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肺部感染与抗菌药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3300220 上传时间:2019-02-27 格式:PPT 页数:69 大小:6.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年肺部感染与抗菌药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老年肺部感染与抗菌药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老年肺部感染与抗菌药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老年肺部感染与抗菌药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老年肺部感染与抗菌药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老年肺部感染与抗菌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年肺部感染与抗菌药(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老年肺部感染 与抗菌药物的应用,北京医院 呼吸内科 李燕明,谁是老年人,发展中国家: 60 岁以上为老年人, 发达国家 :65 岁以上为老年人。 老龄化社会:65岁以上占总人口 7% WHO新的年龄划分标准 青年:44岁以下 老年:75-89岁 中年:45-59岁 长寿:90岁以上 准老年(老年前期):60-74岁,老年肺炎的流行病学,流行病学,老年肺炎分为三类: CAP(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NHAP( nursing home-acquired pneumonia) HAP(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 “Pneumoni

2、a is the special enemy of old age” “Pneumonia is the friend of the aged”,William Osler 1892,流行病学,肺炎是感染相关死亡的最常见原因; USA:肺炎列死亡顺位中列第6位,在老年人升至第4位。因肺炎死亡的患者89%为65岁以上的老年人; USA:1992年较1979年,65岁者因肺炎和流感死亡率增加44%,145.6/100 000 209.1/100 000 UK:25万CAP/年,其中67%为老年人。肺炎列死亡顺位第5位,其中95%为65岁以上的老年人;,ATS CAP guidelines 2001

3、,流行病学,肺炎的发病率:老年人群是青年人的20倍 往往是另一种致死疾病的晚期合并症 60岁以上尸检中有肺炎者45%(北京医院)。 “肺炎是老年人的自然终点 ”,肺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老年肺炎 发病机制和危险因素,发病机制,宿主因素 共性:适应能力减退,储备能力减少,抵抗能力下降。 免疫功能下降 ,基础肺脏功能下降 粘膜清除功能减退 有效咳嗽减少,隐性吸入增加 差异:遗传因素,慢性疾病,发病机制,环境因素: 家中:39% 养老院:20% 慢性病房:4060% 病原:寄植,相关危险因素,COPD 糖尿病 充血性心衰 肾功能不全 恶性肿瘤,冠心病 神经系统疾病 慢性肝病 支气管哮

4、喘,慢性的基础疾病main risk factor,住院的CAP老年患者6091%患一种或多种基础疾病,相关危险因素,口咽部寄植 吸入 粘液纤毛清除能力下降 养老院 宿主免疫防御机制受损 镇静催眠药物 近期住院 气管插管 留置胃管 吸烟、酗酒 基础健康状态不良 近期手术,老年肺炎的病理特点,北京医院资料,19932001:老年尸检239例,肺炎126例,检出率为52.7%。 肺炎作为主要疾病的为25例,检出率10.5%。 肺炎作为第二病理诊断即伴发性的有71例检出率29.7%。 肺炎作为第一和第二病理诊断的共有96例检出率40.2%。,老年肺炎的临床表现,不典型四个“I”,活动受限 Immob

5、ility 稳定能力下降 Instability 便失禁 Incontinence 意识障碍 Intellectual Inpairment 这组表现特别常见,几乎任何疾病都出现,多发生于基础疾病之上 原发肺炎的临床表现可不典型 常首先出现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症状 起病隐袭,病情进展快 病变吸收缓慢 易误诊和漏诊,临床表现特点,经典的吸入性肺炎 -Mendelsons综合征,一次急性吸入大量胃内容物,引起的化学性肺炎。 若将咽部寄居菌带入肺内,可导致以厌氧菌为主的继发性细菌感染。 神智不清时如全身麻醉、脑血管意外、酒精中毒、误服大量镇静剂等情况。,王厚东等. Chest 1998,114(5):

6、1496,Cough reflex in night,隐匿性吸入性肺炎,直接原因:咽喉功能减退或受抑制。 临床线索: 咳嗽和吞咽反射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 痰中P物质与对照组比明显减低。 直接证据:氯化碘111标记 老年肺炎者:肺部放射性增高71% 对照组:阳性率为10%。 危险因素:酗酒、镇静催眠药物、脑血管疾病、 食道功能减退、鼻饲,老年肺炎的X-线表现,老年肺炎的病原学特点,欧洲41项CAP病因学荟萃分析,致病菌 门诊(n=9) 住院(n=23) ICU(n=13) 肺炎链球菌 19.3 25.9 21.7 流感嗜血杆菌 3.3 4.0 5.1 军团菌 1.9 4.9 7.9 肺炎支原体

7、11.1 7.5 2 肺炎衣原体 8 7 金葡菌 0.2 1.4 7.6 卡他莫拉菌 0.5 2.5 G肠杆菌 0.4 2.7 7.5 病毒 11.7 10.9 5.1 不明原因 49.8 43.8 41.5,Eur Respir J 2002,20:suple 36,CAP特殊病原感染的危险因素,PRSP 65岁 3个月内应用内酰胺类抗生素 酗酒 免疫抑制性疾病 多种并发疾病 接触治疗中心的儿童,肠杆菌 养老院的老年人; 患有心脏病; 多种并发疾病; 最近应用抗菌药;,绿脓杆菌 结构性肺疾病(支扩) 激素治疗(强地松10mg/d) 广谱抗菌药治疗7天 营养不良,HAP 病原学,早期,中期,晚

8、期,1 3 5 10 15 20,链球菌,流感杆菌,金葡菌 MRSA,肠杆菌,肺克,大肠,绿脓杆菌,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入院天数,HAP病原分布,铜绿假单胞菌 21% 金黄色葡萄球菌 20% 其它革兰阴性杆菌 35% 念珠菌属 6%,Adapted from Crit Care Med. 1999;27:889.,2002年5地区肺链对青霉素的耐药性,1) 王辉,俞云松,刘勇,等.20022003年中国社区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的耐药性监测。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4,27(3):155-160,2002年5地区肺链对阿奇霉素的耐药性,1) 王辉,俞云松,刘勇,等.20022003年

9、中国社区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的耐药性监测。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4,27(3):155-160,S. aureus,Penicillin,1950s,Penicillin-resistant,S. aureus,Evolution of Drug Resistance in S. aureus,MRSA,VRE,Non-ICU Patients ICU Patients,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among Pathogens Causing Hospital-Onset Infections,Source: National Nosocomial Infecti

10、ons Surveillance (NNIS) System,3rd generation cephalosporin- 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Fluoroquinolone-resistant Pseudomonas aeruginosa,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among Pathogens Causing Hospital-Onset Infections,Source: National Nosocomial Infections Surveillance (NNIS) System,Non-ICU Patients

11、ICU Patients,老年肺炎的诊断,肺炎的临床处理方法,分级治疗,是肺炎 评价危险因素,评价:症状,实变体征,X-线,痰的分析,呼吸系统症状:发热,咳嗽,咳痰,胸痛,心悸,老年肺炎的诊断困难,临床表现不典型 辅助检查受限 微生物学方面,漏诊、误诊、过诊,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意识障碍 R30次/分 PaO260mmHg, PaO2/FiO2300 或需机械通气治疗 BP90/60mmHg 胸片双侧或多肺叶受累,或入院48小时病变扩大50% 少尿,20ml/h 或80ml/4h ,或出现急性肾衰需透析治疗,老年肺炎的治疗原则,治疗目的,个案治疗成功 避免和减少不良反应 抑制耐药产生 卫生经济

12、学,针对正确诊断的疾病 选用正确的药物 确定正确的用药剂量和 疗程,Right drug at the right dose for the right duration in the right disease,追 求,老年肺炎的治疗困难,缓慢吸收的肺炎 慢性细菌性肺炎 机化性肺炎 X-线阴性 多发小脓肿 真菌性肺炎,CAP的治疗,第二代或第三代头孢菌素或联合大环内酯类 内酰胺类/酶抑制剂或联合大环内酯类 新喹诺酮类 联合抗厌氧菌药物,HAP的治疗,早发 第二代或第三代头孢菌素 内酰胺类/酶抑制剂 喹诺酮类,晚发 抗绿脓的内酰胺类 喹诺酮类 氨基糖苷类 必要时加用万古,治疗的地区差异,幅员辽

13、阔,地区间差异巨大 经济发展不平衡 医院大小、层次分布差异 抗生素的种类来源差异 致病菌的流行病学特征在不同省市、医院及科室 均存在差异,没有万能的方案和指南,预防,流感疫苗 肺炎疫苗 改善脑血流,肺病医脑 改善咳嗽和吞咽反射,防治胃食道反流 减少口咽部菌量 其它增强免疫治疗 护理,老年人抗菌药物的应用,人体,细菌,抗菌药物,吸收,分布,代谢,排泄,不,良,反,应,耐,药,抗 菌 作 用,吞,噬,免,疫,感,染,人体、抗菌药物和细菌的相互关系,天然PG、PV 青霉素类 耐酶青霉素:甲氧西林、苯唑西林、氯唑西林 广谱青霉素: 氨基青霉素:氨苄、阿莫西林 广谱青霉素:哌拉、替卡、羧苄、磺苄 一代:

14、头孢唑啉、头孢拉定 -内酰胺类 头孢菌素 二代:头孢呋辛、头孢克洛 三代:头孢噻肟、曲松、哌酮、他啶 四代:头孢吡肟、头孢匹罗 头霉素类:头孢西丁、先锋美他醇 非典型 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美洛培南 -内酰胺类 单环类:氨曲南 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头孢哌酮/舒巴坦 AMO/CLA等,-内酰胺类临床使用最广泛的抗菌药物,头孢菌素分代比较,头孢菌素,第一代头孢特点: 抗菌谱:主要对革兰阳性菌、和部分阴性菌,如大肠杆菌、克雷白杆菌等,但对假单胞菌属、肠杆菌属和沙雷氏菌等无效。 对-内酰胺酶稳定性较差,小于第2、3代头孢。 对肾脏有一定毒性 第二代头孢特点: 对G+菌作用第1代头孢,

15、G-菌作用较强,但对绿脓杆菌无效。 肾毒性第1代头孢。,第三代头孢菌素,抗需氧G-菌谱最广,但失去了某些G+活性,如:链球及金葡等。 对肠道细菌活性很强; 某些制剂如:他定,能覆盖绿脓; 不能覆盖肠球菌。 不同药物相差较大:半衰期、抗绿脓活性、对ESBLs的稳定性,头霉烯类抗生素,厌氧菌 ESBL,三种酶抑制剂的比较, 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阿莫西林 / 克拉维酸 替卡西林 / 克拉维酸 氨苄西林/舒巴坦 头孢哌酮 / 舒巴坦 哌拉西林/ 他唑巴坦,单环类,以氨曲南为代表 绿脓杆菌在内的需氧革兰阴性菌的窄谱抗生素。 疗效与第三代头孢烯的头孢噻肟和头孢他啶相似。 其优点是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与青霉素和头孢菌素交叉过敏率极低。,碳青霉烯类,广谱、高效、耐酶 对绿脓杆菌在内的需氧G-杆菌,包括脆弱类杆菌在内的厌氧菌以及需氧G+菌 是有效的酶抑制剂,特别是对典型内酰胺产Ampc酶和ESBL酶耐药的革兰阴性杆菌尤为有效。 常作为混合感染或病原菌不明的严重感染的目标治疗或经验治疗 对MRSA、粪肠球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无效,对支原体、衣原体等非典型感染亦无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作用机制:抑制细菌蛋白合成和肽链的延伸 有很强的细胞内穿透作用。 抗菌谱: 革兰氏阳性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