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广东省届高三高考信息卷物理试题1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830970 上传时间:2017-05-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广东省届高三高考信息卷物理试题1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精编]广东省届高三高考信息卷物理试题1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精编]广东省届高三高考信息卷物理试题1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精编]广东省届高三高考信息卷物理试题1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精编]广东省届高三高考信息卷物理试题1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广东省届高三高考信息卷物理试题1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广东省届高三高考信息卷物理试题1 Word版含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 广东高考执信中学物理信息卷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4 分,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要求)13、 如图,当风水平吹来时,风筝面与水平面成一夹角,人站在地面上拉住连接风筝的细线。则A空气对风筝的作用力方向水平向右B地面对人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C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大小等于人和风筝的总重力 D风筝处于稳定状态时拉直的细线可能垂直于风筝面14、如图所示,自动卸货车始终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车厢在液压机的作用下, 角逐渐增大且货物相对车厢静止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货物受到的摩擦力减小B货物受到的支持力不变C货物受到的支持力对货物做正功D货物受到的摩擦力对货物做负功15、速率相

2、同的电子垂直磁场方向进入四个不同的磁场,其轨迹如图所示,则磁场最强的是( )16、某压力锅的结构如图所示,盖好密封锅盖,将压力阀套在出气孔上,给压力锅加热,当锅内气体压强达到一定值时,气体就把压力阀顶起假定在压力阀被顶起时,停止加热此后对锅内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体要吸热B外界要对气体做功C气体的分子平均动能将增大D气体的内能将减小二、双项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30 分。有 2 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得 6 分,只选 1 个且正确得 3 分,错选、不选得 0 分)17、 利用光电管研究光电效应的实验电路如图所示,用频率为 v0的可见光照射阴极 K,电表中有电流通

3、过,则( )A只用紫外光照射 K,电流表中不一定有电流通过B只用红外光照射 K,电流表中不一定无电流通过C频率为 v0 的可见光照射 K,变阻器的滑片移到 A 端,电流表中一定无电流通过D频率为 v0 的可见光照射 K,变阻器的滑片向 B 端滑动时,电流表示数可能不变18、如图,有一面积为 S,匝数为 N 的矩形线圈绕 OO轴在磁感强度为 B 的匀强磁场中以角速度 匀速转动。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电流表测的是最大值B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表达式为 tBSesinC P 向上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变大D P 向上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变小19、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经过 115 小时 32 分钟

4、的太空飞行,绕地球飞行 77 圈,飞船返回舱终于在 2005 年 10 月 17 日凌晨 4 时 33 分成功着陆,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安全返回。已知万有引力常数 G,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g,地球的半径 R,神舟六号飞船太空飞行近似为圆周运动。则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 )A可以计算神舟六号飞船绕地球的太空飞行离地球表面的高度B可以计算神舟六号飞船绕地球的太空飞行的加速度C飞船返回舱打开减速伞下降的过程中,飞船中的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D 飞船点火发射的过程中,飞船中的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20、有一种测量人体重的电子秤,其原理图如图中的虚线所示,它主要由三部分构成:踏板、压力传感器 R(是一个阻值可随

5、压力大小而变化的电阻器)、显示体重的仪表 G(实质是理想电流表)设踏板的质量可忽略不计,已知理想电流表的量程为 3A,电源电动势为 12V,内阻为 2,电阻 R 随压力变化的函数式为 R =300.02F(F和 R 的单位分别是 N 和 )下列说法正确是A该秤能测量的最大体重是 1400NB该秤能测量的最大体重是 1300N C该秤零刻度线(即踏板空载时的刻度线)应标在电流表G 刻度盘 0.375A 处D该秤零刻度线(即踏板空载时的刻度线)应标在电流表G 刻度盘 0.400A 处21、图示为某探究活动小组设计的节能运动系统。斜面轨道倾角为 30,质量为 M 的木箱与轨道的动摩擦因数为 36。木

6、箱在轨道端时,自动装货装置将质量为 m 的货物装入木箱,然后木箱载着货物沿轨道无初速滑下,与轻弹簧被压缩至最短时,自动卸货装置立刻将货物卸下,然后木箱恰好被弹回到轨道顶端,再重复上述过程。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mM Bm2MC木箱不与弹簧接触时,上滑的加速度大于下滑的加速度D在木箱与货物从顶端滑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三、非选择题34. (1)DIS 实验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的实验两组学生用 DIS 实验系统研究用轻绳拴着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第一组同学通过数据采集器采集小球运动半周内的 A、B、C、D、E 五个位置的数据,选择以图

7、象方式显示实验的结果,所显示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图象的横轴表示小球距 E 点的高度 h,纵轴表示小球的重力势能 EP、动能 EK 或机械能 E(选 E 点所在水平面为参考平面) 在图乙中,表示小球的重力势能 EP 随高度 h 变化关系的图线是_(选填“I”或“” ) ;根据图乙中数据,在答题纸的图中画出小球的机械能 E 随高度 h 变化关系的图线;根据所作图线判断小球在这半周内处于_ 阶段(选填“上升”或“下降” )第二组同学通过放在圆心处的力传感器得出绳上拉力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部分截图如图丙所示图中的 a 点或 c 点对应小球运动到_位置(选填“最高”或“最低” ) ;由图丙可知,绳上接力大小

8、不断随时间变化,在 ab 阶段绳上拉力差的最大值略大于bc 阶段绳上拉力差的最大值,其原因是_G压力传感器踏板R(2)某同学在探究规格为“6V,3W”的小电珠伏安特性曲线实验中:在小电珠介入电路前,使用多用电表直接测量小电珠的电阻,则应将选择开关旋至_档进行测量。 (填选项前的字母)A.直流电压 10V B.直流电流 5mA C.欧姆 100 D.欧姆 1该同学采用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测量。图中 R 为华东变阻器(阻值范围 020 ,额定电流 1.0A) ,L 为待测小电珠,V 为电压表(量程 6V,内阻 20k ) ,A 为电流表(量程 0.6A,内阻 1 ),E 为电源(电动势 8V,内阻不

9、计) ,S 为开关。在实验过程中,开关 S 闭合前,华东变阻器的画片 P 应置于最_端;(填“左”或“右” )在实验过程中,已知各元器件均无故障,但闭和开关 S 后,无论如何调节滑片 P,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总是凋而不零,其原因是_点至_点的导线没有连接好;(图甲中的黑色小圆点表示接线点,并用数字标记,空格中请填写图甲中的数字,如“2 点至 3点”的导线)该同学描绘出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示意图如图乙所示,则小电珠的电阻值随工作电压的增大而_。 (填“不变” 、 “增大”或“减小” )35如图所示,两根光滑的长直金属导轨 MN、PQ 平行置于同一水平面内,导轨间距L=0.2m,导轨左端接有“0.

10、8V,0.8W的小灯泡,导轨处于磁感应强度为 B1T、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长度也为 L 的金属导体棒 ab 垂直于导轨放置,导轨与导体棒每米长度的电阻均为 R0=0.5,其余导线电阻不计。今使导体棒在外力作用下与导轨良好接触向右滑动产生电动势,使小灯泡能持续正常发光。(1)写出 ab 的速度 v 与它到左端 MP 的距离 x 的关系式,并求导体棒的最小速度 vmin;(2)根据 v 与 x 的关系式,计算出与表中 x 各值对应的 v 的数值填入表中,然后画出 v-x图线。 ABC DOP QLR36. 如图所示的轨道由半径为 R 的 1/4 光滑圆弧轨道 AB、竖直台阶 BC、足够长的光

11、滑水平直轨道 CD 组成小车的质量为 M,紧靠台阶 BC 且上水平表面与 B 点等高一质量为m 的可视为质点的滑块自圆弧顶端 A 点由静止下滑,滑过圆弧的最低点 B 之后滑到小车上已知 M=4m,小车的上表面的右侧固定一根轻弹簧,弹簧的自由端在 Q 点,小车的上表面左端点 P 与 Q 点之间是粗糙的,滑块与 PQ 之间表面的动摩擦因数为 ,Q 点右侧表面是光滑的求: (1 )滑块滑到 B 点的瞬间对圆弧轨道的压力大小(2 )要使滑块既能挤压弹簧,又最终没有滑离小车,则小车上 PQ 之间的距离应在什么范围内?(滑块与弹簧的相互作用始终在弹簧的弹性范围内)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题目 13 14 1

12、5 16答案 B C D D二、双项选择题题目 17 18 19 20 21答案 BD BC AB AC BC三、非选择题34(1 );如图所示; 上升;最低;有空气阻力(2)D 左 1, 5 ; 增大。35. 解析:(1)解:通过小灯泡的电流 (2 分)ab 杆电动势: (3 分)(2 分)导体棒的最小速度 (1 分)(2) (10 分 各 5 分) x/m 0 0.5 1 1.5 2v/ms-1 4.5 7.0 9.5 12.0 14.536.解:(18 分)(1 )设滑块滑到 B 点的速度大小为 v,到 B 点时轨道对滑块的支持力为 N,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2 分)2mgRv滑块滑到

13、B 点时,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2 分)2vNmgR联立式解得 N3mg (1 分)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滑块在 B 点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 (1 分)3g(2 )滑块最终没有离开小车,滑块和小车必然具有共同的末速度设为 u,滑块与小车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有 (2 分)()mvMu若小车 PQ 之间的距离 L 足够大,则滑块可能不与弹簧接触就已经与小车相对静止,设滑块恰好滑到 Q 点,由功能关系有 (2 分)221()gmu联立式解得 (2 分)45RL若小车 PQ 之间的距离 L 不是很大,则滑块必然挤压弹簧,由于 Q 点右侧是光滑的,滑块必然被弹回到 PQ 之间,设滑块恰好回到小车的左端 P 点处,由功能关系有 (2 分)2212()mgvMmu联立式解得 (2 分)5R综上所述并由式可知,要使滑块既能挤压弹簧,又最终没有离开小车,PQ 之间的距离 L应满足的范围是 (2 分)24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