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河源市2018八年级历史下册时间轴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956_1976年第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课件中图版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83068997 上传时间:2019-02-26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3.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河源市2018八年级历史下册时间轴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956_1976年第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课件中图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广东省河源市2018八年级历史下册时间轴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956_1976年第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课件中图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广东省河源市2018八年级历史下册时间轴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956_1976年第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课件中图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广东省河源市2018八年级历史下册时间轴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956_1976年第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课件中图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广东省河源市2018八年级历史下册时间轴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956_1976年第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课件中图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河源市2018八年级历史下册时间轴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956_1976年第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课件中图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河源市2018八年级历史下册时间轴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956_1976年第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课件中图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8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1、了解“两弹一星”科技成果,以及它的意义 2、了解袁隆平研究的杂交水稻对世界产生的重要影响,学习目标,什么是“两弹一星”?,原子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两弹一星”现在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 最初的“两弹”指的是原子弹和氢弹。后来原子弹和氢弹合起来称为一弹,另一弹专指导弹。“一星”则指人造地球卫星。),一、“两弹一星”,中国研制原子弹的原因:,为了打破帝国主义的核垄断,粉碎帝国主义的核威胁,加强中国的国防力量,保卫祖国,中国必须研制出原子弹。,1、两弹元勋邓稼先,一不为名、二不为利。但工作目标要奔世界先进水平。,邓稼先他们是一代人完成了别国五代科学家的任务,一口

2、气从原子弹干到中子弹,到氢弹,到电脑模拟的核极限的。邓稼先知道很快就要“世界性禁核”的。如果中国不能抢在这个时间内完成核极限实验,那么就会“被禁”,而不能成为“大国”。所以,邓稼先一直在抢这时间,他忘了自己生命的时间,忘了其他一切的时间,惟要中国脱离挨打受欺时间。,原子弹,时间:,意义:,1964年10月16日,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氢弹,时间:,1967年6月,2、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美国海军部次长甚至说:“无论到哪里,他都值五个师,我宁可把他枪毙,也不让他离开美国!”后经周恩来总理亲自出面,中国政府多方呼吁,美国政府只好妥协。 1955年,钱学森终于回到祖国。之

3、后,他投身于我国的航天事业,在发展国防科学技术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对我国导弹核武器的研究建立了功勋。,我国导弹试验成功,1966年10月,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发射成功。,1964年6月,人造卫星,1970年,中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嫦娥工程”“中国火星探测计划”正在进行中,“嫦娥一号”探月示意图,“萤火一号”火星探测示意图,这是我国1986年10月第八次发射的返回式卫星回到地面回收时的情况。,神舟二号 神舟一号,神舟四号 神舟三号,神舟5号 载人飞船,中国航天第一人杨利伟,2011年11月1日“神舟八号”

4、飞船由 “长征二号” 火箭顺利发射升空。升空后2天,“神八”与此前发射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了空间交会对接。返回舱于11月17日19时许返回地面。,2012年6月,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载人交会对接,景海鹏,刘 旺,刘 洋,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对我国有何意义?在国际上有何影响?,“两弹一星”,显示了我国科技实力和国防实力,奠定了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重要地位。 (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中国杂交水稻之父,二、“东方魔稻”,国际上甚至把杂交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 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责任制),二靠袁隆平(杂交稻)。,原子弹让中国人不再受恐吓!袁隆平使中国人不再挨饿!,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也被认为是解决下个世纪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意义:,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 年 袁隆平,三、课堂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