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第二章_滴定分析概论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82937175 上传时间:2019-02-25 格式:PPT 页数:9 大小:2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析化学第二章_滴定分析概论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分析化学第二章_滴定分析概论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分析化学第二章_滴定分析概论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分析化学第二章_滴定分析概论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分析化学第二章_滴定分析概论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分析化学第二章_滴定分析概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析化学第二章_滴定分析概论(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滴定分析法概论,第一节 滴定分析概述 第二节 滴定分析的方法和滴定方式 第三节 滴定分析的标准溶液 第四节 滴定分析的有关计算,滴定分析概述,基本概念,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的要求,滴定分析的误差,一、基本概念,1.滴定分析法 2.标准溶液 3.化学计量点 4.指示剂 5.滴定终点 6.终点误差 7.滴定曲线,二、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的要求,1. 反应必须按一定的方式进行,不发生副反应,一步完成。 2. 反应必须定量进行,要求反应完全程度达到99.9%以上。 3. 反应速度要快。 4. 必须有适当的方法确定滴定终点。,三、滴定分析的误差,(一) 称量误差: 要求每次称取的质量至少为0.2克。 (二

2、) 量器误差: 一般控制标准溶液的用量在 20.00mL30.00mL之间。 (三) 方法误差: 主要为终点误差,其原因为: 滴定终点与化学计量点不符; 标准溶液用量过多; 指示剂用量过多; 杂质的影响。 一般要求滴定分析的准确度在99.8%左右,即允许有0.2%的误差。,滴定分析的方法和滴定方式,滴定分析的方式 1. 直接滴定 2. 间接滴定 3. 置换滴定 4. 返滴定 后三者可解决滴定反应在常温不反应、进行缓慢、选择性不良或无适当指示剂确定滴定终点的问题。,滴定分析的方法 1. 酸碱滴定法(中和滴定法) 2. 沉淀滴定法 3. 配位滴定法(络合滴定法) 4. 氧化还原滴定法,滴定分析的标

3、准溶液,(一) 标准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1.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 用c(B)表示:c(B)=n(B)/V单位:moldm-3 (mol L-1) 2.滴定度:用T表示,单位:gcm-3(g mL-1),有两种形式。 (1) TS:每毫升标准溶液中所含标准物质的质量。 (2) TS/X:每毫升S标准溶液相当于被测物质X的质量。 3.c(B)与T的换算关系,滴定分析的标准溶液,(二) 标准溶液的配制 1.直接配制法: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的物质,溶解于纯水后定容, 然后根据称取物的质量和溶液的体积计算出该溶液的准确浓度。 能直接配制成标准溶液的化学物质必须为基准物质。 基准物

4、质应具备的条件: 物质的实际组成与化学式相符; 纯度足够高,一般要求纯度在99.9%以上; 化学物质的性质稳定; 具有较大的分子量或式量。 2.间接配制法:先配制成接近所需浓度的溶液,然后再用标定或 比较滴定的方法确定其准确浓度。,滴定分析的有关计算,1.依据“等物质的量”计算原则: 由化学反应首先确定滴定剂和被滴物质的基本单元,然后,反应中反应物消耗的物质的量(mol)与产物生成的物质的量(mol)彼此相等。 2.标准溶液浓度的计算 3. 待测组分含量的计算: 设称取试样的质量为ms(g),而测得其中待测组分B的质量为mB(g),则待测组分B的含量用质量分数表示为: (B) = mB/ms 4.有关换算因数的计算:,滴定分析计算的主要依据是“等物质的量”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