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第三章信用和信用工具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82027204 上传时间:2019-02-23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8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学第三章信用和信用工具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金融学第三章信用和信用工具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金融学第三章信用和信用工具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金融学第三章信用和信用工具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金融学第三章信用和信用工具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融学第三章信用和信用工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学第三章信用和信用工具(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年7月8日8时9分魏宁,第三章 信用和信用工具,2,2019年2月23日1时35分,本章教学要求,了解信用的定义、特征;构成的要素;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掌握信用的形式: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国际信用、其他信用 重点掌握信用工具:信用工具的概念、特征;分类直接、间接;有限无限可接受信用;短期、长期;,2013年7月8日8时9分魏宁,第一节 信用的产生与发展,4,2019年2月23日1时35分,信用与信用的产生,信用的概念: 西方经济学中的“信用”一词源于拉丁语“Credo”,其意为“信任”、“声誉”等;英语中的“Credit”,其意除“信任”外,也解释为“赊账”、“信贷”等。 汉

2、语中的“信用”主要有两种解释: 一是社会学解释:在社会学中,信用被用来作为评价人的一个标准。 二是经济学解释:信用是一种体现特定经济关系的借贷行为。,5,2019年2月23日1时35分,信用的定义,借贷活动,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用契约保障本金回流和增殖的价值运动王松奇) , 是商品和货币的所有者把商品和货币暂时让渡给需求者,根据约定的时间由借入者还本付息的借贷行为。 该借贷行为以偿还为条件,其付出为使用权的让渡(或转移),所有权没有转移。,6,2019年2月23日1时35分,一、信用的本质特征,1.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区别于财政分配,民间救济) 2.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借

3、贷资本 区别于商品交换:商品交换是等价交换;完成后双方不存在经济上权利和义务 信用:所有权没有改变,使用权让渡 3.区别于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双重支付与双重回流 债权债务关系(赊购赊销的延伸),7,2019年2月23日1时35分,信用的基本特征,1、偿还性:为债权债务关系,到期还本付息。特有特征。 2、收益性:让渡使用权获取让渡的收益称为利息,为增值部分。 3、风险性:让渡期间存在着不确定性。 信用的基本特征:暂时性、偿还性、收益性、风险性,8,2019年2月23日1时35分,二、信用的构成要素,信用关系(权利和义务)有行为主体,授信者和受信者 信用标的(有被交易的对象) 让渡的商品和货币 有

4、借有还信用关系+信用标的 信用载体(信用工具)是载明债权债务关系的合法凭证 信用条件(时间间隔)有期限和利息(货币/借贷资本的时间价值),9,2019年2月23日1时35分,三、信用的产生与发展,私有制和商品交换贫富分化,同货币同源 商品产销周期不一致商品、货币占有的不均衡 ;买卖中的延期支付即信用交易 经济主体利益的不一致有条件让渡/调剂 收支: 结余 未来消费现在消费 负债 现在消费未来消费 平衡 “月光族” 调剂:经济主体效用的最大化,克服收支时/空的不平衡,10,2019年2月23日1时35分,信用的产生与发展,信用是商品货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当商品交换出现延期支付、货币执行支

5、付手段职能时,信用就产生了。 一方面,信用是在商品经济有了一定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随着商品的生产和交换而发展。 另一方面,信用只有在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存在的条件下才能发生。,11,2019年2月23日1时35分,高利贷信用,最古老的信用形式 ,是高利贷资本的运动形式,以贷款利率特别高为特征。是资本主义社会前的主要信用形式。 原始社会末期-奴隶和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生产者 债权人:货币经营者、商人、教堂/寺庙/修道院、奴隶主、大地主 债务人:小生产者(不稳定的小生产、超负荷剥削)破落的奴隶主、地主(奢侈生活)(政治目的),12,2019年2月23日1时35分,高利贷的特点,高 利 率:违反平均

6、利润分配规律/急需;借大于贷 非生产性:不是再生产中闲置的资本,与再生产无直接联系 保守性:资本的剥削方式 ,非资本的生产方式。 高利贷的作用 自然经济解体与促进商品货币关系发展 高利盘剥破坏和阻碍生产力发展 形成雇佣劳动后备军 + 巨额资本积累(货币资本),13,2019年2月23日1时35分,现代信用产生基础,垄断地位消失与高利贷衰退 法律限制利率水平,利率从属于平均利润率,从属于资本主义生产需要 资本主义发展创造的条件突破小生产方式 商品货币关系拓展:社会再生产资金的暂时闲置与需求 货币需求迅速增长:创造信用流通工具来满足,14,2019年2月23日1时35分,现代信用的形成,资本主义生

7、产关系的确立,现代银行业的发展,借贷资本取代了高利贷资本。 产业资本循环中的资金余缺 余:固定资产折旧 闲置流动资金 待转化的剩余价值 缺:固定资产更新 补充流动资金 追加生产资本 经济主体收支不平衡的加剧 盈余与赤字;债权与债务 金融中介机构的兴起与推动 直接融资间接融资:信息/交易成本、巧合 创造信用流通工具和创造信用 机构的多样化信用形式的多样化,2013年7月8日8时9分魏宁,第二节 信用形式,16,2019年2月23日1时35分,一、商业信用,是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的、与商品交换直接联系的信用形式。它以商品交换为基础。 商业信用包括两个同时发生的经济行为: 商品交易(买卖行为)和债权债务

8、(借贷行为) 商业信用方式赊销、分期付款、委托代销、预付工程等,17,2019年2月23日1时35分,商业信用的特点,自发性、盲目性、分散性 1、商业信用的主体是生产或经营商品的企业 2、商业信用的客体是商品资本:商品资本处于再生产过程中,不是闲置资本。 3、商业信用的运动与产业资本的动态是一致的。繁荣扩大,危机缩小。 商业信用的积极作用: 对经济的润滑和增长 调剂企业间的资金的余缺,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节约交易费用。 商品信用的合同化有利于银行信用参与。,18,2019年2月23日1时35分,商业信用局限性,1、方向性:严格受商品流向的限制 2、产业规模的约束性:以产业资本的规模为基础 3

9、、融期期限的短期性:不能长期占用 4、信用链条的不稳定性:中断引发债务危机 5、增加了宏观调控的难度: 商业信用是经济社会的信用的基础,但不是中心,商业信用可向银行信用的转化。,19,2019年2月23日1时35分,二、银行信用,是指银行及其它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向社会和个人提供的信用(借贷行为)。 银行信用活动包括两个方面: 吸收存款和贷款 银行信用方式存放款、贴现、抵押贷款等 银行信用优势: 克服局限性 :不受数量、方向、规模、地域、期限等限制 规模大、成本小、风险小 可提供信用,而且可以创造信用,20,2019年2月23日1时35分,银行信用的特点,广泛性、间接性、综合性、创造性、稳定性

10、债权人是银行及其它金融机构,债务人是企业、个人、政府 载体是处于货币形态的资金,不是处于产业循环中的资本 商业信用的运动与产业资本的动态是不一致的。繁荣一致;危机银行供给减少,企业需求增加;萧条银行供给增加,企业需求减少 具有创造信用的功能 银行信用是在整个信用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 。,21,2019年2月23日1时35分,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比较,商业信用直接、方便:基础,先于银行信用 银行信用各种局限的突破:现代信用基本形式 商业信用向银行信用的转化 票据发行银行券发行创造信用流通工具 票据贴现 票据抵押贷款 票据承兑、保证,22,2019年2月23日1时35分,三、国家信用,

11、国家政府信用(公用信用制度):国家/政府为主体的借贷行为负债为主 形式及作用顺序 发行国库券:弥补财政赤字、调节财政收支 弥补方式:增税、发行货币、举债 发行公/国债:筹集长期建设资金 调节货币流通与经济结构 : 公开市场操作 政府借款、发行国际债券:弥补国际收支逆差 向中央银行透资和借款:多被禁止或限制,23,2019年2月23日1时35分,国家政府信用积极作用,解决财政困难:弥补财政赤字有三种方式:增税(民怨、抑制投资和消费)、向央行透支(通胀)、举债 可筹集大量资金,改善投资环境,创造投资机会。 国家的宏观调控,调节经济结构。,24,2019年2月23日1时35分,四、消费信用,指工商企

12、业、银行、其它金融机构以商品或货币的形式向消费者提供的信用。有两种类型: 类似商业信用:工商企业以赊销或分期付款方式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劳务;如汽车贷款/财务公司分期付款 属于银行信用:两种方式 由银行向消费者发放贷款 由银行向提供商品的企业发放贷款。如住房按揭消费信贷,25,2019年2月23日1时35分,消费信用的形式,1、分期付款:购买耐用消费品,如汽车、房屋 2、信用卡:短期透资 3、消费贷款: 买方信贷:银行直接向消费者发放贷款 卖方信贷:以分期付款单证作为抵押,银行直接向销售企业发放贷款 4、信用贷款和抵押贷款,26,2019年2月23日1时35分,消费信用的作用,积极作用: 提高消

13、费水平(提前消费); 促进消费品的生产和销售,促进经济增长; 引导消费,调节消费结构; 促进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 消极作用: 过度消费:供求矛盾与物价上涨; 支付能力:危机时期,27,2019年2月23日1时35分,五、国际信用,各国银行、企业、政府之间相互提供的信用,国际金融机构向各国银行、企业、政府提供的信用,它反映国际间的借贷关系 国际信用的形式: 国外商品性借贷:是资金输出者与使用者之间构成借贷双方,如出口信贷、债券发行、银行贷款等。 国外直接投资:一国资本直接投资于另一国企业,获得所有或部分所有权,如独资、合资企业。,28,2019年2月23日1时35分,国际信用特点,规模大:资金

14、来源充裕 风险大,具有双向性:跨国、地区难以准确评估;面临信用风险、汇率风险、国家风险 复杂性:程序、形式、工具、动机比国内更复杂,如分散风险、避税、占领市场 方向上的不对称性:方向具有交叉性,如资本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之间,发展中向发达国家。,29,2019年2月23日1时35分,六、其他信用,(1)民间信用 企业之间、个人之间、企业与个人之间发生的以贷币和实物所提供的不规范信用,非官方的金融活动 民间信用种类: 股分集资:由股东出资 自由借贷: 风险较大 活动特征:与一国/地区的正式金融服务程度成反比。,30,2019年2月23日1时35分,民间信用的特点和作用,

15、民间信用特点: 目的既为生产又为生活 手续简便,期限较短,规模有限 自发性和分散性强;利率较正规信用高 无正规的金融工具作信用载体,风险较大 民间信用作用: 扩大了融资范围,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 把竞争机制引入金融领域,有利于金融体制改革深入,31,2019年2月23日1时35分,(2)租赁信用 经营者之间以盈利为目的,出租设备和工具,收取租金的信用形式。 有利于加速设备更新换代,扩大生产规模,减少一次性投入。影响技术进步 (3)证券信用 经营者以发行证券的形式,向社会筹资。如发行债券、股票。,32,2019年2月23日1时35分,股份信用,发行股票筹集资本。 证券信用与股份制相结合 ,以信用关

16、系的普遍发展为前提条件。 股份信用: 所有权、使用权两权分离(债券) 大规模筹资:资本密集与技术密集企业 条件:(债券)还本付息利息/股息+红利 变现:存款提取/股票抛售 结论:信用制度是股份制的基础,33,2019年2月23日1时35分,合作信用,组成合作信用社 合作信用为摆脱高利贷和货币业的垄断的手段 合作信用原则: 自愿结合、自我服务、民主管理、权利平等、广泛合作、按贡献分配,34,2019年2月23日1时35分,划分标准:当事人+经济内容+信用形态,35,2019年2月23日1时35分,区别:形式 + 特点 + 缺点,2013年7月8日8时9分魏宁,第三节 信用工具,37,2019年2月23日1时35分,一、信用工具定义,信用工具和金融工具: 信用工具定义:是信用活动中产生的具有一定格式用来证明债权债务关系的合法书面凭证 信用工具和金融工具的关系: 金融工具都是基于信用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