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宝龙:以治水为突破口推进转型升级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823621 上传时间:2017-05-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夏宝龙:以治水为突破口推进转型升级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夏宝龙:以治水为突破口推进转型升级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夏宝龙:以治水为突破口推进转型升级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夏宝龙:以治水为突破口推进转型升级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夏宝龙:以治水为突破口推进转型升级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夏宝龙:以治水为突破口推进转型升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夏宝龙:以治水为突破口推进转型升级(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夏宝龙:以治水为突破口推进转型升级随着调研的深入,我深刻认识到:水环境综合治理与经济转型升级紧密相连、互为表里,转型升级之功一日不成,水污染之害就一日难除;反之亦然,水污染之害一日不除,转型升级之功也一日难成。在浙江这样的水乡,水变清是转型升级最直接的一个标志。只有把治水作为转型升级最关键的突破口,才能真正走出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新路。在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推进转型升级,是实现浙江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去年以来,我在谋划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时,一直在积极思考、努力寻找纲举目张的突破口和倒逼转型升级的主抓手。今年全国“”期间,网上出现“浙江多地市民邀请环保局长

2、游泳”的舆论,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也引发了我的深度思考。全国“”之后,我和有关同志围绕经济转型升级和水环境综合治理,结合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多次到乡村、社区和企业,开展新一轮密集调研,与当地领导、基层干部群众一起研究、探讨。基层的探索实践,群众的真知灼见,给了我很多启发和感悟。水乡之困:寻找可游泳的河浙江因水而名,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因水而美。经济发展了,可水环境变差了,是调研中干部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作为江南水乡,老百姓难找到可游泳的河,平原水网地带吃水困难。这些由污染造成的水质性缺水,根子在于经济传统粗放增长模式,是浙江经济发展中遇到的“烦恼”,从调研情况看,这些“烦恼”

3、已经涉及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对浙江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困扰。困扰一:水资源约束经济社会发展。浙江是资源小省,这个资源不仅体现在有形资源上,也体现在环境容量上。从地理环境来说,“七山一水两分田”,我省平原面积仅 2.2 万平方公里左右,环境容纳能力非常有限。浙江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上居于全国前列,这主要体现于“七分山”。在快速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由于存在着认识上的不足和技术上的欠缺,对生态环境尤其是水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有的河网湖泊甚至处于亚健康状态。我从一份资料上看到,2012 年全省仍有 32 个省控地表水断面为劣 V 类,31.7%的断面达不到功能区要求。浙江八大水系均

4、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有的污染相当严重。从人口数量来说,我省常住人口数量已达 5477 万,近年来外来人口数量快速增长,我省已成为全国人口密度最大的省份之一。我在调研中听到基层一些干部讲,现在抓发展犹如走钢丝,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火候。这形象地道出了水等资源环境要素对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既要保证经济社会较快发展,又要保证人口密集的“二分田”和“一分水”的环境质量,还要保证污染不向“七分山”扩散,人与水、经济与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困扰二:水环境保护亟待产业升级。造成如今水环境污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农业面源污染、生活污染、畜禽污染、径流污染等,但最大的污染源是低层次产业造成的工业污染。我在调研

5、中发现,水环境是一个地方产业的“透视镜”,水清则产业层次高,水黑则产业层次低。我从一份统计资料上了解到,2012 年,浙江省规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超千亿的制造业中,纺织、化工、橡胶、钢铁、有色金属、造纸等传统产业依然占有较大比重,这些产业大多耗水严重,而且排污量大。特别是一些产业“低小散乱”情况比较普遍,生产工艺落后,污染防治不力,极易引发环境问题。印染、造纸、制革、化工等 4 大重污染产业,其产值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不到 37%,但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却占全省工业排放量的 67%和 80%;电镀、制革业产值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不到 5%,但总铬排放量却占全省的 92%。这些数据直观地告诉

6、我,传统路径依赖惯性在经济发展中仍发挥着重要作用,盘踞在浙江的大量“三高一低”产业,仍在污染着浙江大地的“血液”。困扰三:水污染问题影响社会稳定。在基层调研时,干部群众反映,现在水污染问题不仅影响民生改善,也给社会稳定带来挑战。从信访部门了解来的数据看,全省涉及环境保护信访案件特别是水污染引发的信访案件,上升势头非常明显。在调研中基层同志向我提起,2011 年,杭州的饮用水源地新安江受苯酚槽罐车泄漏污染,就引发了远在 150 公里外的市区居民大量抢购瓶装水。可见,因水而引发的这类事件,会发生连锁反应,会突破地域限制,若处理不当,极易对社会稳定造成不利影响。在调研中,我深刻感受到水不仅是生态,是

7、经济,也是民生,也是政治。今年以来浙江多地相继出现市民请环保局长下河游泳的舆论事件,不是偶发的,是有现实背景和必然因素的,值得我们深思。困扰四:水治理考量干部政绩观。当前,加强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全省上下的共识。但在调研中我也感受到,少数领导干部和基层同志对以治水促转型心存顾虑,有的担心整治落后产能、调整产业结构力度太大,会影响 GDP(国内生产总值),会影响发展速度,面子上过不去;有的觉得治水是潜绩,要医好水污染这个“慢性病”,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精力、财力,短时间内很难见到成效,“吃力不讨好”。这些思想顾虑,道出了治水的艰难,反映了少数干部政绩观存在的偏差,也对干部政绩考核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也更

8、深刻地体会到,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改进考核方法手段,既看发展又看基础,既看显绩又看潜绩,再也不能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论英雄了,确实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战略意义。治水之招:以治水倒逼转型升级,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水是生命之源,也是浙江之源。我最大的梦想,就是把浙江的水治理好。在基层调研让我感受到,转型升级是“背水一战”,治水是浙江转型升级大战役中的关键之战。必须拿出破釜沉舟的气势、敢打必胜的信心、壮士断腕的勇气,打好转型升级的“组合拳”,着力于一件又一件实事的推动,着力于一个又一个环节的突破,以治水治出转型升级,治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绿水青山。治水一招:一以贯之推进生

9、态省建设。2003 年 7 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提出并启动生态省建设方略,十年来,几届省委、省政府一以贯之地推进生态省建设,先后开展三轮“811”环境整治和生态建设专项行动,其中的“8”,就是围绕着浙江的八大水系。我了解到,近五年全省共否决“两高一低”等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建设项目 7000 多个。2012 年,全省八大水系、运河和主要湖库 221 个省控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地表水类标准的比例达到 64.3%,11 个设区市的 31 个主要饮用水源地达标率达到 92.7%。十年坚持、十年成效,确保了我省生态环境总体上呈现稳中趋好的态势,支撑了我省科学发展、转型升级的进程。调研中,基层干部群

10、众普遍反映,生态省建设是一个非常好的抓手,只要我们持之以恒抓下去,一定能使浙江天更蓝、地更绿、水更净。今年 7 月初,我到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联系点省环保厅走访调研,在调研座谈会上,他们向我介绍了近些年推进生态省建设的情况,我提出要努力把浙江建设成一个美丽的大花园,我想这不仅是我,也是全省人民的一个“生态梦”吧。治水二招:以壮士断腕决心淘汰落后产能。水污染的根子在岸上,治水的关键在于对体量巨大的传统产业进行产能压缩、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如果就治水而治水,即便花再多的钱,最终都会“打水漂”。浦阳江是浙江“母亲河”钱塘江的重要支流,素有“浙江小黄河”之称。多年来,受沿岸“三高一低”产业特别是小水

11、晶加工行业的严重污染,从浦江县城至出境断面,河流水质均为劣 V 类,是浙江省江河水质最差的河流之一。浦江县有“水晶之都”的称号,水晶产业产量曾占全国的 80%以上,有水晶加工企业 1.6 万余家,但规上企业仅 25 家。这些几乎散布于全县的水晶加工企业,多数以家庭作坊式生产为主,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气、固废和噪音污染,每年排放的废水量达 490 余万吨,农村 65%以上的水体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严重影响城乡居民的生活。今年以来,我直接督导,重点抓了浦江小水晶行业整治和浦阳江水环境综合治理。为什么抓浦阳江的治理?因为浦阳江在全省水系中的重要地理位置和水污染问题具有代表性,而且过去两次治

12、理都失败了。这次我们下了决心,全面开展水晶行业整治行动,对“低小散乱”作坊、截污纳管等问题进行全面排查,采取有力措施,共取缔了 9300 多户无证(照)水晶加工户。6 月 26 日,我沿浦阳江逆流而上,考察水质情况和治水工作。县里的同志告诉我,6月浦阳江出境断面高锰酸盐、氨氮、总磷指数同比分别下降8%、40%、15%。我听了以后,更加坚定了治水的思路和决心,要求总结推广浦阳江水环境综合整治的做法和经验,以后凡是劣 V 类水,凡是企业包括农业造成污染的,凡是人口集聚过多造成水质污染的都要照此治理。治水三招:顺势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在与基层同志共同治水的过程中,我更深切认识到治水要敢于“破”,更要善

13、于“立”,充分发挥倒逼作用,使疗效直达“病根”。近年来,省委打出了与治水紧密相关的转型升级“组合拳”,如“四边三化”(公路边、铁路边、河边、山边等“四边”区域的洁化、绿化、美化)、“三改一拆”(大力改造旧住宅区、旧厂区、城中村和拆除违法建筑)、“四换三名”(推进腾笼换鸟、机器换人、空间换地、电商换市,培育名企、名品、名家)和“个转企、小上规、规改股、股上市”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开出了治污治水的“复方剂”,促进了产业的浴火重生、凤凰涅槃。我在浦江县调研时看到,该县在大力整治小水晶行业的同时,规划建设了水晶产业集聚园区,一期工程面积 500 亩,投资约 2.28 亿元,其中环保设施投资就达 2300

14、 万元,占到总投资的 10.1%,并从生产规模、产业层次、装备水平、产出贡献、环境保护等方面制定水晶行业整治标准和入园标准,很好地推动了“个转企、小上规、规改股”,促进了水晶产业由低端加工向高端生产发展。浦江县一家水晶加工企业负责人向我算了一笔账,建设一个污水沉淀池和污水治理循环系统,成本低一点也要上万元,大的就要十几万元,小作坊根本无力承担,就得转行或转型。这笔账从一个方面验证了治水的倒逼威力,治水可以综合政策的引力、市场的压力,汇成转型升级的强大动力,促进产业创新、技术创新、工艺创新,实现行业集约化、规范化、生态化发展。结合这些基层实践,我理出了疏堵结合的治水思路:一手抓重污染、“低小散乱

15、”企业的整治打击,腾出环境容量,留出发展空间;一手抓规模大、工艺先进企业的集聚发展,实行集中治污。回想前些年全省开展的蓄电池行业整治提升行动,也符合了这一思路。针对铅蓄电池行业造成水、土壤等的环境污染,省委、省政府责成当地党委、政府及时回应群众的诉求,以铁腕推动蓄电池行业整治提升,全省铅蓄电池企业由 273 家减至 62 家,有效遏止了有关环境问题,但当年产值、利税反而分别增长了 30.05%、85.28%。治水四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只有尽快完成浙江经济从粗放到集约的蜕变,才可能最大限度降低经济发展对水环境的污染,才能实现长久的绿水青山。5 月初,我到台州市调研。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

16、聚区负责人向我介绍,园区一开始就设置了很高的企业入园门槛,不符合转型升级方向的坚决不要,不符合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坚决不要,不符合生态环保底线的坚决不要。我听后很欣慰,一再叮嘱他们,一定要追求更多“绿色的 GDP”,绝不能要“污染的 GDP”,企业唯有坚定不移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之路,才能勇立潮头、基业长青。5 月底,在金华市、丽水市调研时,我同样看到一些县(市、区)坚持环境保护优先,依靠科技创新发展现代农业、环保产业、文化创意产业、休闲旅游产业、新兴服务业,实现了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同步推进、产业竞争力与环境竞争力一起提升。这让我更深刻认识到,创新驱动是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是治水的重要支撑。今年 6 月,省委召开十三届三次全会,提出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浙江转型发展。不论从浙江发展现阶段特征来讲,还是从环境要素制约来讲,浙江的发展决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歪路和低水平发展的老路,必须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增强内生动力、持续活力和不竭红利。治水五招:合力攻坚全流域治水。“水是流动的,要水岸同治,更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