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实用答题技巧ppt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82004344 上传时间:2019-02-23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2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实用答题技巧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高中语文实用答题技巧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高中语文实用答题技巧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高中语文实用答题技巧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高中语文实用答题技巧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实用答题技巧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实用答题技巧ppt(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语文答题技巧,普格中学 唯一心斋,一、心态调整策略,1、进入考场,首先要做的是让自己冷静下来。具体做法是:首先,做一次深呼吸,然后告诫自己:“欲速则不达”,“不要着急,按时交卷就行了”。 2、开考铃声响前有15分钟时间让你浏览试卷。此时不可用笔答题,否则违反考纪。你可以一边深呼吸,一边看试卷,但切记不可看作文题,以免影响答题情绪。 3、开考铃声响后允许答题。答题过程中要注意避免以下几种心态: 1、)偏急心态,为了抢时间,没有审清题目条件,慌忙答题,解决方法是心中默念:“匆忙做题,做了也白做”。 2、)固执心态,久攻不下的试题,又不愿意放弃,徒然浪费时间,解决方法是心中默念:“我攻不下,别人

2、也攻不下,暂时先搁着,做了其它题目后或许会有灵感”。,二、时间安排策略,分配时间要服从于考试成功的目的,基本原则就是保证在能够得分的地方不丢分,不容易得分的地方争取尽可能多得分。在具体操作上,要求考生做到“量菜吃饭”,按“分数时间比”实用原则,分值大的题目多花些时间,分值小的题目少花一些时间;一看就会做的题目先花时间,需要考虑一下才能解答的题目放在第二梯队完成;难度最大的或从来没有见到过的题目,放在最后攻关。 时间安排大致可以是这样的:卷50分钟左右,最多不要超过一个小时;1524题35分钟左右,作文原则上不得少于一个小时。,五、答题策略,基础知识按熟悉度背诵动笔和动口结合 问:现阶段想确保语

3、文基础知识得高分有什么办法? 答:要想语文成绩好,先要保障基础知识部分能够准确得分。考试的基础知识部分,主要是以背诵和感悟两类题型为主。 考生应该主抓的题型是字词读音、错别字、成语运用、名著常识、古诗文默写这五道题,共计17分。这几道题主要都是背诵题。把整理好的三年的语文书中的书下注解、课后“读一读、写一写”这两部分的词语和成语分别按照已知和不熟两种类别背诵,通过有区别、有侧重地背诵,尽量动笔、动口、动心三结合进行识记。可以说,字词读音、错别字、成语运用这三道题是绝对不能丢分的,而能不能得分全在考生自己。,专项练习表述题,问:只要熟记这些内容,就可以保证基础知识得分吗? 答:还应尽量辅助一些习

4、题册来实战练习。古诗文35首,也应该分成两次复习,把它按照简单记忆和理解性记忆再次熟记。记忆时,也要注意动笔书写,切忌会说不会写。这项工作,家长可以帮忙考查或帮助整理。 考生还要重视5、6、7这三道文字表述题。有时间的话,应该把毕业班复习期间的历次月考卷子、各区的模拟卷子,甚至老师出的小卷子中的这三道题再看一看,尽量在已经学过、讲过的基础上,体会具体的答题方法。,作文,熟悉基本文体的写作模式 问:考生应该如何准备作文? 答:对于应试作文,考生可以先选择一些有“主题”的优秀范文进行阅读。 如考前利用零散时间,重点阅读亲情类作文、思想类作文、意志品质类作文,研究各种文体的写作思路和技巧,另外考生还

5、要注意观察各种文体的特征。 同时,考生还应该认真研究两种最基本的文体的行文模式,即写人(身边的)叙事抒情明理类记叙文,以及常规性递进式和总分总式议论文。争取做到“胸中有经典范文多种,下笔能流畅自然更佳!”,f声母辨正诀,浮帆泛筏返 缚翻父吩咐 芳菲芙风馥 蝠发弗蜂伏,声母辨正歌诀 声母辨正莫须忧, 辨音记字规律有。 掌握要领是关键, 以少推多自不愁。,n声母辨正诀,农奴懦内虐馁奶 拈捏扭拧挠捺撵 攮娘腻凝逆拗蔫 拟拿佞嫐溺廿年 尿男啮镍挪暖淖 嫩牛弄耨难耐碾 南鸟蹑匿哪能闹 霓尼恼孽念孬女,h声母辨正诀,凰徊惑昏辉,虎唤慧晦荒. 蕙户话火狐,荟灰禾花黄. 恍惚怀乎鸿,画槐幻浑晖. 贿宦祸洪湖,

6、鹄獾互惠怙. 壶豁秽斛坏,魂混获货毁. 霍宏患汇缓,徽淮环浒欢.,Z和zh辨音歌诀 贼祖遭灾走卒在 罪责自作葬兹林 族宗造梓做缁套 臧宰操簪凿姊心 邹子钻左早奔昃 再蹴甑灶奏杂音 怎择纂赞遵总则 撮枣坐赃皂咂嘴,仓促猜测措此册 曾惭才酸刺寸蹙 曹岑璀璨残辞在 蚕殂参差采词存 纵窜层次载撮策 擦囱匆赐脆鲰餐 三洒四扫诉孙蚤 穗笋缫丝遂嫂思 寺所塑萨锁森肃 桑粟瑟索散似酥 苏子虽死啬素丧 祀司速算损斯俗 绥塞色飒宿卅祟 岁夙涩诉蓑伞随,2.字形辨析题,答题技巧:把字的音、形、义结合在一起来考虑。如无把握,可放放再说,但必须用记号来提示自己。 3.词语运用题 答题技巧:(1)语素分析:分析出不同的语

7、素进行组词再作区别。(2)语境分析:在原句中划出关键词作为区别的参考。(3)善用排除:将最容易辨析的词语先排除,逐渐减少选项,同时也要做记号。(4)语感判断:如果确实拿不准,就要凭语言感觉去选择。,3.成语辨析题,答题技巧:(1)根据成语意思判断(2)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3)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4)四个选项权衡比较,选出认为最符合要求的(5)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成语越要注意陷阱;特别陌生的成语往往是对的;另外要特别注意两用成语的意义和用法,如,想入非非,灯红酒绿。,4.病句辨析题,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做题思路通常是:检查主

8、干是否缺成分推敲词语是否搭配推敲词语有否重复关联词位置是否正确并列短语或句子语序是否合理个别短语有否歧义句子是否符合逻辑。特别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1)介词“关于”“对于”“对”等开头的句子,注意主语的残缺。,(2)动词后有很长的修饰词语,注意是否宾语残缺。 (3)用“和”“或”以及顿号连接的并列成分,注意歧义及内在逻辑顺序是否失当以及意义的从属关系。 (4)前半句使用了“能否”“可否”等双面词语,注意后半句是否与前半句协调。 (5)反问句及疑问句注意是否表意相反。,5.标点符号题或语言连贯题,标点符号题答题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种错误类型: (1)该用句号的却用了逗号; (2)非疑问句却用了问号;

9、 (3)选择问句中用了两个问号; (4)倒装句中问号前置; (5)感叹号的位置出现在句中; (6)分句之间误用了顿号;,(7)表示约数的数词间用了顿号; (8)习惯上作为一个词使用的并列词语间用了顿号; (9)二、三层次的并列间用顿号(只限第一层次并列用); (10)引号之间用了顿号; (11)没有提示和总括作用的地方用了冒号; (12)冒号的通领范围不清; (13)引语中间“某某说”后用冒号; (14)是间接引语却用了引号; (15)引语中句末点号位置不当;,(16)括号位置不当; (17)该用括号而未用; (18)冒号和破折号互相混淆; (19)破折号和“是”重复; (20)省略号和“等“

10、重复等。 语言连贯题做题思路是:考查陈述对象是否一致话题是否一致前后句式是否一致情境是否吻合音节是否和谐等。,(二)重点讲阅读(各种文体: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小说、散文等),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

11、貌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画图表 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十九、论证方法:举例(

12、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二十四、其他:,(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

13、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

14、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不能。因为: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六)段意的归纳,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

15、点) 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说明文阅读(12分,每小题3分)(7-10题),1、先通读全文,标好段落,初步掌握全文意思。 2、再读四道选择题。 3、再读一遍原文,读的时候要将选择题中的选择枝内容在原文中划出来。 4、解题。正常思路是:定位核对判断。解题时要将选择枝与原文作比较进行判断。要注意以下几种情况:(1)在题目中划出要求你回答的对象;(2)明确此类题目是在玩文字游戏,所以要特别注意以偏概全,无中生有,故意夸大缩小,混淆先后,张冠李戴,偷换概念,颠倒因果,强加因果,胡乱划分等。,(三)文言文阅读(12分,每小题3分)

16、,1、先读最后一道题目,了解文章内容。 2、再读原文,凭感觉进行理解。阅读过程中见到加点字时要到题目中进行理解。 3、解题。题目设计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 (1)文言实词题 答题技巧:分析字形,辨明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用成语比较推导词义。将给出的词义带进原文,通顺就对不通就错。从没有听说过的实词释义往往是对的,干扰你罢了。,(2)文言虚词题 答题技巧:先翻译每组中学过的那个句子中的虚词意思,再将这个意思套到另一句中来推断虚词用法是否相同。 (4)内容归纳题 答题技巧:找出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的语句,一一对应。判断时要明确叙述或分析的错误只在某一小点,主要是顺序的颠倒、无中生有、人物的事迹是否张冠李戴、时间是否准确等。,客观题做完了,先看一下时间,再深呼吸,进入第二卷主观题的作答阶段。同时不断提醒自己一定要打草稿,千万不要用不可擦的笔在卷上圈点作标记。(可以使用铅笔圈点,做完题后再擦掉。),第卷(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