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云阳县高阳中学七年级地理下册《巴西》说课稿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2625636 上传时间:2019-02-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云阳县高阳中学七年级地理下册《巴西》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重庆市云阳县高阳中学七年级地理下册《巴西》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重庆市云阳县高阳中学七年级地理下册《巴西》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重庆市云阳县高阳中学七年级地理下册《巴西》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云阳县高阳中学七年级地理下册《巴西》说课稿(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巴西 说课稿一、说教材 1.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教材是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中重点介绍的一个国家,它的经济发展过程、社会背景、文化特点基本上代表了拉丁美洲的发展过程和社会现状,了解认识巴西就等于了解拉丁美洲。巴西是拉丁美洲的缩影。 2. 编者的意图:力求以贴近生活的方法来帮助学生感知世界。 3. 教材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1)本节教材以人种作为切入点,诱导学生思考世界人种的分布,但巴西人的肤色又不同于世界三大人种,从而引出了民族大熔炉的缩影的内容。 教材在举例中采取“引而不发”的方法,让学生来总结巴西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经济地理等方面的地理基础知识。(2)在掌握了

2、足够的基础知识后,教材要求学生学会运用巴西的自然条件、人口分布、历史背景、经济发展等因素对巴西农业和工业布局进行分析。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联系实际能力。 (3)在联系实际贴近生活的内容中,教材又提供了大量的阅读资料及图片,培养学生从直观的角度来认识巴西。 4.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巴西过去与现在经济结构差异的对比,了解巴西经济的发展历程。让学生认识到殖民主义统治对巴西的影响及当今世界的发展中国家建立健全独立经济体系的必要性。 难点:a.使学生懂得保护热带雨林的重要意义。 b.热带雨林的成因及亚马孙河水量大的原因分析。 5. 教学目标: (1)认识目标: a.知道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

3、国家 b.能说出热带雨林对巴西的环境效益、开发目的及生产的环境问题。 c.能说出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区划及主要气候特征。 d.能说出巴西工农业生产的特征。 e.能读图说出巴西主要的城市及分布地区。 (2)能力目标: a.分析独特的拉丁文化的成因。 b.认识到殖民统治对巴西种族的构成及政治、经济、文化的深远影响。 c.学会分析巴西热带雨林的成因及,亚马孙河水量大的原因,提高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d.能初步分析巴西城市化过程中带来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增强环保意识。 二、说学生 巴西是足球王国,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并不很陌生,现代媒体手段先进,同学们可以通过上网、

4、报纸、杂志查找各种资料进一步认识巴西。 初一年学生思想活跃,感情丰富,求知欲强,好胜心切,在接受知识上往往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乐于接触有趣的感性知识,因此,在讲授巴西时,要多用一些激趣的方法,要多举例,多要以实图展示,增强学生印象。 三、说教法 1.教学方法的组合 a.本节课运用谈话、阅读、讨论、学习竞赛等多种教学方法。尤其是学习竞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多种能力。本节又采用了知识结构图法,使学生的地理思维随着教师的讲解而步步深入,且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 b.整节课主要贯穿“学为主体、教为主导、思练结合”的教学思想,让学生独立自主亲身参与、体验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教师注意由浅入深、由简单

5、到复杂的恰当引导,学生从不断演示中观察问题,探究现象,解决问题。 2.教学手段 运用多媒体教学将一些静态信息加工成声、情、形的动态信息,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奋点,唤起强烈的求知欲,强调重点,攻破难点。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果。 3教具选择 多媒体课件。 四、说学法 1依据教学目标,快读课文,整体把握,明确重点。 2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理解和记忆。 3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日常生活经验,积极思考,培养能力。 五、课时安排:2课时 六、说教学程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p.8992民族大熔炉的缩影和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两节。 教学目标:1、了解巴西的面积人口、经济

6、水平。 2、了解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 3、了解巴西的人种文化、工业农业。 教学重点:巴西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状况 教学.难点:巴西的位置、地形、气候河流、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 巴西的经济、文化、人种与殖民主义的关系。1引课设计 根据世界杯足球赛主题音乐,引出课题:第九章 第二节 巴西(版书),之后,介绍胡锦涛出访巴西,让学生认识到巴西与中国的友好关系。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出本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2. 学生自学,整体感知,重点把握。 自学3分钟,学习方式自由,要求学生尽量多的发现问题,发现有价值的问题,找出答案,准备竞答与竞提。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地理自学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解

7、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自信心、进取心、合作意识、集体荣誉感、团队精神等。 3.教师主持,问题竞答与竞提。 这一活动由教师主持,学生比赛提问题,教师从量和质两方面为学生所提问题打分,分组比赛,决出胜负。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地理及对地理课学习的兴趣。活动中,教师可寻机插入点拨讲解,在学生兴趣盎然的氛围中,教师尽情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强调重点,突破难点。 4.总结巩固,随堂练习。 总结重在综合概括,使知识条理系统。随堂练习意在巩固本课所学知识与技能。 七、设计的理论依托:地理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构建开方式地理课程”“学习结果与过程并重”“发现闪光点、鼓励自信心”等基本理念。 八、板书设计: 粉笔板书与电子板书相结合。粉笔板书采用词语式板书;电子板书采用结构式。粉笔板书如下图。“咖啡之国”“文明古国”“足球王国”“狂欢之国”四个关键性词语,基本反映本课的教学内容,能引起学生的思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巴西 咖啡之国 文明古国 足球王国 狂欢之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