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课件:明清之际活跃的思想家

上传人:hu****a8 文档编号:82818664 上传时间:2019-02-25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3.8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课件:明清之际活跃的思想家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高中历史课件:明清之际活跃的思想家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高中历史课件:明清之际活跃的思想家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高中历史课件:明清之际活跃的思想家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高中历史课件:明清之际活跃的思想家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课件:明清之际活跃的思想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课件:明清之际活跃的思想家(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儒家思想的发展。,“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明末,(1527-1602),明末清初,明末清初,明末清初,(1610-1695),(1613-1682),(1619-1692),温陵居士,梨洲先生,亭林先生,船山先生,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李贽的离经叛道,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抨击,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王夫之的唯物思想,李贽 离经叛道,李贽之死,明神宗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 ”罪名将李贽迫害致死。,1、李贽的思想观点:,挑战孔子及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批判道学家的虚伪; 强调人正当的私欲和个性

2、的发展。,2、对李贽的思想的评价:,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一、李贽的离经叛道,黄宗羲,猛烈抨击封建君主专制; 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 主张建立监督机构限制君权; 认为农工商皆本。,抨击了君主专制制度,对以后反专制斗争 起了积极的作用。,二、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抨击,1、黄宗羲的思想观点:,2、对黄宗羲的思想的评价:,顾炎武,经世致用的特点是以史为鉴,学术研究和现实结合,解释古代典籍为手段,从中发挥自己的社会政治见解,并用于社会改革。开辟了一代重实际、重实证的新学风。,“亡国”、“亡天下”的内涵,亡国:改朝换代,统治者政权的变更

3、。 亡天下:民族、文化的沦亡,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命运。,倡导知识分子经世致用,以他崇实致用的学风和锲而不舍的学术实 践,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反对君主专制制度,主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三、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1、顾炎武的思想观点:,2、对顾炎武的思想的评价:,王夫之,世界是物质的,一切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实 体,物质是不断变化的,其发展变化有规律可 循; 主观的认识是由客观对象引起的,一切事物 都是可知的; 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1、王夫之的唯物论和辩证法:,王夫之的唯物思想,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 维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四、王夫之的唯物思想,2、对王夫之的思想的评价:,黄宗羲,顾炎武,

4、王夫之,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政治上,都反对君主专制独裁 经济上,都重视手工业和商业 思想上,都批判继承传统儒学,其民主思想对封建专制有一定的冲击作用。,通过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构建起了具有 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没有提出新的社会制度,未能形成完整的 思想体系,没有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促使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对后世产生了 巨大影响。,积极影响:,局限:,?,五、明清之际儒学的影响,明清儒家思想有何特点,(1)反传统、反教条。以“异端”自居的明朝思想家李贽,指出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他还提出“男女平等”等观点,令维护名教传统的士大夫十分惊惧。 (2)反封建

5、专制,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清初黄宗羲揭露君主是“天下之大害”。顾炎武提倡“众治”,反对“独治”学风。当时的思想家还提出了种种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这些思想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产生了一定影响。 (3)提倡“经世致用”。他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致力于社会变革,力图扭转明末不切实际的学风。 (4)反映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黄宗羲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张。,为什么中国的民主 批判思想没能实现社会的转型?,明清时期,中国已经进入封建社会晚期。 1.经 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脆弱,早期民主思想的发展缺乏有力的物质基础。 2.政 治:专制集权制度压抑了早期民主思想的发展,未能形成完整的体系缺乏

6、政治基础。 3.思想文化:礼教纲常,文化专制,阻碍早期民主想的传播,缺乏思想文化基础。 4.国人风貌:人们深受礼教毒害,迷信愚昧,难以接受新思想,缺乏群众基础。,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1 儒家强调“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的教育教学思想,对我国当代教育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有积极作用。 2 儒家提倡“孝”、“仁义”、“诚信”等道德伦理观有助于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 儒家强调“正身自省”、“修已安人”、加强道德修养,有助于约束和规范市场经济主体的交易活动和行为,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正常、有序的进行。 4 儒家提倡的“仁”“德治”“民本”思想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经

7、济的发展。 5 儒家主张的“大一统”思想有利于巩固中华民族的统一,在今天更是有着现实意义。,【学思之窗】李贽写的这封信,说明了当时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解题关键:儒学已经成为读书人谋官的工具。 答案提示:明清之际,程朱理学使得儒学日益僵化,人们只能按照程朱理学对儒家解释做学问甚至生活,任何不同的意见都会遭到社会的不容甚至道德的谴责。于是,读书人只能按照程朱理学的解释学习儒家经典,以谋取官职。读书人不敢提出自己的意见,社会风气虚伪,官场环境污浊。,一、近代戊戌变法的主将梁启超,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警句自勉。他以忧国忧民的精神,参与发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结合史实,查找资料,谈谈顾炎武和梁启超为

8、什么有同样的感受。,学习延伸,答案提示:,顾炎武和梁启超生活的时代都处在国家危亡之际,不约而同地产生了救国救民的思想。,知识归纳: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1、创立:春秋晚期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主张为政以德,强调等级尊卑。儒学产生但备受冷落。 2、发展:战国时期,孟子“仁政”,“民贵君轻”。荀子礼法并施,王霸兼用。儒学成为蔚然大宗。 3、重创:秦始皇“焚书坑儒”,崇法抑儒,儒学遭受重创。 4、独尊: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开始取得独尊地位。 5、挑战融合: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儒学受到佛教、道教的挑战。但三教逐渐走向融合。 6、理学:宋明时期,儒学融合佛道思想,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

9、。,知识归纳: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7、批判继承:明清时期,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 8、利用: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借孔子的权威宣传维新变法思想。 9、抛弃:时期,孙中山利用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提出三民主义,指导革命。 10、抨击:新文化运动时期,资产阶级激进派提出“打倒孔家店”,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11、继承发展:我国提倡以德治国、进行公民道德教育,需要传承中华文明,弘扬儒家思想。,单元总结,儒家思想演变历程,春秋 战国 秦朝 西汉汉武帝 宋明 明清,兴起,蔚然大宗,遭到打击,正统,理学,批判,课堂检测,李贽称赞汉

10、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反对理学家只谈义理不谈功利的虚无说教。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异端”思想家李贽 A.提倡拜金主义,发展工商实业 B.主张以“法治”代替“人治” C.反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 D.倡导“经世致用”思想,C,课堂检测,明未李贽说:“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其思想是 A维护封建礼教 B主张学以致用 C反对迷信崇拜 D抨击腐朽统治,C,课堂练习,黄宗羲是我国反封建思想的先驱,下列与他有关的是( ) A.得出“

11、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的结论 B.提出“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的民主思想 C.提出“气者,理之依也”和“天下惟器”的唯物观点 D.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A,课堂检测,明夷待访录中载:“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反映了 A农民反封建的强烈愿望 B封建社会末期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 C知识分子参与政权的愿望 D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要求,B,课堂检测,黄宗羲和韩非子对君主专制所持的观点几乎截然相反,其决定性因素是 A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不同 B受外来思想影响程度不同 C所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不同 D个人文化知识素养高低不同,C,课堂检测,顾炎武在日知录一书中提出了“亡

12、国“和“亡天下“两个概念,其中“亡天下“的确切含义是 A.封建王朝的更替 B.外族入侵带来国家危难 C.统治者不施仁政,导致民不聊生,社会退步 D.统治阶级内部纷争使国家分裂,C,拓展训练,明末清初,顾炎武主张做学问要“经世致 用”,对后代学风影响很大。他的代表作是 A.农政全书 B.天工开物 C.天下郡国利病书 D.坤舆万国全图,拓展训练,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位思想家阅历 的相同之处表现在 生活在明末清初 参加过抗清斗争 学术活动集中在哲学领域 受到文字狱迫害 A. B. C. D.,课堂检测,新文化运动时期,李大钊发表文章,认为孔子为“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是“保护君主政治之偶像”。其

13、目的在于说明 A、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的理论基础 B、孔子是历代专制统治的标志 C、孔子提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理论 D、中国几千年封建统治都是吃人的历史,A,课堂检测,两千多年以来,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主要在于 A儒家思想代表封建统治阶级利益 B孔子在人民心中的地位不可动摇 C儒家思想具有兼容和发展的特性 D其他思想不能对儒家思想构成威胁,C,课堂检测,伏尔泰认为,“中国是个举世最优美、最古老、最广大、人口最多和治理最好的国家。”“在道德上欧洲人应该成为中国人的徒弟”,信奉儒学的中国文人“没有侮辱理性和曲解自然”。这足以证明 A当时中国的制度文明比欧洲各国优越 B当时中国文人充分理解“理

14、性”之含义 C儒学的主要思想与欧洲启蒙思想相同 D. 中国文化对欧洲启蒙思想家产生过影响,D,课堂练习,以下著作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A B C D ,D,课堂练习,明末清初顾炎武主张做学问要“经世致用”对后代学风影响很大。他的代表作是 ( ) A农政全书 B天工开物 C天下郡国利病书 D坤舆万国全图,C,课堂练习,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位思想家阅历的相同之处表现在( ) 生活在明末清初 参加过抗清斗争 学术活动集中在哲学领域 受到文字狱迫害 A B C D ,C,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都对宋明理学进行了 批判。三人批判理学的角度有什么不同?,黄宗羲从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角度, 批判理学视君臣之义为天理的伦常观。 顾炎武从经世致用的角度提倡实学,批判 理学的空谈。 王夫之从唯物主义角度,对理学的唯心主 义进行批判;通过运动绝对、静止相对的辩证 关系批判理学形而上学观点。,拓展训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