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大肠癌课件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82862268 上传时间:2019-02-25 格式:PPT 页数:137 大小:23.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件:大肠癌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37页
课件:大肠癌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37页
课件:大肠癌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37页
课件:大肠癌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37页
课件:大肠癌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件:大肠癌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件:大肠癌课件(1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肠癌,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患者女性,49岁,大便次数增加、带血3个月 3月前无明显诱因排便次数增多,3-6次/天,不成形,间断带暗红色血迹。有中、下腹痛,无发热,进食可。近来明显乏力,体重下降约4kg。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查体:一般状况稍差,皮肤无黄染,结膜苍白,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腹软,无压痛,无肌紧张,右下腹似可及约48cm质韧包块,边界不清。直肠指诊未及异常。 辅助检查:大便潜血(+), 血WBC4.6109/L,Hb86g/L,入院后查血CEA42ng/mL. 1、诊断?2、进一步检查?3、治疗,流行病学,大肠癌=“富贵病” 多发于西欧、北美发达国家,高脂肪饮食习惯

2、有关;在亚洲、非洲、南美洲发病率较低,流行病学,大肠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发病率在我国位于恶性肿瘤的第三位 位于恶性肿瘤致死原因的第五位,流行病学,我国结直肠癌流行病学特征 直肠癌比结肠癌发病率高,约1.21.5:1 中低位直肠癌所占直肠癌比例高,约为70%,因此大多数直肠癌可在直肠指诊时触及 青年人(30岁)比例较高,约占12%15% 但近几十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结构的改变,结肠癌比例亦逐渐增多。直肠癌的发病率比较稳定,而结肠癌的发病率上升较快,散发性大肠癌 (平均风险) (65%85%),家族史 (10%30%),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 (HNPCC) (5%),家

3、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FAP) (1%),罕见综合症 (0.1%),大肠癌遗传因素,大肠癌发生部位,以直肠最多 乙状结肠次之,结肠、直肠和肛管的血管、淋巴和神经,结肠血管 动脉血供 右:肠系膜上A. 左:肠系膜下A. 静脉回流 右:肠系膜上V. 左:肠系膜下V. 直肠肛管的血管 动脉血供: 直肠上A,直肠下A,肛管A和骶正中A 静脉回流: 直肠上V门静脉 直肠下V、肛门V下腔V,解剖结肠动脉血供,回结肠动脉 右结肠动脉 结肠中动脉 左结肠动脉 乙结肠动脉,解剖结肠静脉回流,肠系膜上静脉 肠系膜下静脉 脾静脉 门静脉,解剖结肠淋巴引流,结肠上淋巴结 结肠旁淋巴结 中间淋巴结 中央淋巴结,结肠淋巴回

4、流: 1 肠壁 2 肠旁 3 中间 4 中央,解剖结肠神经支配,右半结肠 迷走神经(副交感) 肠系膜上神经丛(交感) 左半结肠 盆腔神经(副交感) 肠系膜下神经丛(交感),病 因,发病原因尚不清楚,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大肠癌的癌前病变,(1) 家族性息肉病: 该病系显性遗传,腺瘤发生15年以后开始恶变,一般如不治疗至30岁时约一半会发生癌变,癌变率可高达100,息肉数100个。,(2) 腺瘤性息肉: 大肠癌的“腺瘤癌”发展顺序已被大多数学者所接受,约占大肠癌70。 腺瘤的体积愈大癌变率愈高,当腺瘤的直径超过2cm时其癌变可能即达30,而直径小于0.5cm的腺瘤癌率仅为1。 腺瘤中含有绒毛状结构

5、者癌变机会比纯粹的管状腺瘤要高多发性腺瘤的癌变机会要比单个腺瘤为高。,大肠癌的癌前病变,家族性息肉病 腺瘤性息肉,(3)溃疡性结肠炎,在溃疡性结肠炎病史超过10年以上并广泛累及肠段时其癌变率为10。 当病史超过25年时其癌变率可以增加至25。,大肠癌的癌前病变,肥胖,年龄50Y,缺乏运动,吸烟,其他因素,高危人群,(1)一级亲属有结直肠癌史者。 (2)有癌症史或肠道腺瘤或息肉史。 (3)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 (4)以下五种表现二项以上者:粘液血便、慢性腹泻、慢性便秘、慢性阑尾炎史及精神创伤史。,病理分型,大肠癌的发生发展约经历10-15年,大肠癌病理机制,病理机制 多基因共同作用的分子事件 遗

6、传突变包括癌基因激活(K-Ras、c-myc、GFR)、抑癌基因失活(APC、DCC、P53)、错配修复基因突变(HMSHI、HLH1、PMS1)、危险修饰基因(COX-2、CD44V)。,形态学分类,隆起型 (肿块型) 右半结肠多见 腔内生长 瘤体大易出血坏死。 肿瘤生长慢、浸润性小、预后较好,形态学分类,浸润型 左半结肠多见 沿肠壁浸润生长导致肠腔环行狭窄。 肿瘤发展快、易致肠梗阻、 恶性度高、预后差,形态学分类,溃疡型 直肠多见 肠壁深层侵润性生长 恶性度较高,病理分型,各种类型大肠癌的临床病理特性,病理分型,组织类型 90%以上为腺癌 腺癌(乳头状、管状) 粘液腺癌 印戒细胞癌 未分化

7、癌 类癌 腺鳞癌 鳞癌,大肠癌病理分型,隆起型,溃疡型,隆起型(回盲部),溃疡型(横结肠),浸润型(直肠),大肠癌的组织学类型,乳头状腺癌 管状腺癌 高分化腺癌;中分化腺癌;低分化腺癌 粘液腺癌 印戒细胞癌 未分化癌,临床病理分期,Dukes分期 A期 癌瘤浸润深度未穿出肌层,且无淋巴结转移 B期 癌瘤已穿出深肌层,并可侵入浆膜层、浆膜外或直肠周围组织,但无淋巴结转移 C期 癌瘤伴有淋巴结转移 D期 癌瘤伴有远处器官转移,或因局部广泛浸润或淋巴结广泛 转移而切除后无法治愈或无法切除者,临床病理分期,TNM分期 T 原发肿瘤 TX 原发肿瘤无法估计 T0 无原发肿瘤证据 Tis 原位癌 T1 肿

8、瘤侵及粘膜下层 T2 肿瘤侵及固有肌层 T3 肿瘤穿透固有肌层而至浆膜下,或侵及无腹膜覆盖的结肠、直肠周围组织 T4 肿瘤穿透脏层腹膜或直接侵犯其它脏器或组织 N 区域淋巴结(要求至少检测12枚LN) NX 区域淋巴结转移无法估计 N0 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1 13个区域淋巴结转移 N2 4个或4个以上的区域淋巴结转移 M 远处转移 MX 远处转移无法估计 M0 无远处转移 M1 有远处转移,临床病理分期,直肠癌的TNM分类法,大肠癌TNM分期示意图,Tis 原位癌 T1 肿瘤侵及粘膜下,大肠癌TNM分期示意图,T2 肿瘤侵犯肌层 T3 肿瘤穿透肌层至 浆膜下或至无腹膜的结肠周围或直肠周围组织

9、,大肠癌TNM分期示意图,T4 肿瘤穿透浆膜或直接侵犯其他器官或结构,大肠癌TNM分期示意图,N0 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1 结肠或直肠周围有1至3个淋巴结转移 N2 结肠或直肠周围有4个淋巴结转移 N3 任何直肠上血管旁淋巴结转移,大肠癌TNM分期示意图,M0 无远处转移 M1 有远处转移,临床病理分期,结肠癌的TNM分类法和Dukes分类法,肿瘤的扩散方式有哪些?,扩散方式,血行转移,淋巴转移,种植转移,直接浸润,大肠癌转移途径,本病的转移途径包括: 直接侵润或种植转移 淋巴转移 血行播散,大肠癌扩散转移途径,大肠癌扩散方式直接浸润,卵巢,子宫,直肠癌,大肠癌扩散方式种植转移,大肠癌扩散方式

10、淋巴转移,大肠癌扩散方式血行转移,转移途径,直接侵润(最基本途径,三个方向) 沿肠壁上下纵形扩散 一般限在58cm 沿肠壁周经水平方向环行侵润 一般直肠1/4周需6个月 侵润一圈历时2年 沿肠壁深层侵润 从粘膜粘膜下肌层浆膜 最后穿透肠壁侵入邻近器官。,转移途径,血行播散 结直肠静脉回流至门静脉 肝为常见远处转移途径 门静脉系进入体循环 可转移至肺、骨、脑,肝脏转移灶,大肠癌远处转移部位与频度,肝 3860 腹腔淋巴结 39 肺 38 腹膜 28 卵巢 18 肾上腺 14 胸膜 11 骨 10 脑 8,根据大肠癌的病理变化,推断其可能出现的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1、排便习惯与粪便性

11、状的改变:最早出现,排便次数增多、腹泻、便秘、粪中带血、脓或粘液。 2、腹痛:持续隐痛,梗阻时绞痛。 3、腹部肿块 4、肠梗阻症状 5、全身症状:贫血、消瘦、乏力、低热、肝肿大、黄疸、浮肿、腹水、锁骨上淋巴结肿大、恶病质。 右侧结肠癌以全身症状、贫血、腹块为主; 左侧结肠癌以肠梗阻、便秘、腹泻、便血为主。,临床表现,晚期表现 局部侵袭骶部疼痛 穿孔急性腹膜炎、腹部脓肿 压迫梗阻肠梗阻、尿路梗阻、胆道梗阻 肝转移肝大、黄疸、腹水 肺转移咳嗽、气促、血痰 脑转移昏迷 骨转移骨痛、跛行等 最后会引起恶液质、全身衰竭,大肠癌的诊断要点症状,排便习惯及粪便性状改变(粘液血便)。 腹痛。 腹部包块。 全身

12、症状:贫血、消瘦、乏力、低热等。,直肠癌的临床表现以直肠刺激症状为主。 右半结肠癌以全身症状、贫血、腹部包块为主要表现。 左侧结肠癌以肠梗阻、便秘、腹泻、便血等症状明显。,大肠癌的诊断要点症状,并发症表现 肠梗阻表现:某些病例的首发表现。 肠穿孔表现: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下消化道出血:要想到肿瘤的可能。 内瘘表现(结肠胃瘘,直肠阴道瘘,结直肠膀胱瘘等)。,肠梗阻表现:某些病例的首发表现,肠梗阻表现:某些病例的首发表现,肠穿孔表现: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辅助检查,直肠指检(DRE):it is very important ! Especially in CHINA! Why?,结、直肠及肛管检

13、查方法,常见检查体位,结、直肠及肛管检查方法,直肠指诊: 1、可早期发现肛管、直肠癌; 2、直肠指检步骤; 3、可发现的疾病: 痔 肛瘘 直肠息肉 肛管、直肠癌 其他:前列腺炎、盆腔脓肿、急性附件炎等,结、直肠及肛管检查方法,重视直肠指诊! 简单但重要的临床检查方法 70%直肠癌可通过指检发现 而直肠癌延误诊断的病例中85%是由于未作直肠指诊,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肠镜检查和病理学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气钡双重对比造影 CT或MRI、PET 腔内超声内镜 大便潜血、血清CEA水平,肠镜检查和病理学诊断,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气钡双重对比造影,CT检查,CT检查,MRI PET,腔内超声内镜,腔内超声内镜,

14、大便潜血试验、CEA,大便潜血试验:最简单、最有价值的方法之一。 CEA(癌胚抗原)检查:最有价值的随访指标之一。,大肠癌诊断小结,病史? 症状? 体格检查? 有确诊意义的辅助检查? 大肠癌的诊断不困难。,思想上的高度重视 多源发大肠癌的问题 高危人群的筛检,尽可能发现早期大肠癌,鉴别诊断:痔,是大肠癌最易被误诊的疾病之一。大多数直肠癌都曾“被延误诊断”。痔和大肠癌可以同时发生任何人身上。 痔患者可有血便,但多是便纸带血、点滴而下甚或一线如箭,血色鲜红。 直肠指检结合肛窥镜检查。,鉴别诊断:大肠腺瘤性息肉,腺瘤是良性肿瘤,是大多数大肠癌的癌前病变,往往随着体积的增大,其癌变机会越高,尤其是体积

15、2cm的,均应行电子肠镜检查并取活组织送病理检查。,鉴别诊断:直肠恶性黑色素瘤,消化道中以肛管直肠发病率最高。其主要临床表现为便血,混有粘液,或有黑色溢液,味恶臭。由于肿瘤多向直肠腔内突出,常有直肠刺激症状,如肛门坠胀不适、大便习惯改变、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等。直肠指检于直肠腔内可触及隆起型肿块,外形似覃伞状或结节状,质脆易出血,大部分呈黑色、褐色,少数呈灰白色。病理组织学检查可明确诊断。,鉴别诊断-溃疡性结肠炎,有粘液血便、消瘦乏力、贫血等表现,对于有10年以上的溃疡性结肠炎病史患者,应高度警惕癌变的可能,须通过内窥镜的检查才能鉴别。,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 定性诊断:是不是结直肠癌? 分期诊断:有多严重?(肿瘤范围) 鉴别诊断: 排除其他疾病 重要的是在诊断其他肠道良性疾病时首先要排除肠癌 在最初诊断结直肠癌时,期病人仅15,期20%30%,期30%40%,期20%25%。因此,早期诊断仍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方法及诊断程序 大便潜血试验 肿瘤标记物 直肠指诊 内镜检查 影像学检查,有高危因素及可疑大肠癌患者,详细的询问病史,体格检查:肛门指诊!,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粪潜血试验、血CEA、血CA19-9,辅助检查 钡剂灌肠,电子肠镜、B超(腔内)、CT、MRI、病理细胞学,确诊、分期,制定治疗方案,仍可疑时剖腹探查,治 疗,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