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1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3518026 上传时间:2019-02-28 格式:PPT 页数:83 大小:9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1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1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1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1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1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1(8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铜陵学院金融学系,金 融 学 教材:潘淑娟主编 主讲:张宏妹 E-mail:,第八章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第一节 中央银行概述 第二节 中央银行业务 第三节 货币政策目标 第四节 货币政策工具 第五节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和中间目标 第六节 货币政策效应,第一节 中央银行概述,一、中央银行的产生和发展 二、中央银行的制度类型 三、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 四、中央银行的所有制,第一节 中央银行概述,一、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 (一)产生原因 统一货币发行权 集中票据交换和清算 最后贷款人 金融监管 政府融资,第一节 中央银行概述,(二)建立方式 一是从商业银行逐渐演变成中央银行,如英格兰银行; 二是在

2、学习和借鉴别国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国实际,通过立法而创设中央银行,如美国的联邦储备体系。,第一节 中央银行概述,(三)历史演进 1、中央银行的初创时期(19世纪中叶1914) 2、中央银行的推广阶段(19141945) 3、中央银行制度的强化阶段(1946年至今),第一节 中央银行概述,三、我国中央银行的产生和发展 1.中央银行萌芽 (1)19051927,户部银行,中国银行,共同承担 中央银行职能,大清银行,交通银行,(2)1928年,国民党政府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第一节 中央银行概述,2、中国人民银行的建立 1948年12月1日在华北银行、北海银行和西北农民银行的

3、基础上合并组成,总行设在石家庄,全国解放后迁至北京。 国务院于1983年9月17日决定,从1984年1月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作为我国的中央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各国中央银行,瑞典银行最早的国有银行 英格兰银行最早获得货币发行权的银行 联邦储备体系,英格兰银行,在西方国家,最早执行中央银行职能的是英国的英格兰银行。 英格兰银行成立于1649年 1833年,由国会通过法案,规定英格兰银行发行的纸币为全国唯一的法偿货币。1844年的银行法案,限制其他商业银行发行货币的数量,这样,就赋予英格兰银行办独占的货币发行权。至此,英格兰银行基本上垄断了银行券的发行权,从而确立了作为中央银行的地位。,联

4、邦储备体系,1、美国联邦储备体系的建立: 17911811年,第一国民银行 18161836年,第二国民银行 1913年,美国联邦储备体系成立 2、美国联邦储备体系的特点: 全国划分为12个联邦储备区,每区设立1家联邦储备银行, 联邦储备体系的活动通过这12家联邦储备银行进行。 3、美国联邦储备体系构成: 联邦储备委员会,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联邦顾问委员会。,各国中央银行,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欧洲中央银行,其他各国中央银行,中央银行 建立年份 Sweden 1656 United Kingdom 1694 France 1800 Belgium 1850 Germany 1875

5、 Japan 1882 Italy 1893 Switzerland 1905 United States 1913 Canada 1935,各国中央银行建立年份,各国中央银行建立时间,第一节 中央银行概述,二、中央银行制度的类型 单一型 复合型 跨国型 准中央银行型,第一节 中央银行概述,(一)单一型 是在一个国家单独设立中央银行机构,由其全面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制度。 一元式:一个国家只建立一家统一的中央银行,机构设置采取总分行制。目前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都实行这种制度。 二元式:在一国内建立中央和地方两级中央银行机构。目前,美国、澳大利亚等实行这种中央银行制度。,第一节 中央银行概述,(二)

6、复合型 中央银行既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也行使商业银行职能。 这种复合制度主要存在于过去的苏联和东欧等国。我国在1984年以前也一直实行这种银行制度。,第一节 中央银行概述,(三)准中央银行制度 准中央银行制度是指某些国家或地区不设立通常意义上的完整的中央银行机构,而是由政府设置类似中央银行的机构或授权商业银行行使部分中央银行的职能。,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于1993年4月1日成立,由外汇基金管理局与银行业监理处合并而成。金管局的主要职能由外汇基金条例和银行业条例规定,并向财政司司长负责。 金管局主要职能为: 维持港元汇价稳定 透过稳健投资策略,管理外汇基金(即香港的官方储备) 促进香港银行体系

7、稳健 发展香港金融市场基础设施,使货币畅顺流通,第一节 中央银行概述,(四)跨国中央银行制度 跨国中央银行制度是指由参加某一货币联盟的所有成员国联合设立机构,在成员国内部统一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央银行制度。 目前,主要有欧洲共同体的中央银行、西非货币联盟的中央银行、中非货币联盟和中非国家银行、东加勒比海货币管理局等。,这些跨国央行发行共同的货币,为成员国制定金融政策。主要目的是为了推进各国经济发展和避免通货膨胀。,第一节 中央银行概述,三、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 (一)中央银行的性质 中央银行是具有银行特征的国家机关。,第一节 中央银行概述,(二)中央银行的职能 发行的银行 银行的银行 国家的银

8、行,第一节 中央银行概述,中 央 银 行,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国家的银行,货币发行垄断权,维护本国货币币值稳定和正常流通,组织全国清算,集中存款准备金,最终贷款人,代表政府从事国际金融活动,给国家信贷支持,保管外汇、黄金储备,代理发行政府债券,代理国库,第一节 中央银行概述,四、中央银行的所有制形式 1、国家投资建立:中央银行的全部资本属于国家所有的类型。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属此。如英国、印度、我国等。 2、私人投资建立:由私人投资建立。如:美国 3、由国家和私人共同投资建立,其中,国家所持有的股份一般占50%以上,其余的股份则由私人股东持有。如日本、墨西哥、巴基斯坦等。,第二节 中央银行业

9、务,一、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 二、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 三、中央银行的中间业务,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资本业务,货币发行业务,集中存款准备金业务,代理国库业务,一、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第二节 中央银行业务,第二节 中央银行业务,货币发行渠道: 1、再贷款; 2、再贴现; 3、公开市场业务; 4、收兑金银、外汇等,第二节 中央银行业务,二、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 (一)贷款业务:对政府的贷款和对金融机构的贷款 (二)再贴现业务 (三)有价证券买卖业务 (四)黄金外汇储备业务,第二节 中央银行业务,三、中央银行的中间业务 (一)集中办理票据交换 (二)结清交换差额 (三)办理异地资金转移,第二节 中央银行业

10、务,第三节 货币政策目标,一、货币政策的概念 二、货币政策目标(最终目标),第三节 货币政策目标,一、货币政策的概念 货币政策是货币当局或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各种方式调节货币供给量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政策措施的总称。,第三节 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包括: 政策目标 政策工具 预期达到的政策效果。 从确定目标,运用工具,到实现预期的政策效果,还存在着一些作用环节,其中主要有中介指标和政策传导机制等。,第三节 货币政策目标,三、货币政策目标(最终目标) (一)含义 指一国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进行金融调控最终要达到的目标,是一国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依据。,

11、货币政策四大目标,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第三节 货币政策目标,(二)发展演变 20世纪30年代以前稳定币值 20世纪30年代以后稳定币值和充分就业 50年代以后经济增长作为新增目标 60年代以后四大目标: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第三节 货币政策目标,(三)内容 1、稳定物价:一般把物价水平的年上涨率控制在2%-3%的范围内作为目标。 2、充分就业:不是意味着失业率为零,大多数国家将自然失业率低于5%作为充分就业看待。 3、经济增长:一般用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表示,并通常去除通货膨胀的影响。 4、国际收支平衡: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指一年)一国对其他国家或

12、地区的全部收入和支出大体相抵。,第三节 货币政策目标,(四)四大目标的矛盾及协调 只有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其他各目标都相互矛盾。 1、充分就业与稳定物价 “菲利普斯曲线”。,第三节 货币政策目标,(二)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 1. 在劳动密集型模式下,二者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 2. 在资本和知识密集型模式下,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第三节 货币政策目标,(三)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 1. 经济增长引起收入增加,会导致进口增加和国际收支逆差; 2. 如果一国经济增长的同时国外物价上涨,会促进出口的增长,有力于平衡国际收支。,第三节 货币政策目标,协调的主要方法 1. 统筹兼顾 2

13、. 相机抉择 3. 政策搭配,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将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确定为“保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第四节 货币政策工具,一、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二、选择性政策工具 三、其他货币政策工具 四、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工具,第四节 货币政策工具,一、一般性的货币政策工具 (一)种类,法定存款准备率政策,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业务,第四节 货币政策工具,(二)基本操作,第四节 货币政策工具,法定准备率 1、传导机制 法定准备率变动存款扩张倍数改变Ms变化经济运行 2、特点 中央银行具有主动权; 实施方便灵活 时滞短,效果快 对所有金融机构影响是对称的 3

14、、局限 后果猛烈,易引起经济震荡,慎用!; 由于存在超额准备金,难以按计划削减信贷规模和减少货币供应量。,第四节 货币政策工具,再贴现政策 1、传导机制 再贴现率波动商业银行融资成本波动向央行借款量、贷款利率变化信用规模波动。 再贴现率波动“预告效果” 公众投资、消费决策变化总需求波动。 2、特点 涉及面广,效果显著 受制于信用资金需求程度 3、局限 央行缺乏主动性; 不能经常使用(再贴现率为基准利率!),第四节 货币政策工具,公开市场业务 1、传导机制 中央银行买入或抛售证券 基础货币 Ms 经济运行 中央银行买入或抛售证券 证券价格消费信心 2、优点 中央银行主动性强; 可连续操作(微调)

15、; 灵活、方便,富有弹性 3、应具备的条件 金融市场完善; 信用制度发达; 中央银行实力雄厚,第四节 货币政策工具,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消费者信用控制,二、选择性的货币政策工具,第四节 货币政策工具,直接信用控制,间接信用控制,信贷配给 流动性比率 利率上限,窗口指导 道义劝告,三、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第四节 货币政策工具,四、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工具 公开市场业务 中央银行票据、国债、政策性金融债 存款准备金 存款准备金、外汇存款准备 中央银行贷款 再贷款、再贴现 利率政策 汇率政策,第五节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中间目标,一、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 二、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三、货币政

16、策的传导理论 四、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第五节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中间目标,一、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和操作目标 (一)含义 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不能直接作用于最终目标,而是首先作用于货币供应量、利率等金融变量,通过这些金融变量间接地影响物价、就业、生产等最终目标。 这种既能为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所左右,又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紧密相关,能够有效地传导货币政策的金融变量,称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第五节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中间目标,选择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标准,可测性,可控性,相关性,(二)选择标准,第五节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中间目标,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是连接政策工具和最终目标的桥梁。,(三)作用,第五节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中间目标,(三)常用中间目标 近期中间目标 超额准备金 基础货币 远期中间目标 利率指标 货币供应量,第五节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中间目标,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