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护理人员职业防护讲课_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82058794 上传时间:2019-02-23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4.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相关护理人员职业防护讲课_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相关护理人员职业防护讲课_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相关护理人员职业防护讲课_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相关护理人员职业防护讲课_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相关护理人员职业防护讲课_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相关护理人员职业防护讲课_》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相关护理人员职业防护讲课_(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护理职业危害与防护,学习目的,认识到护理职业的职业危害 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意识 护理人员能够针对各种职业危害采取防护措施,避免职业暴露,保障自己的人身安全。,学习内容,什么是护理职业暴露 常见的危害因素 针对各类常见职业危害如何采取有效防护措施?,护理 职业暴露,生物因素 【细菌、(HBV)(HCV)(HIV)病毒、其他 (真菌)(寄生虫)】,物理因素 【锐器刺伤、噪声、高温、紫外线、红外线、电离辐射、放射损伤等运动功能性职业暴露】,化学因素 【肿瘤化疗药物、化学性消毒剂 各种废气】,心理社会性因素 【工作紧张、倒班、心理压力超负荷等、】,常见职业危害的防护措施,1、护理人员对接触性细菌传

2、染疾病的防护:洗手和手消毒是预防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重要的一项措施,连续操作中使用快速手消毒剂,减少感染机会。 掌握洗手指征:两前三后 掌握洗手的规范方法:八步洗手法,洗手指征,两前:接触患者前,无菌操作前 三后: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接触患者粘膜、破损皮肤或伤口、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后,常见职业危害的防护措施,2、护士对病区空气飞沫传播疾病的自身防护:戴好口罩,须注意的是正确使用和保存口罩。 3、戴手套:戴手套可以防止感染污物、化学药物接触皮肤,也是防止血液意外接触的防护措施之一,还能减少暴露时进入伤口的血液量。有研究表明:如果一个被血液污染的钢针刺破一层乳胶手套或聚

3、乙烯手套,医务人员接触的血量比未戴手套时可能减少50%以上 护理人员要正确戴手套,纠正损伤的危险行为,营造一个舒心、安全的工作环境!,针刺伤后的处理,当被一般病人针刺伤后,应立即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出血液; 用肥皂水清洗伤口并在流水下冲洗受伤部位5分钟;(如为粘膜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 用2%碘酊、75%乙醇消毒伤口;,针刺伤后的处理,被乙型病毒性肝炎表面抗原阳性、丙型病毒性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要在24小时内抽血查乙肝、丙肝抗体。若被刺伤者以上两种抗体阴性,则应在24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并同时注射乙肝疫苗按1个月、3个月、6个月接种。 被HIV阳性病人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必须立即报告医务科和院感科进行登记填表。同时在刺伤后24小时内抽血查HIV抗体,定期做血清学监测,于刺伤后第4周、第8周、第12周及6个月监测HIV抗体。,怎样营造一个比较安全的工作环境?,光线充足,宽敞的工作空间,安静的工作环境. 操作前取得患者的合作. 操作时确保身后没有人干扰碰撞. 职业防护培训. 提供保护性设备. 提供消毒剂,耐穿刺的利器盒. 确保采用标准预防并进行检测和评估. 提供接触后的咨询、治疗、随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