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最新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辅导《事故案例分析》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81981983 上传时间:2019-02-23 格式:PPTX 页数:169 大小:12.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最新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辅导《事故案例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9页
2010最新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辅导《事故案例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9页
2010最新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辅导《事故案例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9页
2010最新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辅导《事故案例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69页
2010最新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辅导《事故案例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最新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辅导《事故案例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最新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辅导《事故案例分析》(1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全国注册安全工程师培训教程,生产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颜峻 手机:13521774527 邮箱:,事故案例分析,第1页,2010全国注册安全工程师培训教程,考试内容 一、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控制措施案例分析 1了解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 2掌握各类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方法; 3熟悉针对各类危险有害因素的相应控制 措施。,事故案例分析,第2页,2010全国注册安全工程师培训教程,考试内容 二、应急预案案例分析 1掌握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和编制方法; 2了解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 3熟悉应急预案的评审和改进。,事故案例分析,第3页,2010全国注册安全工程师培训教程,考试内容 三、事故调查处理案例分

2、析 1掌握事故的调查、处理方法和技术; 2掌握事故预防措施的制定。,事故案例分析,第4页,2010全国注册安全工程师培训教程,内容提要 一、生产安全事故预防基本知识 二、生产安全事故调查 三、生产安全事故分析 四、生产安全事故的处理与整改措施 五、典型案例分析,事故案例分析,第5页,2010全国注册安全工程师培训教程,主要内容 生产安全事故 预防基本知识,事故案例分析,第6页,2010全国注册安全工程师培训教程,主要内容 一、 危险、危害因素辨识的基本知识 二、 危险、危害因素控制的基本知识 三、 应急预案的基本知识,事故案例分析,第7页,2010全国注册安全工程师培训教程,一、危险、危害因素

3、辨识的基本知识 1 生产活动中主要危险、危害因素的类别 1.1 危险、危害因素的产生 1.2 危险、危害因素的类别 2 危险、危害因素辨识和分析方法 2.1 危险、危害因素辨识的主要内容 2.2 重大危险源辨识 2.3 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和分析方法,事故案例分析,第8页,2010全国注册安全工程师培训教程,1 生产活动中主要危险、危害因素的类别 1.1 危险、危害因素的产生 (1)能量、有害物质 能量、有害物质是危险、危害因素产生的 根源,也是最根本的危险、危害因素。,事故案例分析,第9页,2010全国注册安全工程师培训教程,(2)失控 故障 包括生产、控制、安全装置和辅助设施等 人员失误

4、管理缺陷 环境因素,事故案例分析,第10页,2010全国注册安全工程师培训教程,致害物是指直接引起伤害的物体或物质。 在两种以上物体撞击时,选运动的物体为致害 物;若物体都是静止的,选最后接触的物体。 如,人从脚手架上坠落,碰到几次物体落到地 面,地面是致害物。 起因物是指导致事故发生的物体、物质。 就是事故原点中的物质因素。 不安全状态指直接形成或能导致事故发生 的物质条件。包括设备、设施、机械、工具及 作业环境潜在的危险因素。 不安全行为指造成事故的人为错误。包括违 章、违纪行为。它是事故的激发条件。 请看案例53,事故案例分析,第11页,2010全国注册安全工程师培训教程,1.2 危险、

5、危害因素的类别 (1)按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物理性风险、危害因素 化学性风险、危害因素 生物性风险、危害因素 心理、生理性风险、危害因素 事故案例分析,行为性风险、危害因素 其他风险、危害因素 第12页,2010全国注册安全工程师培训教程,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设备、设施缺陷,防护缺陷 电危害 噪声危害 振动危害 电磁辐射 运动物危害 明火,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 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 粉尘与气溶胶 作业环境不良 信号缺陷 标志缺陷 其他物理性危险和危害因素,事故案例分析,第13页,2010全国注册安全工程师培训教程,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 易燃

6、易爆性物质 自燃性物质,有毒物质 腐蚀性物质 其他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生物性风险、危害因素 致病微生物 传染病媒介物 致害动物 致害植物 其他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事故案例分析,第14页,2010全国注册安全工程师培训教程,心理、生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负荷超限,健康状况异常 从事禁忌作业 心理异常 辨识功能缺陷 其他心理、生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请看案例18,行为性危险、危害因素 指挥错误 操作失误 监护失误 其他错误 其他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其他危险、危害因素,事故案例分析,第15页,2010全国注册安全工程师培训教程,(2)参照GB6441-86企业伤亡事故分类 将风险、危害因素分为20类

7、,物体打击 车辆伤害 机械伤害 起重伤害 触电 淹溺 灼烫 火灾,高处坠落 坍塌 放炮 火药爆炸 化学性爆炸 物理性爆炸 中毒和窒息 其他伤害,事故案例分析,第16页,2010全国注册安全工程师培训教程,1) 物体打击 指物体在重力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产生运动,打击人体 造成人身伤亡事故,不包括因机械设备、车辆、起重机 械、坍塌等引发的物体打击。 2)车辆伤害 指企业机动车辆在行驶中引起的人体坠落和物体倒塌、 下落、挤压伤亡事故,不包括起重设备提升,牵引车辆和 车辆停驶时发生的事故。 3) 机械伤害 指机械设备运动(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 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

8、、刺等 伤害,不包括车辆、起重机械引起的机械伤害。 4)起重伤害 指各种起重作业(包括起重机安装、检修、试验)中发 生的挤压、坠落、(吊具、吊重)物体打击和触电。,事故案例分析,第17页,2010全国注册安全工程师培训教程,5)触电 包括雷击伤亡事故。 6)淹溺 包括高处坠落淹溺,不包括矿山、井下透水淹溺。 7)灼烫 指火焰烧伤、高温物体烫伤、化学灼伤(酸、碱、盐、有机物 引起的体内外灼伤)、物理灼伤(光、放射性物质引起的体内外 灼伤),不包括电灼伤和火灾引起的烧伤。 8)火灾 9)高处坠落 指在高处作业中发生坠落造成的伤亡事故,不包括触电坠落事 故。 10)坍塌 指物体在外力或重力作用下,超

9、过自身的强度极限或因结构稳 定性破坏而造成的事故,如挖沟时的土石塌方、脚手架坍塌堆 置物倒塌等,不适用于矿山冒顶片帮和车辆、起重机械、爆破引起的,坍塌。,事故案例分析,第18页,2010全国注册安全工程师培训教程,11)冒顶片帮 12)透水 13)放炮 指爆破作业中发生的伤亡事故。 14)火药爆炸 指火药、炸药及其制品在生产、加工、运输、贮存 中发生的爆炸事故。 15)瓦斯爆炸 16)锅炉爆炸 17)容器爆炸 18)其他爆炸 19)中毒和窒息,20)其他伤害,请看案例17,事故案例分析,第19页,2010全国注册安全工程师培训教程,(3) 按事故或职业危害类型分类 参照卫生部、原劳动部、总工会

10、颁发的 职业病范围和职业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有害 因素分为七类,分别为: 生产性粉尘; 毒物; 噪声与振动; 高温; 低温;,辐射; 其他有害因素。,请看案例23,事故案例分析,第20页,2010全国注册安全工程师培训教程,2 危险、危害因素辨识和分析方法 2.1 危险、危害因素辨识的主要内容 厂址 厂区平面布局 总图 运输线路及码头 建构筑物 生产工艺过程,事故案例分析,第21页,2010全国注册安全工程师培训教程,生产设备、装置 化工设备、装置 机械设备 电气设备 危险性较大设备 特殊单体设备、装置 粉尘、毒物、噪声、振动、辐射、高温、 低温等有害作业岗位 管理设施、事故应急抢救设施和辅助

11、生产、 生活卫生设施,事故案例分析,第22页,2010全国注册安全工程师培训教程,2.2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 (1)重大危险源 是指能导致重大事故发生的设备、设施或场所 ILO预防重大事故公约将重大危险源定义为: 在重大危险设施内的一项生产活动中突然发生的、 涉及一种或多种危险物质的严重泄漏、火灾、爆炸等 导致职工、公众或环境急性或慢性严重危害的意外事故。,事故案例分析,第23页,2010全国注册安全工程师培训教程,(2)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标准 国际上是根据危险、有害物质的种类及期限量出发 来确定重大危险源的。在欧盟的塞维索法令中列出了180 种危险、危害物质及其限量。 我国于2000年颁布了重

12、大危险源辨识标准。2004年 国家安监局下发了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 的指导意见,对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可以依据该标准和 指导意见。,事故案例分析,第24页,2010全国注册安全工程师培训教程,(3)重大危险源的概念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中的概念 重大危险源: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 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 界量的单元。 单元: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 于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米的几个(套)生产 装置、设施或场所。 临界量:指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物质规定的数量,若 单元中物质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

13、为重 大危险源。,事故案例分析,第25页,2010全国注册安全工程师培训教程,(4)重大危险源辨识 危险物质超过临界量有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单元中的一种危险物质数量 达到或超过临界量; 另一种情况是单元中的各种危险物质数 量与其临界量之比的和大于1。,事故案例分析,第26页,2010全国注册安全工程师培训教程,GB18218-2009 改动内容及实施时间 改动内容 将标准名称改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将采矿业中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加工工艺和储存活动纳入了适用 范围; 不适用范围增加了海上石油天然气开采活动; 对部分术语和定义进行了修订; 对危险化学品的范围进行了修订; 对危险化学品的临界量

14、进行了修订; 取消了生产场所与储存区之间临界量的区别。 实施时间:2009年12月1日,事故案例分析,第27页,2010全国注册安全工程师培训教程,本标准不适用于: 核设施和加工放射性物质的工厂,但这些设施和工厂 中处理非放射性物质的部门除外; 军事设施; 采矿业,但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加工工艺及储存活动除 外; 危险化学品的运输; 海上石油天然气开采活动。,事故案例分析,第28页,2010全国注册安全工程师培训教程,危险化学品: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特性,会对 人员、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的化学品。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 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

15、量等于或超过临 界量的单元。 单元: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生 产经营单位的且边缘距离小于的几个(套)生产 装置、设施或场所。 临界量: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化学品规定的数量,若单元 中的危险化学品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为重 大危险源。,事故案例分析,第29页,1,2,3,2010全国注册安全工程师培训教程,序号 类别,危险化学品名称和说明 叠氮化钡 叠氮化铅 雷酸汞,临界量 (T) ,4 5 6 7 8,爆炸品,三硝基苯甲醚 三硝基甲苯 硝化甘油 硝化纤维素 硝酸铵(含可燃物.) 事故案例分析, ,第30页,2010全国注册安全工程师培训教程,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易燃气体,丁二烯 二甲醚 甲烷,天然气 氯乙烯 氢 液化石油气(含丙烷、丁烷及其混合物) 一甲胺 乙炔 乙烯 事故案例分析, ,第31页,2010全国注册安全工程师培训教程,氨 二氟化氧 二氧化氮 二氧化硫 氟 光气 环氧乙烷 甲醛(含量), ,毒性气体,磷化氢 硫化氢 氯化氢 氯 煤气(,和、的混合物等) 砷化三氢(胂) 锑化氢 硒化氢, ,溴甲烷,事故案例分析,第32页,2010全国注册安全工程师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