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广东省湛江市普通高考测试题(一)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830969 上传时间:2017-05-1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广东省湛江市普通高考测试题(一)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精编]广东省湛江市普通高考测试题(一)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精编]广东省湛江市普通高考测试题(一)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精编]广东省湛江市普通高考测试题(一)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精编]广东省湛江市普通高考测试题(一)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广东省湛江市普通高考测试题(一)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广东省湛江市普通高考测试题(一)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湛江市 2016 年普通高考测试题(一)文综历史试题24热播电视剧芈月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芈月的儿子赢稷在位时期,周赧王号令六国诸侯临时组建了一支 6000 人的队伍,等到了约定出兵的日子,韩、赵、魏自顾不暇,齐国不予理睬,最终勤王不成。 ”这一情节充分表明A天子权力开始削弱 B贵族政治彻底瓦解C分封制受到冲击 D宗法制度遭到破坏【知识点】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试题解析】 “勤王不成”一事,不能说明周天子权力削弱的开始,故 A 项错误;贵族政治以血缘为纽带,材料未涉及血缘问题,故 B 项错误;分封制下,诸侯对天子有随从作战的义务,而材料“勤王不成” ,故 C 项正确;宗法制也以血缘

2、为纽带,故 D 项错误。【答案】C25汉武帝一方面选派董仲舒出任江都易王刘非的国相,让其致力于以德教化民众;另一方面又重用张汤,鼓励其以严刑酷法治理长安。这反映了汉武帝时期A法家思想的重新崛起 B君相之间矛盾尖锐C封国威胁了专制皇权 D儒法思想并行发展【知识点】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试题解析】根据材料“一方面选派董仲舒让其致力于以德教化民众” ,并非独重法家,故 A 项错误;材料未体现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故 B 项错误;“重用张汤,治理长安” ,长安并非封国,故 C 项错误;根据材料“一方面以德教化民众;另一方面以严刑酷法治理长安” ,可见儒法并施,故 D 项正确。【答案】D26王守仁认为, “

3、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天理” ;“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 ”王守仁的话A强调了“知行合一”的重要性 B反映了因果报应源于良知C体现了“格物致知”的实践论 D体现了天理良知自在人心 【知识点】宋明理学【试题解析】材料未体现“行”的一面,故 A 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因果报应,故 B 项错误;“格物致知”属于程朱理学,故 C 项错误;根据材料“故良知即天理” “心自然会知”可知天理良知,是人内心本来具有的,故 D 项正确。- 2 -【答案】D27下表是清朝前期雍正到嘉庆年间土地与人口变化图。据此,可以推知时间 人口(亿) 全国耕地(万倾) 人均耕地(亩)雍正 1734 10942 82

4、035 750乾隆 1753 18368 67758 369乾隆 1784 28633 70094 245嘉庆 1812 33370 72708 218A土地兼并有所好转 B人地之争矛盾日益突出C传统农业逐渐没落 D重农抑商政策逐渐失效【知识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试题解析】材料不能反映土地日益集中到少数大地主、大官僚手中,故 A 项错误;根据表格,人口一列持续增长,人均耕地一列持续下降,突出体现了人地矛盾,故 B 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农业发展的状况,故 C 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当时的经济政策,故 D 项错误。【答案】B281881 年,在广东南海县,1000 余名满脸愤恨的手工缫丝工人捣毁了“裕

5、厚昌”蒸汽丝厂,并引发大规模械斗。事件发生后,知县徐赓陛张贴官府告示,其中写到“盖地方之莠顽(恶人)必当究治,而小民之生计尤应兼筹,今以一家射利而使千百穷黎失其恒业,其必起而争者势也。 ”该告示的出现说明了A近代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 B外国资本对民族工业的压迫C机器生产冲击手工业者的生计 D地方政府鼓励民间兴办实业【知识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洋务运动【试题解析】材料未反映出企业之间的竞争,故 A 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到外国资本,故 B 项错误;根据材料“手工缫丝工人捣毁了裕厚昌蒸汽丝厂” ,反映了机器生产与手工生产间的矛盾,故 C 项正确;根据材料“而小民之生计尤应兼筹,今以一家射利而使

6、千百穷黎失其恒业”可知,官府并非单纯鼓励兴办实业,故 D 项错误。【答案】C29戊戌政变后,倾向于变法的总理衙门大臣张荫桓遭到弹劾并充军新疆,在路过保定时,观者数万,直呼他为“大奸臣” 。材料主要表明A维新危害了广大人民利益 B变法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3 -C总理衙门出卖了民族利益 D列强侵略激起国人的反抗【知识点】戊戌变法【试题解析】维新变法过快过急,许多人处于观望中,无所适从,故 A 项错误;戊戌变法害怕群众,害怕革命,变法运动缺乏一个广泛的群众基础,故 B 项正确;戊戌变法意在挽救民族危亡,故 C 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列强侵略,故 D 项错误。【答案】B301935 年妇女共鸣中强调说:

7、“本刊对于女性第三称的代名词,用伊字,而拒绝用她字” 。同年的读书生活则反驳说:“五四以后, 他 她和斗也三字体现了中国文字在文法上更进一步接近严密,而且人旁、女旁原没有什么重男轻女的意思, 她字的造出,也谈不上有辱女性。 ”上述争辩集中表明A近代中国妇女地位的提高 B近代中国思想派系众多C近代中国的社会矛盾复杂 D近代中国重男轻女严重【知识点】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近代中国物质、习俗和大众传媒的变化【试题解析】争论内容为妇女相关话题,并单为妇女而造字,体现了妇女地位的提高,故 A项正确;中国思想范围太广,而且材料只有用“伊”与用“她”两种观点,故 B 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社会矛盾问题,故

8、 C 项错误;根据材料“人旁、女旁原没有什么重男轻女的意思”,故 D 项错误。【答案】A3120 世纪 50 年代美国政府以“威胁”为借口,在全世界,特别在亚太地区煽动反华,指责中国“输出革命” 。中国政府最能戳穿这一言论的是A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B组织志愿军进行“”C提出并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以大国身份出席日内瓦会议【知识点】新中国初期的对外关系【试题解析】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体现了中国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倒向社会主义阵营,故 A 项错误;组织志愿军进行“” ,抗击美国入侵社会主义的朝鲜,故 B项错误;提出并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尤其是“互不干涉内政” ,足以表明中国并未“输

9、出革命” ,故 C 项正确;以五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不涉及意识形态问题,故 D 项错误。【答案】C32公元前 5 世纪末,亚西比德煽动性演说误导公民大会批准远征西西里。而反对派利用公- 4 -民的弱点,让公民大会通过亚西比德渎神等决议,结果导致远征军的覆灭。这反映了雅典存在A坐庄式的轮番而治 B间接民主的随意性C独裁统治的武断性 D国家决策的非理性【知识点】雅典民主政治【试题解析】轮番而治就是轮流统治与被统治,材料未体现,故 A 项错误;根据所学,雅典采取的是直接民主,故 B 项错误;根据材料“反对派利用公民的弱点,让公民大会通过决议” ,不能体现独裁统治武断性,故 C 项错误;根据材料“

10、煽动性演说”和“利用公民的弱点” ,结合所学,雅典民主的滥用,可知国家决策非理性,故 D 项正确。【答案】D33近代英国确立了议会君主制,美国确立了总统共和制,德国确立了二元君主制,法国确立了“总统制和议会制的混合制度” 。这主要反映了近代欧美民主政治发展具有A渐进性 B连续性 C曲折性 D多元性【知识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试题解析】材料讲了英美德法四国,根据自身不同国情,选择了各自适合的政体,体现了多元性特点,选择 D 项符合题意。【答案】D34下图是江帆的漫画美国宣传家的兴趣都是提高!总算找到了一条减少的新闻! 。从中可以看出A苏联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B美苏合作共同应对法西斯的威胁

11、C冷战时期美苏意识形态的对立 D罗斯福向苏联寻找挽救危机之道【知识点】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卡通漫画型选择题(精选)- 5 -【试题解析】漫画的内容为美国,故 A 项错误;材料与应对法西斯无关,故 B 项错误;从漫画标题看,更像是一幅攻击美国的讽刺性漫画,结合所学,应该为苏联所作,尤其漫画中“减少工人”一项,可见其意识形态的不同,故 C 项正确;罗斯福向苏联寻找挽救危机之道与漫画内容不符,故 D 项错误。【答案】C35库特冯尼格的猫的摇篮里,宗教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令人伤心的是必须粉饰现实,同样令人伤心的是实在无法粉饰现实。 ”这种后一句话推翻前一句的创作方法,使全书的叙述者摇摆于不可调和

12、的欲望之间,下列哪部作品与之相似A 巴黎圣母院 B 等待戈多C 大卫科波菲尔 D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知识点】19 世纪以来世界文学的主要成就;与时俱进的文学艺术【试题解析】 巴黎圣母院属于浪漫主义文学,想象力丰富,注重心理描写,同情下层群众,希望通过人道主义改变世界,材料未体现,故 A 项错误;等待戈多反传统、反理性的荒诞剧,与材料猫的摇篮中前后矛盾的表现手法类似,故 B 项正确;大卫科波菲尔属于现实主义文学,选取典型环境的典型人物,揭露社会的本质,与题干不符,故 C 项错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属于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具有现实主义的风格,故 D 项错误。【答案】B40 (25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

13、题。材料一 中国的宗族慈善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当时分散在各个家族中的祭田、族田、贡士庄等已经成为中国古代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族慈善到了宋朝有显著的发展。当时社会贫富贵贱之分日显频繁,由贱入贵的士大夫或经过漫长的卧薪尝胆,或经过数代人乃至众乡亲的节俭共助,他们早已深感入仕的来之不易,故多怀有对家族或乡井的报恩之念。宋代的许多大家族发展出了多种宗族慈善的形式,如义庄、义田、义塾等。他们通过此类义举,在“睦族敬宗”的旗号下,对族内成员在生养、学业、贫病和婚丧嫁娶等方面遭遇困难时加以救济。中国慈善发展历史材料二 德国于 1863 年颁布了工人疾病保险规定的准则 ,1884 年颁布了事故保险

14、法 ,1889 年颁布了伤残及养老保险法 ,再加上 20 世纪初颁布实施的其他医疗、工- 6 -伤、失业等法律,德国建立起当时世界上最完备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1941 年贝弗里奇设计的社会保障计划涵盖了养老、疾病、残疾、死亡、工伤、失业、妇女、儿童等八大保险项目,此后瑞典发展了这些思想,对公民实行全民性的普遍保障和广泛优厚的公共津贴,而被称为“福利国家的橱窗”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贝弗里奇报告成为战后西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里程碑,也为后来社会保障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胡继晔追寻中西方社保文化的起源和发展(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社会保障的特点。 (9 分)(2)根据材料一二,分析近代西方社会保障与古代中国的不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德国建立起当时世界上最完备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的原因。 (10 分)(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社会保障发展的趋势。 (6 分)【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共产党宣言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民生问题主题【试题解析】(1)根据材料一“追溯到战国时期” “分散在各个家族中” “许多大家族发展出了多种宗族慈善的形式” “族内成员在生养、学业、贫病和婚丧嫁娶等方面遭遇困难时加以救济”等信息,可以从悠久的历史、民间的发起、帮扶的对象、宗族的特色、形式的多样、内容的广泛等方面加以归纳。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