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从民国延续至今的战斗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824413 上传时间:2017-05-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场从民国延续至今的战斗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场从民国延续至今的战斗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场从民国延续至今的战斗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一场从民国延续至今的战斗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场从民国延续至今的战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场从民国延续至今的战斗(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一场从民国延续至今的战斗这是关于一场战役的故事,是平凡人为了抗争残酷的命运的战役。它持续的太久,从民国至今还未停止。或许它还要继续进行下去。孙氏可以上溯到春秋时卫武公时,并且历代都有名人出现。兵圣孙武是具有传奇色彩的历史名人,而中山先生则以国父的盛名享誉至今。今天,我要提到的孙氏却是出自平遥古城的一个孙氏支脉。提到这个支脉的原因是,这个故事的主角正是这个家系中的一位老先生。我是看了他的书之后觉得不得不写一些这些故事中迷人的东西,好让别人知道那个年代的久远和“平凡” 。我的故事是北方最古老的黄土地上最平常而又为大多数人所不知道的事。故事的主人公的故土在平遥古城一个有着不神秘却扣人心弦的故事的老

2、城。而主人公就是一位老城男孩。他的根在山西平遥古城,但生活让他留在了陕北的大山里。我不知道有多少人会知道他的祖父孙嘉庆,父亲孙丕成以及他们本该是三人的孙氏兄弟。或许,身怀武艺的孙丕基会有人记得。但是,他的后人是深深知道这些人的经历的。这已经足够了,因为老先生的初衷即是如此的吧。还有我要强调一点,这是一篇故事而非书评。作者将这个故事命名为我的有生之年一部关于孙炎波先生的自传。故事的开篇是讲述了中国的血泪史,尤其是中国儿童在黑暗年代的辛酸。真的有那些如查尔斯笔下的大卫和奥利弗存在。1937 年 7 月 7 日卢沟桥事变使中国的国门迫不得已为日本完全开放。正值多事之秋,孙炎波降生在了陕北的窑洞里。他

3、的降生并没有耶和华的祝福降临,也没有撒旦的咒诅。他就是如此平静的降临在了人间像我们一样还未能睁眼看世界。战争还没有平息,他的童年却悄悄开始了。在战火纷飞的年代,童年的味道会是怎样的?他告诉了我答案。镇川堡的一间被几可看不清年岁的老树围着的半新的小平房里传出的嘤嘤啼哭早已远去。那些干枯了的树像是祥和的长者鉴证着孩子曾经的幸福,同时昭示着这个年代的不幸。幼稚的孩童度过了欢乐的四年同时留下四年记忆的空白。弟弟的出生开启了他的记忆之门。看着父亲将压成硬块的烟叶包在白色的纸卷里,太阳东升西落。犹记得“兴盛昌”的印记,却觉得美好的名字里泛着淡淡的苦涩。而 7、8 岁的孩子知道四父从军,六父黝黑的面颊。这里

4、出现了东家和长工的故事。叫葛祥荣的财主的葛家村书院房成了国民党匪军的据点。孙炎波从书院房到了包家沟遇到蛮横的房东。三孔土窑成了那时孩子的天堂。没有伊甸园繁茂的植被,没有大自然柔和的绿,没有梦中繁花从中仰望星空的惬意。这里有一片亘古不变的蓝天和沟壑纵横的黄土地他是远古的乞丐,他伴着悠远的往昔之河,他有着一代代的渴望,渴望人们将自己的故事留在他的怀抱里。当然,其中也有苦难的故事。孙丕基就是这样带着不知是不甘还是释然长眠于这片土地了。他定是带着一丝牵挂的。但是,天和地的界限是无法逾越的。地主的剥削发生在了他的身上,而死需要比生更大的勇气的。孙炎波的六妈对着还是小鬼头的孙炎波说:“看,你爸爸饿得睡着了

5、!”接着,这个男孩的一家陷入了极度的痛苦之中这也是那个年代随处可见的景象吧。家里的男人去了,这个家就要变得无比艰难得度日。生活还是要继续的。一个颇具悲剧色彩的生活开端,像极了世界名著中的少年主人公。而作者孙炎波的真实生活就是如此。那时候,太多的父亲“抛弃”了自己的家沉沉睡去。“榆林有个凌霄塔,离天一丈八。 ”他的四父带着他游历了这一宝塔。俯瞰着脚下这不大的城市,让人难以产生一飞冲天的冲动。他应该是看到了那条依旧有着长长的骆驼踏过的沙路这是一条改变他一生的道路。只有他自己不知道。他的四父从此刻起将弥补他缺失的父爱。回到家中,冻肿的双脚让相依为命的母子三人泣不成声。他或许从没见过昙花因为那是短暂的

6、美丽。正如同他的生活一般,6 月份到 10 月份不知哪一天幸福像害羞的“小姑娘”同昙花一起沉默着。而在某个夜晚,昙花叫醒了“小姑娘” 。天空有月,如水的月华如匹练般直泻下来。正是“寂寞嫦娥舒广袖” ,昙花开了。她是那么圣洁而美丽。洁白的花瓣,微黄的花蕊,沁人的香气。无悔的昙花睡了, “小姑娘”也在次进入了梦乡。而孙炎波一家已经长久的无法入睡了。如何让那幼小的身躯不再颤抖。唯有甘甜的味道。亲人是调解忧愁的方糖,即使是白水依旧甘甜如许。如同浓雾笼罩着的清晨,如果没有旭日,他将无法拥有确切的身份。那么,他又能扑向谁的怀抱。他是花苞中未见的果实,想在悠悠岁月中步入坦荡的阳光。他想载歌载舞,并且要让一个

7、人不在感到他的歌声是那样近,又那样远他想走进母亲的心田。冬暖夏凉的窑洞在灾难的魔爪下四处逃窜。它将无比的冰冷送给苦难的人儿。挖野菜、拾穗、刨土豆、借粮成了孙家三口的“日常工作” 。陕北的大灾也没能打乱孙氏兄弟成长的步伐。邻家小子的玩笑让小鬼平生第一次感受到了委屈。没有一点香味只带着粉粉的白的荠菜花乖巧地摇着头哀叹少年的不幸。柔柔的、软软的、透明的春之气息由着这小花传递在田间溪头。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冬日的地米菜是报春的使者,幸而孙家三口不是住在长安城南的五典坡。王宝钏未拾完地地米才才能成为这三个老百姓的“米” 。人们太穷苦了,太苦了就想要别人的帮助。最后,你会发现我们一样贫

8、穷无助。于是乎,有人便信了神。但是,我们要信什么神呢?有人就造就了神,神话就产生了。郑家有女初长成,竟然一朝遇到“桃太郎” 。当然,她生了五条龙出来。神话就是神话,离我们那么遥远。也有和我们息息相关的存在, “土匪”的统治结束了。共产党打跑了张胡子、朱营长,打死了固执的惠连长。孙炎波的春天来了。诗曰:“不随桃李一时开。 ”一丛丛小灌木的柔细枝条上缀满鹅黄的六瓣小花,在初春的阳光下格外耀眼。这是初春才能有的美景,迎春开了,桃李就还没开。所以,谁知道风云变幻的中国何时才是春天呢?兵荒马乱的年代对那时候的人并不遥远。大地主、斗土豪成了人们的首要工作,即使国军的炸弹也是如硬壳鸡蛋一般虚有其表了。葛大财

9、主终于被“流放”了。原野和丘陵沟壑区尽是劳作的人们。这时的山林里还有其它动物在生存着,狼的图腾还未被抹杀。老孙家既平凡又特别的小鬼就遇到了凶恶的狼。这只大狼从它的身上跃过,就如同厄运一般虎视眈眈地逼近他。最终,这如同丛林历险般的惊险场面成了预言一般。上帝给出了明示,厄运终将过去,无罪的人都将有福了。民国的蒋委员长是有着帝国的梦想的。而像胡宗南一般不成体统的匪军就成了毁掉国军形象的败类。人命没有粮食珍贵的日子里。士兵是土匪,甚至比土匪还坏。而谁有枪谁就成了收割者收割作物、收割土地、收割人命。 “三收”是“三光政策”的前身吧。至少,两者师出同宗。孙炎波手里的洋瓷缸被一个男人抄手夺了过去。他想抗争;

10、但是,那只是徒劳。顺着白龙和红龙走过的痕迹,有人问:“木头裕的小船是否为我们停泊?”摆渡人说:“你是我们中的一个。 ”他面向黄河的最激情的激流,岁月是那匆匆的流水。唯有大山大河不会被战火轻易侵蚀。那一年 1947,全国的老百姓大多被穷苦所缠绕。他们是穷苦人家的孩子,的不到过多的关照与呵护,但同样想要蓬蓬勃勃、充满生机。他们像级了一种极其普通的小花,在大自然的怀抱里生生灭灭金灿灿的小花依然昂起头,撑着小伞以凫公英之名远游。知识使我们先进。谁说要抛弃一切,当死神将你捉住。该你拿的“珍宝” ,你只管装箱带走。知识就是那珍宝。1951 年,新中国成立了,苦孩子也可以上学了。孙炎波进入了小学,开始了渴望

11、已久的求学之旅。心急的孙炎波想考入榆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小孩子的冲动让他自己尝到了苦果。他总是想着向上走,却忘了自己处境的尴尬。他没有人来帮助只能靠着信念迎来迟到的祝福。人是水,百川东流到海。孙炎波经过长途跋涉过马坊,走杨口则,进响水堡,出斩贼关。一路风尘仆仆,却也乐得看云卷云舒,赏花开花落。回了自己的家,该来的问题就都来了。两母相斗成了乡间笑柄。他们只得觅着青龙的足迹落脚早英沟。孙炎波把地卖了为了让弟弟上学。亲情就是如此简单。让你不知不觉中就像对那个他好一点。不只是当时,现在的农村里很多家庭都是抓阄决定让那个孩子上学的。穷人还是很多的,只是很多人看不到罢了。这个问题反映的不只是那个时候的

12、问题。这样的问题必将存在很长时间,可能是永远那么长。中国人的传统是乐善好施。孙炎波遇到的三位老师就表现出了国人的热诚。捧着教科书的任亚东,端起餐盘的王矜科,提着一双皮鞋的张元如。而国人的感恩之心在孙炎波身上泛起了金色的光芒。原来,男人的温柔体贴也可以这样。原来,国人中还有着没忘记单纯的人儿。20 世纪 60 年代的中国人觉醒了。孙炎波的家庭变故再起。母亲改嫁了,家没有了。一个少年孤身一人,黄昏时分,在田野中行进。晚霞的余辉洒在他的脸上去掉了他脸上的阴翳,却去不掉他心中的阴霾。晚霞中有这样以为村姑,仿佛什么人设计的画面。她的脸上有两道闪闪发亮的光线,曲曲折折的像那人生中无情的岁月之河。她的脸为什

13、么是这副模样,莫非是他的亲爱的孩子迷失了回家的路。可是,他看不见这样一个在晚霞里流着泪的村姑。他是“乞丐” ,寿命的乞丐?他富足了却不自知。他的童年就这样在风雨飘摇中度过了。但是,究竟有多少孩童过着这样的生活就不可预料了。20 世纪 60 年代中国的苦难并没有减少多少。讲故事就不得不说说精彩的地方了。那个年代的特色婚姻,是必不可少的话题。尤其是“驸马”的神秘婚姻,倾听时你怎能忽略。1956 年是孙炎波生活的转折点,如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奠定了苏联的胜利一般;孙炎波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56 年,孙炎波的岳父刘锦业去学校为女儿选“驸马” 。校长将这件美事送到了他的手中。第二天,他跟着校长

14、去了岳父家里,这事就成了。1956 年寒假,他娶了干部的女儿。他成了万众瞩目的“驸马” 。不知道他还会不会在到小菜地里去看一看当年的瓜棚,那里有几朵鲜艳的小花汇成一簇簇红的、白的、黄的、蓝的奇妙的肖像为大地描绘着旭日的形象。放了假了,他已经与未婚妻完婚了。请不要惊讶,这样的婚姻是闪婚。在那时候,人们不是追求快餐文化,而是先结婚后恋爱。他们不是找爱情,是找适合过日子的人。他们比我们成熟,比我们现实多了。1957 年,产房外焦急等待的孙炎波就要当父亲了。他的焦虑使他难以留意到美丽的白色的蝴蝶群。那些蝴蝶飞上植物的宽阔的叶片上变成了一动不动的花的化身。有个可爱的小孩拉着天使的手从花的上方飞过。小孩努

15、力去睁大自己的小眼睛,他说要记住那个男人的样子。他招一招手,想要在离别时大声呼喊却发现自己发不出声音。19 岁结婚或许不算什么,但是 20 岁丧子则少之又少。尤其对于护士的疏忽能够宽容更是难能可贵。可爱的小精灵像白色的“蝴蝶百合”一样飞上了蓝天,去到人们难以企及的高空。后来的后来,护士吉林慧为了卫生事业献上了自己的一生。这时为了她的疏忽在赎罪吧。一场跨越了一个世纪的金婚产生了很多爱的结晶。这样的婚姻像是“魔鬼绿酒”一般,只要在舌尖滴一滴就能将无限的清香留在口中。那个世道的混乱更是使你难以理解的。真实的换作了虚假,老实的人都回去找天上的父了。一张大字报写满了人民的疾苦,也布满了新鲜的血。刘述毅和

16、任加英的爱情和婚姻以最真实的悲剧重现了这一点。我们的花开的时节是一个有浪漫血色的黄昏。假大空成了真善美。这是何等的悲哀,让忧郁的诗人不得不牵着瘦弱的羔羊挥动着镰刀走过长满荆棘的林间的小道。最后,可怜的诗人躺在冰凉而温热的钢铁大道上结束了悲哀身着龙袍,含着笑去参加死亡彼岸的盛典。他听到撒旦在呼喊人们大炼钢铁。他低声地吟唱那首自然的歌。 大地母亲,我要用痛苦之泪去装点你的金色的圆盘。财富、谷物是你的财产。你想要什么,只管开口。你那久久无法放手的财宝是我悲伤的歌词。在这琳琅满目的宝库,无法相守你又怎能放手。就在那人间,1958 年 5 月,愚蠢的人们招来了了撒旦的统治。而寂静的夜成了耶和华的葬礼太阳和月亮甘愿做他的花环。谎言仿佛挖尽掏干了大地母亲孕育千年的瑰宝。征战在最前线的将军再难听到风嘶马吼,往昔的功绩成了致命的枷锁。一批批勇敢的人们倒下了,后边有人站着却躬起了身躯。1958 带来了游子的关怀,在村头翘首以待的村姑见到了她可亲可爱的儿子。这样的家还有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