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2018届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理科综合生物---精校解析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83408768 上传时间:2019-02-2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2018届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理科综合生物---精校解析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湖北省2018届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理科综合生物---精校解析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湖北省2018届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理科综合生物---精校解析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湖北省2018届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理科综合生物---精校解析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湖北省2018届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理科综合生物---精校解析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2018届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理科综合生物---精校解析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2018届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理科综合生物---精校解析Word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黄冈中学2018届5月份适应性考试理科综合试卷1.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植物缺乏镁元素不能合成各种色素B. 细胞膜、线粒体膜上均有运输葡萄糖的载体C. 内质网增大了细胞内的膜面积,有利于酶和核糖体的附着D. 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中的水解酶不会消化自体的细胞器【答案】C【解析】【分析】叶绿体色素包括类胡萝卜素、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包括叶黄素、胡萝卜素,叶绿素包括叶绿素a、叶绿素b,Mg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缺Mg会影响叶绿素的合成而影响光合作用;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其中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内质网能有效地增加细胞内的膜面积,其外连细胞膜,内连核膜

2、,将细胞中的各种结构连成一个整体,具有承担细胞内物质运输的作用;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吞噬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和病原体,并将其分解、消化,一部分物质被细胞重新吸收利用,一部分物质分泌到细胞外。【详解】镁是构成叶绿素的重要因素,因此缺镁会导致叶绿素不能合成,但是不影响其他色素的合成,A错误;葡萄糖的氧化分解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产生的丙酮酸可以进入线粒体,而葡萄糖不能进入线粒体,因此线粒体上没有运输葡萄糖的载体,B错误;内质网内链着核膜,外连着细胞膜,增大了细胞内的膜面积,有利于酶和核糖体的附着,C正确;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吞噬消化衰老、损伤的细胞器,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细胞的结

3、构和功能,明确不同的细胞结构具有不同的结构与功能,如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溶酶体含有大量的水解酶等。2. 下列有关物质进出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产生需要消耗ATPB. 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需要消耗ATP,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C. 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能通过有氧呼吸为主动运输提供能量D. 哺乳动物心肌细胞可以与外界环境直接进行物质交换,从而维持其正常的生命活动【答案】B【解析】【分析】小分子的运输方式:(1)被动运输:物质进出细胞是顺浓度梯度的扩散,叫做被动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自由扩散: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进出细胞的方式(如:O2);协助扩散:进出细胞的物

4、质借助载蛋白的扩散方式(葡萄糖进出细胞的方式);(2)主动运输:有能量消耗,并且需要有载体的帮助进出细胞的方式(小分子物质、离子)。大分子的运输方式为胞吞和胞吐:大分子颗粒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不需要载体但需要能量。【详解】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产生是钠离子内流形成的,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A错误;突触前膜通过胞吐的方式释放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的过程需要消耗ATP,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B正确;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中没有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只能进行无氧呼吸,C错误;哺乳动物心肌细胞必须通过内环境间接的与无机环境进行物质交换,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三种

5、方式及实例,能列表比较三者,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3. 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脂肪的鉴定实验可不使用显微镜B.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需要用到8%的盐酸C. 通过定期检测培养瓶中的酵母菌种群数量,可以建立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D. 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可用过氧化氢溶液和新鲜的肝脏研磨液【答案】D【解析】【分析】鉴定脂肪实验中,若观察的是子叶切片中的脂肪,则需要使用显微镜,若观察的组织样液则不需要使用显微镜;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用到8%盐酸,它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体中的DNA

6、和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数学模型是根据对研究对象所观察到的现象及实践经验,归结成的一套反映其内部因素数量关系的数学公式、逻辑准则和具体算法,用以描述和研究客观现象的运动规律;酶的活性受温度、pH等条件的影响。【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脂肪的鉴定实验可不使用显微镜,A正确;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8%的盐酸具有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等功能,B正确;通过定期检测培养瓶中的酵母菌种群数量,可以建立种群数量增长的S型增长曲线,属于数学模型,C正确;过氧化氢受热会加快分解,不宜用于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与掌握必修课本常

7、见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实验采用的仪器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4.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一种DNA病毒,可通过多种途径传染。研究表明肝炎患者的肝癌发病率比自然人群高,HBV与原发性肝癌密切相关。注射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最有效的方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HBV携带者一般是不需要注射乙肝疫苗的B. 接种乙肝疫苗后人体会产生相应抗体,该抗体可与病毒类的所有抗原结合C. 抗HBV的抗体也能和侵入肝细胞内的病毒特异性结合,阻止其增殖D. 第一次接触HBV时,由于体内没有相应的记忆细胞,因此只能发生非特异性免疫【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提供

8、信息分析,乙型肝炎疫苗进入人体后作为抗原可以引起机体发生一系列的反应,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储存在体内;当人体被乙肝病毒侵入时,刺激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浆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以对付病毒。【详解】HBV携带者体内已经发生过没有反应,产生了相应的记忆细胞和抗体,因此其一般是不需要注射乙肝疫苗的,A正确;抗体与抗原之间的结合具有特异性,接种乙肝疫苗后人体产生的抗体只能与相应的抗原结合,B错误;抗HBV的抗体是由浆细胞分泌的免疫球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浆、组织液和外分泌液,其不能进入肝细胞发挥作用,C错误;HBV初次进入人体时,会发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

9、握体液免疫的过程,了解疫苗的作用,明确接种疫苗产生的抗体只能专一性的对付相应的抗原,而对其他抗原不起作用。5.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自然界中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B.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C. DNA分子所有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称为基因突变D. 先天性愚型是一种遗传病,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染色体数目的异常【答案】D【解析】【分析】生物可遗传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在显微镜下不能观察,染色体变异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生物可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自然选择通过定向改变种群

10、的基因频率而使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进化。【详解】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A错误;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B错误;基因突变指的是DNA分子中发生的部分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C错误;先天性愚型是一种常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D正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生物的可遗传变异的种类及其概念,明确变异只是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决定生物进化的是自然选择。6. 图表示基因型为AaBBDd的某哺乳动物卵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的一个细胞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含2个染色体组B. 图中细胞只含6个DNA分子C. 若

11、上有A基因,上有a基因,则一定是已发生过基因突变D. 若最终形成的卵细胞的基因型为aBD,则该卵原细胞同时产生的3个极体的基因型理论上最可能是aBD、ABD、Abd【答案】A【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图中没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又因为图中细胞质是不均等分裂的,因此该细胞是次级卵母细胞。【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A正确;图中细胞的细胞核中有6个DNA分子,细胞质的线粒体中也含有少量DNA分子,B错误;根据题干信息已知该哺乳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Dd,若图中上有A基因,则理论上上应该也是A,而事实上出现

12、了a,可能的原因是发生了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C错误;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若最终形成的卵细胞的基因型为aBD,则同时产生的3个极体的基因型为aBD、Abd、Abd,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动物细胞减数分裂的过程,根据图中是否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的行为、细胞质的分裂方式等典型特征判断该细胞所处的时期。7. 景天科酸代谢,是许多肉质植物的一种特殊代谢方式,简称CAM。它们的绿色组织上的气孔夜间开放,吸收并固定CO2,形成以苹果酸(一种四碳化合物)为主的有机酸;白天则气孔关闭,不吸收CO2,但同时却通过光合碳循环将从苹果酸中

13、释放的CO2还原为糖。请回答下列问题:(1)夜晚多肉质植物能吸收CO2,_(填“能”或“不能”)合成C6H12O6,原因是_。(2)若晴朗白天突然降低环境中CO2浓度,多肉质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基本不受影响,说明多肉质植物白天所利用的CO2的来源是_。(3)某同学将多肉植物置于密闭容器内进行遮光处理,测定容器内CO2的增加量,并以单位时间内CO2的增加量作为该植物的呼吸速率。这种做法不合理,你认为原因是_(4)从进化角度看,这种特点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推测其生活环境的特点是_。【答案】 (1). 不能没有光照,光反应不能正常进行,无法为暗反应提供所需的ATP、H (2). 苹果酸(四碳化合物

14、) (3). 分解和细胞呼吸(呼吸作用)产生 (4). 因为多肉植物在遮光条件下进行细胞呼吸(呼吸作用)产生CO2,但同时也吸收CO2并固定在苹果酸(四碳化合物)中,所以以容器内单位时间CO2的增加量作为该植物的呼吸速率不合理 (5). 炎热干旱【解析】【分析】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光合作用可以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根据提供信息分析,景天科许多肉质植物绿色组织上的气孔能在夜间打开,吸收的二氧化碳经过一系列的反应生成苹果酸并储存在液泡中;而在白天气孔几乎完全关闭,苹果酸从液泡中运出并在酶的催化下生成二氧化碳,然后参与光合作用暗反应生成还原糖。【详解】(1)夜晚多肉质植物能吸收CO2,与五

15、碳化合物反应生成三碳化合物,但是没有光照,不能进行光反应产生ATP和H,因此不能将三碳化合物还原成C6H12O6。(2)多肉质植物白天气孔是关闭的,不会从外界环境中吸收二氧化碳参与光合作用,其光合作用利用的二氧化碳来自于苹果酸的分解和细胞呼吸。(3)根据题意分析,因为多肉植物在遮光条件下进行细胞呼吸(呼吸作用)产生CO2,但同时也吸收CO2并固定在苹果酸(四碳化合物)中,所以以容器内单位时间CO2的增加量作为该植物的呼吸速率不合理。(4)多肉质植物白天气孔关闭,说明其可能生活在炎热干旱的环境中,这种特点形成的自然选择的结果。【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光合作用的过程,明确题干植物白天不能吸收二氧化碳,但是可以利用夜晚吸收生成的苹果酸提供二氧化碳参与光合作用。8. 蓝莓果实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它不仅具有良好的营养保健作用,还具有防止脑神经老化、强心、抗癌软化血管、增强人机体免疫等功能。某研究小组开展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3)对蓝莓茎切段伸长的影响及生长素(IAA)对茎切段中乙烯(ACC)产量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