使鸦片贸易合法化B为侵略中国制造借口C提高自己在华政治地位D实现中英两国平等贸易21 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正在进行,洪秀全写了一份御诏给英国特使额尔金,翻译官很艰难地把它译成英文,额尔金看后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奇特的作品,这份御诏充满着像“西洋番弟把心开,替天出力该又该

11、,替爷替哥杀妖魔,报爷生养战胜回”这样的词句。这实际上反映了当时()A国内阶级矛盾激化B列强侵略导致民族危机加重C中外反动势力勾结D强国御侮成为思潮22.马克思认为:“(太平天国)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抱定什么任务。他们没有提出什么口号。他们所给予民众的惊惶比给予旧有当权者的惊惶还更厉害。他们的全部使命,似乎就在于用奇形怪状的破坏,用全无建设工作萌芽的破坏来和保守派的腐化相对立。”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太平天国运动不能提出完整正确的社会改革方案B中国社会没有产生新的社会生产力和新社会力量C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错失战略发展机遇期D太平天国集团的内部争斗削弱了向心力和战斗力23.面对马关

12、条约的赔款,日本外交大臣井上馨直言:“在这笔赔款之前,日本财政部门根本料想不到会有好几亿日元的收入,(以前日本)全部收入只有8千万日元,所以,想到现在有3亿5千万日元滚滚而来,无论政府或私人都顿觉无比的富裕。”由此可见这一赔款()A改变了日本财政拮据的现状B有利于加速日本发展的资本积累C使日本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 D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24.它“彻底暴露了清政府所推行的同光新政(洋务运动)的实质,打破了国民妄自尊大的心理,激发了中华民族的强烈危机感。”材料中的“它”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中

13、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 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这三次战争的共同之处是()A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使中国自然经济完全解体C战后开放的商埠均以沿海为主内地为辅 D列强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26.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日本在甲午战争时已是一个现代国家,民族意识促使政府和人民团结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中国在战争中所面对的是日本民族团结一致的力量。在中国,政体基本上仍是中世纪式的,政府与人民各行其是。材料认为甲午战争日本取胜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封建君主专制统治腐朽B中日双方综合实力对比悬殊C日本的现代政体和民族意识D中国军事领导妥协退让27.1898年梁启超在日本创办清议报,开辟专栏论说时事。下表评论是针对()题目所刊载的期数论非皇上复政则同乱不能平定第49期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