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ppt课件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83371746 上传时间:2019-02-27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2.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ppt课件(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诊治指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2006 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定义:,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 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代谢性骨病 (1994,WHO) 是以骨强度下降,骨折危险性增加为特点的骨骼系统疾病(2001,NIH美国国立卫生院),骨强度下降,骨脆性增加,定义:,骨强度反映了骨矿密度(70%)和骨质量(30%)两方面。,骨质量包括: 骨几何形态和微结构 骨重建和骨矿化 微损伤累积 骨的胶原与矿盐质量。,骨密度(BMD) :羟磷灰石的含量面积 (g/cm2),定义:,骨强度,骨质疏松症,骨质疏

2、松的分型,原发性OP :90%。 型:绝经后OP(PMOP)绝经后5-10年 型:老年性OP(SOP) 老人70岁以后,继发性OP:10% 继发于各种内分泌、肾脏、消化系统疾病,及药物,废用等。,特发性OP: 青少年,病因不明。,骨质疏松症的流行,目前全世界约2亿人患有骨质疏松,其发病率已跃居常见病、多发病的第七位。 在美国,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病人数已超过心肌梗死、脑卒中和乳腺癌的总和。 有学者预测,到2050年全球发生髋部骨折者,将有一半以上发生在亚洲地区。 根据WHO的诊断标准,我国50 岁以上妇女骨质疏松发病率为1/3, 80 岁以上妇女发病率为2/3。中国40008000万人患病,上海7

3、090万人患病。,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1.3亿60y,问题严重性!,问题严重性,髋部骨折2年内死 亡率25,问题严重性,死亡率增加,生活质量下降,经济负担加重,髋部骨折存活者50 终身残疾,疼痛,药物、手术、护理,病理生理,骨量的调控机制: 骨生长、骨建造(45岁):影响骨量的丢失率 骨质疏松主要原因:峰值骨量过低或骨丢失率过高。,T-score =0,骨量峰值,危险因素,临床表现,早期患者可以没有任何临床表现“悄然袭来” 。 其比较常见的症状有: 疼痛: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症,一般骨量丢失12%以上时即可出现骨痛。以腰背痛多见(80%)。 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日间轻,夜间和清晨加重,

4、仰卧时减轻,直立或久坐时加剧,活动用力时加重。新近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可产生急性疼痛,相应部位的棘突可有明显压痛及叩痛。,脊柱变形: 第11、12胸椎及第3腰椎,易压缩变形,使脊椎前倾,背曲加剧,形成驼背,同时身长缩短。,临床表现,骨折: 一般骨量丢失20%以上时即可发生骨折。 骨折多发生于轻度外伤和日常生活中。 脊椎、髋部、肱骨近端、桡骨远端、踝部、髌骨等部位都是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好发部位。 最常见的部位:髋部、脊椎和桡骨远端。,临床表现,脊椎骨折的发生率最高。,髋部骨折对老年患者危害最大。,肱骨近端、桡骨远端骨折约占老年人骨折的1/3。,临床表现,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主要并发症,诊断依据:,骨质

5、疏松症的诊断主要根据以下几个方面综合评价: 临床表现 骨密度检测 生化检测 影像学检测,诊断指标:,脆性骨折 有过脆性骨折即可诊断,?,脆性骨折的判断,指在无外伤或者轻微外伤情况下引起的骨折。,外伤严重性分类,骨密度检测方法,价值:测血压发现高血压、预测脑卒中 测血脂发现高脂血症、预测心肌梗死 1987年双能X线吸收法骨密度仪(DEXA)问世后,已被国际学术界公认为诊断骨质疏松的金标准,目前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所应用。 其他方法: SPA:单光子 SXA:单能X线 QCT:定量CT,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参照WHO推荐的诊断标准,基于DXA测定。,骨质疏松 骨量减少 正常骨量,4.5 3.5 2.5

6、 1.0 1.0 (T-score),同性别 同种族 健康成人,骨密度检测部位,轴心骨:临床推荐测量的部位是股骨颈和腰椎14 周围骨:跟骨、桡骨、掌骨等。缺乏询证根据,仅用于筛查。可以预测骨折危险。(BMD每下降1.0SD,骨折危险增加1.5倍),其他影象学检查(筛查),包括X光片、定量CT(QCT)、定量超声(QUS) 。,X光片 在骨质疏松性骨折定性定位诊断和骨质疏松症鉴别诊断有一定意义。 在骨量减低30%以上才有明显的表现,该方法只能定性,不能定量,不够灵敏,故对早期诊断意义不大。 但对没有临床症状的骨质疏松性脊椎骨折的发现是很有用的手段(腰痛加重、身高缩短) 。,其他影象学检查(筛查)

7、,定量CT(QCT): 可以选择性地评价皮质骨和松质骨骨量,但准确度及重复性稍差,受试者接受X线量较大,不易普及应用。 定量超声(QUS) : 可测定骨密度和骨强度,无统一的诊断标准,有参考价值,适合筛查。与DXA法相关性良好,操作简便、安全、经济,尤其妇女儿童。,骨密度测定的临床指征,F65y,M70y,危险因素0 F0 有脆性骨折史和/或脆性骨折家族史的成年人 性激素水平低下的成年人 X片提示骨质疏松改变者 接受骨质疏松治疗,监测疗效者 有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和/或药物史者,实验室检查,骨代谢的生化检测有助于:骨转换的分型、骨丢失速率及老年妇女骨折风险的评估、病情进展和干预措施的选择和评估。

8、骨形成指标:骨钙素、型前胶原扩展肽、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 骨吸收指标:尿羥脯氨酸、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尿吡啶并啉及脱氧吡啶并啉。,实验室检查,鉴别诊断: 血尿常规 肝肾功能 血糖、钙、磷 碱性磷酸酶 性激素 25(OH)Vit D PTH,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发病机理,原发I型、型骨质疏松症鉴别,防治策略,谁需要防治 & 防治目的,防治策略,药物治疗指征,防治骨质疏松药物,作用机制,增加骨密度 影响骨转换:抑制骨吸收 促进骨形成 改善骨质量 缓解骨痛:改善功能 其他作用:降低跌倒风险等,降低骨折率,治 疗基础策略,均衡膳食,户外活动,慎用影响骨代谢药物,避免嗜烟酗酒,防止跌倒措施,调整 生活方

9、式,治 疗基础策略,骨健康 基本补充剂,钙剂,维生素D,1000mg/d,绝经妇女、老年人,成年人:5ug/d,老年人:1020ug/d,药物治疗,钙剂 绝经妇女、老年人摄入推荐量1000mg/d 饮食钙含量: 400mg/d补充钙600mg/d 餐后11.5h或晚临睡前服用,第一代 无机钙,第二代 有机酸钙,第三代 有机钙,提高吸收率;减少副作用;复合补钙,钙 剂,第一代:碳酸钙钙尔奇D、盖天力、凯思立D等 碳酸氢钙善存等 第二代:葡萄糖酸钙葡萄糖酸钙 乳酸钙高乳钙 醋酸钙盖世宝 柠檬酸钙美信钙 第三代:复方氨基酸螯合钙乐力 甘氨酸钙南新钙 L-天门冬氨酸钙钙金 L-苏糖酸钙巨能钙,药物治疗

10、,活性VitD3 1(OH) VitD3及1、25(OH)2 VitD3(骨化醇和骨化三醇) 促进骨形成和矿化,增加骨密度,改善骨质量。 改善神经-肌肉的协调性,增加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 可以和其他抗骨质疏松药物联合应用。 注意补充钙剂并定期监测血钙、尿钙。 剂量和用法:骨化三醇 0.250.5ug. po . qd 骨化醇 0.250.75ug. po . qd,降低老年人跌倒风险!,药物治疗,双膦酸盐类阿仑膦酸钠(福善美、固邦、天可) 有效抑制破骨细胞活性,降低骨转换,增加骨密度。 可以显著降低椎体及髋部骨折发生危险(11.5Y) 剂量和用法:10mg/片,po.qd 70mg/片,po.

11、qw 正确的用法:早晨空腹,200ml清水送服,30分钟内不 能平卧和进食 不良反应:药物反流、食道溃疡、关节疼痛(补钙),近年发展静脉制剂!,注意:,服用双膦酸盐当日,早餐后不能服用钙剂。 鉴于双膦酸盐类轻度矿化抑制作用,骨折后至少停用3个月。 肾脏疾病(肌酐清除率30ml/min)者,慎用。 服用期间注意口腔卫生,避免口腔手术(拔牙等)。,药物治疗,降钙素鲑鱼降钙素及鳗鱼降钙素(密钙息、益钙宁) 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和数量,抑制骨吸收,增加骨量。 可以显著降低椎体骨折发生危险。 中枢性止痛作用(骨质疏松性骨折及骨肿瘤性疼痛) 剂量和用法: 密钙息:50IU,im .2-5次/周;鼻喷剂 200

12、IU /d 益钙宁:20IU,im .2-5次/周 不良反应:面部潮红、恶心、过敏、鼻粘膜刺激,若与活性VitD3加钙剂联合应用,疗效更为显著!,耐药性,降钙素的临床耐药性,降钙素使用1218月后可出现受体减少,药效降低,这种获得性降钙素抵抗的现象,称为“脱逸现象”,研究推测:间歇治疗可能减轻降钙素的耐药性问题。 鼻喷剂用药量少,可以减轻降钙素的耐药性,但是存在鼻腔用药生物利用度不稳定。,药物治疗,SERMs(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雷诺昔芬(易维特) 有效抑制破骨细胞活性,降低骨转换,阻止骨丢失。 预防和治疗女性PMOP,可显著降低椎体骨折发生率。 选择性作用雌激素靶器官,不增加乳腺癌和子宫

13、内膜癌危险。 剂量和用法: 易维特: 60mg. po . qd 不良反应:潮热,下肢痉挛,轻度增加静脉血栓危险,有静脉栓塞病史、血栓倾向者禁用!,药物治疗,雌激素类ERT、HRT(雌、孕激素补充疗法) 有效抑制骨转换,阻止骨丢失。 可降低OP骨折发生率,是防治女性PMOP的有效措施 。,有静脉栓塞病史、血栓倾向者禁用!,药物治疗,甲状旁腺激素(PTH)rhPTH(1-34) 促进骨形成增加骨密度,降低椎体和非椎体骨折风险。 适用于严重骨质疏松患者。 尚未上市 剂量和用法:,良好前景的骨质疏松防治新药!,疗效评估和监测,临床症状改善 骨密度升高 骨转换指标,骨密度检查随访,建议: 治疗后,每年随访一次,连续两年 疗效稳定可为两年一次 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半年一次,骨质疏松规范治疗药物的疗效,AMA:骨质疏松治疗中风险及获益的比较,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Managing Osteoporosis. May 2001. P.15-17,推荐规范治疗方案,骨质疏松药物治疗,Thank You,20.24.42.43,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学习愉快!,课件仅供参考哦, 实际情况要实际分析哈!,感谢您的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