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1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3460020 上传时间:2019-02-27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304.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1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1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1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1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1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1(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标 准 知 识 第 4 章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JPB4-1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步骤的示意图,步骤1 危险源辨识,步骤2 风险评价,步骤3 风险控制,新工艺 新物质 新厂区 危险源辨识新知识 OHS法规变化 ,JPB4-2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的步骤,业务活动分类,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判定风险是否可容许,必要时,制订风险控制措施,评审风险控制措施的充分性,JPB4-3 业务活动分类 -按厂界内、外的地理位置分类 -按生产或服务过程的不同阶段分类 -按主动性和被动性的工作分类 -按确定具体工作项目分类,JPB4-4 危险源的基本分类 -第一类危险源:

2、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 -第二类危险源: 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 失效的各种因素 物的故障 人的失误 环境因素,JPB4-5 危险源的其他分类 -按能量将危险源分为: 机械能 电能 热能 化学能、 放射能 生物因素 人机工程因素 -按GB/T13861-1992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代码 将危险源分为: 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 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 心理、生理性危害因素 行为性危害因素 其他 -GB6441-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将危险源分为 20种类型,JPB4-6 危险源辨识的方法 -询问、交谈 -现场观察 -查阅有关记录 -获取外部

3、信息 -工作任务分析 -安全检查表(SCL) -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HAZOP) -事件树分析(ETA) -故障树分析(FTA),JPB4-7 安全检查表 (SCL) -为系统地辨识和诊断某一系统的安全状况而事先拟好的 问题清单 -编制安全检查表的要求 1)了解系统的有关资料,包括系统或同类系统发生过的事 故、事故原因和后果,还要收集系统的技术文件 2)收集与系统有关国家标准、法规制度及公认的安全要求, 为检查表的编制提供依据 3)按系统的功能、结构或因素方法,逐一列出可能影响系 统安全性的因素,并列出清单 4)针对危险因素清单,从安全技术文件中,逐一找出对应 的安全要求及应达到的安全指标和应

4、采取的安全措施, 形成一一对应的系统检查表 5)可列入有关安全管理机构、安全管理制度方面的检查,JPB4-8 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HAZOP) -应用正确系统标准检查方法检查工艺过程和设 备工程的意图,以评价工艺和设备的误操作或 故障的潜在危险和其对整个工艺和设备的影响 后果 -检查方法步骤 1)对生产过程给予全面描述,对每部分进行系统 提问 2)发现偏离设计意图的现象是如何发生的,并确 定其偏离是否构成危险源特性或上升成危险源,JPB4-9 事件树分析(ETA) -从原因到结果的过程分析 -事件树分析是利用逻辑思维的规律和形式,分 析事故的起因、发展和结果的过程 -利用事件树原理对事故的发展

5、过程进行分析, 不仅可以掌握事故规律,还可以辨识导致事故 的危险源 -利用事件树分析事故的发生过程,是以“人、 机、物、环境”综合系统为对象,分析各环节 事件成功与失败两种情况,以预测系统可能出 现的各种结果,原料A输送系统示意图,ETA 案 例 示 例,原料A输送系统事件树,JPB4-10 故障树分析(FTA) -是根据系统可能发生的事故或已经发生的事故 结果,去寻求与该事故发生有关的原因、条件 和规律,并辨识系统中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危 险源或危险源特性 -故障树分析是严密的逻辑过程分析,分析中所 涉及到的各种事件、原因及其相互关系,需要 使用一定的符号予以表达,FTA 案 例 示 例,JP

6、B4-11 策划风险控制措施的原则 -完全消除危险源或风险 -降低或减少风险 -个人防护,JPB4-12 策划风险控制措施应考虑的因素 -如果可能,完全消除危险源或风险 -如果不可能消除,应努力降低和减少风险 -在可能情况下,使工作适合于人 -利用技术进步,改善控制措施 -保护每个工作人员的措施 -将技术管理与程序控制结合起来 -要求引入计划的维护措施 -在其他控制方案均已考虑过后,作为最终手段,使用个 人防护用品 -应急方案的需求 -预防性测定指标的监测控制措施是否符合计划要求,JPB4-13 风险控制措施的评审内容 -计划的控制措施是否能使风险降低到可容许的 水平 -在实施这些措施时是否会

7、产生新的危险源 -是否已选定了投资效果最佳的方案 -受影响的人员如何评价计划的预防措施的必要 性和可行性 -计划的控制措施是否会被应用于实际工作中,JPB4-14 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方法一 -是根据估算伤害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来对风 险进行分级,并进行风险控制的策划方法 -风险评价表,JPB4-15 风险控制措施策划表,JPB4-16 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方法二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一种定量计算每一种危险源所带来的风险的方 法 -计算公式: D=LEC “D”代表“风险值” “L”代表“发生事故的可能性”(0.1L10) “E”代表“暴露在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0.5E10) “C”代表“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1C100),JPB4-17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JPB4-18 暴露在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JPB4-19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JPB4-20 风险等级划分(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