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视2新锐军事科技与武器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3460407 上传时间:2019-02-27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369.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夜视2新锐军事科技与武器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夜视2新锐军事科技与武器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夜视2新锐军事科技与武器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夜视2新锐军事科技与武器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夜视2新锐军事科技与武器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夜视2新锐军事科技与武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夜视2新锐军事科技与武器(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CH.3 夜视技术及其军事应用(2),孙子曰,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无形者隐身也,无声者静默也,当今制敌之道也!,第 6 课,(1)天基 美国先进防御支援计划(DSP)卫星,有镜头直径3.66m的望远红外探测系统,能在30内探测苏制(伊拉克、海湾战争)“飞毛腿”导弹发出的红外信息,提供早期预警。也可探测到来袭飞机的尾焰。,美20062007年启用SBIRSHIGH系统替代DSP,同时,还陆续发射24颗SBRISLOW卫星。 采用新技术的SBRISLOW系统,包括红外、可见光等多种探测设备,能提高系统探测能力,提高导弹发射点和射程中的位置报告精度;,3.4 夜视

2、技术的军事应用 3.4.1 机载(空基)、星载(天基)侦察预警,能为MD(反导)系统提供关键的中段跟踪与识别数据。此外它没有前沿部署地基探测器的风险遭到攻击或基地主权国的驱赶。,美国可能将SBRISLOW改置近地空间。2040km的近地空间,高于大多数天气现象发生的空域,气象平稳,却是一片未开垦的“处女地”,适合ISR平台飞航作战,且投入成本远远低于代价高昂的空间站和卫星运行的近地轨道。,(2)空基 美无人机侦察设备,白天利用电视传感,夜间利用前视红外传感,24小时全天时工作,并实时下传数据信息。,(3)战略侦察预警 当前主要手段为雷达、红外,一般同时配装两种设备,相辅相成。美国在地球同步轨道

3、上的预警卫星,构成全球监视网,其红外传感峰值响应2.7m。,3.4.2 机载导航瞄准技术,(1)概念,导航:将飞行器等运动物体,按最安全、最短时间和航程,从A地引导到B地,符合位置精度要求。,瞄准:使发射武器准确命中目标的辅助对准措施与行为。,(2)现状介绍 分类: 机载红外夜视技术装备有导航吊舱、瞄准吊舱两类,或综合体。同时装备的还有光电对抗吊舱。,特点: 以被动工作方式为主,保密性强,达到突然袭击效果。,导航吊舱/配备前视红外摄像机(有时加配地形跟踪雷达),用于昼夜飞行、为攻击发射导航。,瞄准吊舱/配备前视红外摄像机,激光指示器/测距仪等,用于目标搜索和捕捉,为红外、激光制导武器提供精确制

4、导和瞄准。,光电对抗吊舱/包括烟雾布撒器、红外曳光弹等,3.4.3 舰载观察、火控与告警技术 (1)舰艇的最大威胁掠海飞行的反舰巡航导弹,举例:美军夜间低空导航和红外瞄准系统LANTIRN,包括导航 AN/AAQ-13、瞄准 AN/AAQ-14两部分。驾驶员头盔显示器随其头部左右转动寻找对准目标时,红外摄像机镜头同步转动,获实时瞄准攻击效果。 海湾战争通过F-15上的LANTIRN,向伊拉克投射数千枚激光制导炸弹,最高精度0.9m。,舰载雷达探测掠海飞行目标的限制(板书图),)低空盲区,导致漏判 )镜像效应,导致错判 )海杂波使雷达屏画面模糊,导致降效,掠海飞行的反舰巡航导弹是舰艇的最大威胁,

5、必须引进被动红外、光电探测、搜索、跟踪、告警、指示和引导系统。,)如果敌是被动/无源探测雷达,拦截导弹为被动红外寻的制导导弹时,对其无能为力。,)若舰载远程长波雷达,分辨率不够,加上干扰,很难从攻击编队中发现导弹。,掠海飞行的反舰巡航导弹攻击范例 1982年英阿马岛战争,阿机发射飞鱼反舰导弹(法制),一举击沉英最新导弹驱逐舰“谢菲尔德”号。舰载雷达没有及时发现掠海飞行的导弹。 1987年波斯湾战争中,伊朗用飞鱼导弹击中美舰,死伤多人。舰载雷达同样未及时发现导弹。,(2)光电探测优于雷达之处,隐蔽性好:被动红外、电视侦察不发射信号;激光探测成像虽发射激光,因波束细,难于捕捉。, 抗干扰能力强:光

6、电不象电子设备易受扰, 电视、红外成像利于识别:一般雷达只显示点迹,成像雷达除外。,测距精度高:因激光波束细。,低空探测性能好:雷达存在近杂波淹没目标,(3)光电探距劣于雷达以10km计,从发现到射击56s(捕获2s,精跟踪12s,运算2s),弱反舰导弹速度3M.(1km/s),舰艇发射时10km远,大约4km处击中,保护舰船。若发现迟23s,就有被击中危险,(4)改进 一体化设计缩短延迟:美法合研SAMOS光电反导系统,模块化、搜跟射一体化,延迟缩至3s。, 多功能提高性能:美海军潜用86、90型德国“蔡司”光电桅杆,顶部装有红外热像仪、激光电视与测距、像增强器,侦察图像可传回基地。夜视与激

7、光测距综合运用,潜望镜露出水面0.51m,对护卫舰探距4006000m,误差5m (大西洋潜艇战) 。,3.4.4 陆上火控与驾驶目标的侦测、瞄准技术 (1)单向透明战场海湾战争多国部队坦克都配备有光电仪器、夜视器材。夜间可不开灯行驶,车长观察指挥,炮长瞄准射击。“米兰”反坦克导弹有红外瞄准具,夜间探距4km,识别1.52km,(2)反巡航导弹低空攻击虽雷达难于发现,但红外、电视、激光、雷达一体化,可探测、反制。 用烟幕投掷筒,在60m距离上形成对抗其光学侦察、攻击系统的烟幕墙。,3.4.5 成像制导技术应用 红外焦平面阵列凝视成像,用于跟踪、制导,大大优于过去的点跟踪制导,因为它可反映出目标

8、像的背景、来袭方向与目标各种细微特征,分辨率可提高到1毫弧(180/3.14)1040.0057。,3.5 夜视技术对作战的影响,在某种距离上,实现夜间单向透明接触作战;白天采用精制导武器、场外发射的非接触作战。握有全天时战场制胜权。,3.6 夜视设备的对抗措施 夜视技术是黑暗的克星,光电对抗技术又是夜视侦察、制导和火控技术的克星。,3.6.1 什麽是光电对抗? 在电磁频谱光谱段,用光电技术(设备)和战术(战术:如何协调运用诸种战场资源,加强作战效果,提高作战效率),进行军事抗争,包括光电侦察与反侦察、光电干扰与反干扰、摧毁与反摧毁等。,3.6.2 光电对抗战例 (1)光电假目标、烟/水幕海湾

9、战争美50攻击朝假目标发射;有的重要目标用水幕遮挡,直到摧毁了电厂停电、停水后,才发现它完好无损,(2)红外对抗越军苏制SAM7肩射红外导弹,,射程34.2km,射高502000m,装备后的头3个月击落美机24架,平均每三发击中一架。美采取3项措施,使其命中率大大下降:,红外曳光弹; 在敏感方位降低直升机红外辐射特征(冷却、异向喷射等); 改变飞行技术,低于150m超低高度作战,地空导弹难于攻击。(又如美制P-2V入侵中国),(3)1979年第4次中东战争苏改进SAM-7,阿方(埃叙)对以作战,20天击落以机105架:,在SAM-7寻的镜头加装红外滤光片,滤除曳光弹等无效热源的红外线辐射;,3

10、.6 夜视器材的弱点夜间观瞄的5个环节:目标、大气、仪器、观察者、目标照明入手找弱点 3.6.1 受设备物理规律限制,如大视场和分辨率不可兼顾,浓雾对光波损耗衰减大等。,(1)光学子系统易受激光损伤; (2)强光闪烁在成像面上形成光晕(电视采访现场有闪光灯亮时,电视画面被它的闪亮干扰变得模糊;夜过马路等),刺激人眼不能进行正常观察,以色列采取尾部喷油延长燃烧、拉长尾焰等措施,战机损失率大为减少。,将SAM-7装上装甲车,4或8发齐射,;, 加装微波雷达寻的器,成多功能一体化系统,万一红外寻的被干扰失效,雷达继续完成任务。,(3)受大自然、人工施放烟幕、水幕影响较大,作用距离大大缩短; (4)机

11、星载夜视设备凌空时间有限,视场、景深有限,空间分辨率低于白昼望远镜,尤其是高速运动目标更是如此,3.6.2 夜视设备感光波段受限,不如人眼 (1)色彩消失; (2)立体感消失; (3)目标轮廓模糊,不利识别; (4)各种夜视器材各在其特定波段使用。,3.6.3 人眼杆状细胞分辨率下降,色感消失,出现目眩等,3.7 光电对抗措施(P196197,图4.5),(归纳)3.7.1 对我被侦察目标:减弱光电特征,回避(机动、隐蔽等),欺骗(以假乱真),3.7.2 对敌信息传送通道:衰减,散射,阻断等,如烟幕、水幕、灰尘散射、遮断,3.7.3 对夜视器材探、伤、毁 探测夜视器材载机,激光灼伤、动能摧毁,

12、3.7.4 对敌观察者:盲、眩、乱 (1)强激光致盲:美试验绿激光在3.2km处,烧伤人眼视网膜,每脉冲100mj。,(2)背景置强光,致目眩;,(3)变换目标外部轮廓,增加被侦难度。 (4)非致命武器致人眼视神经功能紊乱。,3.7.5 对抗措施又刺激反对抗措施研制,无止境,作业: 3.5 什麽叫光电对抗?从夜间观瞄的5环节入手,光电对抗与反对抗有何主要措施? 3.6 举例说明夜视器材在技术性能和使用性能方面有何局限? 3.7 热成像仪既可夜间工作,又可日间太阳下工作,甚至探察出刚熄灭的野炊痕迹,解释其原理。 3.8 现代战争中,传统伪装、隐蔽和干扰方法,哪些不能使用,需改进?如何改进?(试举一例)。,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