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第一次单元测试连答案(2011.10)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8350449 上传时间:2017-09-27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15.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册第一次单元测试连答案(2011.10)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七年级上册第一次单元测试连答案(2011.10)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七年级上册第一次单元测试连答案(2011.10)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七年级上册第一次单元测试连答案(2011.10)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七年级上册第一次单元测试连答案(2011.10)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册第一次单元测试连答案(2011.1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册第一次单元测试连答案(2011.10)(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2012 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试卷一、语言积累及运用(32 分)、请你将下面的文字抄写在方格内相信你能做到规范、端正、整洁。(2 分)品 味 诗 文 优 美 的 语 言 是 一 种 艺 术 享 受。2、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 分)b( )益 摇摇欲 zhu( ) 载( )着她的爱 熙来攘()往3、结合课文内容解释加点字(4 分)(1)先自度其足( ) (2)私拟作群鹤舞空( )(3)项为之强( )(4)遽契其舟( )4、根据课文内容默写。 (10 分)(1)潮平两岸阔, 。 (2)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 (3)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 ,。 ”(4)

2、 ,自将磨洗认前朝。(5)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 。(6)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7)谁道人生无再少? , 。(8)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 。(9)以土砾凸者为邱,神游其中,。(10) 次北固山下一诗中“ ,”一联,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5、下 列 各 句 中 , 加 点 的 成 语 使 用 有 错 误 的 是(2 分) ( ) A、 每 到 双 休 日 , 国 家 体 育 场 鸟 巢 格 外 热 闹 ,人 声 鼎 沸 、 人 流 如 潮 。 B、 “戒 烟 一 小 时 , 健 康 亿 人 行 ”的 倡 议 发 出 后 ,

3、一 些 烟 民 对 此 默 默 无 闻 。 C、 不 少 学 者 认 为 读 点 经 典 丛 书 对 中 学 生的 影 响 将 是 潜 移 默 化 的 。 D、 今 年 世 界 环 境 日 主 题 的 表 述 言 简 意 赅 :“你 的 地 球 需 要 你 : 团 结 起 来 应 对 气 候 变 化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 分) ( )A为了防止失窃事件再次发生,保安部门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B.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C. 北京申办奥运成功,我就萌发了学好外语,2008 年去北京当个志愿者,为奥运服务。D.机器质量的好坏是保证生产安

4、全的一个重要条件。7、 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衔接最紧密的一句是(2 分) ( )学 习 知 识 要 一 点 一 滴 , 善 于 积 累 。 ;平 凡 的 努 力 虽 不 惊 人 , 却 能 攀 登 万 仞 高 峰 。A. 细小的石子虽不显眼,却能铺出千里路B. 能铺出千里路的是细小的不显眼的石子C. 不显眼的细小石子,却能铺出千里路D. 千里路的铺成,是有了细小的不显眼的石子8、对联俗称“对子”,具有上下句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等特点。下面这幅对联的下联的次序打乱了,请你根据对联的特点,重新排列之后写在下面横线上。(2 分)上联:三尺讲台迎冬夏下联:热血写一腔春秋9、请根据你对名著的阅读积累,将

5、下面尚未完成的“读书推荐卡”制作完整。 (4 分)读书推荐卡书 名 汤姆索亚历险记 作 者_ 国 籍 精彩情节 _推荐理由 _二、阅读理解(28 分)(一)诗歌欣赏(4 分)江畔独步寻花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10、 诗中哪两个字写出了花的繁盛?(2分)、 11、第三句中“留连”改为“翻飞”好不好,为什么?(2 分)(二)阅读文言文狐假虎威 ,回答后面问题。 (10 分)狐假虎威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

6、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1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 分)(1)天帝使我长百兽 (2)是逆天帝命也 (3)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4) 兽见之皆走 13、下列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是(2 分) ( )例句:虎求百兽而食之 A、至之市,而忘操之 B、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C、故时有物外之趣 D、驱之别院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 分)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15、你从这个故事中悟出了什么道理?(2分)(三)阅读词典的故事 ,回答后面问题。(14 分)词典的故事 阿来我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上的是两个班合用一个教室一个教师的小学。快读完小

7、学了,不要说现在孩子们多得看不过来的课外书与教辅书,我甚至没有过一本小小的字典或词典。那时,我是多么渴望自己有学问啊,并觉得世界上的所有学问就深藏在张老师那本翻卷了角的厚厚词典中间。小学快毕业了,学校要组织大家到 15 公里外的刷经寺镇上去照毕业相。我们便每天盼望着去到那个对我们来讲非常遥远的小镇。 不久以后,十多个穿上新衣服的孩子,一大早便由老师带着上路了。将近中午时分,我们这十多个手脚拘谨、东张西望的乡下孩子便顶着高原的强烈阳光走到镇上人漠然的目光中和镇子平整的街道上了。第一个节目是照相。照完相我们走到街上。太阳照在头顶。 我们开始出汗。我伸在衣袋里的手也开始出汗。手上的汗又打湿了父亲给我

8、的一元钱。父亲把吃饭与照相的钱都给了老师,又另外给了我一元钱。这是我那时候可以自由支配的最大的一笔钱。我知道小伙伴们每人出汗的手心里都有一张小面额的钞票,比如我的表姐手心里就攥着五毛钱。表姐走向了百货公司,出来时,手里拿着许多五颜六色的彩色丝线。 而我走向了新华书店。书店干净的木地板在脚下发出好听的声音。干净的玻璃柜台里摆放着几十本领袖书,以及几部当时流行的小说。我有些胆怯地在玻璃柜台前轻轻行走,突然停了下来,因为我一下就把那本书认了出来。 那本书跟领袖书同样大小,同样的红色,同样的塑料封皮。但上面几个凹印的字却一下撞进了眼里:“汉语成语小词典”。我把攥着一块钱人民币的手举起来,嘴里发出了很响

9、的声音:“我要这本书!” 书店里只有我,还有一个营业员。 营业员走过来,和气地笑了:“你要买书吗?” 我一只手举着钱,一只手指着那本成语词典。 但是,营业员摇了摇头,她说:“我不能把这书卖给你。买这本书需要证明,证明你来自什么学校,是干什么的。”我说自己来自一个汉语叫马塘、藏语叫卡尔古的小学,是那个学校的五年级学生。她说:“那你有证明都不行了。你们马塘是马尔康县的,刷经寺属于红原县。你要到你们县的书店去买。”我的声音便小了下去,我用自己都不能听清的小声音说了一些央求她的话,但她依然站在柜台后面坚决地摇着头。然后,我的泪水便很没有出息地下来了。我越想止住眼泪,这该死的液体越是欢畅地奔涌而出。营业

10、员吃惊地看着我,脸上浮出了怜悯的表情。 她说:“你真的这么喜欢这本书?” “我从老师那里看见过,我还梦见过。” 现在,这本书就在我面前,但是与我之间却隔着透明但又坚硬而冰凉的玻璃,比梦里所见还要遥不可及。 营业员脸上显出了怜悯,这位阿姨甚至因此变得漂亮起来。她说:“那我要考考你。” 我看到了希望,便擦干了眼泪。她说了一个简单的成语,要我解释。我解释了。她又说了一个,我又解释了。然后,她的手越出柜台,落在了我的头顶,深深叹了口气,说:“不容易,一个乡下的孩子。”然后便破例把这本小书卖给了我。 从此,很长一段时间,我像阅读一本小说一样阅读这本词典。从此,我有了第一本自己的藏书。从此,我对于任何一本

11、好书都怀着好奇与珍重之感。 16、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 分) 答: 17、文中“我”的情感是怎样变化的?请用几个词语依次概括出来。(4 分) 答: 18、语言富有表现力。请参照示例简要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4 分) 示例:营业员脸上显出了怜悯,这位阿姨甚至因此变得漂亮起来。 分析:“漂亮”主要反映了“我”当时的心理感受,营业员的怜悯使我产生好感。 (1)书店干净的木地板在脚下发出好听的声音。 答: (2)但上面几个凹印的字却一下撞进了眼里:“汉语成语小词典”。 答: 19、文中有这样一个细节:“她的手越出柜台,落在了我的头顶,深深地叹了口气,说:不容易,一个乡下的孩

12、子。然后便破例把这本小书卖给了我。”请体会这一细节 用一段话描写营业员此刻的心理活动。(2 分) 答:营业员心想:“ ” 20、请联系实际谈谈你从中获得的启示。(2 分)三、作文(40 分)21.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中,会有好多让我们难忘的“一件事”:“那一次,我笑了” “那一次,我哭了” “那一次,我真后悔” “那一次,我真尴尬”这里的“笑” “哭” “后悔” “尴尬” ,正是表达了某一件事的真情实感。请以“那一次,我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在文题的横线上填写表达某种情感或心理的词语;表达真情实感,字数 600字左右。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试号 密 封 装 订 线2011-2012 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试卷一、语言积累及运用(32 分)、 (2 分)2、(4 分)( ) ( ) ( ) ( )3、(4 分)(1) ( ) (2) ( )(3) ( ) (4)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