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论文——张良和萧何的性格对其命运的影响00014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3473452 上传时间:2019-02-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史记》论文——张良和萧何的性格对其命运的影响00014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史记》论文——张良和萧何的性格对其命运的影响00014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史记》论文——张良和萧何的性格对其命运的影响00014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史记》论文——张良和萧何的性格对其命运的影响00014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史记》论文——张良和萧何的性格对其命运的影响0001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史记》论文——张良和萧何的性格对其命运的影响0001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张良和萧何的性格对其命运的影响在我国灿烂的古代文明中有这样一本书它是由一位为两千一百多年前生在黄河龙门的“倜傥非常之人”写就的,它是你父子两代人用生命和热血铸成的,它记述了华夏文明五千年的历史的五分之三,它使一个古老的名族从此有了自己的“家谱”,它用传神的笔墨写活了一个个历史人物,它以取之不尽的历史文化源泉,滋养着中华文化的沃野旷畴。这,就是司马迁的史记。史记是一部体系完整、规模宏大、视野广阔、见识超群的百科全书式的历史巨著,蕴含着深邃的哲理,融会着民族的精神。从这部书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个博大心灵跳动的节律,瞻仰到一位中国古代良史的楷模;从这部书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司马迁天才的语言艺术,领悟到

2、衣被后世的文章大宗。让我们舒展宏伟的历史画卷,登上文史经典的殿堂,拜读不朽的名著史记!现在就让我们来研究一下史记中命运相近的一组人物:萧何和张良,讨论人物性格对人物命运所产生的影响。(一)萧何萧何,早年任秦沛县狱吏,秦末辅佐刘邦起义。攻克咸阳后,他接收了秦丞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图书,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对日后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汉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楚汉战争时,他留守关中,使关中成为汉军的巩固后方,不断地输送士卒粮饷支援作战,对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代起了重要作用。萧何采摭秦六法,重新制定律令制度,作为九章律在法律思想上,主张无为,喜好黄老之术。高帝十一年又协助高祖消灭韩信、英布等异

3、姓诸侯王。高祖死后,他辅佐惠帝。惠帝二年卒,谥号“文终侯”。说到萧何,有句俗话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句话比喻事情的成败都出于同一个人。话说公元前206年,张良推荐韩信到汉中投奔刘邦,韩信带上张良写的推荐书和宝剑,千里迢迢到了南郑,去见汉王刘邦。韩信虽然带着张良的荐书和宝剑,心里却认为,汉王既是明主,一定能慧眼识英才,我不能靠别人的推荐,而要靠自己的本领去取得汉王的重用。因此他把张良的荐书装在身上,拜见汉王时并不交出来。刘邦接见韩信时,见他身材瘦小,貌不赢人,说他手无扶戟之力,仍然不予重用。韩信每天闲住南郑的驿馆里读书下棋。虽然见过刘邦,但在刘邦的眼里,几乎没有这件事。韩信千里迢迢来投汉

4、王,并没有得到重用,心中很是不满,于是就发牢骚。一日,与其他十三人喝醉了酒,酒后失言说:“人言汉王英明!我看他并不英明。”不料被人听见报告了汉王。汉王就要将这十四个喝醉酒的人一律处死,并派夏侯婴做监斩官。夏侯婴将这十四人押赴刑场,已经杀了十三人,当要杀韩信时,韩信突然狂呼道:“汉王不是想得天下么,为何杀壮士?”夏侯婴一听,立令停斩,一看乃是韩信,就跟他谈话,听后对韩信佩服得了不得。夏侯婴就去报告汉王,建议重用韩信。刘邦听了夏候婴的建议,就做个顺水人情,免去了韩信的死罪,封韩信为治粟都尉,即粮仓管理官,而不是管理员了。传说韩信当治粟都尉,并不去向汉王汇报情况。一天,刘邦忽然命人将韩信叫来,问他现

5、有多少粮草,韩信不假思索,一口就答出了东西南北各库的稻谷、大米、小麦、玉米、草料等具体数字。汉王派人翻仓查库,结果数目相符,斤两不差。刘邦这才知道韩信真的有才,但仍旧相貌取人,加之韩信性情高傲,不善迎奉,依然不予重用。唯独丞相萧何十分留意人才,听得此情,又召见韩信问话,果然发现大有才能。就对韩信许愿说,要建议汉王任命他做大将。韩信又等多日,仍不见汉王任用,大失所望,就收拾行装,另寻出路。也不向丞相告辞,便趁一个月夜逃走了。待萧何知道时,如失至宝,立即骑了一匹快马,加鞭急驶,去追韩信。韩信骑马出了南郑城东门,拐了一个弯儿,向北进人了褒谷。不料,这条道路非常难走。恰巧这天夜晚,寒溪上游下了一场暴雨

6、,溪中洪水暴涨,韩信到此无法渡过,急得在溪边团团转。这时萧何骑马追赶上来跳下马鞍,双手拉住韩信,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韩都尉怎么不辞而别?你不是胸怀大志,要建功立业吗?今日除了汉王,还有谁能够统一天下?都尉还是跟我一道回去吧!”韩信看见萧丞相累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脚上穿的鞋子也因马不停蹄,跑得太快而丢失,光着一双脚丫子,觉得萧何确有爱才之心,不好再说什么,就随萧何返回了南郑。这就是“萧何月下追韩信”的典故,想必很多人都听过了。就这么一个故事,充分的体现了萧何其慧眼识才,果断的不凡才智。史记中萧相国世家中记载:“汉十一年,陈豨反,高祖自将,至邯郸。未罢,淮阴侯谋反关中,吕后用萧何计,诛淮阴侯,语

7、在淮阴事中。上已闻淮阴侯诛,使使拜丞相何为相国,益封五千户,令卒五百人一都尉为相国卫。诸君皆贺,召平独吊。召平者,故秦东陵侯。秦破,为布衣,贫,种瓜於长安城东,瓜美,故世俗谓之“东陵瓜”,从召平以为名也。召平谓相国曰:“祸自此始矣。上暴露於外而君守於中,非被矢石 之事而益君封置卫者,以今者淮阴侯新反於中,疑君心矣。夫置卫卫君,非以宠君也。愿君让封勿受,悉以家私财佐军,则上心说。”相国从其计,高帝乃大喜。”这段材料中,司马迁运用简练又不失文采的语言,生动形象地体现了萧何遇事能够冷静下来,仔细分析问题,善于听取他人意见的性格特点。头脑冷静识人爱才谨慎小心善于自保深谋远虑 都是他的性格特点。史记中运

8、用大量传神的笔墨淋漓尽致的表现了萧何作为“汉初三杰”应该所具有的性格、才智、谋略。(二)张良张良,字子房,汉族,城父(今安徽亳州市)人。汉初三杰之一,伟大的谋略家、政治家。传为汉初城父(史记.索引引后汉纪云:“张良出于城父”。先祖原为韩国颖川郡贵族其祖三代为韩丞相本姓姬。秦灭韩后,他图谋恢复韩国,结交刺客,在古博浪沙(在河南原阳东南)狙击秦始皇未遂,逃亡至下邳(今江苏睢宁北)。秦末农民起义中,率部投奔刘邦,不久游说项梁立韩贵族成为韩王,为韩申徒。以韩申徒之职率军协助平定关中,刘邦西入武关后,在峣下用计破敌;鸿门宴上帮助刘邦脱离险境;灞上分封时“为汉王请汉中地”。后韩王成被项羽杀害,复归刘邦,为

9、其重要谋士。楚汉战争期间,“长计谋平天下”,都为刘邦所采纳,提出不立六国后代,联合英布、彭越,重用韩信等策略,又主张追击项羽,歼灭楚军。汉朝建立,封留侯。见刘邦封故旧亲近,诛旧日私怨,力谏刘邦封夙怨雍齿,释疑群臣。刘邦曾赞其“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外,子房功也”。传见史记留侯世家、汉书张良传。“运筹帷幄之中,制胜于无形;子房计谋其事,无知名,无勇功,图难于易,为大子细。”这是司马迁为张良写的留候世家中对其简明的介绍,其中张良的形象、性格特点一目了然,让这个在历史的长河中永垂不朽的名字,进一步为人们所认识。史上说张良貌若女子,长得眉清目秀,文文静静,但这具弱小的身躯下所蕴藏的能量却是惊人的。他

10、谈吐有加,大方沉稳,使得一向喜欢作弄读书人的刘邦也对他恭敬自如,两人一拍即和,结为知之。正所谓的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同生共仇也许就应当像张良和刘邦一样吧。他在鸿门宴上临危不惧,虎口脱脸,使得他也列入了中华民族大智大勇者的光辉行列;他淡泊名利,杜门谢客,称病陷居,刘邦曾坦率的承认,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他不如张良,因此封张良“自择齐三万户”。当群臣正争功不已,张良却坚辞不受,只选了一个小小的留县,被封为留侯。“贪婪是人的本性”,我不记得谁说过这样一句话,但张良却把他贪婪的种子埋在他心中的冻土中,严严实实,使它发不出种子来。张良说过这样一段话:“家世相韩,及韩灭,不爱万金之资为韩报仇强秦,

11、天下震动,今以三寸之第三者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原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有人说这足以成为他一生最好的总结,更有人说这完全可以成为他的墓志铭。这不仅仅是像一个普通的成功者在叙述自己的一生,在字里行间,使我们更感悟到了一种精神和力量。史记中记载:“良尝间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

12、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 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这就是张良,一个有耐心,尊老爱幼,足智多谋的千古名人。 总之,张良的性格是积极面对人生,勇挑重担,处事果敢。对于形势判断准确,不在乎一时的得失。萧何亦是如此,见识不凡,智慧过人,器量如海。萧何的话毕竟有理,“知臣莫如主”。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有一定道理。为什么,这要从性格的

13、定义谈起。翻遍所有的普通心理学教科书,会发现这样的定义:性格是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的总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构成良好的性格品质,坏习惯构成不良的性格品质。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不良的行为习惯对人的未来发展当然有截然不同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讲,说性格决定命运是有一定道理的。好习惯是一笔财富,让我们从一点一滴做起,从现在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的性格,无论我们做什么,好习惯都会让我们受用终生。其实一个人的性格无所谓好坏,由此决定的命运也无所谓好坏,只能说一个人应该认清自己的天性,过最适合于他自己的生活,这对他而言是最好的生活,也是好命运。最后张良归隐了,萧何由于常年为汉室操劳,终于卧病不起,但他们都是为大汉王朝做出最多贡献的人,正所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让后人永远记住了这两个英雄人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