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下考试范围总结

上传人:n**** 文档编号:83159355 上传时间:2019-02-2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3.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概下考试范围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毛概下考试范围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毛概下考试范围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毛概下考试范围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毛概下考试范围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毛概下考试范围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概下考试范围总结(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1.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为什么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1)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2)改革不是对原有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它既包括经济体制又包括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体制,既涉及生产力又涉及生产关系,既涉及经济基础又涉及上层建筑,既包括体制层面又包括思想观念层面。3)从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来说,从政策的重新选择、体制的重新构建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从由此引发的社会生活和人们观念变化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改革是一场伟

2、大的革命。2.如何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目标任务?1.重大意义:极大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解放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和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难题,更好地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改革开放最重要的是坚持党的领导,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2.目标任务:(1)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立足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3)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4)要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

3、体制改革。3.怎样理解必须全面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1)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最核心的是在改革中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是领导的倡导者、推动者、领导者,改革能否顺利推进,关键取决于党,取决于党的领导。(2)全面深化改革涉及方方面面,涉及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涉及许多重大关系的协调和处理。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把握改革的正确方向,形成攻坚克难的强大力量。(3)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发展作出的历史性贡献。4.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1)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是我国社会主义现

4、代化建设的三个重要支点。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它们三者紧密联系,相互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2)必须正确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把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保持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5.如何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1)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要正确把握对外开放面临的新形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扩大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2)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要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

5、放型经济体系。处理好扩大对外开放和坚持自力更生的关系,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础上,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3)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要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竞争的新优势。培育产业综合新优势,培育扩大开发深度和广度的新优势,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规则和标准制定的新优势。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1)内容: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2)原因: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第二,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够发达,发展也很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

6、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3)意义:实践充分证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 能够发挥多种所有制的优势,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巨大的优越性。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1)内容: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2)原因:第一,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社会主义之所以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第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其必要性。由于存在多种所有制

7、经济,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才能被充分有效的利用。(3)意义: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最广泛最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3、如何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1)含义: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2)措施:第一,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要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要以规范经营决策,提高企业效率、增强企业活力和承担社会责任为重点,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第二,努力寻找能够极大

8、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要根据社会化生产规律的要求,采取多样化的经营方式和资产组织形式,使国有经济在更大的范围里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4、如何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1)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是发展理念变革、模式转型、路径创新的综合性、系统性和战略型转变。(2)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3)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4)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9、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5、如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1)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围绕产业发展需求部署创新链,完善科技有效支撑引领产业发展的机制。(2)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立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是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应用的主体,完善市场导向的创新格局。(3)进一步优化创新环境。积极研究制定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有关政策措施。(4)进一步扩大科技合作。立足全球视野和国际眼光,加快国际科技资源流动和重组,在开放合作中提高我国产业技术水平和科技实力。6、如何正确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为什么坚持走中特政治发

10、展道路?)第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第二,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第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与人民民主、党的领导是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总之,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实践之中,决不能把它们分割开来或对立起来。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

11、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7、如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1)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他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必须毫不动摇的坚持、巩固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它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党制度,也是当代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3)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它是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体现了我国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合作、和共同繁荣的原则,是党和各族人民的一个伟大创举。(4)坚持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广大人民在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力

12、。8、为什么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第一,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它同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是完全一致的,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第二,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根本保证。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础,社会主义法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保障。第三,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发展。第四,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依法治国就是要依靠法治来协调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实现国家长治久安。9、

13、如何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依法治国)的总目标?(1)依法治国含义: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2)目标: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3)存在问题:在我国现阶段,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和违法不究的现象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4)依法治国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和违法必究。(5)途径:一是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二是深化行

14、政体制改革;三是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四是优化司法职权配置;五是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10、如何推进政治体制改革?(1)政体改革总体要求: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2)政体改革基本原则:一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二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健全民主制度;三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不断推进科学立法;四坚持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推进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3)政体改革目标: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

15、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4)政体改革任务:第一,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第二,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第三,发展基层民主。11、怎样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任务和内容:坚持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2、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相互关系和意义?(1)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2)相互关系:1)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3)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4)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3)意义:在当前经济政治体制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