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中考历史(人教)专题突破课件: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单元三十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59张ppt)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2866721 上传时间:2019-02-25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1.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中考历史(人教)专题突破课件: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单元三十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59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广西中考历史(人教)专题突破课件: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单元三十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59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广西中考历史(人教)专题突破课件: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单元三十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59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广西中考历史(人教)专题突破课件: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单元三十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59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广西中考历史(人教)专题突破课件: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单元三十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59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西中考历史(人教)专题突破课件: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单元三十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59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中考历史(人教)专题突破课件: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单元三十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59张ppt)(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模块五 中国古代史 单元三十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知识梳理,考点一 隋朝的统治 隋朝建立与统一:北周末年,外戚杨坚掌握大权。581年, 他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杨坚就是隋文 帝。589年,隋军南下,灭掉了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南 北重归统一 2. 隋的统治:(1)隋文帝时,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 治,并在长安、洛阳一带修建了许多大仓库,储存的粮 食、布匹,据史书记载可以供应政府五六十年开销,国 家出现统一安定的局面,人民负担较轻,社会经济繁 荣;(2)隋炀帝时,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 的大运河,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

2、的交流(2015柳州1题),2016年是隋朝建立1 435周年,3. 隋的灭亡:隋炀帝时,三次进军高丽,挖掘大运河,耗 费大量劳动力,天下怨声载道。后期,暴虐无道,导 致隋末农民大起义。在起义军的打击下,隋王朝陷于 瓦解,【考点点拨】隋炀帝虽然是位暴君,可他开通的大运河及开创的科举制对中国的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考点二 隋唐的科举制 产生:(1)隋文帝杨坚时期,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 拔官员;(2)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 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 度正式诞生2015柳州18(1)题、2014百色1题,2. 完善:唐朝科举制逐渐完善,常设的考试科目很多,以进 士

3、、明经两科最为重要,进士科占主导地位;(1)唐 太宗时期,大大扩充国学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 员。进士科考中第一名的称为状元;(2)武则天时 期,首创殿试和武举,创立“自荐”求官制度,推动了 科举制度的发展;(3)唐玄宗时期,诗赋成为进士科 主要的考试内容,3. 衰退及废除:明清时期的科举制主要考八股文。1905年, 光绪帝宣布废除了科举制 4. 影响:(1)积极影响: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 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扩大了中央政权 的社会基础;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 书的风气盛行;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有利于唐 诗的繁荣;(2)消极影响:明清时期,采用八股取 士的方法,

4、使许多读书人只顾埋头攻读经书,钻研八 股,不讲求实际学问,科举制变成了钳制人们思想的 工具,考点三 “贞观之治” 唐太宗 概况:公元626年,李世民继承皇位,称 为唐太宗,627年改年号“贞观”,其统 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 快、国力逐步加强,被称为“贞观之治” 2. 治国举措:(1)政治上:任用贤才和虚 心纳谏。唐朝沿袭和完善隋朝的“三省 六部制”修订律令,完善法制,精简机 构;,(2)经济上:吸取隋亡教训, 戒奢从简,轻徭薄赋,多次减免租税,劝课农桑、兴修水利,发展生产,体现了民本思想;2015钦州34(2)题、2014玉林18(1)题、2014百色16(1)题(3)文化上:完善

5、科举制度,重视文化教育;(4)民族关系上: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5)实行对外开放政策,3. 评价唐太宗: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很有作 为的封建皇帝。他造就了“贞观之治”的繁荣 局面,其各种制度、用人政策、重视发展生 产的方针和开明的民族政策等一直影响到唐 玄宗统治时期,为唐朝盛世局面的到来奠定 了基础,考点四 武则天 “开元盛世” 1. 武则天: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晚年称帝, 改国号为周。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使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为唐朝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

6、础,2. “开元盛世” 出现时间:唐玄宗前期(2015百色1题) 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前期励精图治,政绩卓著。这一时期社会稳定、经济空前繁荣,国力富强,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诗句: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2013钦州3题),主要内容:(1)任用贤能,起用姚崇、宋璟担任宰相,大 力整顿吏治;(2)发展生产,鼓励扩大耕地面积,号 召兴修水利;(3)整理财政,清理土地和户口;(4) 按照唐太宗“宽仁”的原则,废除酷刑苛法;(5)倡导 节俭 盛世出现的原因: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统治者注意吸取前 代灭亡教训;统治者善于用人,提倡节俭,注重发展生 产;统治者爱惜民力,休养生息;吏治

7、清廉等 2014钦州16(1)题,经验:统治者要节俭清廉、重用人才;要注重农业和 水利发展;轻徭薄赋2014钦州16(3)题 启示:(1)要保证社会持续发展,关键在于保持政策 的连续性;(2)人才是治理国家、促使国家发展 的关键因素之一;(3)改革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 的重要的因素之一;(4)吏治清廉是政局稳定的 前提,政局稳定又是经济发展的保证,考点五 唐与吐蕃等民族友好交往 “和同为一家” 文成公主入藏:7世纪前期,唐太宗时,将文成公主嫁给松 赞干布。文成公主入吐蕃,带去书籍和谷物、蔬菜种 子,还带去大批手工业工匠。文成公主入吐蕃,密切了 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强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诗 句:

8、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2015百色2 题、2014贺州2题) 2. 金城公主入藏:8世纪初,唐中宗时,将金城公主嫁给赞普 尺带珠丹,尺带珠丹上书称唐与吐蕃已经“和同为一 家”。 唐与吐蕃的关系日益密切,考点六 遣唐使 玄奘西游 鉴真东渡 遣唐使:唐朝时期日本派遣到中国进行交流的使团。 (1)隋唐时期,中日两国交往密切。唐朝从贞观年 间开始,日本来中国的遣唐使有十多批,同来的还 有留学生和留学僧等。使团规模庞大,少则二百 人,多至五六百人;(2)使团成员的素质较高,以 便更好地吸收唐朝文化。使团对唐的赠品,唐的回 礼,实际是两国之间的贸易;(3)遣唐使回国后, 很受重用。他们以唐朝的

9、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 革。日本人参照汉字创造了日本文字,在社会生活 上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2015崇左18 (1)题,2. 玄奘西游:(1)贞观初年,玄奘从长安出发, 历经艰险,前往天竺。他在天竺访问佛教寺 院,并在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著名的佛学大 师。他在天竺各地讲学,受到当地人的尊敬; (2)贞观后期,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 安。他专心翻译佛经,以亲身见闻写成大 唐西域记。这部书,成为研究中亚、印度 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 籍2015百色16(1)题,3. 鉴真东渡:唐玄宗时,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 本,至第六次才成功,在日本传播唐朝的文化。他 除讲授佛经外,还

10、介绍中国的医药、建筑、雕塑、 文学、书法、绘画等技术知识,对中日文化交流做 出了杰出贡献,他精心设计的唐招提寺,佛殿式样 优美,至今犹存,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2013崇左 16(1)题、2013钦州16(1)题,4. 重要城市:长安(陆路交通中心、国际性大都市);广州 (最大的外贸港口) 5. 唐朝管理对外交往的机构:在广州设置市舶司管理对外贸 易。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设置的管理对外贸易的官署 6. 唐朝对外交往政策及特点:对外开放;大力弘扬唐朝文 化,积极吸收别国先进文化(或兼收并蓄) 7. 唐朝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唐朝国家统一、政治清明;具 有先进的政治制度、繁荣强盛的经济、灿烂辉煌的文 化;实

11、行比较开放的对外政策;海陆交通发达,8. 唐朝对外交往的世界影响:(1)高水平的隋唐文化使中 国成为东方文化的发源地,对日本、朝鲜等亚洲国家 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2)中国丝织品、 造纸术、汉传佛教、诗文、科技大量传到东方各国, 证明了隋唐时期的中国是东西方文化的中心,因此, 隋唐不仅在中国历史上,而且在当时的世界史上都占 有非常重要的地位2015钦州34(2)题,9. 唐朝对外交往的启示:(1)我们应该大力发展经济,实 施“科教兴国”战略,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2) 应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和 管理方法,扩大对外贸易,加强与外国的经济、技术 合作,1. 北宋、

12、辽、西夏的并立 北宋建立与灭亡: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 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宋朝,取代后 周,以开封为东京,作为都城,史称北 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北宋建立后, 陆续消灭割据政权,结束了分裂局面; (2014桂林1题)1126年,金南下,进攻 东京(开封)。1127年,金攻破东京, 烧杀抢掠,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 以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嫔妃与朝臣等 三千余人,并抢走大量珍贵财物,北宋 灭亡,史称“靖康之变”,考点七 辽、宋、西夏、金等政权的并立,辽建立与灭亡:10世纪初,契丹杰出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 丹各部。916年,耶律阿保机称帝,建立契丹国,都城在 上京,947年改国号为辽。11

13、25年,金灭辽 西夏建立:11世纪前期(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大夏国 皇帝,都城在兴庆(今宁夏银川),史称西夏,2. 辽、宋、夏的和战 澶渊之盟:北宋建立后,对辽用兵失败,采取防御政策。宋真 宗时,辽军进攻北宋至澶州城下,威胁东京,宋真宗亲 征,破辽,辽宋议和,辽撤兵,宋给辽岁币,双方约定各 守边界,史称“澶渊之盟”,宋夏和战:元昊称帝后,连年与宋交战,双方损失很大, 后来,双方议和,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议 和后,宋夏边境兴旺。西夏设太学,译汉文书,积极 吸取中原文化,3. 南宋与金的并立 金建立:12世纪初,女真族的首领完颜阿骨打起兵抗辽, 1115年称帝,国号为金,定都会宁

14、 南宋建立:1127年,北宋灭亡,赵构在应天府(南京)称 帝,后定都临安(杭州),史称南宋,南宋与金和战(1)岳飞抗金:南宋初年,金军几次南下, 南宋抗战派将领英勇抵抗。抗金名将岳飞从金军手中 收复建康。后来,金军又大举进攻南宋。岳飞在郾城 大败金军,收复许多失地。宋高宗和权臣秦桧害怕抗 金力量壮大,威胁他们的统治,就向金求和,并令岳 飞等人班师,解除他们的兵权。秦桧还以所谓“谋反” 罪杀害了岳飞;(2)绍兴和议:1141年,宋金达成和 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 关一线划定分界线。这就是“绍兴和议”,至此,宋金 对峙局面形成,4. 认识 :从历史发展进程来看,宋、辽、金、

15、夏等 政权有战有和,战争是短暂的,和平是长久 的,是历史的主流。在这一时期,民族间的经 济、文化交流加强,促进了民族融合,推动了 人类历史的进步,考点八 南方经济发展和商业繁荣 经济重心的南移 1. 南方经济发展和商业繁荣 原因:南方战乱较少,中原人南迁,带去先进技术,增加 劳动力;自然条件优越 表现:(1)农业:从越南引进优良品种占城稻,政府积 极推动种植,水稻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首位,主要产 地在南方;2014玉林18(2)题太湖流域的苏 州、湖州成为重要粮仓,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 足”的谚语;茶树的栽培也有很大发展;棉花的种 植由两广、福建扩展到长江流域;,(2)手工业:北宋时,南方的

16、丝织业有了很大发展。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江浙的丝绸产量高,朝廷用的丝绸,有很多来自江浙;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宋代造船业居世界首位,东南沿海的广州、泉州等地,都有发达的造船业; (3)商业:商业都市很多,最大的是开封和杭州。杭州改为都城临安后,繁荣程度远远超过北宋时的开封;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为与铜钱并行的货币;,(4)对外贸易: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广州、泉州成为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踪迹,近到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政府积极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重要地位2015柳州18(2)题,宋代海外贸易蓬勃发展的原因:经济方面:经济重心南 移、南方经济发展迅速;政治方面:政府鼓励,对外 开放政策;对外交通发展;设置市舶司;科技方面: 指南针运用于航海事业;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