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11欧洲宗教改革课件岳麓版选修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3008190 上传时间:2019-02-26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7.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11欧洲宗教改革课件岳麓版选修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11欧洲宗教改革课件岳麓版选修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11欧洲宗教改革课件岳麓版选修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11欧洲宗教改革课件岳麓版选修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11欧洲宗教改革课件岳麓版选修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11欧洲宗教改革课件岳麓版选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11欧洲宗教改革课件岳麓版选修(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 西方近代早期的改革,学案11 欧洲宗教改革,1了解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认识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 2知道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理解欧洲宗教改革的 实质。 3简述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课标要求,一、背景 1基督教的概况 (1)派别: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分为 、东正教、新教三大派别。 (2)信仰核心:“原罪”和“ ”。,学习探究区,救赎,天主教,2中世纪欧洲天主教的地位 (1)经济方面:天主教会是西欧最大的 ,占据了各国土地的1/3,甚至更多。 (2)政治方面:天主教建立了等级森严的 ,罗马教皇高高在上;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 (3)社会生活:中世纪西欧的

2、天主教国家几乎人人信教,事事都受教会的控制和影响。,学习探究区,教阶制度,封建主,3改革的必要性:天主教会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1)经济根源:14、15世纪,近代 因素产生,天主教会的轻商思想和当时商品货币关系蓬勃发展的趋势相背离,阻碍了社会进一步发展。 (2)政治因素:民族国家的形成要求打破中世纪天主教会“一统天下”的局面。,学习探究区,资本主义,(3)直接原因:教会贪婪腐败,兜售“ ”成为导火索。 (4)德国因素:德国是天主教世界中受教会压榨最严重的地区,被称为“ ”。 (5)目的:动摇天主教会的神学统治和权威,建立适应资产阶级需要的民族教会。,学习探究区,教皇的奶牛,赎罪券,深化探究,材

3、料一 中世纪西欧的罗马天主教会是封建主阶级的精神统治工具,它给封建制度披上了神圣的外衣,为封建统治辩护;天主教会也是各国最有势力的封建领主,它拥有天主教世界地产的1/3;教会还是各国的特权组织,成了西欧国家实现政治统一的障碍。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学习探究区,材料二 文艺复兴唤醒了沉睡的人们,理性高于信仰的人文主义宗教观逐渐兴盛,罗马教皇至高无上的权威开始受到挑战。,学习探究区,(1)结合材料一说明天主教会在西欧的影响。,答案 天主教会是封建主阶级的精神统治工具,拥有天主教世界地产的1/3;在各国享有特权。这一切都严重地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学习探究区,学习探究区,(2)材料二中文

4、艺复兴的性质是什么?对教会统治产生了什么影响?,答案 性质:文艺复兴是一场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神权的思想文化运动。影响: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天主教会造成巨大冲击。,重点精讲,欧洲宗教改革的原因 天主教会阻碍了欧洲资本主义因素的成长,这是宗教改革发生的根本原因;另外,天主教会的腐化、贪婪导致它与欧洲社会各阶层矛盾激化,这是欧洲宗教改革的社会基础。而教皇派人在德国出售“赎罪券”成为欧洲宗教改革的导火线。,学习探究区,名师点拨,学习探究区,欧洲宗教改革从表面上看反对的是罗马教廷、天主教会,实际上是文艺复兴的继续,是在新的规模上、以新的形式展开的资产阶级文化革命。与文艺复兴运动不同的是,宗教改革不纯粹是一

5、场宗教运动,还是一场社会运动,其形式更为激进,其影响也更为深远。,二、内容,学习探究区,圣礼,北欧,因信称义,德语,学习探究区,政教合一,兴资产阶级,信仰得救,先定论,新,学习探究区,天主教,三十九条信纲,自上而下,深化探究,探究点一 马丁路德与加尔文宗教改革的异同 材料一 马丁路德是16世纪宗教改革的倡导者他的神学思想强调“因信称义”:灵魂得到拯救的人在上帝面前被称为“义”,要想称“义”,即灵魂得到拯救,不在于遵守教会规条,不在于本人的善行所积正气功德,而在于上帝的恩典和个人对上帝的信仰1517年10月,路德以学术争论的方式在维登堡大教堂的大门上张贴了“欢迎辩论”的九十五条论纲。论纲使赎罪券

6、在德意志各地的销路大减。,学习探究区,材料二 加尔文是瑞士宗教改革家他废除天主教制,代之以共和式的长老制;简化宗教仪式;鼓励经商致富,宣称做官执政、蓄有私产、贷钱取利同担任教士职务一样,均可视为受命于上帝。加尔文的神学思想在许多方面与路德相同,如强调圣经是基督教信仰的惟一根据和权威;主张因信称义等。 以上均摘自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学习探究区,(1)通过材料一,马丁路德认为“因信称义”的实质是什么?它代表当时哪些人的利益?,答案 实质:否定罗马教皇的权威。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学习探究区,(2)结合材料分析马丁路德、加尔文宗教改革主张的异同,并指出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答案 相同:否定罗马教

7、皇权威,主张“因信称义”;简化教会仪式。不同:加尔文主张“先定论”;鼓励经商致富。实质:是一场在宗教外衣掩盖下发动的反对封建统治和天主教会神权统治的政治运动。,学习探究区,(3)马丁路德、加尔文宗教改革体现了强烈的人文精神,你认为这种人文精神的含义是什么?,答案 反对盲从盲信,倡导个性解放,是对个人能力的进一步尊重(或答相信只要信仰上帝,灵魂就可以获得拯救)。,学习探究区,探究点二 英国宗教改革 材料,学习探究区,图一 图二,材料中图一、图二两人物分别是谁?各有何历史贡献?,答案 图一是英王亨利八世。他颁布至尊法案,摆脱罗马教廷对英国的控制,解散修道院,没收教会的土地和财产,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

8、的发展。图二是伊丽莎白一世。她重申至尊法案并颁布了三十九条信纲,进一步巩固英国国教。,学习探究区,概念解读,1“因信称义”:称义就是成为义人,即上帝的选民。“因信称义”就是指只要内心信仰上帝就可以成为上帝的选民,灵魂即可得救。 2先定论:加尔文认为,人的得救与否,人的成功与失败,与宗教仪式无关,完全是上帝预先设定的。成功的人就是上帝的“选民”,失败的人就是“弃民”。 3新教:是由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中脱离罗马天主教的教会和基督徒形成的一系列新教派的统称。新教的三个主要派别是路德教派、加尔文教派和英国国教。,学习探究区,重点精讲,结合马丁路德的主张,分析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 (1)“信仰得救”即

9、“因信称义”的原则。认为人的灵魂得救,要靠个人的虔诚信仰,圣礼不是主要的,更不需要靠教士的监督和干预。 (2)圣经高于一切,信仰的惟一依据是圣经。 (3)简化了天主教复杂的圣礼,主张神甫可以娶妻。 (4)政教分离(这是近代主权国家观念的萌芽)。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是新兴资产阶级借助宗教手段进行的一场反封建的社会运动。,学习探究区,思维升华,英国的宗教改革表面上是王权与教权的冲突,实际上是新贵族、资产阶级与旧贵族特别是教会贵族的矛盾,是形成中的民族国家与外国干涉、掠夺的矛盾。英国的宗教改革是依靠王权自上而下发动的,保留了较多的天主教成分。,学习探究区,三、影响与评价 (一)影响 1教会改革 (1)

10、措施 革除天主教会 ; 宣布 是宗教事务的最高权威; 加强 的活动,创立耶稣会。,学习探究区,宗教裁判所,内部弊端,教皇,(2)影响 一定程度上纯洁了 ,恢复了天主教会的 ; 耶稣会既充当了 的急先锋,又为东西方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学习探究区,殖民侵略,天主教会,部分势力,2宗教宽容 (1)背景 各教会之间争论、迫害和战争不断。 有识之士呼吁给予人民“良心的自由”。 (2)概况 德国:1555年,签署奥格斯堡宗教和约,规定“_”, 路德教取得合法地位。 法国:1598年,颁布_,宣布天主教为法国国教。,学习探究区,南特敕令,教随国定,(二)评价 1积极意义: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解放了人们的思

11、想,为欧洲 扫清了道路,为欧洲走向现代社会创造了条件。 2问题与前景 (1)宗教迫害与宗教纷争愈演愈烈。 (2)实现彻底的 ,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学习探究区,宗教宽容,资本主义发展,深化探究,材料 中世纪的罗马天主教会是封建主阶级的统治工具,它给封建制度披上了神圣的外衣,为封建统治辩护;天主教会也是各国最有势力的封建领主,它拥有天主教世界地产的1/3;教会还是各国的特权组织,成为西欧国家实现统一的障碍。,学习探究区,天主教会的腐败和搜刮,引起各阶级各阶层的强烈不满而教会的欺诈和无耻掠夺,最终落到人民群众身上他们对天主教会的不满与日俱增。城市市民也不满天主教会的统治,这不仅因为教会是封建制度的

12、强大支柱,而且因为天主教会的许多清规戒律对工商业发展不利。世俗君主和贵族则垂涎教会的财产,出于个人利益的打算,也站到反对天主教会的行列中来。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学习探究区,学习探究区,(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天主教会遭到普遍反对的原因有哪些?,答案 原因:维护欧洲反动的封建统治;阻碍西欧国家实现统一;对人民群众的欺诈和无耻掠夺;阻碍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损害世俗王权和贵族的利益。,学习探究区,(2)什么叫“异端”运动?宗教改革前的欧洲人民反封建、反教会斗争为什么以宗教“异端”的形式出现?,答案 “异端”运动是指中世纪西欧采用反天主教会的宗教思想与罗马天主教会展开的斗争。 原因:中世纪的西欧

13、,几乎人人都是天主教徒,处在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和封建统治之下,采用宗教“异端”的形式展开反教会斗争容易被人们接受;资本主义尚处在萌芽时期,新兴阶级还无法提出完善而成熟的斗争理论,不得不利用宗教“异端”思想进行斗争。,学习探究区,(3)宗教改革运动对西欧社会发展产生了什么进步影响?,答案 进步影响:宗教改革运动动摇了罗马天主教会的统治,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为欧洲走向现代社会创造了条件。,重点精讲,为什么说宗教改革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1)改革实质上是一场在宗教外衣掩饰下的反封建的政治运动。 (2)在宗教改革运动中,天主教会被剥夺的很大一部分财产落入资产阶级手中,

14、同时又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这些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学习探究区,概念解读,英国国教:改革后的英国基督教称为英国国教。英国国教会是英国的民族教会,英国国王把自己封为教会的最高领导人,教会必须服从国王的意志和国家的法令,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学习探究区,归纳总结,欧洲宗教改革的特点 (1)宗教改革是一场意识形态领域的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神权统治的政治运动。 (2)改革是披着宗教外衣或采取宗教异端的形式进行的,把斗争矛头指向天主教会,建立起适应本民族的宗教。,学习探究区,重点精讲,欧洲宗教改革的影响 (1)政治: 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新教成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 加

15、强了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了新兴民族国家的力量。,学习探究区,(2)经济:没收了教会的大量土地和财产。 (3)文化: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4)思想: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解放了思想,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为启蒙运动作了思想准备。,学习探究区,反馈训练区,1,2,3,5,6,4,1从公元800年教皇利奥三世为查理大帝加冕开始,在中世纪的西欧,国王的加冕典礼必须由教皇主持,这一现象从本质上反映出当时的欧洲( ) A王权受到教权的制约 B王权神圣不可侵犯 C国王相信“君权神授” D教会主宰精神世界,反馈训练区,1,2,3,5,6,4,解析 国王的加冕必须经由教皇主持,这样世俗君主的权力就有了神圣的性质,但是,王权也必须依附于教权,受到教权的制约。 答案 A,反馈训练区,1,2,3,5,6,4,2德国电视台曾举办过“最杰出的德国人”的评选活动。宗教改革先驱马丁路德名列第二。下列给出的理由不正确的是( ) A他于1517年贴出九十五条论纲,拉开了宗教改 革的序幕 B他主张人人有权阅读圣经 C他主张灵魂能否得救在于心中的信仰 D主张神职人员要洁身自好,不能结婚,反馈训练区,1,2,3,5,6,4,解析 马丁路德主张允许神职人员结婚。A、B、C三项都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活动与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