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最有影响的书法家:赵孟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825502 上传时间:2017-05-16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5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元代最有影响的书法家:赵孟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元代最有影响的书法家:赵孟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元代最有影响的书法家:赵孟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元代最有影响的书法家:赵孟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元代最有影响的书法家:赵孟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元代最有影响的书法家:赵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元代最有影响的书法家:赵孟(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元代最有影响的书法家:赵孟頫 元代最显赫的画家-赵孟頫赵孟頫(公元一二五四一三二二年)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是元代最显赫的画家,也是在当时、并在后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的画家。宋太祖子秦王德芳的后裔。宋灭亡后,归故乡闲居,后来奉元世祖征召,历仕五朝,官至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封魏国公,谥文敏。擅长篆、隶、楷、行、草各体、冠绝古今。著有松雪斋集。 赵孟頫是元代初期很有影响的书法家。元史本传讲,“孟俯篆籀分隶真行草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赞誉很高。据明人宋濂讲,赵氏书法早岁学“妙悟八法,留神古雅”的思陵(即宋高宗赵构)书,中年学“钟繇及羲献诸家”,晚年师法李北海。他还临抚过元魏的定鼎碑及唐虞世南

2、、褚遂良等人,集前代诸家之大成。诚如文嘉所说:“魏公于古人书法之佳者,无不仿学”。所以,赵氏能在书法上获得如此成就,是和他善于吸取别人的长处分不开的。尤为可贵的是宋元时代的书法家多数只擅长行、草体,而赵孟頫却能精究各体。他的文章冠绝时流,又旁通佛老之学。后世学赵孟頫书法的极多,赵孟頫的字在朝鲜、日本非常风行。 赵氏楷书中也有上乘之作,如三门记结体宽博深稳,运笔酣畅圆润,最适合当字帖。赵氏传世作品以行楷居多,大多用笔精到,结字严谨,如赤壁赋堪称经典之作。他是赵宋一个没落贵族,后来与元朝合作。赵孟頫等二十余人是至元二十四年(公元一二八七年)第一批被征召,其后,屡次征召江南士大夫,也有通过赵孟頫而求

3、得利禄职位的。赵孟頫受到元代皇帝的宠爱,“荣际五朝,名满四海”,官至翰林学士,艺术上成为元代文人画的领袖人物。赵孟頫的书法艺术: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水精宫道人,湖州(今浙江吴兴)人。赵孟頫博学广识,才气横溢,名满四海。他精通音乐,擅作文章,谙诗歌,开画风,工书法,嗜篆刻,通佛意,是一位天资超群、多才多艺的人,他的诗连同书法、绘画,被后人誉为“诗、书、画”三绝。在绘画上,他开启了元代复古风气之先,为中国画(主要是山水画)在元朝鼎盛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书学魏晋,篆法李邕,字体精秀,人称“赵体”。同时代的书法大家鲜于伯机在跋赵孟頫的小楷过秦论中有过这样的评价:“子昂篆、

4、隶、正、行、真草,俱为当代第一。”可以说,作为元代书法的主要代表人物,赵孟頫对北宋“尚意”的书风颇不以为然,他非常敏锐地体察到书法崇尚精神层面的背后,还需技法与形式等物质层面的强有力的支持,这样才能有生命力,故他极力反对沿袭宋人的轨迹,而要求复古,回归到晋唐书法,这也是当时书法发展的必然。书法发展经历了晋、唐、北宋三个高峰期之后,到了南宋,无论形式技巧上或是气质上,都已非常荒率和单调了,一派江河日下的景象。这种萎靡不振的景况一直延续到元代初期。赵孟頫力求“古法”,乃是在元初“古法扫荡”的情况下提出来的。赵孟頫所力倡的古法是直指晋唐书法,他自己又能以复古变古而成一代宗师。他反复临摹了大量书帖,其

5、临习范围之宽令人叹为观止。他几乎涉猎了所有的法帖,其临摹之作可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如他所临定武兰亭序即是一件经典临摹之作。董其昌曾称其临摹之功“无毫发不以真”。从赵孟頫的书法作品来看,他的复古行为主要集中在二王书风,想借助二王书风来振兴元初的书法。他一生学书始终不离二王左右,但又能吸纳古人的笔法,贯穿斟酌,自成一家。 赵孟頫一生有很多作品流传下来,比自称“生平写过麻笺十万布在人间”的米芾似有过之。其书篆、隶、真、草四体皆擅,且都有佳作流传。他的篆书多见于一些碑铭额,且多为玉箸篆,玉箸篆是秦相李斯所创书体,汉唐之后习者很少,白成一体者则更少,可以说篆书自秦之后就日趋寥落萧条了。至元代,赵孟頫在复

6、古思想的指导下直指秦篆,成为篆书历史延伸轨迹中光辉的一振。他的篆书用笔中锋圆劲,行笔随意,结体匀称稳健,有一股清新之风。他的篆书虽没有在元代掀起风潮,但为后来开启清代篆书风气起了先导作用。赵孟頫的小楷作品多见于所写的经卷。据墨迹流传和著录所记,不同名称的佛经和道经不下 20 余种。他颇好佛道释学,颇有六朝名士的风度。他的楷书多为小楷,大字少见,其代表作除洛神赋、黄庭经、千字文、道德经、胆巴碑、张公墓志铭外,还有一些题跋。其中洛神赋是通过反复临摹王献之的洛神赋而来的,但王献之的真迹只有九行,赵盂頫补全了后面的大部分,通篇风格统一,临得十分入微,字大小不一,气韵堪称上乘,甚得二王笔意。赵孟頫另一类

7、楷书如胆巴碑、玄妙观重修三门记是世人所说典型的“赵体”。“赵体”多见于书碑,用笔沉稳,一丝不苟,章法布局分明,静穆庄严。胆巴碑(又称帝师胆巴碑)是他晚年代表作,其法度严谨,神采焕发,用笔圆润丰满,方圆兼施,无迟滞之感,结体俊美灵秀,匀称优雅,甚有李北海意,可见赵孟頫晚年在技法上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赵孟頫流传的大部分作品为行草书,其中包括大量信札、题跋,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行楷兼及,如行书千字文、前后赤壁赋、归去来辞等等;二是行草相济,行书带草笔,他抄录的一些短文诗篇、来往信札、题跋作品多属此类。三为草书,此类作品仅急就章一篇传世,还有衰荣无定诗帖是草书中的佳作。他的行草受二王书风影响较大

8、,力求笔法精刻,超逸脱俗。他几乎融会了受二王书风影响的所有书家的技巧,从各种角度汲取了他们的精华,进行融合,堪称为二王书风的集大成者。他晚年的代表作玄都坛歌,通篇气势跌宕,婉转流畅,笔意滋润,行笔舒展开朗,又圆浑沉稳,比其他赵氏作品多了一分“骨气”。其中融会了李北海、柳公权、陆柬之等人的笔法,交叉于二王的笔法中,十分和谐自由。赵孟頫书法绘画特点: 赵孟頫的才华也表现在诗文、书法等各方面,但最受推崇的是他的绘画。他擅长画鞍马人物山水竹石,他的鞍马人物,就现在所见到的,在画法上是工整着色的方法,例如有名的秋郊饮马图画了马的多种动态,造型坚实,在构图上疏密的布置能收到表达主题的效果,还不失传统的旧规

9、范。他的山水竹石,多是用了简率的水墨法,富于笔墨趣味。例如他著名的秀石疏林图线纹的熟练活泼和另一著名作品鹊华秋色图画面上的稚拙的风致为后人推崇。他的主张可以归结为最基本的两点:标榜复古和提倡笔墨的书法趣味。他提出绘画艺术的标准不是作品内容的真实性,而是“古意”。向古人学习不是学习古人怎样观察生活与表现生活,而是模仿其“古意”的“笔墨”。他曾说:“作画贵有古意,若无古意虽工无益。今人但知用笔纤细,敷色浓艳,便自谓能手;殊不知古意既失,百病横生,岂可观也。吾所画似乎简率,然识者知其近古,故以为佳。此可为知者道,不为不知者说也。”此外,他还有一段话:“宋人画人物不及唐人远甚,予刻意学唐人殆欲尽去宋人

10、笔墨。”这里,他坦率地承认他反对宋代的绘画传统,特别是宋代绘画的主导画院。赵孟頫提倡笔墨的书法趣味。他在秀石疏林图后面的自题诗很有名:”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在这里他再三强调的不是形象的真实与笔墨的关系,而是孤立地谈绘画笔墨与书法一致性。笔墨趣味不应一概地加以反对的,但如果离开了艺术是形象的反映生活的原则来谈笔墨趣味,其真正含意就是取消作品的内容,或置作品内容于次要地位,也就离开了现实主义的艺术观点。赵孟頫的鞍马人物画的复古风气影响到他的儿子赵雍和朋友任仁发。任仁发(公元一二五四一三二七年)字子明,号月山,松江人,是元代水利学家,艺术上能从古代绘画中

11、推陈出新,有一定程度的自己创造,在元代是一个较重要的画家。他的二马图画一匹肥马、一匹瘦马,在题诗中说明是对于贪官污吏的讽刺。他的张果见明皇图生动地描写了张果以法术吸引人们的兴趣的情景。王渊是优秀的花鸟画家,也受复古思想的影响。据说他得到赵孟頫的亲自的指教,所以他的画“皆师古人,无一笔院体”。他的富丽的装饰风格和描绘技术很引起重视。 赵孟頫的鞍马人物远不如他的山水竹石的影响范围之大。一些有名的元代士大夫山水画家都是和他有关系的:高克恭、曹知白、商琦、唐棣、朱德润、陈琳、崔彦辅、王蒙、黄公里。因而造成元代后期士大夫山水画的发展,所谓“元四大家”是其中有代表性的画家。元代赵孟頫的作品分类:(部分)1

12、、汲黯传:小楷。赵孟頫自称汲黯传得唐人遗风笔意,而清代冯源深评云:“此书方峻,虽据欧体,其用笔之快利秀逸,仍从画赞、乐毅诸书得来。”倪瓒也说:“子昂小楷,结体妍丽,用笔遒劲,真无愧隋唐间人。”2、洛神赋:行书。是赵孟頫四十七岁时所书。行中兼楷的结体、点画,深得二王遗意,尤其是王献之洛神赋的神韵,即妍美洒脱之风致。如端正匀称的结构,优美潇洒的字姿,圆润灵秀的运笔,密中有疏的布局等。同时,又呈现自身的追求,象比较丰腴的点画,轻捷的连笔,飘逸中见内敛的运锋,端美中具俯仰起伏的气势,都显示出他博取众长而自成一体的艺术特色。李倜曰:“大令好写洛神赋,人间合有数本,惜乎未见其全。此松雪书无一笔不合法,盖以

13、兰亭肥本运腕而出之者,可云买王得羊矣。”高启云:“赵魏公行草写洛神赋,其法虽出入王氏父子间,然肆笔自得,则别有天趣,故其体势逸发,真如见矫若游龙之入于烟雾中也。”元人倪瓒称此卷“圆活遒媚”,并推赵为元朝第一书人。3、兰亭帖十三跋:行书。元至大三年(1310)秋,赵孟頫由湖州乘船去北京,时至吴兴南浔镇,独孤和尚送给他一卷定武兰亭拓本,喜之不尽,途中不断展阅此卷,多有书学心得体会,皆跋记于卷尾,计十三段,并自临兰亭一过。这就是所谓的兰亭十三跋。赵孟頫此件是以自家笔法临兰亭,临得形神毕肖,生动自然,如见定武本的原迹,堪称赵书中的精品。4、秋兴赋卷:此卷用笔结体工稳熟稔,通篇气息蕴藉密丽。5、题烟江叠

14、嶂图:烟江叠嶂图是北宋画家王诜的作品,赵孟頫实际书写的是北宋苏东坡题咏王诜烟江叠嶂图诗一首:江上愁心千叠峰,浮空积翠如云烟。山耶云耶远莫知,烟空云散山依然。赵氏墨迹传世虽多,惟大字却少见。从中不难看出其大字功夫之深。后文徵明在赵孟頫书苏轼题王诜烟江叠嶂图诗后补水墨米家山水。 6、七绝诗册:此为赵孟頫书自作七言绝句一首,诗中“云在青天水在瓶”一句借用了唐代朗州刺史李翱向禅僧药山惟俨请道的故事。药山以手示上下,并对李翱说:“云在天,水在瓶。”此帖虽仅短短五行大字,却笔力深沉稳健,气势恢弘傲放,结体严谨端庄,首尾富于变化。书风虽显苍老,但依旧雍容洒脱,是赵氏晚年大行书中的精品。释文:“炼得身形似鹤形

15、,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余事,云在青天水在瓶。子昂为中庭老书。”7、酒德颂:此卷是赵孟頫为瞿泽民录写的西晋刘伶酒德颂全文。刘伶为“竹林七贤”之一,其酒德颂充分反映了晋代文人的心态,由于社会动荡不安,统治者对一些文人的政治迫害,使有的文人或借酒浇愁,或以酒避祸,并借酒后狂言发泄对时政的不满。8、昔寻李愿诗卷:此作是赵孟頫书写的唐韩愈卢郎中云夫寄示送盘古子诗两章歌以和之诗,此诗帖与赵孟頫与国宾山长信札及杨维祯小游仙辞、危素陈氏方寸楼记四段合装于一卷。此诗帖笔法丰富,变化多端。初起较为严谨,楷中带行,写到后来行中见草,笔力苍劲厚重,点划、使转交待分明,应是赵孟頫晚年书法之力作。赵孟頫的鹊华秋色图

16、欣赏:鹊华秋色图鹊华秋色图1295 年,赵孟頫(时年 42 岁)自京城辞官回到家乡吴兴,与周密等几位好友相约饮酒作诗。席间,大家谈笑风生,赵孟頫曾在山东济南任官三年,遂盛赞济南山川之胜,谈及鹊山和华不注山,一个浑圆敦厚,一个尖耸入云,形态迥异,却皆峻峭巍峨,在场的人为之神往。唯有周密一人沉默不语,追问之下,才知周密祖籍山东,宋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南下,北宋旋亡,周密曾祖父周秘随高宗南渡,迁居吴兴。周密从未回过山东故乡,此时勾起乡思,不禁神伤。赵孟頫闻言,哈哈大笑,起身去书房取来纸笔,凭记忆勾画济南二山之形胜相赠,鹊华秋色图由此诞生。此图卷后有明董其昌多次题跋,“以为文敏一生得意笔”,“兼右丞北苑二家法,有唐人之致,去其纤;有北宋之雄,去其犷。”到了清代,此图收入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