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1)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3592980 上传时间:2019-02-2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1)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1)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2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1.2社会历史的主体【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社会的物质性,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积极投身实践与群众实践相结合。【教学重难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教学方法】情景讨论法、小组探究法、分析讲授法、活动启发法。【教学设计】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为了改变因缺水造成的穷困,河南林县人民从1960年开始修建红旗渠。在严重自然灾害时期,修渠民工每人每天只有半公斤粮。民工们奋战于太行山悬崖绝壁上,逢山凿洞、遇沟架桥。人们形容红旗渠是“劈开太行山”,建成了“人工天河”。民工们在艰苦的条件下建成了“人工天河”的壮举,被世人称颂为红旗渠精神

2、。红旗渠精神是一种什么精神?这条人工天河之所以能够成功开凿主要取决于什么因素?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是否意味着历史是由所有人创造的?人民群众是一个群体概念,而不是指某一个具体的人。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具有不同的内涵。人民群众的主体和稳定的部分是劳动群众,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为什么能够成为历史的创造者?你知道古今中外有哪些生产工具的发明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吗?这些“利器”还要人来操作,那么是谁来操作这些机器?我们可以看出谁是社会物质生产的主体?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对社会存在和发展起什么作用?离骚、水浒传、聊斋志异,这些名篇

3、名著的作者分别是谁?他们创造这些精神财富的灵感和源泉来自于哪里?不仅如此,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什么条件呢?田园诗人陶渊明曾经在车篱旁边吟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陶渊明吟诗作词离不开人民群众,为什么?我国是最早发明印刷术的国家,早期的印刷方法是把图文刻在木板上用水墨印刷,统称为“刻版印刷术”。到了北宋年间,“布衣”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使书籍印刷更为经济、方便。毕升在胶泥片上刻字,一字一印,烧硬后便成活字。排版前,先在铁框的铁板上敷一层松脂蜡,活字依次排在上面,加热使蜡稍溶化,以平板压平字面,泥字着在铁板上,可以像雕板一样印刷。毕升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不是仅仅是

4、劳动群众创造的物质财富?它是不是精神财富?总之,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分析: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知识分子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陈胜吴广领导的秦末农民大起义、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都是农民起来推翻地主阶级统治的农民革命战争。革命的辉煌成就是广大人民争得的。历史上一切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革命运动,实质上都是人民群众起来推翻旧的社会制度的斗争。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制度的更迭,都是通过人民群众的革命实现的。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曾使中国农民在劳动和分配上都实行绝对的平均主义,“大锅饭”的结果是饭越吃越少,人越过越穷。为了改变这一状况,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

5、位农民冒着坐牢的危险,偷偷摸摸将一些麦田、油菜田承包到自己家里种植,搞起了“包产到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在18位农民手中起步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除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外还有哪些伟大的创造?这些都是基层农民自己创造的。包括基层农民在内的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起到了什么作用?人民群众在任何时期都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二、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战国思想家荀子说:“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能群”是指什么?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观运用到我们党和国家的实际工作中去就形成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陈毅元帅曾经说过: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用小车推出来的。在三大

6、战役中,支援前线的民工就有490万,支援的粮食就有40万吨。中国共产党战胜困难、取得成功都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那么为什么群众会支持共产党,会成为共产党的依靠?为什么邱娥国会受到群众发自内心的爱戴?党的群众观点是: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党的群众路线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确立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哲学依据是什么?【作业】XX年7月20日光明网载文指出,众所周知,我们的社会主义改革,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进程中作出的历史性贡献。为什么要进行社会主义改革?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教学反思】对于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讲授正确无误,能理论联系实际,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详略得当,并注意了教材之间的纵横联系和新旧知识的联系。课堂教学结构完整、合理,程序严密、紧凑,每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恰当。教学方法符合教学内容,适合学生实际,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