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银行业》ppt课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3241759 上传时间:2019-02-26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6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球化银行业》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全球化银行业》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全球化银行业》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全球化银行业》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全球化银行业》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球化银行业》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球化银行业》ppt课件(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球化和管理,银行业,全球化的定义,全球化(globalization)一词,是一种概念,也是一种人类社会发展的现象过程。全球化目前有诸多定义,通常意义上的全球化是指全球联系不断增强,人类生活在全球规模的基础上发展及全球意识的崛起。国与国之间在政治、经济贸易上互相依存。全球化亦可以解释为世界的压缩和视全球为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已走过百年历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金融全球化已成为历史趋势并且成为现实。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在“二十一世纪论坛”上指出:“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金融全球化,发展中国家必须深化改革,趋利避害,循序渐进,逐步参与经济与金融全球化。” 在金融全球化趋势下,中国银行业必将

2、面临强烈的冲击,中国银行业如何制定全球发展战略,以使自己在金融全球化中趋利避害,加快发展自己,赶超发达国家,这一课题已刻不容缓地摆在我们面前。显然,对金融全球化的研究不仅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的必要性,1、商业银行实施跨国经营是国际银行业发展的主流趋势。 当今世界,各国银行已成为世界金融活动的主体,伴随着世界经济贸易的迅速发展,银行推动和扩大了资本的国际流动,这种金融业大融合的趋势给发展中国家金融业跨国经营提供了良好的契机。特别是近几年世界性资金供求矛盾加剧,西方银行为达到8%的资本充足率而收缩信贷,使国际融资领域出现局部“真空”,在客观上也给中国

3、银行业跨国发展创造了一个很好的环境。,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的必要性,2、商业银行国际化是现代化的基本要求。 在金融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在引进市场机制方面中国银行业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但仍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为此必须走国际化的道路,通过与国际经融市场联系,与国际惯例衔接来促进我国金融现代化的早日实现。,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的必要性,3、商业银行国际化是提高我国银行业的国际地位 增强国际竞争能力的客观要求。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特别是人民币成为完全自由兑换的货币后,外资银行可经营人民币业务,将和我国银行处于同等竞争地位。外资银行进一步介入中国金融业,他们将以其雄厚的资金,先进的技术,

4、优质的服务,科学的管理显示咄咄逼人之势,这对中国金融业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也是中国银行业前进的动力。,银行业国际化发展现状 1. 中资银行业金融机构海外发展情况 2011年,中国银行业审慎稳妥推进机构海外布局,拓展业务范围。中国工商银行新设孟买分行等11家海外分支机构;中国农业银行伦敦代表处和首尔代表处升格为伦敦子行和首尔分行的申请已获当地监管当局批准;中国银行新设12家海外分支机构,其中伊斯坦布尔代表处的设立进一步覆盖了海外空白地区;中国建设银行新设莫斯科代表处等2家海外分支机构;交通银行新设胡志明市分行等4家海外分支机构。 2.外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华业务发展情况 截至2011年底,45个国家

5、和地区的181家银行在华设立209家代表处;14个国家和地区的银行在华设立37家外商独资银行(下设245家分行)、2家合资银行(下设7家分行,1家附属机构)、1家外商独资财务公司;26个国家,和地区的77家外国银行在华设立94家分行(见表1)。外资银行在我国27个省(市、区)50个城市设立机构网点,较2003年初增加30个城市。同时,共有6家外资法人银行分行获准在其所在城市辖内外向型企业密集市县设立支行。 截至2011年底,35家外资法人银行、45家外国银行分行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25家外资法人银行、25家外国银行分行获准从事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业务,5家外资法人银行获准发行人民币金融债。,资料来

6、源: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11年报,截至2011年底,在华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资产总额(含外资法人银行和外国银行分行2.15万亿元,同比增长23.60%(见表2);各项存款余额1.32万亿元,增长25.27% ;各项贷款余额9,785亿元,增长7.10% ;流动性比例69.53% ;实现税后利润167.3亿元;不良贷款率0.41% ;外资法人银行资本充足率18.83%,核心资本充足率18.38%。,银行在全球化进程中出现出现的问题,1、参与国际竞争力不足 主要表现为盈利能力低,风险控制力不高,创新力缺乏等几个方面。财务信用评级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我国银行的竞争力水平。据穆迪公司对我国四大银行

7、近年来的财务信用评级,中行最高为D-,工行和建行同为E+,农行最低为E。该评级反映了我国银行财务疲软,部分业务素质较差,经营环境不稳定并具有风险。,2、缺乏全球布局的宏观规划,网点地理分布不合理 我国的商业银行,除中国银行外,在扩张中往往将海外业务作为国内业务的补充,没有树立跨国经营的观念。其结果就导致了在海外业务的发展中,缺乏长久的,全局性的宏观规划,这一方面使得银行海外业务在全部业务中所占的比重较小,另一方面也使海外业务的拓展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就中国银行来看,中行已经在世界27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549家分支机构。这无论在地域广度还是在机构的数目上都达到了相当水平。带上这些机构都集中分布在我

8、国周边地区,其中港澳台地区就占去了中国银行全部海外资产的79.3%。而在欧洲,北美,南美和亚太地区只占到了5.9%。,3、我国银行所设置的海外机构层次较低 一方面,能行使全部银行功能的分行,子行数目较少(切集中在亚太地区)大多是代表处,只能行使沟通信息,联络服务的作用。跟其他国家的跨国银行相比差距较大。另一方面,所经营业务的层次也比较低。我国跨国银行主要是为国内企业和本国跨国公司的生产和贸易提供一般的经营服务,办理的多是传统业务,在欧洲货币市场上不活跃,缺乏专长特色服务。这与日益走向全能化的国际跨国银行相比,我国银行形势不容乐观。,4、海外拓展各自为政,银行间缺乏配合,相互脱节 随着国际银行业

9、竞争的加剧啊,世界上许多银行走上了通过规模化和集团化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道路。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各商业银行在跨国经营中往往单打独斗仅从自身需要出发确定拓展计划;银行间,银企间严重分割,缺乏配合。这对整个中国银行业而言造成了一定的重复,缺乏长远眼光和全局部署。我国商业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本来就弱,在购并风卷全球的今天更是相形见绌。不注意联合只能让自己势单力薄,举步维艰。,5、政府的指导和扶持不足,银行跨国经营缺乏外部支持 6、人才缺乏,适合跨国银行经管理的人才短缺 许多国际知名的跨国银行往往聚集了世界各地的优秀人才。而我国的跨国银行无论在现有人员水平上,还是后备人员力量上都有很大的差距,从而

10、成为我国银行国际化的桎梏。,原因分析,1、商业银行以营利为目的,我国银行系统长期以来都是以赚取存贷利差作为主要盈利业务。因此导致我国商业银行参与国际的竞争力不足。 2、跨国经营意识薄弱 3、在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不得在境内从事信托投资和股票业务,不得对非银行机构和企业投资,不得投资于非自用不动产。这就间接导致了我国银行所设置的海外机构层次较低,竞争力薄弱的问题。,4、我国商业银行在所有制结构上衣国家独资或控股的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同时发展一定数量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因此政府的指导和扶持也会对银行造成影响。 (1)宏观调控不力 (2)法制不健全 (3)体制上尚未实现与国际惯例接轨 (4)政府倾斜的

11、缺陷,应对全球化的策略 一、加快银行体制改革步伐,尤其加快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改革,尽快建立我国现代的商业银行制度。与此同时,要加快国有企业的改革,尽快减轻并最终卸下银行的妸历史包袱。 二、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利率市场化将对我国银行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产生重要影响。我们的目标是建立以中央银行利率为基础、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的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市场利率体系。 三、进一步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随着我国金融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银行的外汇业务与对外经营业务也与日俱增,受国外市场的影响也会增大,对汇率的灵活性要求更高。,应对全球化的策略: 四、加快

12、银行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加快建立全新的与国际接轨的激励机制,使其与银行的市场化和现代化改革相一致。 五、加大金融创新 的力度,积极运用高新技术武装我国银行业。银行业的创新包括制度、机构、市场与工具的创新,增强银行业的竞争力。 六、加快完善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的进程,在条件成熟时允许银行机构全面直接进入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 七、适应金融全球化与我国银行市场化改革步伐,加强金融管理当局综合协调的监管能力。,案例一:中国工行的国际化道路,走出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的国际化发展道路 从1992年设立第一家境外机构新加坡代表处起步,到2011年末工行已建成覆盖33个国家和地区、由239家境外机构组成的牌照完备、

13、运营高效、服务优良的全球网络,并通过持有南非标准银行集团20%股权实现了战略布局非洲大陆。作为海外经营网络的重要补充,代理行网络从1992年覆盖60个国家和地区的208家银行,发展到今天覆盖136个国家和地区的1553家银行。这期间,工行抓住两次“危”中之“机”,实现了海外机构建设的跨越式发展。2000年以前把握亚洲金融危机后的有利时机,以自主申设机构为主,快速进入了韩国、日本等周边市场和德国、卢森堡等欧洲市场。20002006年,在申设机构基础上逐步开展并购,先后多次对港资银行与欧资银行进行并购整合,打造了在港经营旗舰工银亚洲,开创了中资银行境外资本运作的先河。2006年以来,工行依托股改上

14、市后日益增强的整体实力,积极稳妥地实施自主申设。与战略并购并举策略,实现海外机构布局的跨越。,进入21世纪以来,工行境外机构的竞争发展能力有了显著提升。境外机构总资产从2000年的36亿美元增至2011年的1320亿美元,拨备后利润从3400万美元增至13亿美元,除个别当年新设机构外,其他境外机构均实现盈利,境外机构资产和利润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9%左右;资产质量稳定改善,不良资产率从2001年的4.49%降至2011年的0.19%。 2011年,工行境外机构净资产收益率(ROE)平均为12.4%,回报水平超过一些欧美大银行;人均资产1.4亿元人民币,人均净利润87万元人民币,超过全行平均水平,

15、体现出较高的经营效率。,中国工商银行国际化发展的成功经验,1.坚持与中国经济全球化进程相匹配的国际化战略 2.坚持自主申设与战略并购并举的国际化战略 3.坚持稳健审慎的国际化战略 4.坚持科技引领的国际化战略 5.坚持业务发展、文化建设与社会责任统筹的国际化战略,案例二:爱尔兰联合银行的国际化,爱尔兰联合银行是一家国际化程度很高,并在国际化进程中取得很大成功的跨国商业银行。如按国际化程度的大小来排列,爱尔兰联合银行位于爱尔兰商业银行的第一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各国放松了对金融业的管制,国际大银行开始加快在其他国家设立分支机构,或通过并购迅速占领国际市场,构建了全球化的业务网络。爱尔兰联合银

16、行适应全球化的趋势,不断进行银行的国际化业务扩展,银行的跨境业务活动不断增长,跨境银行的贷款在银行总贷款中的份额持续增长,银行的境外利润占全部利润来源的比例越来越高。而爱尔兰联合银行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恰恰得益于其国际化经营,该行国际化的成功是建立在合理的动因、丰富的经验、行之有效的扩张策略及其比较优势之上。爱尔兰联合银行的国际化进程可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从1973年起,爱尔兰联合银行就已经开始在国外经营,主要是扩展其在美国和欧洲的业务。,一、爱尔兰联合银行国际化的动因 1.国内原因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爱尔兰经济加快发展。鉴于欧洲大陆即将发生的变化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爱尔兰政府认识到爱尔兰联合银行国际化的重要性,从政策上支持具有实力的爱尔兰联合银行跨国经营。爱尔兰政府认为:根据本国资源不足的特点,只有发展高科技产业,加大引进外资才能振兴爱尔兰经济。而这一具有战略眼光的规划在90年代和新千年前的10年,爱尔兰经济出现高速发展的事实中得到了体现。1994-1997年爱尔兰GDP年均增长7.7%,1998-2000年年均增长10%,成为欧盟成员国中经济增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