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导论第五版第2章可行性分析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83092515 上传时间:2019-02-26 格式:PPT 页数:71 大小: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软件工程导论第五版第2章可行性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软件工程导论第五版第2章可行性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软件工程导论第五版第2章可行性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软件工程导论第五版第2章可行性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软件工程导论第五版第2章可行性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软件工程导论第五版第2章可行性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软件工程导论第五版第2章可行性分析(7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讲 可行性研究,第2章 Content,2.1 可行性研究的任务 2.2 可行性研究过程 2.3 系统流程图 2.4 数据流图 2.5 数据字典 2.6 成本/效益分析 2.7 小结,开始,问题定义,可性行研究,可行否?,项目实施计划,终止项目的建议,结束,Y,N,问题的定义与可性行研究,Who,What,Why,有用的软件,3W,可行性研究,目的: 用最小的代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确定问题是否能够解决。 不是解决问题,而是确定问题是否值得去解决。,说明该软件开发项目的实现在技术上、经济上和社会条件上的可行性;评述为合理地达到开发目标可能选择的各种方案。 GB 8567-88 计算机软件产品

2、开发文件编制指南 ,2.1 可行性研究的任务,可行性研究的主要任务是“了解客户的要求及现实环境,从技术、经济和社会因素等三方面研究并论证本软件项目的可行性,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制定初步项目开发计划。” GB 8566-88 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 可行性研究的最根本任务 对软件开发以后的行动方针提出建议。,可行性研究的内容,(1) 技术可行性 (2) 经济可行性 (3) 操作可行性 (4) 社会可行性(法律可行性) (5) 抉择,技术可行性,度量一个特定技术信息系统解决方案 的实用性及技术资源的可用性 考虑的问题 (1)开发风险分析 (2)资源分析 (3)相关技术的发展(现有技术能否实现新系统,技

3、术难点、建议采用技术的先进性),经济可行性,度量系统解决方案的性能价格比。 考虑的问题 成本/效益分析(开发、运行的成本/效益) 有形成本、效益 无形成本、效益 价值和成本的关系 质量与价值、成本的关系 价值/成本的均衡,举例,该系统节省经费,该系统成本,盈亏平衡点,投资回收期,-成本及效益分析图,操作可行性,用户使用可能性 时间进度可行性 组织和文化上的可行性,2.2 可行性研究过程,1. 复查系统规模和目标 2. 研究目前正在使用的系统 3. 导出新系统的高层逻辑模型 4. 进一步定义问题 5. 导出和评价供选择的解法 6. 推荐行动方针 7. 草拟开发计划 8. 书写文档提交审查,可行性

4、研究报告的编写,1 引言 1.1 编写目的 1.2 背景 1.3 定义 1.4 参考资料,2 可行性研究的前提 2.1 要求 2.2 目标 2.3 条件、假定和限制 2.4 进行可行性研究的方法 2.5 评价尺度,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写,3 对现有系统的分析 3.1 数据流程和处理流程 3.2 工作负荷 3.3 费用开支 3.4 人员 3.5 设备 3.6 局限性,4 所建议的系统 4.1 对所建议系统的说明 4.2 数据流程和处理流程 4.3 改进之处 4.4 影响 4.5 局限性 4.6 技术条件方面的可行性,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写,5 可选择的其它系统方案 5.1 可选择的其它系统1 5.2

5、 可选择的其它系统2 ,6 投资及收益分析 6.1 支出 6.2 收益 6.3 收益/投资比 6.4 投资回收周期 6.5 敏感性分析,7 社会条件方面的可行性 7.1 法律方面的可行性 7.2 使用方面的可行性,2.3 系统流程图,系统流程图是概括地描绘物理系统的传统工具。 它的基本思想是用图形符号以黑盒子形式描绘组成系统的每个部件(程序,文档,数据库,人工过程等)。 系统流程图表达的是数据在系统各部件之间流动的情况,而不是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的控制过程,因此尽管系统流程图的某些符号和程序流程图的符号形式相同,但是它却是物理数据流图而不是程序流程图。,基本符号 -以概括的方式抽象地描绘一个实际

6、系统所用符号,- 具体地描绘一个物理系统所用符号 系统符号,图2.3 库存清单系统的系统流程图,2.4 数据流图 DFD - Data Flow Diagram,一种图形化技术,它描绘信息流和数据从输入移动到输出的过程中所经受的变换。 在数据流图中没有任何具体的物理部件,它只是描绘数据在软件中流动和被处理的逻辑过程,是系统逻辑功能的图形表示。 设计数据流图时只需考虑系统必须完成的基本逻辑功能,完全不需要考虑怎样具体地实现这些功能,所以它也是今后进行软件设计的很好的出发点。,数据流图四种基本符号,数据加工/处理/变换,数据源点或终点 (外部实体),数据流(data flow),数据存储文件,或,

7、或,或,数据流图几种附加符号,数据流图的层次结构,为了表达数据处理过程的数据加工情况,需要采用层次结构的数据流图。按照系统的层次结构进行逐步分解,并以分层的数据流图反映这种结构关系,能清楚地表达和容易理解整个系统。 在多层数据流图中,顶层流图仅包含一个加工,它代表被开发系统。它的输入流是该系统的输入数据,输出流是系统所输出数据。 底层流图是指其加工不需再做分解的数据流图,它处在最底层。 中间层流图则表示对其上层父图的细化。它的每一加工可能继续细化,形成子图。,分层的数据流图,- 系统逻辑模型,分层的数据流图,第 n+2 层,举例 学生购买教材系统,学 生,教材 购销 系统,保 管员,外部实体,

8、外部实体,教材销售子系统,1.3 登记并开 领书单,1.2 开发票,1.1 审查 有效性,1.4 登记 缺书,1.5 补售 教材,采 购,学 生,学 生,暂缺书单,补售 书单,第 3 层,F1 书号 单价 数量,外部 项,采购 子系统,第 2 层,缺书单,2.3 修改教材库 存和待 购量,销 售,2.1 按书号汇 总缺书,2.2 按出版社统 计缺书,保 管员,. 便于实现,. 便于使用,- 采用逐步细化的扩展方法,可避免一 次引入过多的细节,有利于控制问题 的复杂度;,- 用一组图代替一张总图,方便用户及 软件开发人员阅读。,分层 DFD 图的优点,1) 为数据流(或数据存储)命名 (1) 名

9、字应代表整个数据流(或数据存储)的内容,而不是仅 仅反映它的某些成分。 (2) 不要使用空洞的、缺乏具体含义的名字(如“数据”、 “信息”、“输入”之类)。 (3) 如果在为某个数据流(或数据存储)起名字时遇到了困难 ,则很可能是因为对数据流图分解不恰当造成的,应该 试试重新分解,看是否能克服这个困难。,画分层 DFD 的指导原则 1. 注意数据流图中成分的命名,2) 为处理命名 (1) 通常先为数据流命名,然后再为与之相关联的处理命名。 这样命名比较容易,而且体现了人类习惯的“由表及里” 的思考过程。 (2) 名字应该反映整个处理的功能,而不是它的一部分功能。 (3) 名字最好由一个具体的及

10、物动词加上一个具体的宾语组成。 应该尽量避免使用“加工”、“处理”等空洞笼统的动词 作名字。 (4) 通常名字中仅包括一个动词,如果必须用两个动词才能描 述整个处理的功能,则把这个处理再分解成两个处理可能 更恰当些。 (5) 如果在为某个处理命名时遇到困难,则很可能是发现了分 解不当的迹象,应考虑重新分解。,画分层 DFD 的指导原则 1. 注意数据流图中成分的命名,画分层 DFD 的指导原则 2. 注意父图和子图的平衡/balance or coherence,画分层 DFD 的指导原则 3. 区分局部文件和局部外部项,局部 外部项,局部 文件,画分层 DFD 的指导原则,4. 掌握分解的速

11、度,一般来说,每一个加工每次可分为 2-4个 子加工,最多不得超过 7 个。,5. 遵守加工编号规则,顶层加工不编号。第二层的加工编号为 1,2,3,n号。第三层编号为1.1,1.2,1.3 n.1,n.2等号,依此类推。,例子,库存清单系统,问题描述: 一家工厂的采购部每天需要一张定货报表,报表按零件编号进行排序,表中列出所有需要再次定货的零件。包含以下数据:零件编号,零件名称,定货数量,目前价格,主要供应者,次要供应者。零件出库或入库称为事务,通过放在仓库中的CRT终端把事务报告给定货系统。当某种零件的库存数量少于库存临界值时就应该再次定货。,定货系统的基本系统模型,定货系统的功能级数据流

12、图,把处理事务的功能进一步分解后的数据流图,2.4.3命名,1. 为数据流(或数据存储)命名 2. 为处理命名,2.4.4用途,这种划分自动化边界的方法暗示以批量方式更新库存清单,另一种划分自动化边界的方法建议,2.5 数据字典 & 用途 - DD(Data Dictionary),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共同构成系统的逻辑模型 没有数据字典数据流图就不严格,没有数据流图 数据字典也难于发挥作用。,数据字典的任务是: 对于数据流图中出现的所有被命名的图形元素在字典中作为一个词条加以定义,使得每一个图形元素的名字都有一个确切的解释。,数据字典的内容,一般说来,数据字典应该由对下列4类元素的定义组成:

13、(1) 数据流 (2) 数据流分量(即数据元素) (3) 数据存储 (4) 处理,数据流名: 说明:简要介绍作用,即它产生的原因和结果。 数据流来源:即该数据流来自何方。 数据流去向:去向何处。 数据流组成:数据结构。 每个数据量流通量:数据量、流通量。,(1) 数据流词条的描述,数据流名:发票 说明:用作学生已付书款的依据 数据流来源:来自加工“审查并开发票” 数据流去向:流向加工“开领书单”。 数据流组成:学号+姓名+书号+单价总价+书费合计,数据元素名: 类型:数字(离散值、连续值),文字(编码类型) 长度: 取值范围: 相关的数据元素及数据结构,(2) 数据元素词条的描述,定义数据符号

14、,=,被定义为,+,与, ,x=a+b,则表示 x 由 a 和 b 组成,x=a,b,则表示 x 由 a 或由 b 组成, ,或,重复,x=a,则表示 x 由 0个或多个 a 组成,( ),可选,表示在两个 * 之间的内容为词条的注释,m n,重复,x=3a8,则表示x中至少出现3次a ,最多出现8次,*,注释符,x=(a),则表示 a 在 x 中出现, 也可不出现,例:存折格式,(3) 数据存储词条的描述,数据存储名: 简述:存放的是什么数据。 数据组成:数据结构。 存储方式:顺序,直接,关键码。 存取频率: ,加工名: 加工编号:反映该加工的层次 简要描述:加工逻辑及功能简述 输入数据流:

15、 取值范围: 相关的数据元素及数据结构 ,(4) 加工逻辑词条的描述,注:加工说明,-(Process Specification),对数据流图的每一个基本加工,必须有一个基本加工逻辑说明。 基本加工逻辑说明必须描述基本加工如何把输入数据流变换为输出数据流的加工规则。 加工逻辑说明必须描述实现加工的策略而不是实现加工的细节。 加工逻辑说明中包含的信息应是充足的,完备的,有用的,无冗余的。,加工逻辑说明,加工说明组成,加工说明描述工具,描述把输入数据流变 换为输出数据流的加工过 程,是加工说明的主体。,自然语言+结构化形式,(1)结构化语言,商店业务处理系统中“检查发货单”,if 发货单金额超过

16、$500 then if 欠款超过了60天 then 在偿还欠款前不予批准 else (欠款未超期) 发批准书,发货单 else (发货单金额未超过$500) if 欠款超过60天 then 发批准书,发货单及赊欠报告 else (欠款未超期) 发批准书,发货单,(2)判定表,如果数据流图的加工需要依赖于多个逻辑条件的取值,使用判定表来描述比较合适,以“检查发货单”为例,(3)判定树,判定树也是用来表达加工逻辑的一种工具。有时侯它比判定表更直观。,检 查 发 货 单,金额$500,金额$500,欠款60天,不发出批准书,欠款60天,发出批准书、发货单,欠款60天,发出批准书、发货单及赊欠报告,欠款60天,发出批准书、发货单,名称:外部实体名 简要描述:什么外部实体 有关数据流: 数目:,(5) 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