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执业医师考试妇产科复习资料

上传人:L** 文档编号:827054 上传时间:2017-05-1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执业医师考试妇产科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7年执业医师考试妇产科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7年执业医师考试妇产科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7年执业医师考试妇产科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7年执业医师考试妇产科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执业医师考试妇产科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执业医师考试妇产科复习资料(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女性生殖系统解剖骨盆的组成1、 骨盆的分界1、2、 骨盆的类型1、女型:骨盆入口呈横椭圆形,髂骨翼宽而浅,入口横径较前后径稍长,耻骨弓较宽,两侧坐骨棘间径lOom;最常见,为女性正常骨盆。外生殖器内生殖器阴道1、子宫1、形态:年人子宫呈前后略扁的倒置梨形,重约50g,长78cm,宽45cm,厚23cm,宫腔容量约5ml;宫体与宫颈的比例,婴儿期为1:2成年妇女为2 :1;宫体与宫颈之间形成最狭窄的部分称子宫峡部,在非孕期长约l cm,其上端因解剖上较狭窄,又称解剖学内口;其下端 因黏膜组织在此处由宫腔内膜转变为宫颈粘膜,又称组织学内口。2、组织结构:宫体壁由3层组织构成层,内层为子宫内膜,外层

2、为浆膜层(脏层腹膜),中间层为肌层。3、位置:子宫的正常位置呈轻度前倾前屈位,主要靠子宫韧带及骨盆底肌和筋膜的支托作用。4、子宫韧带:圆韧带:有使宫底保持前倾位置的作用;阔韧带;主韧带:在阔韧带的下部,横行于字宫颈两侧和骨盆侧壁之间,起固定宫颈位置的作用,为保持子宫不致向下脱垂的主要结构;宫骶韧带:将宫颈向后向上牵引,维持子宫处于前倾位置。输卵管及1、全长约814cm;根据输卵管的形态由内向外可分为4部分:间质部:为通入子宫壁内的部分,狭窄而短,长1cm;峡部;在间质部外侧,管腔较窄,长2-3cm;壶腹部:在峡部外侧,管腔较宽大,长58cm;伞部:为输卵管的末端,开口于腹腔,游离端呈漏斗状,有

3、许多须状组织,有“抬卵”作用。2、输卵管壁由3层构成:外层为浆膜层;中层为平滑肌层,能引起输卵管由远端向近端的蠕动;内层为粘膜层,由单层高柱状上皮组成;输卵管肌肉的收缩和粘膜上皮细胞的形态、分泌及纤毛摆动均受性激素影响有周期性变化。卵巢1、卵巢外侧以骨盆漏斗韧带连于骨盆壁,内侧以卵巢固有韧带与子宫连接。2、卵巢表面无腹膜,由单层立方上皮覆盖称生发上皮;皮质在外层,其中有数以万计的原始卵泡(又称始基卵泡)及致密结缔组织;髓质在中心,无卵泡。 血管、淋巴及神经动脉1、卵巢动脉:自腹主动脉分出(左侧可来自左肾动脉);子宫动脉:为髂内动脉前干分支,在腹膜后沿骨盆侧壁向下向前行;阴道动脉:为髂内动脉前干

4、分支; 阴部内动脉:为髂内动脉前干终支。静脉1、 淋巴主要分为外生殖器淋巴与盆腔淋巴两组1、外生殖器淋巴分为深浅两部分:腹股沟浅淋巴结:上组沿腹股沟韧带排列,收纳外生殖器、会阴、阴道下段及肛门部的淋巴,下组位于大隐静脉末端周围,收纳会阴及下肢的淋巴;腹股沟深淋巴结:位于股管内、股静脉内侧,收纳阴蒂、股静脉区及腹股沟浅淋巴,汇人闭孔、髂内等淋巴结。2、盆腔淋巴:髂淋巴组由髂内、髂外及髂总淋巴结组成;骶前淋巴组位于骶骨前面;腰淋巴组位于主动脉旁。神经1、女性生殖系统生理1、2、妇女一生各阶段的生理特点1、2、月经及月经期的临床表现1、月经的定义:月经是指随卵巢的周期性变化,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及出血

5、;是生殖功能成熟的标志之一。2、月经初潮:月经第一次来潮称月经初潮。3、月经周期:出血的第1日为月经周期的开始,两次月经第1日的间隔时间称一个月经周期4、月经持续时问及出血量:正常月经持续时间为2-7日,多数为3-6日;每月失血量超过80ml即为病理状态。5、月经血的特征:月经血的主要特点是不凝固,但在正常情况下偶尔亦有些小凝块;月经血内缺乏纤维蛋白及纤维蛋白原,主要是由于纤维蛋白的溶解。6、卵巢功能及其周期性变化卵巢功能1、卵巢的周期性变化1、2、排卵:多发生在下次月经来潮前14日左右,卵子可由两侧卵巢轮流排出,也可由一侧卵巢连续排出。3、黄体形成及退化:排卵后78日(相当于月经周期第22日

6、左右)黄体体积达最高峰,直径约1-2cm,外观色黄;若卵子未受精,黄体在排卵后9-lO日开始退化,其机理迄今不详。4、卵巢分泌的甾体激素1、雌激素主要为雌二醇与雌酮,雌三醇为其降解产物;雌激素的生物活性以雌二醇最强,雌酮次之,雌三醇最弱。2、雌激素、雄激素及孕激素之间关系密切,孕酮是雄烯二酮及睾酮的前身,雄烯二酮和睾酮又是雌酮和雌二醇的前身,三者基本结构虽极相近,但作用却不同。3、雌、孕激素的周期性变化:正常妇女卵巢激素的分泌随卵巢周期而变化。雌激素:在卵泡开始发育时,雌激素分泌量很少,随着卵泡渐趋成熟,雌激素分泌也逐渐增加,于排卵前形成一高峰,排卵后分泌稍减少,约在排卵后78日黄体成熟时,形

7、成又一高峰,但第二高峰较平坦,峰的均值低于第一高峰。孕激素:于排卵后孕激素分泌量开始增加,在排卵后78日黄体成熟时,分泌量达最高峰,以后逐渐下降,到月经来潮时回复到排卵前水平。4、雌激素的生理作用促使子宫发育,引起肌细胞的增生和肥大,使肌层变厚,血运增加,并使子宫收缩力增强以及增加子宫平滑肌对缩官素的敏感性。使子宫内膜增生。使宫颈口松弛,宫颈粘液分泌增加,质变稀薄,易拉成丝状。促进输卵管发育,加强输卵管节律性收缩的振幅。使阴道上皮细胞增生和角化,使粘膜变厚并增加细胞内糖原含量,增强局部的抵抗力;使阴唇发育、丰满。使乳腺腺管增生乳头、乳晕着色;促进其他第二性征的发育。雌激素对卵巢的卵泡发育是必需

8、的,从原始卵泡发育到成熟卵泡,均起一定的作用;有助于卵巢积储胆固醇。雌激素通过对下丘脑的正负反馈调节,控制脑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促进钠与水的潴留;在脂肪代谢方面总胆固醇有下降趋势,使脂蛋白减少;降低胆固醇与磷脂的比例,减少胆圃醇在动脉管壁的沉积,有利于防止冠状动脉硬化 。足够量的雌激素存在时,钙盐及磷盐方能在骨质中沉积,以维持正常骨质。5、孕激素的生理作用影响子宫平滑肌细胞膜的通透性,使细胞内钾离子浓度降低,钠离子浓度升高,使肌纤维松弛,兴奋性降低;同时降低妊娠子宫对缩宫素的敏感性,从而减少子宫收缩,有利于受精卵在子宫腔内生长发育。使增生期子宫内膜转化为分泌期内膜,为受精卵着床作好准备。使宫

9、颈口闭合,粘液减少、变稠,拉丝度减少。抑制输卵管肌节律性收缩的振幅。使阴道上皮细胞脱落加快。已有雌激素影响的基础上,促进乳腺腺泡发育成熟。在孕激素通过对下丘脑的负反馈作用,影响脑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孕激素能兴奋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升高,正常妇女在排卵前基础体温低,排卵后基础体温可升高0.30.5,这种基础体温的改变,可作为排卵的重要指标。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1、子宫内膜的组织学变化于宫内膜在结构上分为基底层和功能层,基底层直接与子宫肌层相连,此层不受月经周期中激素变化的影响,在月经期不发生脱落;功能层靠近宫腔,它受卵巢激素的影响呈周期性变化,此层月经期坏死脱落。2、

10、增生期:增生期早期:在月经周期第57日;增生期中期:在月经周期第810日;增生期晚期:在月经周期第1114日。3、分泌期:分泌期早期:在月经周期第1519日;腺上皮细胞的核下开始出现含糖原的小泡,间质水肿;分泌期中期:在月经周期第2023日;内膜较前更厚并呈锯齿状,腺体内的分泌上皮细胞顶端胞膜破碎,细胞内的糖原溢人腺体称顶浆分泌;分泌期晚期:在月经周期第2428日;子宫内膜厚达lOmm并呈海绵状,内膜腺体开口面向宫腔,有糖原等分泌物溢出,间质更疏松、水肿表面上皮细胞下的间质分化为肥大的蜕膜样细胞,此期螺旋小动脉迅速增长超出内膜厚度,也更弯曲,血管管腔也扩张。4、月经期:在月经周期第14日;此时

11、雌、孕激素水平下降,变性、坏死的内膜与血液相混而排出形成月经血。生殖器其他部位的周期性变化1、阴道粘膜的周期性变化:在月经周期中,随着雌、孕激素的消长,可以引起阴道粘膜周期性改变,这种改变在阴道上段更明显;排卵后,在孕激素的作用下,主要为表层细胞脱落;临床上常借助阴道脱落细胞的变化了解体内雌激素水平和有无排卵。2、宫颈粘液的周期性变化:粘液作涂片检查,干燥后可见羊齿植物叶状结晶,这种结晶在月经周期第67日开始出现,到排卵期最为清晰而典型;至月经周期第22日左右完全消失,而代之以排列成行的椭圆体。3、输卵管的周期性变化:下丘脑一垂体一卵巢轴的相互关系妊娠生理妊娠是胚胎和胎儿在母体内发育成长的过程

12、;卵子受精是妊娠的开始,胎儿及其附属物自母体排出是妊娠的终止;妊娠全过程平均约38周,受精及受精卵发育、输送与着床1、获能的主要部位是子宫和输卵管;男女成熟的生殖细胞(精子和卵子)的结合过程称受精;卵子从卵巢排出经输卵管伞部进入输卵管内,停留在壶腹部与峡部联接处等待受精;已获能的精子穿过次级卵母细胞透明带为受精的开始,卵原核与精原棱融合为受精的完成,形成受精卵标志诞生新生命。2、约在受精后第67日,晚期囊胚透明带消失之后侵入子宫内膜的过程,称受精卵着床。3、受精卵着床需经过定位、粘着和穿透3个阶段;着床必须具备的条件有:透明带必须消失;囊胚细胞滋养细胞必须分化出合体滋养细胞;囊胚和子宫内膜必须

13、同步发育并相互配合;孕妇体内必须有足够数量的孕酮,子宫有一个极短的敏感期允许受精卵着床。胎儿附属物的形成及其功能 胎 盘胎盘是母体与胎儿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是胚胎与母体组织的结台体由羊膜、叶状绒毛膜和底蜕膜构成。胎盘的形成1、羊膜:构成胎盘的胎儿部分。2、叶状绒毛膜:构成胎盘的胎儿部分,占妊娠足月胎盘主要部分;内层为细胞滋养细胞,是分裂生长的细胞;外层为合体滋养细胞是执行功能的细胞,由细胞滋养细胞分化而来;在滋养层内面有一层细胞称胚外中胚层,与滋养层共同组成绒毛膜。3、底蜕膜:构成胎盘的母体部分,占妊娠足月胎盘很小部分。4、妊娠足月胎盘的大体结构胎盘功能1、血管台体膜是由合体滋养细胞、台体滋

14、养细胞基底膜、绒毛间质、毛细血管基底膜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5层组成的薄膜。2、胎盘功能包括气体交换、营养物质供应、排除胎儿代谢产物、防御功能以及合成功能等。3、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由合体滋养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激素;在妊娠早期分泌量增加很快,约1.72日即增长一倍,至妊娠810周血清浓度达最高峰 ,约为50100Ku/L,持续l2周后迅速下降,妊娠中晚期血清浓度仅为峰值的10,持续至分娩;4、HCG的主要功能有:作用于月经黄体,使黄体增大成为妊娠黄体,增加甾体激素的分泌以维持妊娠;HCG-亚基有促卵泡成熟活性、促甲状腺活性及促睾丸间质细胞活性;HCG有与LH相似的生物活性,与尿促性素(

15、HMG)合用能诱发排卵;HCG能抑制淋巴细胞的免疫性,能以激素屏障保护滋养层不受母体的免疫攻击。胎 膜脐 带脐带断面中央有一条管腔较大、管壁较薄的脐静脉;两侧有两条管腔较小、管壁较厚的脐动脉。羊 水羊水的来源1、妊娠早期的羊水,主要是母体血清经胎膜进人羊膜腔的透析液。2、妊娠中期以后,胎儿尿液是羊水的重要来源。羊水的吸收1、母体、胎儿、羊水三者间的液体平衡1、羊水在羊膜腔内并非静止不动而是不断进行液体变换,以保持羊水量的相对恒定。羊水量、性状置成分1、羊水量:妊娠38周时约1000ml,此后羊水量逐渐减少;妊娠足月时羊水量约800 ml,过期妊娠时,羊水量明显减少,可少至300ml以下。2、羊

16、水性状及成分:妊娠足月时羊水呈中性或弱碱性,PH值约为7.20,内含水分9899,12为无机盐及有机物质;妊娠早期羊水为无色澄清液体,妊娠足月羊水略混浊,不透明。羊水的功能1、保护胎儿:胎儿在羊水中自由活动,不致受到挤压,防止胎体畸形及胎肢粘连;保持羊膜腔内恒温;适量羊水避免子宫肌壁或胎儿对脐带直接压迫所致的胎儿窘迫;有利于胎儿体液平衡;临产宫缩时避免胎儿局部受压。2、保护母体:妊娠期减少因胎动所致的不适感;临产后,前羊水囊扩张子宫颈口及阴道;破膜后羊水冲洗阴道减少感染机会。妊娠期母体变化生殖系统的变化子宫1、宫体:逐渐增大变软;妊娠12周以后,增大的子宫渐呈均匀对称并超出盆腔,可在耻骨联合上方触及;妊娠晚期的子宫呈不同程度右旋,与乙状结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