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外语教学中文化习得问题的反思

上传人:n**** 文档编号:82591438 上传时间:2019-02-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外语教学中文化习得问题的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关于外语教学中文化习得问题的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关于外语教学中文化习得问题的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关于外语教学中文化习得问题的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关于外语教学中文化习得问题的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外语教学中文化习得问题的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外语教学中文化习得问题的反思(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外语教学中文化习得问题的反思 关于外语教学中文化习得问题的反思 Reflections on Cultural Acquisition 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许力生 吴丽萍 Xu Lisheng Wu Liping 浙江大学外语学院跨文化交际研究所 Institute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Zhejiang University 摘要:在跨文化交际大背景下反思外语教学中的文化习得问题,我们有必要认识到,外语教学涉及的文化不只限于目的语文化,但也不可

2、能承载太多不同文化的内容。外语教学中的文化习得归根结底是要习得语言运用的适当性,而外语使用的适当性应当在跨文化交际语境中去定义。所以,文化习得最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学习者突破特定文化给交际设定的程式和范围、在具体的跨文化交际中商议和协调语言运用 适当性的能力。 主题词:文化习得,适当性,跨文化交际 Abstract: Great emphasis has been placed on cultural acquisition 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in recent years. But what should be included in cultural a

3、cquisition and how it should be conducted remain controversial among scholars and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On one hand, limiting cultural acquisition to acquisition of the (dominating) culture of native target language speakers has already be questioned. On the other, it seems unnecessary and impo

4、ssible for cultural acquisition to include all cultures that might be involved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s we see it, cultural acquisition 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must concentrate on acquisition of appropriateness in using the language. However, this appropriateness cannot be simply assu

5、med as the appropriateness of the language use by native speakers from any particular cultural group. Instead it should be interculturally defined. What cultural acquisition 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has to do is to help the learner recognize the limitations of any particular cultures, including

6、both the learners own culture and the culture(s) of the native target language speakers, and learn to be able to negotiate with people from other cultures the appropriateness for different situations when using the target language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Key words: cultural acquisition, appr

7、opriatenes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1引言 外语教学应当结合相关文化来进行,这一点似乎已经成为当今外语教学界的共识。近年来,文化成了热门话题,文章、论著都有不少,无论是讨论教学还是教材,教学大纲还是课程设计,几乎无一不强调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强调在习得语言的同时习得相关文化。 然而,透过表面上热闹的景象,我们不难发现,对外语教学与文化关系的认识大多还是比较肤浅的,甚至是相当功利的。对于有关问题,至今尚缺乏比较全面、深入而又有系统的探索与研究,许多讨论往往浅尝辄止,没有从根本上去弄清楚结合文化进行语言教学的理论基础和深刻意义;而且泛泛一般而论的较多

8、,很少就其中具体的问题进行分析,以至于原则虽好,却缺少在实际中操作的手段,使结合文化进行外语教学常常停留在口号和宣言上,难以变成实实在在、始终如一的行动。在这样的情况下,外语教学界很有必要认真审视文化习得所面临的问题,走出误区,寻找摆脱困境的途径。 2. 文化习得的提出 在过去很长的时期,由于对语言的狭义理解与认识,在外语教学中通常只是孤立地教语言,教语言形式,以为只要人们都能合乎语法地使用同一语言代码,不同文化群体人们之间的相互交流就不成问题了。因此,长时间占统治地位的外语教学模式,无论是所谓的语法翻译法、直接法、还是听说法,基本上都是强调语言形式的学习或者特定语言技能的训练。同时期的语言学

9、及心理学理论为这种与社会文化环境相脱离的、纯技术性的语言教学提供了科学的支持(Stern,1983:247),虽然有人曾著书立说(如Lado,1957; 1964等),论述了语言教学应将文化内容包括其中的观点,但始终未能引起重视。 其实,外语教学传输给学习者的不仅是语言形式,还有那些形式中所包含的特定世界观,以及本族语者的许多社会文化观念。即使是像英语这样的国际性语言,其教学传输给学习者的主要也还是反映英美主流社会价值观的文化,包括效率、实用主义、个体主义等。正像拜拉姆(Byram,1989:1)所说的,由于语言必然要涉及语言使用者关于世界的感知与认识,只要是教语言,就不可避免地是在教该种语言

10、本族语使用者的文化。 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情况有了变化。从海姆斯(Hymes, 1972)针对乔姆斯基语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 所提出的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观起,语言学界功能主义的发展,社会语言学、语用学、话语分析、批评语言学等学科分支的兴起,人类学、社会学、文化研究、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成果,给外语教学界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培养学习者的交际能力而不仅仅是语言能力逐渐成为语言教学所推崇的目标。随着交际教学法的风行及其理论指导思想的影响,人们开始质疑外语教学中的形式至上、工具为要的观念。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语言是文化不

11、可分割的一部分,外语教学不应该把语言学习与文化分割开来。 在这种情况下,外语教学中需要导入相关文化学习的主张也日渐受到支持,文化越来越多地成了外语教学中的一个关键词。如今,对此持怀疑或否定态度的人虽然不能说没有了,但已经失去了声势,在外语教学界没有多大影响了。 3. 文化习得面临的问题 然而,当我们要在教学中实践文化习得的主张时,却会面临一些很棘手的问题。 外语教学中有关文化习得的问题大致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即:外语教学是否应导入文化习得?文化习得要包括那些内容?文化习得究竟该如何进行? 这第一个方面似乎已不成其为问题。当然,也有人指出,文化只能通过生活于其中而习得,是不能在外语教学这样的环境

12、中学会的。教学能够传授的只是有关特定文化的某些知识,而这些知识对语言使用没有太多直接作用,如我们国内许多院校英语专业开设的英美概况课,其中不少内容虽然可以说是有关英美文化的,但对学习者提高英语使用能力不一定会有多大帮助。另外,在有些人看来,语言教学就是教语言,教语言就是教语法、语音、词汇,教这些东西当然要从形式入手,训练学生使用这些形式进行听、说、读、写的技能,任何其它东西都是可有可无的。让语言教师去教授文化,既是不务正业,也是强人所难。此类观点很少见诸于学术刊物和报章杂志,因为它已经不合潮流,但在一些外语教师、尤其是那些按传统教学方法培养出来的教师中,依然还有一定影响。因此,不能以为听不到什

13、么公开反对的声音,这个问题就已经解决了。应该看到,口头上说的和实际做的之间可能会有比较大的距离。 关于文化习得要包括那些内容的问题,已有了相当多的讨论,到现在也还没有统一的看法。文化包罗万象,对于外语教学中必须包括文化中的哪些内容,外语教学能够传授哪些内容,人们的意见各有不同。胡文仲和高一虹(1997)曾有比较全面的论述。他们认为,文化教学可能包括的内容有五个方面:语言交际(包括词汇、习语、语法、语篇修辞)、非言语交际(表情、眼神、手势、姿势、体距等)、交际习俗与礼仪(打招呼、称赞、称谓、访友做客、送礼等)、社会结构与人际关系(家庭关系、亲戚关系、朋友和同事关系、社区关系等)、价值观念(个人与

14、集体、人与外部世界、思维方式、知识与价值等)。看得出,他们对文化内容已经做了相当大的取舍,只选择了一些与语言和语言运用关系较密切的文化内容,而且由语言推及文化,由具体推及抽象,由微观至宏观,很有层次与系统。以此为基础,他们还提出了外语教学大纲中的文化项目表(胡文仲、高一虹,1997:160-163),基本上勾勒出了一个文化教学的框架,并列出了可为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学与测试提供参考的细目清单,希望以此来使文化教学系统化。 可是,事情实际上比这复杂多了。上面提到的文化项目表尽管很长,也还没有穷尽文化所包括的全部内容,但要想在外语教学过程把它们统统纳入,显然是不大可能的,至少也是极其困难的。如果

15、蜻蜓点水似地样样都来上一点,就会像走马看花、匆匆来去的游客一样,给学习者留下的可能只是一些肤浅的文化印象,而不是有系统、有深度的文化知识,更谈不上能由此发展出相关的文化能力了。 此外,外语教学涉及的文化也决不仅限于目的语文化。因为学习目的语(如英语)并不一定只是用于和目的语本族语者进行交流。而且,所谓的目的语文化往往也不是均质、单纯的。以英语为例,一方面,英语是许多国家和地区人们的母语或通用语,而这些国家和地区基本上都有各自独特的民族文化,它们之间的差异有的还很大;另一方面,同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同是英语的本族语使用者,人们也常常是分为各个不同的社会文化群体。所以,尽管大家都是说英语的,其文化归

16、属却有所不同。 因此,笼统地说英语文化是不准确的,不符合当今英语世界的实际情况,需要认识到英语本族语使用者的文化多样性。沃尔夫森(Wolfson,1989)曾指出,不能以某一特定文化社团(往往是强势文化社团)的交际文化来统领所有的第二语言和外语教学,应根据学习者的不同学习目的学习不同的交际文化。例如,同样是去美国,留学生、商人、普通移民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因为他们各自交往的主要对象在美国是分属于不同的文化或亚文化群体。不过,这样做固然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却有可能把学习的语言及其运用局限在特定社会文化圈内。 有人或许会说,应该以英语世界主流文化、占统治地位的文化为其文化教学内容。且不说这样的选择有迎合文化霸权之嫌,有谁又能给我们提供得到大家公认的对这一文化的正确描写呢?一般的说,语言都有一套在较大程度上得到普遍认可的语法,教起来有法可依;而无论哪一种文化,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